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七律|鵲橋搖影月如鉤,七夕銀河萬古流

2020-12-05 詩清雅

七夕感吟

文/張九元

鵲橋搖影月如鉤,七夕銀河萬古留。

機杼無章飛淚雨,可憐良夜又添愁。

七夕有寄

徐宜華(武漢)

織女牛郎伉儷情,感天感地感仙神。

老牛獻角還謀計,喜鵲出工更上心。

先有沉香援困母,後無孝子駕飛輪。

而今北鬥輕舟快,還是高科轉玉坤。

鷓鴣天、七夕(新韻)

劉長發

宮殿藏嬌伴侶盈,清輝夜靜欲求興。

牛郎想念親緣夢,織女心懷夙願情。

從別後,憶相逢。歡歌喜鵲架橋成。

夫妻恩愛時機到,王母愁腸願恨行。

七夕解緣

王綿勇(江西鄱陽)

織女牛郎層次隔,寒門富戶兩分明。

吾希窘漢聰勤儉,品美心誠靚妹爭。

七夕同題

貞才實學

銀河對岸兩相親,情愛凡仙戀亦真。

一念金簪蕭禍起,牛郎織女淚沾巾。

二 (中華新韻)

參天大樹築球巢,喜鵲七夕架玉橋。

郎女紅繩牽月下,星空璀璨擁雙嬌。

牛郎織女自多情,無奈天河一道橫。

喜鵲疊橋連兩岸,人仙聚會約三更。

牛郎織女運蹉跎, 萬裡相思積怨多。

王母若能生善念, 當初何不拆天河?

