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在波音飛機上的高空望遠鏡最新發現:有光照的月表也有水

2020-10-28 三體引力波

美東時間10月26日NASA宣布:利用一架波音改裝的全球最大高空望遠鏡——同溫層紅外天文臺(SOFIA)最新觀測到,位於月球南極地帶的克拉維斯環形山存在水分子。

儘管探測含水量大約只有撒哈拉沙漠1/100,但這是首次在有陽光照射的月表發現水。以往發現/推測月球水資源,都是在地下或者終年不見陽光的極寒地帶。

正如NASA總部天體物理學主任保羅·赫茲聲稱:「這是令人興奮的發現,因為按照我們的預期,凡是月球表面有陽光照射的地方都無法存在水。這一發現表明,水可能分布在整個月球表面,而不局限於月球兩極附近寒冷、陰影籠罩的地區。」

這似乎意味著月球水資源可能更容易獲取,為未來人類建立月球基地增添一些動力。

我們知道,NASA主導的重返月球計劃目標:2024年首批兩名太空人前往南極地區,之後每年都會派遣登月太空人,逐步建立常駐基地。

嫦娥六號也計劃2024年發射,同樣飛抵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的南極地區,執行機器人採樣返回任務。後續任務也會將月球南極作為重點探測區域,為2030年代中國載人登月、建立長期月球基地作準備。

這次大發現的意義就在於,為人類登月增添不少信心和動力。未來,登月太空人在有陽光照射的月表開採水冰資源,遠比在極寒背光地帶開採要容易得多。通過分解水系統生成氫氧,作為氫氧發動機燃料,氧氣提供太空人呼吸,同時提取液態水作為太空人飲用水,從而為人類常駐月球、建立基地提供不可或缺的持久資源。


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下這次發現神器:架在波音747上的「全世界最牛的高空望遠鏡」——

一提到天文望遠鏡,你馬上就會想到:各種地面望遠鏡,太空望遠鏡。

但聽說過高空望遠鏡嗎?架在三手波音747上的?

這就是全球最大最著名的高空望遠鏡——索菲亞(SOFIA)。

問題來了,為啥這架高大上的高空望遠鏡,起個女性化的名字?

其實,索菲亞(SOFIA)全名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直譯為「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這就意味著:飛機要飛到同溫層去觀測宇宙。

為啥要飛到同溫層?

先說說什麼是「同溫層」,也叫平流層。

這是地球大氣層自下而上的第二層,海拔高度從8/16公裡~50公裡這一區間。

在對流層之上,特點是相對平靜的大氣層,這一層的上半部分就是著名的臭氧層,能夠吸收大量紫外線,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讓索菲亞飛到同溫層觀測,關鍵基於兩點:

①平流層下面的對流層,含有地球大氣層幾乎所有的水蒸氣,而這些水蒸氣能夠阻擋來自太空99%的紅外光,所以地面天文望遠鏡大都沒法精確捕捉紅外光。

②儘管像斯皮策、哈勃這類太空望遠鏡,也能夠觀測紅外光波段,但因為任務繁忙、造價昂貴,無法全頻段觀測紅外光波段,而採用索菲亞這種高空望遠鏡,則要靈活、方便、廉價得多。

所以,美國宇航局花了大力氣設計建造出這款索菲亞,從規劃、設計、製造、改裝,歷時13年,造出這架最大最牛的高空望遠鏡——索菲亞。

當然,索菲亞並不是美國第一架高空望遠鏡。

早在1965年,NASA就採用康維爾990改裝飛機,首次進行了高空望遠鏡紅外光波段的觀測。

再說說三手飛機的事兒。

為了降低成本,NASA使用的是二手飛機,1997年從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買下這架波音747SP寬體飛機時,已經足足飛了20年,這期間還倒過一手,所以被戲稱為【三手飛機】。

不過呢,飛機安全、能用就好。

設計能力必須達到:能夠裝下直徑2.5米的望遠鏡,10人一組的實時觀測團隊和裝備,飛上12公裡以上的平流層,每年飛行100個航班。

最關鍵的技術環節,就在高空望遠鏡:第一主鏡必須好,第二穩定性必須好。

①主鏡製造加工,先後在法、德兩國完成。

鏡片採用微晶玻璃特製,幾乎不會膨脹。光是拋光打磨就用了兩年時間,光學鏡面達到8.5納米的精度,1納米有一根頭髮絲的8萬分之一。從1999年開始製造,直到2004進行第一次地面測試,整整用了5年。

②高空望遠鏡另一個關鍵技術,在於穩定性。

就算主鏡研製技術再高精尖,只要飛機一抖,望遠鏡一顫,全都白費。

為此,研發人員專門研製了一個球形軸承,把高精尖的望遠鏡妥妥裝置在這個穩定器上,設計標準需要達到——就像在地面一座10米高的水泥臺上,那種天文望遠鏡一樣穩定!

這得花費多少刀呢?

