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狗驗出「弱陽性」意味著什麼?專訪綠髮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

2021-01-15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對話專家】

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義大利科學家,在位於武漢的江漢大學任生命科學學院動物行為與福利學副教授,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BASE)秘書長。

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行為與福利學副教授,中國綠髮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 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 圖片來源:中國綠髮會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近日發布公告稱,一位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愛犬「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並稱此個案屬全球首例,引發關注。

寵物狗到底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有寵物狗的家庭應該如何防護?3月11日,封面新聞專訪了薩拉·普拉託。

寵物狗是否會傳播病毒?

封面新聞:香港最近發布消息稱,一隻寵物狗在新冠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均呈現弱陽性反應,署方徵詢多位專家意見,一致認同有關結果顯示該狗已低程度感染有關病毒,並很可能是由人類傳染。您對這則消息有何看法?

薩拉·普拉託:核酸測試是一種檢測病毒遺傳物質是否存在的測試。做這個測試,需要從狗的口腔和鼻腔獲取樣本。但目前測試結果並不重要,首先因為結果是「弱陽性」,這意味著發現的病毒數量很低,很難被檢測到。另外,要真正測試這隻寵物狗是否真的感染了新冠病毒,獸醫應該進行血清測試,找到針對這種病毒的抗體。

對於反覆測試中均呈現「弱陽性」結果,他們的假設是,這隻寵物狗可能舔過被診斷出新冠肺炎的主人的手或臉,並嗅過它的鼻子在口腔和鼻腔裡留下了病毒。

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寵物狗會感染這種病毒。同時,沒有證據表明寵物狗會傳播新冠病毒。

我認為,除非能確定這隻寵物狗表現出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只有科學驗證了的信息才應該被公布。

封面新聞:為什麼上述情況不足以證明寵物狗會被感染新冠病毒?

薩拉·普拉託:寵物狗是否感染病毒可用反證法解釋。如果一個動物感染病毒,首先它必須有明顯感染症狀,並且身體裡有抗體產生。只有攜帶抗體才能被視為感染了病毒。其次,當研究人員檢測到一個動物攜帶了病毒,需要提取病毒樣本並且在實驗室裡進行培養。然後,把培育出來的病毒注射到別的寵物狗身上,觀察這隻寵物狗是否會生病,是否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寵物。

寵物狗是如何感染新冠病毒?

封面新聞:這次寵物狗檢測出「弱陽性」,再次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風險。您能否解釋病毒是如何在人和動物間傳播的?

薩拉·普拉託:此次新冠肺炎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這意味著它是由某種動物傳染給人類的。

病毒傳播給人類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病毒需要寄生宿主。宿主是一種攜帶病毒但沒有症狀的動物。就冠狀病毒而言主要的宿主是蝙蝠。

第二步,病毒與另一種哺乳動物接觸。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接觸在一直重複進行,因為接觸一次不足以讓病毒適應新的環境、進行變異。在第二步中,病毒會發生變異並感染新的宿主。這種變異改變了病毒,使其能適應新的宿主。新宿主可能會死亡,但它不會感染人類,因為人類環境和新宿主的環境截然不同。許多病毒停留在這個階段,無法變異和傳播給人類。

第三步,被新變異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與人類接觸。因為人類與哺乳動物宿主的生活環境沒有具體界限,病毒需要與人類反覆接觸,再發生變異,但並不是所有病毒都能做到這一步。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病毒只能從動物傳染給人類,還不能通過人類傳染給人類。禽流感就是典型例子,之所以禽流感沒造成流行病,是因為病毒只從動物傳染給人類,而沒有人傳染給人類,許多病毒傳播都停留在這個階段。

第四步,病毒再次發生變化。這就形成人類感染的形式,也就是流行病爆發的時候。

養寵物家庭該如何防護?

封面新聞:世界衛生組織1月29日曾在微博發文稱:「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狗貓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此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狗是家養寵物,這讓不少人頗為緊張。為此,應做好哪些防護?

薩拉·普拉託:人們必須時刻注意衛生。在這段時間,只讓狗出去排便。回家時,主人可用肥皂清洗狗的爪子,並擦乾。如果擔心,可以一周給狗洗一次澡。貓不出門,沒有問題。

之所以發生這種流行病,是因為人類「越界」。如果想避免現在的情況再度發生,必須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

