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財富自由之路是我早些年看過的事,是老美的羅伯特清崎寫的書,那會我還是一個小白,對我的衝擊還是相當大的,現在回過頭來確實還是蠻有用的
1985年作者差不多已經瀕臨破產。全身的家當只有一輛舊豐田車,一點積蓄和透支的信用卡,基本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幸運這個時候得到了朋友的救濟,帶著老婆在他那裡住了9個月,期間為了生存,不得已去打工,獲取的著微薄的收入,期間也像大多數家庭一樣,因為面對前途的迷茫出現了家庭感情危機,索性夫妻感情還算堅定,沒有出現散夥,之後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成功翻身,實現了財務自由。
有些人可能認為他在吹牛逼,他到底是怎麼通過短短10年就從破產邊緣變成了人生贏家呢?
羅伯特的親爸爸是一個窮教書的,沒什麼錢,一直對羅伯特說錢是一種做罪惡,我們不應該過多的擁有它,實際上他的親爸爸的事業很失敗,甚至在失去這工作之後陷入了更大的債務危機,一直到去世也只不過留下了可憐的遺產,還被納了稅。
但是他的富爸爸對他說錢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利用錢讓錢為我們工作人的時間只有24小時,即使拼命努力工作又能賺多少呢?該學會讓錢和別人為你工作,要你才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你的家人,你也有更好的時間來做更長遠的規劃和思考將來的事情
從後來的結果來看,顯然是富爸爸贏了
他的親爸爸在一次政治競爭中不幸落敗,被人炒了魷魚,拉了黑名單,然而前些年為了避稅,買了更大的房子,結果背上的巨大的債務,這個時候丟了工作,但債務可不會丟了。其實這一點有點類似金貸為了彌補一個窟窿,會用一個更大的窟窿去彌補它,結果會因為窟窿越來越大,無法挽回,羅伯特的爸爸並不準備任認命,準備下崗再就業,自己開辦了企業,結果因為缺乏經驗,幾次創業失敗下來越發的貧窮了。。。
相反,他的富爸爸隨著時間的增長,財富越來越多,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思考更長遠的事情,這讓羅伯特不理解,去詢問富爸爸,我的親爸爸有知識有能力有頭腦,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呢?
富爸爸告訴他,我們不是一類人,雖然我們都是人,人的各種缺點都有,但面對極端情況所採取的方式並不相同。你的爸爸以前是E象限的人,想跨入B象限,但是對此毫無經驗來說,每當遇到他所不能了解的事情時,他便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尤其是面對虧損時這種感覺是相當痛苦的,這個時候他們可能就會想回到以前的環境中。
其實這一點應該很多人都有感觸,每當做一件事情做不成功的時候,總想退回去,回到原來的老樣子。
這四大象限代表了4種選擇
E象限,也就是僱員,代表著追求更加穩定的工作,這也代表著習慣了長久的保障,也就沒了競爭心和跳出舒適期的決心
羅伯特的親爸爸就是在這個範圍之內,一直認為不要賺太多的錢,政府會安排為我們安排好一切。。。這句話大夥是不是很熟悉?長久的待在舒適區,讓他們喪失了對危險的感知,以至於一旦出現問題基本上就涼涼了。
S象限的人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者成為一個個的老闆,這些人做事向來喜歡親力親為,管理著自己的錢,但他們最大的局限就在於他們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和其他人一樣,每天也只有24小時。
而B象限作為企業家來說,幾乎是S象限的對立面,他們的最基本能力就是組織有才能在一起合理的做事,看著很簡單,實際上組織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能力,其實大夥現在看很多世界的爛國家,他們最標準的配置就是組織能力太差。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群知識分子譴責福特,你很無知,然而福特卻把他們叫到自己的面前告訴他們,你們提問的任何問題我都可以回答,結果當他們真的提問的時候,福特卻拿起了電話,告訴他們,等我員工們到了,他們會一一回答你,可見有才能的人並不是特別稀缺,但是有組織能力的人確實很稀奇,擁有這種能力的人都是領袖級別的。
至於I型的象限,那就屬於B象限進階版,當一個企業家費盡千辛萬苦創立了自己的企業,並且擁有不錯的生意,產生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的時候,那麼他就可以拿著他的現金流開始投資別的更好的生意,到這個級別就基本上就屬於資本家了,我們國內的阿X裡 騰X訊已經脫離了企業的範圍,開始往投資人的角色跨越。
通過上面的敘述也能看出羅伯特的親爸爸,雖然是個高知分子,收入也不錯,但是一旦失去了長久以來穩定的工作,跳出了自己的收縮期,開始前往別的領域就很容易一敗再敗,而且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大,已經再也輸不起了,所以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多嘗試也沒什麼壞處,因為失敗了成本也不大,而且時間就是最大的優勢。
很多人有個慣性思維,以為自己努力工作就可以有好好的前途,實際上如果你只是好好的工作,那麼最終只會一直好好的努力工作。
作者之所以短短10年就成功,就在於他和他的妻子去建立一個B型的企業,而不是S型的企業,他們兩個最大的區別 S型想要做得更成功,就必須讓自己更加的勞累,而每個人的時間終歸是有限的。
而B象限的本質是搭建一個為你工作的系統,之所以說是系統,就在於系統可以不斷的組織更多的人,你可以不斷的租用別人的時間為自己工作,如果這個系統能夠源源不斷的運轉,就相當於你擁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而當你擁有了這些現金流,你就更加有能力投資別的,到了後面你投資的收益要遠遠超過你企業所獲得的現金流收益,我們普通人可能無法像他一樣快速的搭建自己的企業,但是我們可以適當簡化要求,比如我們可以擁有一份工作,產生了現金流,再通過工作的現金流來進入一些投資領域,那麼隨著年限的增長一定可以產生部分的收益,ETF指數基金是比較好的選擇
而且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兩份工作,因為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區別在於除了思維的不同,還有時間管理的不同,普通人下了班之後可能只是打遊戲刷抖英,而有錢人可能在工作之後還會在思考到底該怎樣進行投資或者說學習!
所以我們一般的普通人應該在正常的工作之餘做一些學習投資也好,或者是另外一名技能,手藝也好,總之要儘可能的產生核心的正現金流來穩固我們的投資計劃,只要擁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基本上作為投資的補充,可以獲得很不錯的收益。
普通人有個壞習慣,他們總是會購買消費品之所以稱為消費品,在於他們的價格是不斷貶值的,當你購買不斷貶值的產品時,也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工作來支付這些高昂的購買價格。你始終攢不下來錢,你的錢就像一個漏了水的木桶,譁啦啦在不斷的流走,而富人完全相反,他們所購買的任何資產都是以升值為目地,購買的房子,股票債券,每一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又繼續獲取收益,就這樣不斷的讓錢來為自己工作,玩起了錢生錢的遊戲,而普通人只努力的為錢工作,成為錢的奴隸。
而普通人有時候為了追求絕對的穩定,往往也代表著絕對的貧窮,你既然選擇的絕對的穩定,也就放棄了絕對的機會
說了這麼多,核心,就是產生絕對的正現金流,不要因為負債而負債,陷入更大的債務漩渦,不然一旦現金流中斷,就無可奈何花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