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兩年前的5178點,十年前的6124,股票悄然間轉換了兩輪牛熊,中間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市場生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其中一些變化甚至稱得上是天翻地覆,你我都需要重新回顧歷史,審視一些所謂的股市「常識」。
例如,十年前我們可以死抱小盤股、無視估值水平,這樣就可以輕鬆獲得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十年後的今天市場卻是「以大為美」、「以低估為美」,以往的這種老經驗今年只會跌成豬頭。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這十年間權重股和估值狀況的巨大變動。
如果我們提到對指數影響最大的權重股,你覺得會是些什麼行業的股票?
如果,在你腦海出跳出的只是兩桶油、銀行、保險和券商,那可能你還停留在過去十年前的記憶中,因為白酒股,已經成為A股市場中的超級權重股,不論是滬市還是深市!
據統計,在經歷最近兩年的大漲以後,貴州茅臺已經成為上證指數的第七大權重股,對上證指數的權重比例達到1.87%,而五糧液則成為深證成指的第四大權重股,權重比例達到1.55%。
這是什麼概念?
說明貴州茅臺已經超越了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浦發銀行這些超級金融股,成為了權重股中的權重股,一家貴州茅臺的權重比例相當於中國鐵建(0.47%)+北京銀行(0.46%)+大秦鐵路(0.43%)+海通證券(0.42%)四家的總和。
同時,五糧液的權重比例也已經超越了萬科A、平安銀行和廣發證券,一家五糧液相當於天齊鋰業(0.5%)、科大訊飛(0.5%)和華僑城A(0.5%)等三家之和。此外,如果加上排名第10名的洋河股份和第19名的瀘州老窖,三隻白酒股對深證成指的權重還將達到2.99%。
2017年6月13日,貴州茅臺攀升至上證指數第七大權重,五糧液上升至深圳成指第四大權重股,白酒股正式成為A股市場中的超級權重板塊,這背後折射的是十年間A股權重股市值的巨大變化,既有白酒股的突飛猛進,也有一些大藍籌股的消退和隕落。
較為明顯的是交通運輸板塊。
2007年6月14日,交通運輸板塊曾為超級大盤股的重要力量,在A股市值前100名個股中就有14隻是交通運輸個股,行業佔比排名第一,其中,大秦鐵路和上港集團都曾被視為大藍籌股,市值規模均位居A股前20,分別排第10和第11,市值分別達到2,113.91 億元和2,013.01億元
但是,截至今日,大秦鐵路和上港集團的市值分別只有1,223.54 億元和1,432.13億元,均已經跌出了市值排名前20行列,目前排名分別為第29和第22名。據統計,在考慮分紅和送轉影響後,大秦鐵路和上港集團的最近十年跌幅分別為21.37 %和19.64%。
但市值跌得最慘的還屬中國鋁業。這隻一度被視為「真正的有投資價值的有色藍籌」,在過去十年間遭遇戴維斯雙殺,既殺業績又殺估值,十年間股價跌幅超過80%,成為十年內的第一熊股。
數據顯示,中國鋁業在2007年時市值高達2,532.67 億元,位居A股市場第九位,堪稱超級大盤股,但十年間股價跌了80.96%(考慮分紅與送轉),導致目前市值只剩下603.64億元,市值排名位居A股第60位。
此外,同樣從市值排名前20名單中除名的,還包括寶鋼股份、大唐發電和華能國際,它們在2007年的市值分別高達2,003.37 億元、1,462.42 億元和1,420.45億元,分別位居A股市值排名第12、第16和第17名,但目前市值分別只有1,396.89 億元、538.74 億元和1,078.58億元,排名降至了第22 、第66 和第36名。
一些權重股隕落了,一些中小盤股攀升了,最為明顯的就是白酒股。數據顯示,貴州茅臺在過去十年間市值從1,181.26 億元增長至了5,959.28億元,市值增長4.04倍,市值排名從十年前的23名攀升至了第6位,而五糧液則從十年前的第20位升至了第17。
此外,格力電器的公司市值也攀升明顯,從當年的288.34億元增長超過6.6倍,達到2,191.53億元,市值排名從2007年的A股市場85名攀升至了第16名,同時格力電器也是深圳成指的第一權重股,擁有2.85%的指數權重。
在年輕股民的印象中,藍籌股和白馬股一直是低估值的代名詞,而中小創們則是高增長、高估值和高彈性的代名詞,但我們回顧A股的十年估值歷程,會發現股票市場的估值生態變化遠遠超出我們預期。
例如:我們也曾經給予白馬股上百倍的市盈率,包括如今很不被資金待見的銀行股們。
回顧2007年的市場背景,當時可謂是價值投資理念聲譽的鼎盛時期,機構投資者逢人編提格老、巴老和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民以炒作藍籌股為榮,分析師也樂於給推薦的股票打上「藍籌」標籤,一些價值投資私募也在2007年一舉成名。
但就如一切被過高期待的股票一樣,藍籌股在2007年擁有了過高的估值,也為後續十年低迷的股價埋下了伏筆。
我們可以看到,在2007年6月14日,市值最大的50隻權重股普遍被市場給予了很高估值,其中較為驚人的包括:中國人壽給予了194.99倍市盈率、中國平安給予了141.77倍市盈率,以及保利地產、廣深鐵路也都擁有超過100倍的市盈率。
現在只有個位數市盈率的銀行股,當年也曾笑傲江湖。十年前,中信銀行的市盈率達到104.76倍,十年跌幅為22.23%,而現在的市盈率只有7.14倍;工商銀行在2007年曾擁有35.17倍市盈率,公司市值超過1.6萬億元;中國銀行曾擁有31.31倍市盈率、公司市值超過1.2萬億元。
回顧十年前的估值數據,我們不難得出一個小結論:在股票市場,高估值從來就不是中小創的特權,當市場狂熱之時,即便是數千億元的大盤股也可以擁有幾十倍市盈率——虛高的估值,從來都只與狂熱有關,不論板塊。
不過,我們從這個榜單中,也可以看出價值投資的魅力所在:真正優秀的企業,可以在長期增長中消化高估值。
例如,貴州茅臺的2007年6月13日時的市盈率達到74.26倍,乍一看估值似乎很高,但這十年間貴州茅臺漲了514.31%,但公司市盈率卻降低至了33.2倍,說明在這十年裡,股價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公司的盈利狀況,而非市場情緒。
與之類似,萬科A在十年前的市盈率為52.22倍,但在漲了111.66%後的今天,萬科A的市盈率卻降低至了11.29倍。
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包括,中國平安在十年前曾創下歷史最高價149.28元(復權後為66.98元),而目前最新股價為47.21元,中間套了不少投資者。但數據顯示,如果在十年前的今天買入,中國平安依舊提供了66.07%的投資收益,同時公司市盈率也從141.77倍降低至了13.33倍。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