直到2007年4月26日,索菲亞實現首次試飛,整個項目預算從原來的1.85億,猛增到3.3億美元。

當然,NASA不是一家買單,還有多家分攤:比如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高校空間研究協會URSA等。

花掉這麼多經費,索菲亞物有所值?

前面說了,索菲亞作為高空望遠鏡,最大特點就是全頻段觀測紅外光。

它能夠穿透星際氣體和塵埃,觀測恆星與行星的形成,尋找太空生物跡象,探索宇宙有機物的演變,甚至觀測黑洞的運轉機制。

從2007年首飛一直到現在,索菲亞幹出什麼名堂沒?

當然有啦。

2016年初,索菲亞率先發現火星大氣層裡有氧原子。

2017年初,利用中紅外線光譜對穀神星觀測,幫助NASA確定了小行星表面存在行星塵埃。

2017年6月,NASA發布一項研究成果: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塵埃環,體積要比科學家預想的少30%,但是更緻密更緊湊。

——這都是索菲亞的功勞。

背後的苦勞,每年要飛100個航班,一個航班10人一組。

要知道作為高空望遠鏡飛了11年,身為波音飛機足足飛了41年(1977~2018)。

還有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科普教育。

按照我們國產說法,索菲亞可是實實在在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示範基地」,每年都會欣然接待——青少年天文愛好者、天文教育工作者、天文館和科學館工作者等人士的實際觀測和體驗。

