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小朋友在了解垃圾分類知識供圖/新華社
新華社電 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19日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25日。今年全國科普日將在日常科普內容基礎上突出應急科普,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為公眾獻上一場科普活動盛宴。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分為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和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包括科普科創齊飛、公共安全健康、群星照耀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4大板塊,通過互動展品、實物模型陳列、多媒體等形式展現科技惠民為民,重點推出「大醫精誠 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和「全面小康·科技同行」兩個專題展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也於19日在中國科技館亮相,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
當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場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啟動。活動現場以多媒體展示、實物或模型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讓市民和學生近距離感受科學魅力。
在寧夏主場,活動現場不僅有可以體驗的科學裝置,還設置了青少年創意編程暨智能設計大賽、青少年電子製作錦標賽等活動,讓市民和學生近距離體驗科學帶來的歡樂。同時,60餘家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和醫療衛生單位等現場參展,展示科技創新成果,開展科普宣傳服務活動。
科普日活動期間,全國範圍內還將舉辦科普閱讀聯合行動、校園科普聯合行動、科研團隊聯合行動、農村科普聯合行動、衛生健康科普聯合行動、公共安全科普聯合行動、節水科普聯合行動、企業科普聯合行動、學會科普聯合行動、科普陣地聯合行動等一系列活動,並結合各類聯合行動,組織一批重大示範活動。
今年全國科普日還重點推出了科普日雲平臺(https://www.kepuri.org/),公眾不僅能在雲端觀看現場直播、科普視頻,還能雲遊全國各地科普日現場,參與知識競賽、科普課堂等多種活動。截至目前,雲平臺活動數量已突破2萬個,參與人數超過790萬。
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由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應急管理部等部門聯合舉辦。自2004年以來,中國科協已連續16年成功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各地各部門在全國科普日期間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近10萬次,參與公眾超過19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