製作玻璃球-牛頓擺

2021-02-28 小學科學庫


視頻畫面源於K-Kids TV,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各位小朋友及大朋友們,希望每日實驗,能增強孩子動手創造力,讓孩子能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

牛頓擺又叫牛頓擺球、動量守恆擺球、永動球,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Edme Mariotte)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是一個桌面演示裝置。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並在回擺時碰撞緊密排列的其他球,最左邊的球將被彈出,並僅有最左邊的球被彈出。今天,教大家如何利用紙板和玻璃珠製作簡易牛頓擺~

材料:硬紙板、棉線、玻璃珠、小木棍、502膠水

工具:熱熔膠槍、美工刀、手電鑽

1.將硬紙板裁成如下形狀,並在兩端各鑽1個小孔。

2.將硬紙板兩端各留出一道縫隙,將剛才製作好的硬紙板支架插入到縫隙中。

3.將小木棍固定在支架上。

4.將玻璃珠固定在繩子中間。

5.將繩子兩端分別固定在小木棍上。

6.讓玻璃珠剛好接觸在一起,然後用502膠水固定線頭。

7.將玻璃珠拉起再放下,觀察其他玻璃球的狀態。

安全注意事項

謹防幼童誤吞玻璃珠。部分材料、工具可做相應替換。科技製作過程需大人全程陪伴,不能讓孩子單獨操作,確保安全。

-- The end --

編輯:小學科學庫

聲明:素材來源於科學奶爸及網絡整理,如有問題請留言給小編,我們將做出刪除處理。免責申明:科學製作含一定的操作風險,請家長陪孩子仔細留意本安全注意事項,製作過程中發生的任何安全事故,與本公眾號無關。

