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出保護動物新法令 要養狗必須先上培訓班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瑞士出保護動物新法令 要養狗必須先上培訓班


2008年04月24日 11: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4月24日電 瑞士政府23日宣布保護動物的新法令,所有動物飼養主和職業上照管、運輸動物的人都必須參加相關課程。

  據「中央社」報導,聯邦委員會在新聞稿中指出,「飼主的責任是新動物保護法的核心,飼主必須了解他們的動物的需求,並且知道如何正確照顧動物」。

  按這部預定九月一日上路的法令,要養狗的人必須先上二至三堂的初級課程,才可以擁有狗,然後接下來的一年間還要和他們的狗一起接受訓練。

  但新法有兩年緩衝期,以待各項課程的設立,同時聯邦獸醫署也已展開一項宣傳計畫,提供人們關於照料各種動物的知識。

  這部法律先是在二零零五年由國會通過,然後由政府徵詢社會各界意見後,進行細部的修訂。

  據新聞網站「瑞士資訊」報導,經濟部長洛伊哈德指出,動物保護的高要求也有利瑞士農業;她說,「消費者認為高品質的產品來自健康及善待動物的飼養方法,這對於產品在國內外的行銷相當重要」。

  新法規定,農場動物必須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任何動物都不可被永遠栓著;群居動物,例如天竺鼠、鸚鵡等,不可只單獨飼養一隻,籠子的最低尺寸要求也擴大了。