相關焦點

  • 七夕觀星:臥看牽牛織女星,銀河中相隔16光年的守望
    ——漢·佚名·《古詩十九首》七夕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在這一天,牛郎和織女會在橫跨銀河的鵲橋上相會。神話傳說中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是耳熟能詳的,每個人都能講出一點點見解。那麼在天文學中,「牛郎」和「織女」又是怎樣的呢?
  • 昔人乘鶴去,煙渚月如鉤
    鐵鼓遠喧三百裡,銀河直下九重天。飛潭晴雪含春雨,飲澗長虹納紫煙。遠近高低看不足,時人洞府洗塵鉛。觀 雪蓉城彈指同顏色,玉樹瓊枝擁素樓。昔人乘鶴去,煙渚月如鉤。揚州慢 七夕海誓山盟,風餐露宿,鵲橋七夕堪誠。笑流螢碧浪,慕織女娉婷。嘆塵俗,葡萄架下,幾多偷聽,難學深情。漸天明,恨別雞鳴,相顧零丁。秦觀讚譽,若情長,朝暮無憑。縱秦女人賢,文君才絕,難敵功名。看駟馬橋仍在,波心蕩,蟬噪聲聲。念橋邊紅豆,年年冷冷清清。
  • 相關古詩有哪些?
    關於牛郎織女的古詩1、唐 杜牧 《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2、宋 盧炳 《鵲橋仙(七夕)》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5、唐 曹松 《七夕》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6、宋 趙師俠 《鷓鴣天·七夕》一葉驚秋風露清。砌蛩初聽傍窗聲。
  • 流星蝴蝶劍手遊月如鉤怎麼樣 手遊月如鉤實戰詳評
    流星蝴蝶劍手遊月如鉤怎麼樣,在遊戲中非常不錯的一個藍色武器,那麼到底好不好用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月如鉤實戰詳評  沒錯就是這把被稱為神器的槍。
  • 七夕情人節的浪漫詩句,句句唯美深情
    七夕節快到了,我給大家介紹幾首關於七夕情人節的浪漫詩句,句句唯美深情。1《七巧》唐代: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 ...夜尋牛郎織女星|七夕節|史志成|鵲橋會|牛郎星|織女|夏季大三角
    新華社天津8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又到了一年七月初七,又是一年的「鵲橋會」。七夕之夜,仰望星空,尋找象徵著「忠貞不渝、情比金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對於情侶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隔著的銀河,在城市中一般是看不到的。而在燈光汙染較小的農村,朝著天鵝座的鵝頭方向看去,可以看見一抹淡淡的雲氣,那就是銀河。我國古代把天鵝的身子看成渡船,也有「鵲橋」一說,用它連接銀河「兩岸」。史志成表示,七夕節前後,如果天氣晴好,每天22時左右,感興趣的公眾就能看到「夏季大三角」懸掛在南方天空(在我國北部地區,織女星接近天頂)。
  • 關於描寫七夕的詩詞表達思念之情的句子 七夕表白唯美詩詞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些詩句你熟悉嗎?你還知道哪些呢?
  • 不必慶祝七夕,牛郎織女不會團聚的
    牛郎和織女被分隔兩地, 在七夕這天才能鵲橋相會...... 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提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時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人格。 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流傳過程中遇到了另外一個民間故事——董永傳說,於是牛郎這個人物漸漸跟董永合為了一體。
  • 七夕哪來滿月?牛郎衣襟方向錯?網站應景圖遭遇挑刺-牛郎 月相 鵲橋...
    東方網8月1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為了營造七夕的節日氣氛,網站紛紛製作了相關的配圖。一家網站的主頁上,牛郎織女在一輪大大的滿月背景前相逢,這讓「技術宅」發現了問題。網友「花落成蝕」發帖:「七夕哪來的滿月?」常識性的問題沒有逃過大家雪亮的眼睛。
  • 「牛郎織女」在七夕是什麼位置關係?
    上周度過了「七夕」節,這個節日以及其「中國情人節」的稱呼,源於它背後的神話故事——《古詩十九首 · 迢迢牽牛星》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段裡已具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基本輪廓。在故事當中,相愛的牛郎和織女受到天神的阻撓,用銀河將他們分開,只能在每年七夕之際相會。
  • 「航天的浪漫淵源」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鵲橋
    或許是這個故事太過於悲情,不忍之情使然下,為了讓牛郎和織女能夠相會,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即七夕,會有飛鵲在銀河上架起橋梁,讓牛郎和織女得以相見,稱作鵲橋。古時的鵲橋,連接起的是真摯不渝的愛情,連接起的是從古至今的浪漫情懷,它不存在於現實,卻活在人們心裡。
  • 維舟:七夕相會的鵲橋,原本是烏鴉搭建的?
    歷來關於七夕的傳說中,都說牛郎織女在這一天是通過「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作為兩人相會橋梁的「鵲」乃指喜鵲,但這其實未必是故事的原貌。臺灣學者洪淑苓在《牛郎織女研究》一書中發現:「為牛郎織女搭橋的,又有喜鵲、鵪鶉、與百鳥之不同,有一個筆者未收錄的鵲橋傳說故事,甚至說是烏鴉搭橋的。」
  • 七夕之夜,牛郎織女星到底在哪兒?上哪兒能看銀河?
    今天是傳統的七夕佳節。巧的是,今年的七夕正趕上出伏頭一天。暑氣散去,涼風習習的夜裡,有情人們體會一下「天階月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也是一件浪漫又愜意的事。牛郎織女星到底在哪裡?哪兒能看銀河?仰望星空,尋找象徵著「忠貞不渝、情比金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是七夕之夜的傳統。據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民間所說的織女、牛郎和喜鵲指的是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鷹座的牛郎星和天鵝座的天津四,這三顆北半球夏季夜空最亮的恆星,組成了一個近似直角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
  • 這個唐代詩人僅活了27歲,卻留下名垂千古的七律古詩
    《全唐詩》收錄了50000多首古詩,大約有2000多詩人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但有李白、杜甫等大家,也有張繼、張籍、張若虛等僅靠一兩首詩傳世的詩人。他們有的人很長壽,比如白居易享年70多歲,在今日也算高壽;有的詩人卻年少有才學,弱冠之年留下名篇,但是年紀輕輕就已經離世,比如王勃。全唐詩天妒英才耳!王勃是一個早逝的天才。
  • 七夕節用英語怎麼說?
    七夕節,大劉一直在加班中度過,沒來得及給大家分享有關七夕的英語知識,這裡給大家補上吧,也祝福昨天的大家七夕節快樂!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七夕的浪漫,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最深刻
    但是宮女並沒有回到宿舍去,她在看著天上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周圍流螢飛動,可見周圍環境是多麼荒涼冷落與孤獨。這首詩含蓄雋永,頗有古代遺風。那個勾起杜牧離愁別恨的女子,不知是否是那個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豆蔻女子。乞巧唐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冷眼看人生韻律詩詞,小月如鉤,半室!
    小月如鉤。半室霜華照別愁。
  • 銀河巧鵲,CC卡美送來七夕銀河漫遊指南
    西安2017年8月31日電 /美通社/ -- 作為致力於傳承中國情感的珠寶品牌CC卡美珠寶,在今年七夕帶領大家真切的體驗了一回中式情人節。在保留了傳統濃情蜜意的同時,注入了新鮮與活力的元素,把品牌珠寶、節日概念和營銷理念深度結合,帶來了驚人的成效。
  • 近二十年一遇,明日凌晨流星雨爆發的最浪漫七夕
    夏季大三角 (張濱泓/攝影、製圖)  □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王小冰  明日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明日凌晨,一年一度英仙座流星雨極大值爆發,這一巧合,是19年一遇的「浪漫之最」。  上一次英仙座流星雨極大值碰上七夕,為1994年8月13日。下一次2032年8月12日。  明日凌晨 月落流星飛  明日0時,上弦月已落。明日凌晨2:00至4:00時,是觀看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時段,每小時流星數量達到100顆左右。英仙座流星數量多速度快,光芒明亮呈藍綠色,非常適合公眾觀測。
  •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涼月如眉,柔情似水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年年七夕,今又七夕,涼月如眉,柔情似水。七夕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寄託著人們對幸福和愛情的渴望。「七夕」是一個浪漫的節日,來源於民間傳說。早在《詩經》裡,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故事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已經出現了浪漫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不知從何時開始,七夕現在已經演繹成中國人的情人節。七夕之日,月朗風清,星河浩浩,人間裡卻是幾分憂思,又有幾分纏綿;幾分期待,也有幾分祝福,在八月的秋風裡讓人們無限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