相關焦點

  • 薩拉普拉託博士擔任綠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積極籌備...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國際知名動物行為學專家薩拉普拉託博士(Dr.Sara Platto)將於今年起擔任中國綠髮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並將積極籌備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項目申請(Ocean Park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Hong Kong/OPCFHK)。薩拉普拉託博士作為一名外國專家,在中國生活多年。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近30年來,穿山甲成為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多年來,來自國際、國內的環保組織和動物保護專家,對提升穿山甲保護等級呼籲不斷。為何穿山甲保護等級亟須提升?我國穿山甲保護現狀如何?保護等級提升意味著什麼?
  • 香港一寵物狗新冠病毒測試呈弱陽性 血清測試結果公布
    香港一寵物狗新冠病毒測試呈弱陽性 血清測試結果公布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2020-03-13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早前香港一寵物狗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弱陽性反應
  • 有「警」必出 漯河救護中心一年救護87隻野生動物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李靜)從遍體鱗傷、骨折斷翅到毛髮光亮、膘肥體胖,不少野生動物受傷後被送到漯河市人民公園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有的痊癒後放飛回歸於大自然,有的在救助站「安了家」並安度晚年。據了解,該中心負責接收救護國家、省重點和一般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收留飼養不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動物,以及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救護中心負責人庫曉紅介紹:「近幾年,隨著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市民看到受傷野生動物後,都會第一時間通知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尋求收容救治。
  • 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舉行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大洋網訊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 探訪嘉定瀏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流浪」的孔雀們被救助到這裡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些藍孔雀基本上都是人工馴養繁殖,基本看不到野生的,因為長期與人共處,所以,平常就表現得不太怕人。」至今,陳碩也搞不清楚,這隻孔雀是從寶山什麼地方走過來的,一路經歷了什麼。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經常有孔雀在嘉定出沒。
  • 瀋陽每年救護野生動物約千隻
    於海洋 攝中新社瀋陽3月11日電 (王藝霖)瀋陽猛禽救助中心11日舉行今年首次大型公益康復野放活動,將收養治癒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鷲1隻、蒼鷹3隻和省級保護動物烏鴉1隻攜帶到野外放飛,讓它們重返大自然。參加本次放飛活動的有野保志願者和愛心人士數十人。
  • 香港漁護署:確認有寵物狗感染新冠病毒,但無證據顯示會傳播
    據香港媒體3月4日報導,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介紹,上周曾有一條寵物狗的新冠病毒檢測呈弱陽性,經再次檢測並徵詢專家意見,認為這隻狗已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香港漁護署上月28日凌晨發布消息稱,於26日接獲衛生署消息,一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的狗需交予漁護署處理。
  • 野生動物「守護者」探訪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坐落於山腳下,受傷的野生動物在此休養生息、恢復健康。上午10點多,一名提前聯繫好的市民開車來到救護中心,帶來一隻野外發現受傷的鴿子,張春方趕緊出來收治。每一隻送來的野生動物都有單獨的「救護檔案」,記錄動物的隔離起止時間、症狀變化、監測數據和已採取的治療措施。初步檢查後,判斷需要對鴿子的傷口進一步消毒治療。救護中心的野生動物主要來源於市民求助送交、公安查處經司法鑑定後接收和海關走私查獲移交三類。
  • 上海「驚現」野生動物,不怕人還攻擊寵物,民警對它也無奈
    但就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會,最近卻頻頻有野生動物出沒,聯萌菌也未能「倖免」,親身經歷了這驚悚的一幕。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周六的晚上,聯萌菌帶著狗子像往常一樣在小區裡遛彎。 狗子突然興奮異常的跑向了不遠處的草坪。
  • 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身份搞錯了
    昨天,消防員冰上營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新聞刷屏了。不過,經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鑑定,獲救的並非中華秋沙鴨,只是一隻普通秋沙鴨。目前它身體虛弱,仍需「住院」觀察。在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住院部」,一個個帶著藍色遮罩的小籠子排滿了一面牆。
  • 巴拿馬的甘博阿樹懶收容所和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2005年,旨在保護巴拿馬野生動物成立。2006年,與巴拿馬環境部展開合作,開始了野生動物救護和康復計劃。在接下來的13年間,他們營救了4,5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1,000多種為樹懶。為保護樹懶,2011年,與海洋世界與布希花園動物保護基金會 (Fund Busch Gardens Conservation) 籤署合作協議,和 Bern Hotels & Resort 於2014年籤訂了合作協議。樹懶首次出現是在數千年前,曾是更新世巨型動物、猛獁象和乳齒象的一部分,體型巨大,體重4噸,體長6米。
  • 2020年科技周科學講堂:海豚的聲音世界 中國綠髮會外國專家代表主講
    作為全國一級學會,教育與科學傳播是中國綠髮會的使命之一——「讓科學服務大眾」的重要工作內容。8月26日,中國綠髮會生物與倫理科學委員會(BASE) 秘書長及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應邀在北京天文館為學生們帶來題為《海豚的聲音世界是什麼樣》的科普知識講座。
  • 電商平臺大量銷售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中國綠髮會致函呼籲...
    3月9日,廣東省公布《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提出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作為生物多樣性領域專業機構,中國綠髮會持續關注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
  • 北京市建成中國最大的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劉浦泉、王薇)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8日在順義區落成並投入使用。據介紹,這是迄今全國規模最大的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    這個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位於潮白河畔,佔地總面積16公頃,建有一座野生動物醫院和各類野生動物籠舍2000多平方米,具有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疫源疫病監測、科研教學、動物保護宣傳教育和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六大功能。    中心的鳥類康復區有兩排乾淨、整齊的綠色鐵絲籠舍,每間籠舍高約4.5米、面積約30多平方米,籠內栽有樹木供鳥類棲息。
  • 一批野生動物救護後放歸都江堰
    保護野生動物,經過救護後重新恢復健康。經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評估,四川省林業廳批准同意,今日,它們在此放歸,重新回到大自然。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8屆「愛鳥周」活動,也於此拉開帷幕。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近年來成都市不斷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2018年成都動物園(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了野生動物67種205隻,成都市各野生動物臨時救護機構共計救護了野生動物57種121隻。
  • 等你來填:疫情對寵物和主人關係的影響調查問卷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新冠疫情COVID-19在全球暴發深刻地影響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不禁好奇,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親密夥伴,疫情是否對我們身邊的寵物和伴侶動物產生影響呢?
  • 小小「科考員」探秘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昨天,在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裡,孩子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救助野生動物的知識。暑期,一場以生態環保為主題的「城市森林科考之旅」夏令營在紅山森林動物園舉辦。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探秘了動物的幕後生活,更讓大家了解動物救助常識、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從而正確關愛身邊的動物朋友。
  • Qing聽丨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 多名公益人士支招
    11月6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邀請北京農林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的專家學者,以及讓候鳥飛等的一線志願者,就此前全國人大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研討,收集各方觀點和意見,並將此作為建議稿向有關部門提交。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抗擊新冠肺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中新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保留在野外的棲息地」「作為普通民眾,我們應儘量減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