要知道,索菲亞的身份可是全世界最大最尖端的高空望遠鏡,要是在某些國,恐怕只能是遠觀、不能近身的供品。


相關焦點

  • 最新,美國航司宣布停飛130架波音飛機!國產飛機則傳來捷報
    外媒周四(9月17日)最新消息顯示,口碑早已大不如前的波音,又迎來了130架飛機被停飛的噩耗。重量數據存在差異,該企業已經決定,暫時停飛其130架波音737-800。資料顯示,1月份FAA曾表示,由於西南航空涉嫌在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9日間進行的44
  • 最新,美國航司宣布停飛130架波音飛機!國產飛機則傳來捷報
    外媒周四(9月17日)最新消息顯示,口碑早已大不如前的波音,又迎來了130架飛機被停飛的噩耗。據報導,美國西南航空於當地時間周三晚上表示,由于波音飛機重量數據存在差異,該企業已經決定,暫時停飛其130架波音737-800。該航空公司在其聲明中表示,出于謹慎考慮,該企業已經暫時停止了這一系列飛機的飛行,以便其將正確的重量數據重新輸入系統並重啟該程序。
  • 水分子現身月球光照區 但離成為「資源」還有很大距離
    2020-11-03 05:15:37 來源:科技日報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依靠大量珍貴的液態水,孕育出蓬勃生命。但與地球相隔僅38萬公裡的月球,卻一片荒蕪,寸草不生。月球究竟有沒有水?科學家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此前科學家推測,月球背面常年陰暗的隕石坑裡可能藏有冰。如今,兩項最新研究證實,月球光照面也可能存在水。
  • 《自然·天文》:這一次,我們在月球的光照區發現了水分子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在改裝的波音747SP上架設的2.5米口徑反射望遠鏡,日常飛行在12-14公裡高空的地球平流層中,開展紅外波段探測。,吃瓜群眾們迅速定位到了今年3月月球與行星科學大會(LPSC)的一篇摘要——《月表光照處的分子水:索菲亞機載天文臺探測到6微米H2O》。
  • 波音飛機又出事了
    波音飛機近兩年可謂問題不斷,當地時間4日,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型客機在空中發動機破損,迫使飛行員返航並緊急降落,所幸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01波音飛機又出事 日航客機引擎破損迫降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等媒體報導,當天執飛日航904航班的波音777型客機於當地時間中午11點50分左右從衝繩縣那霸機場起飛,前往東京,機上載有178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飛機爬升期間,飛行員報告出現故障。約30分鐘後,客機返航並緊急降落。
  • 水分子現身月球光照區,究竟有多少水可以供給人類使用?
    10月26日,《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發,美國航天局依靠平流層紅外天文臺(以下簡稱「索菲亞」),在月球光照區-月球南半球的克拉維斯環形山表面,首次探測到了水分子。這一發現表明,水可能分布在整個月球表面,而不僅限於寒冷、處於陰影的區域。換句話說,即使暴露在來自太陽的溫暖輻射下,水也能在月球表面存在著。
  • 波音飛機又出事了……
    波音飛機近兩年可謂問題不斷,當地時間4日,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型客機在空中發動機破損,迫使飛行員返航並緊急降落,所幸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機上乘客: 左邊引擎發出很大的爆炸聲,之後飛機就在不停地搖晃,有些座位上氧氣面罩已經落下。
  • 木星上也有水?來看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
    最近發表在雜誌《自然天文學》上的朱諾號探測結果估計,在木星赤道處水約佔大氣分子的0.25%,幾乎是太陽的三倍。這是自1995年美國航天局的伽利略號任務提出和太陽相比木星可能是極其乾燥的(這個對比並不是基於液態水,而是基於液態水中存在於太陽中的氧和氫)以來,首次發現該氣態巨行星上含有豐富的水資源。幾十年來行星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準確地評估木星大氣中水的總量。
  • 北大教授最新發現,石頭上也有光合作用
    北大教授最新發現,石頭上也有光合作用北京大學魯安懷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發現: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些看似「無轉移」的巖石上其實也發生著能量的轉移。這項成果已於4月22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不同於巖石和土壤原本的成分與結構,這些「礦物膜」富含水鈉錳礦、針鐵礦、赤鐵礦等天然半導體礦物,厚度從數十納米到上百微米不等,呈現出「膜」狀結構特徵。從結構上看,「礦物膜」由富含鐵錳(氫氧)氧化物構成了片層狀的空間結構,與葉綠體的類囊體片狀垛疊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
  • 波音飛機又出事了...
    波音飛機近兩年可謂問題不斷,當地時間4日,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型客機在空中發動機破損,迫使飛行員返航並緊急降落,所幸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機上乘客:左邊引擎發出很大的爆炸聲,之後飛機就在不停地搖晃,有些座位上氧氣面罩已經落下。
  • 重磅月亮上有水了!其實月亮上早就有水了,但是這次的水不一樣
    這幾天看到一個重磅的科學新聞,月亮上發現水了!咋回事呢就是NASA有個探測器叫索菲亞,是一架波音747改裝的,裝著個大型的望遠鏡飛到15000千米以上的高空,
  • 波音飛機又出問題!部分737系列飛機零部件不合標準 或波及312架飛機
    737MAX風波未平,波音飛機又發現「潛在狀況」。波音公司方面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坦承由一家供應商製造的帶有特定批次編號的前緣襟翼被發現有潛在的不合規問題,這些前緣襟翼被裝在737NG和737MAX上,
  • 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意味著什麼 NASA公布月球重大發現
    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意味著什麼 NASA公布月球重大發現 【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據 Space.com 報導,當地時間 10 月 26 日,美國航天局(NASA)
  • NASA 宣布月球陽照區有水?對未來勘探有什麼積極意義
    這一次,行星科學家們真的在月表光照區發現了水分子。當然,以及,還是那個會搞大新聞的NASA,沒有一絲絲改變。幾天前的10月22日,NASA放出了一則「媒體告知」,表示「我們又有大新聞了」。至於是啥大新聞?
  • 科學家在飛機上通過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的望遠鏡 首次在月球的陽光...
    科學家在飛機上通過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的望遠鏡 首次在月球的陽光照射下發現了水 來源:新華網 • 2020-10-27 10:08:56 美國宇航局剛剛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月球重大發現:科學家在飛機上通過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的望遠鏡
  • 月球表面太陽照射處也存在水?NASA公布最新發現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26日稱,在月球被太陽照射的表面發現了水分子。這表明水不僅僅分布於在月球的極地陰暗處。不過這些水分子並不一定能夠成為資源,作為對比,撒哈拉沙漠的含水量是此次檢測到的月球土壤含水量的100倍。
  • 新研究發現有陽光的月球表面也有水,水是怎樣存在的?狀態很奇怪
    ,月球上約有4萬平方千米的表面具有捕獲水的能力,而且這些地方還都位於陽光可照射的區域中,並且認為這一發現對美國將來的「阿爾忒彌斯」探月任務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其中第一篇論文是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天文學家卡西·哈尼玻爾及其同事分析了索菲亞平流層紅外天文臺機載望遠鏡的數據得出的,這臺望遠鏡的月球觀測波長為6微米,能探測到水分子和其他羥基化合物不同的一個光譜特徵,結果他們發現月球南半球高緯度地區月表確實存在水,濃度大概在1/10000~4/10000之間
  • 人類發射到太空的第一架望遠鏡是什麼?
    我們憑什麼說某個遙遠星球上的其他文明已經有上億年沒有向太空發射望遠鏡了呢?畢竟,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新手。雖然我們的成就相當驚人,但我們發射軌道望遠鏡才剛剛超過50年。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雖然NASA幫助建造了第一個衛星望遠鏡,但是把第一個望遠鏡送入太空的是英國。1962年4月,英國將Ariel 1號送入軌道。
  • NASA科學家在月球日照面發現水分子,高溫輻射下為什麼還有水?
    最近NASA公布了在太陽的光照下的月球表面發現了水分子,如果對天文知識稍有了解的人一定會大惑不解,沒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什麼鬼,怎麼可能?太扯了……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反應?
  • 科學家在接近真空的月球太陽照射面下發現水?這科學嗎?
    最近NASA公布了在太陽的光照下的月球表面發現了水分子,如果對天文知識稍有了解的人一定會大惑不解,沒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什麼鬼,怎麼可能?而如此輕的氣態水自然是無法在月球大氣中長期逗留的,它們要不是進入永久陰影區固化成冰,就是會被太陽光輻射和太陽風吹走,因此,此次在太陽光照區發現水分子是件非常詭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