編輯:張曉濤】

相關焦點

  • 養寵物狗發現是黑熊 二級保護動物上交給國家
    原標題:養寵物狗發現是黑熊 二級保護動物上交給國家   伊秀新聞訊雲南一村民自家養寵物狗發現是黑熊,網友吐槽「大材小用,上交給國家」。據村民老王稱,這兩隻黑熊是自己兩年前從越南人買回來的,當初以為它們是土狗。誰知道越長越大的兩隻「狗」,原來是黑熊!意識到它倆的珍貴後,老王主動上交。
  • 改善動物福利,應先有動物分類
    「從廣義上來說,和動物福利相悖的,即可稱為虐待、虐殺,比如家養的寵物不能及時餵食、生病後得不到治療等都算是虐待,而那些會給動物帶來痛苦甚至長時間痛苦的宰殺方法,也可以算作是虐殺。」喬新生說,「問題在於,我們國家有非常嚴格和完善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包括怎樣運輸,都有嚴格的規定。
  • 世界上養貓的人多還是養狗的人多?你喜歡貓還是狗呢?
    世界上究竟是養貓的人多還是養狗的人多呢?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它們各自出現的歷史。先據史料考證,貓最最原始的祖先是一種叫做「細齒獸」的生物,它們喜歡棲息在樹上,這倒是和貓愛爬樹的騎行有些關係。
  • 養狗有什麼好處和壞處,想養狗的人要牢記,以後用得上
    現在養狗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說養狗有很多壞處,那麼如果你也想養一隻狗狗,那就來看看養狗有什麼好處和壞處,想養狗的人要牢記,以後用得上。養狗5大好處1、養狗能夠讓你的生活更幸福更快樂,讓你家的人員相處更融洽2、養狗可以增加鍛鍊機會,增強體質,減少過敏機率,提高身體的免疫力3、養狗可以幫助人們疏解學習壓力和工作壓力,心情更愉快,睡得也更舒服
  • 寵物狗驗出「弱陽性」意味著什麼?專訪綠髮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
    另外,要真正測試這隻寵物狗是否真的感染了新冠病毒,獸醫應該進行血清測試,找到針對這種病毒的抗體。對於反覆測試中均呈現「弱陽性」結果,他們的假設是,這隻寵物狗可能舔過被診斷出新冠肺炎的主人的手或臉,並嗅過它的鼻子在口腔和鼻腔裡留下了病毒。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寵物狗會感染這種病毒。同時,沒有證據表明寵物狗會傳播新冠病毒。
  • 懷孕後家裡養的狗要送走,不然會感染弓形蟲?狗:我躺著也中槍
    26歲的小陳懷孕了,本來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而她卻陷入了煩惱之中,原來是她家裡養了一隻可愛的金毛。懷孕消息一公布,家裡父母就不停叮囑:不能再養狗了,它們身上有弓形蟲。小陳覺得,現在懷個孕,真的太難了,一邊是養了好幾年的愛犬,一邊是全家期盼的寶寶,真是讓人頭大。
  • 動物保護協會會長租別墅養貓狗 遭房東起訴索賠
    多年前,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終身榮譽會長蘆荻選擇變賣房產帶著自己一群貓狗租房居住,而貓狗對租住房屋的破壞,也為蘆荻惹來了多場官司。日前,昌平某別墅的房主焦女士,因不滿租戶蘆荻飼養的貓狗將家中的裝修和家具毀壞,將蘆荻起訴至昌平法院,索賠14萬元,因為無法聯繫上蘆荻本人,法院在公告送達後,對此案進行了缺席審理。
  • 愛狗人喜歡養品種狗而不願養土狗,土狗與品種狗的本質區別有哪些
    而且當前的大環境下,城市養寵業發展很快,也不知道是我們的城市需要狗或是城市人需要狗,總之,現在養狗就代表對動物的關愛,而狗也升格為人類的伴侶動物,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但有一點,城市養狗人所飼養的寵物狗,全部是國外的品種狗,沒有誰把中國鄉村的土狗當成寵物狗來養。
  • 整治狗患先治職能交叉之患 青島打狗倡議引爭議
    青島「打狗倡議書」引爭議 市政府表態嚴厲整治 專家稱  整治狗患先治職能交叉之患  本報記者 冉多文  「養狗必須掛牌,定期打免疫針,主人拒不執行的,立即將狗打死;咬過人的狗,不論是否掛牌,一經舉報,立即將狗打死;狗在樓院隨地大便,主人不收拾的,超過3次,立即將狗打死;狗叫擾民,超過3次,將狗打死。
  • 春城夜譚|「文明養狗」,真正要管的不是狗而是人
    也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一時間城市治理「管得了人,治不了狗」的尷尬引發網民吐槽值得深思的是,這背後反映出的城市犬只管理難題:犬患已成為當前城市治理的短板,處理不好極易產生矛盾糾紛,甚至導致極端案件發生。糾紛頻發,犬患成群眾煩心事今年9月6日,一小區發生養犬糾紛。起因是一名女孩被鄰居家的寵物犬咬傷。在達成調解後,雙方再起爭執,其間女孩的家長將小狗摔打致死。而在另一地,兩位鄰居在遛狗時大狗咬了小狗,引得狗主人大打出手,其中一人將另一人咬傷。此類涉犬糾紛日益增多,成了群眾的一大煩心事。
  • 我國古代的動物保護
    可見當時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機構是相當健全的,其職責也很明確。周以後的朝代多數也設置了虞、衡等機構來管理山林川澤等,以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其中專管禁獵政令的職務叫「跡人」,由「跡人」設立界限、禁令,派人守護。凡田獵者都必須聽從「跡人」的命令,規定禁止捕殺幼獸、摘取鳥卵及使用有毒的箭射殺禽獸。 公元前11世紀,西周頒布的《伐崇令》說:「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
