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0日訊 金色沙灘、綿延松林、海草民宿、潔淨海水、鷗鳥翔集……旖旎海岸線,一幅山水畫。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依託優美的岸線風光和資源優勢,堅持高端定位、生態優先,高標準建設濱海綠道「主脈絡」,統籌做好岸線修復和景觀配套,全力打造親海生態景觀帶、康養娛樂體驗區、休閒旅遊經濟圈。
連日來,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環海路濱海綠道東拓工程加緊推進,這一工程按照國家級濱海旅遊公路標準建設,綠道設計寬3-4米,為彩色運動型柏油鋪裝,沿線還將在相應節點配套旅遊服務設施。
據了解,這一工程為山東省首條旅遊公路——威海市濱海旅遊公路示範工程的重要組織部分,這一示範工程全長63公裡,連接威海中心城區、經區、東部濱海新城和好運角旅遊度假區。
其中好運角區內項目段西起那香海,東至西霞口,全長20多公裡。去年完成的紋石灘區域4.8公裡濱海綠道,共配套生態停車場2處、救生瞭望塔1處、小型鋪裝廣場2處,綠道輔橋2處。今年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向東拓展15.4公裡,規劃沿線同步建設60多公頃原生態北海郊野休閒公園,改造升級綠地36萬平方米。
這條綠道將沿線那香海度假花園等多處康養社區串珠成鏈,與那香海濱海風情公園、碧海藍灣森林公園、香庭海岸溼地公園等景觀節點有機融合。同時伴隨著綠道的推進,相關沙灘運動、餐飲服務、商業娛樂等配套設施也如影隨形配套跟進,整體工程預計今年10月份完工。
綠道工程將與虎頭角海洋藝術小鎮、朝陽港溼地、濱海房車營地、海草部落民宿、雞鳴島海島漁村等業態豐富、檔次高端的服務業態貫通一體,並充分利用沿線5處國家AAA級以上景區,藝術場館、紅色紀念館、休閒漁業示範點等近10處旅遊設施,打造親海生態景觀帶、康養娛樂體驗區、休閒旅遊經濟圈。
旅遊公路是自駕遊時代的產物,它兼具交通與旅遊雙重功能,成為消費升級和個性出行的重要硬體基礎。好運角旅遊度假區在建設中以綠道建設為主線,巧妙地將沿線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及旅遊資源相結合,深入開展岸線修復和沙灘環境整治,完善了包括11處站點,110輛單人、雙人共享自行車的共享單車「旅遊」出道模式,著力打造「旅遊公路」樣板工程。
近年來,好運角旅遊度假區以不斷提升國家級「慢生活休閒體驗區」內涵為重點,不斷加大休閒景觀建設和慢生活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綠道工作將通過打造仙境之路、鮮美之路、休閒之路,讓遊人在這裡能夠體驗到不同於都市繁忙節奏的慢生活。
閃電新聞記者 譚蓓 威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