相關焦點

  • 爸爸為兒子做了個牛頓擺球,用了5個玻璃球,結果和我想的不一樣
    小小的玻璃球承載了80後太多的童年回憶。找一塊平整的土地,挖一個玻璃球大小的坑,三五個小夥伴趴在土地上360度隨意匍匐,這種樂趣現在的孩子真的不懂!我們小時候雖然物資匱乏(窮),但那才是真的快樂!真正的童年,天真無邪!現在雖然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玩彈珠了,但我們還可以這樣玩啊!
  • 牛頓擺在真空中能無限擺動嗎?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吧
    牛頓擺是一個19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牛頓擺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埃德姆·馬略特1676年提出的。通過下面的實驗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原理吧!如圖所示,安裝好牛頓擺實驗所需要的框架。
  • DIY力學原理科技小發明牛頓擺 環保材料五球碰擺小製作 小實
    原理:碰擺體現了能量傳遞等相關知識,富有情趣。下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準備材料:木方、玻璃球、螺絲、白乳膠 、502膠水、棉線、吸盤。    9.如圖把粘好吸盤的玻璃球系在框架雙面的螺絲上。
  • 小製作:蛇擺_1256
    公式如下,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蛇擺具體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首先決定一個總體的周期時長,然後決定最長的一個擺要在這段時間內擺動多少次,然後依次讓後面的每個擺都比前一個在同一段時間內擺動多一次,並根據周期依次推算對應的擺長。以上面視頻中的版本為例,這裡選定的總周期是60秒,最長的第一個擺被設計成在60秒時間內擺動51次,第二個則是擺動52次,以此類推。
  • 鹽場路街道穆柯寨社區邀請專業團隊給小朋友演示「牛頓擺」
    8月11日上午,蘭州市城關區鹽場路街道穆柯寨社區組織社區20餘名青少年開展「神奇的牛頓擺」科學探究活動,本次科普活動該社區特意邀請甘肅果方創科學院的專業團隊帶孩子們體驗這神奇的牛頓擺。牛頓擺是誕生於19世紀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由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在範老師的演示過程中,孩子們認真觀察發現,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中間的球體緊密排列,最左邊的球將被彈出。相反方向時,最右側的球會被彈出。同學們被這神奇的一幕深深吸引,紛紛對此現象驚嘆不已。
  • 牛頓擺是什麼?它如何工作?
    牛頓擺是桌上玩具和教學工具,可演示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當其中一個球被提起並釋放時,它撞擊隨後的固定球,並通過一系列快速的能量傳遞,最後一個球被向外推動。在《財富》 500強公司每位執行長,電影中的主角的桌子上都可以看到牛頓擺,這是大多數人在工作檯上使用的玩具。
  • 撒貝寧《加油》化身人體牛頓擺 不堪重負差點受傷
    而在本周日即將播出的節目中,曹老師將再次突破形象與撒貝寧[微博]以及科學助理鄧楚涵一起頭戴「巨型」頭盔,化身人體牛頓擺,爆笑驗證實驗原理。  科學家「無奈」變身實驗部件 小撒不慎險受傷  本周節目一開場,觀眾的視線就被舞臺上的撒貝寧、曹則賢教授和科學助理鄧楚涵三人緊緊鎖定。站在舞臺中間的三人,各自頭頂一個超過頭部四五倍大小的黃色大球。
  •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在物理實驗當中,有一些實驗是非常有趣的,就比如說牛頓擺,製作牛頓擺非常的容易,只需要將一些等質量的小鐵球擺放在一起,利用到能量守恆的作用就能夠讓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擺動起來,那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牛頓擺是一種有趣的桌面演示裝置,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靠牛頓擺證明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而在今天,牛頓擺也成為了很多人桌面上的小擺件,因為它本身就是特別有趣的,賦予它多大的力量。
  •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說起牛頓擺,相信應該有小夥伴們有見過,在生活中,牛頓擺會被人們當做一件擺設品,也是一件不錯的消遣物品,在無聊的時候,在無聊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發時間。但是在老外的手中,牛頓擺還可以用來做實驗,就有一位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了牛頓擺來做實驗,所帶來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見識下吧,真的太厲害了。
  •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視頻,牛頓版又被稱為永動球、碰碰球、動量守恆擺球,它是一種消遣時間的小玩具,但在這個簡單的小玩具中,卻蘊含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很多人都會將其當成一個擺件放在桌子上,而這樣一個擺件在玩的過程中,也是非常有趣。
  • 將多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下去後,這才是剛開始!
    將多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下去後,這才是剛開始!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牛頓擺飾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益智工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一般的牛頓擺飾有5個同質量的小球構造而成的,當人們擺動任意一側的小球時,就會撞擊另外一側的小球,在此期間會發生動量守恆的現象。
  • 將5顆鐵球製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可怕?看西瓜下場就明白!
    將5顆鐵球製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可怕?看西瓜下場就明白!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見過牛頓擺,它是由幾個質量相同的小球,在頂端拴上一根線,藉助外力的作用。將小球撞擊其它的小球。理論上它們並不會停下。而這遵守的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 IYPT 2019 Background Kit | No.15 Newton's Cradle牛頓擺1
    牛頓擺的振動會逐漸衰減,直到擺球靜止。探究相關參數,例如擺球的數量、材質和排列方式對牛頓擺衰減速率的影響。——from Wikipedia牛頓擺是一個使用一系列擺球來演示動量與能量守恆的裝置。當一端的擺球被舉起釋放時,它會撞擊靜止的擺球,通過靜止擺球傳遞力量推動最後一個球向上。最後一個球擺擺回並撞擊相鄰的靜止小球,在相反方向重複該效果。此裝置以17世紀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的名字命名。也叫牛頓球或辦公室球擊器。
  • 論那透明的,像玻璃球一樣的,水晶玄餅的製作方法
    今天來推薦一款超級高延遲的,像玻璃球一樣的,軟乎乎的,超級卡哇伊的一款,甜品。它的名字叫做水晶玄餅。其他東西的話就是需要黃豆粉模具的話是肯定需要的,所以我們需要製作冰球的模具,或者說冰淇淋上面的那一種模具,比如,kt貓的什麼都可以。第一步就是要取白涼粉五克然後白糖適量,一起倒入煮好的開水裡面。我們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使他更加的晶瑩剔透,更加的能上檯面。第二步就是要把煮沸騰的水倒入溶解了白涼粉的容器裡面。用你的雙手持續的攪拌,然後再靜置個大約七八分鐘左右。
  • 十佳居家DIY物理實驗優秀作品第八期——蛇擺的設計與製作
    我獲評最美居家實驗的項目是「蛇擺的設計與製作」沒錯,就是一排球擺來擺去扭得跟蛇一樣,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的感想吧。在家裡,如果你只給我實驗原理,讓我自己設計去操作,那我可能半天也玩不出個花來。幸運的是,這一步已經被咱們的大物實驗指導老師給完美地決了,我對咱們的老師是真的佩服的五體投地(給老師鼓掌)。
  • 女孩耗時一年,把愛貓骨灰燒成玻璃球,這樣就可以永遠陪伴它了
    可這總歸不是個辦法,女孩就在玻璃行業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了「可以把愛貓的骨灰和毛髮燒成玻璃球中,再做成漂亮的擺設」,這樣,就可以永遠陪伴愛貓了,就算是擺在家中,她的媽媽應該也不會覺得不吉利了吧。 女子找了幾個燒玻璃的師傅,都被拒絕了,師傅們一聽到是骨灰,覺得太過於貴重,而且也不願意嘗試,好在最後有一位師傅願意幫助女子。
  • 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讓人眼花繚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看得我眼花繚亂!牛頓擺是個很好玩的小擺件,最早是作為一種物理演示的工具,不過人們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挺好玩的,就慢慢被人們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小擺件,原理也非常簡單,一排等質量的小球被掛成一排,最邊上的一個被拿起後,撞擊挨著的下一個,只有另一邊最外面的一個會被彈飛,在重量的影響下,再次循環這樣的動作。
  • 外國大叔做「牛頓擺」實驗,15個小鐵球,像150個一樣
    外國大叔做「牛頓擺」實驗,擺動15個鐵球,像一條毛毛蟲 現在的很多發明也是以牛頓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說牛頓擺。
  • 小夥用5個直徑1米鋼球拼成牛頓擺,威力多厲害?看了下場驚呆了
    喜歡物理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牛頓擺,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牛頓擺只是桌面上的小擺件,只要擊打最外側的一個鋼球,然後就可以運動好長時間。雖然不少朋友都玩過,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牛頓擺應用的是能量守恆定律,當然並不是牛頓發明的,很多人都誤以為牛頓擺應該就是牛頓發明的,牛頓擺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是為了直觀展示能量守恆定律,當然國外的幾個小夥伴,可能覺得普通的牛頓擺太小了,如果放大牛頓擺的體積,那麼還滿不滿足能量守恆定律呢,這幾個小夥子還真的是說幹就幹,一點都不含糊,他們準備了5個直徑為一米的鋼球來組成牛頓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