  • 每日一「典」:養狗要栓繩,傷人要擔責
    每日一「典」:養狗要栓繩,傷人要擔責 2020-11-16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子上臂鼓出一個包摸起來有波動感!養狗的要警惕了
    手臂上長蟲包 楊女士今年31歲,廣西人,在杭州飯店工作。 最近,她發現上臂鼓出來個蠶豆大小柔軟的包,摸起來有波動感,所以來到杭州市中醫院外科諮詢。 外科主治醫師金海敏仔細詢問病情,為姑娘做了囊腫切除術。
  • 瑞士萬通Autolab—上海EIS交流阻抗技術專項高級培訓班邀請函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瑞士萬通集團旗下Autolab電化學工作站的肯定和支持,為了滿足廣大新老客戶的要求,同時讓瑞士萬通的優秀產品及先進技術更好地為您的科研工作服務,按照瑞士萬通中國有限公司上海辦的統一安排,將舉辦Autolab電化學工作站的EIS交流阻抗技術應用以及數據解析的專項高級培訓班,該培訓班將於 2012年10月16日在上海辦培訓中心進行,歡迎新老客戶前來參加。
  • 不愛狗就是沒有愛心?不文明養犬才是造成人狗矛盾根本原因
    而今,因為從去年冬季開始的新冠疫情的發生,狗同樣也站在了風口浪尖上。要理解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人們飼養寵物,本質上到底是一種什麼行為。一、飼養寵物的本質是什麼行為?人們飼養寵物的目的多種多樣。造成「人狗衝突」,其一和部分養狗者的不文明養狗行為有關,其二就是日益嚴峻的流浪狗。因此,既然養了,就應該負責任,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再繼續飼養時,也應該妥善處理,而不是任意拋棄。3、必須旗幟鮮明反對不文明養狗「人狗衝突」的問題,實質上就是養狗人的素質和文明問題。
  • 村民買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放是養陷尷尬(圖)
    放在屋外的狗獾  四川新聞網南充4月12日訊(史明彬張雪松)4月9日,記者接到南部縣一村民報料,稱自己在鄉鎮上買了一隻野生動物記者把他發來的照片轉給南部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是一隻狗獾,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南部縣以及南充市林業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均稱暫時沒有條件進行治療和收養,該村民目前對該保護動物是放是養陷入兩難境地。  11日下午,記者來到南部縣定水鎮廟子山村報料人蔣光定家裡,看到了他買回來的動物,跟網上搜尋出來的圖片進行對比,確定是叫狗獾的二級保護動物。
  • 養狗時一定要明白這六點
    養狗前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的!  1、不要認為養狗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狗狗雖然可以給你帶來不少開心的時光,但如果不會養狗,那肯定會給你帶來不少的麻煩。  2、養狗前,先考慮好自己當前的生活情況,是否可以為狗狗提供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你是否有經濟實力養狗,很多大學生一時興起,就在宿舍養狗,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不如等你畢業後,有一定經濟實力了,且有穩定的居住場所後再著手考慮養一隻小傢伙!
  • 養寵物的人要注意了,研究表明養什麼動物,你就有什麼性格
    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留心觀察,周圍很多養寵的朋友,他們的性格都各不相同。養狗的朋友性格往往熱情開朗,或是憨厚老實,也特別黏人。而養貓的朋友卻顯得異常孤傲,或是清高的,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這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要考慮。
  • 10個有趣的冷知識:人體也可以發光,會下蛋的動物都沒有肚臍
    我們知道狼與狗的區別,但無法直接分辨它們有什麼具體的不同之處,我們會飼養各種各樣的動物,卻不知道,一些動物也在扮演飼養者的角色。這些鮮為人知的知識,通常被人們稱為冷知識,並不是說這種知識毫無用處,只不過,了解它的人並不是那麼多。每一個冷知識都非常有趣,它仿佛為我們解釋了許多問題,也打開我們對這個世界新的認識,五雲車收集了10個有趣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都不養,就對龜好」;「我真的不知道,是保護動物!」
    他是個熱愛生活的人,養了幾隻自己覺得很漂亮,品種也夠獨特稀奇的寵物。楊某對寵物特別好,付出了金錢付出了愛心,結果呢,這些寵物讓他犯了錯、甚至犯了罪。這是啥危險的寵物?要說,確實挺漂亮的,可惜就是瀕危的野生動物——陸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