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每逢此時筆者都心潮澎湃。
為了讓看官們看到一部佳作,筆者我也是嘔心瀝血。寫得不好還請多多諒解。
在很多年前,有一款很火熱的即時戰略遊戲:帝國時代2。
帝國時代2是80後的青春時期所追捧的佳作。一個用小小的遊戲描繪出了人類過去那段從部落到航海時代的經過(我說的是世界史)。帝國時代2是將那個時代的經歷用遊戲的過程描繪出的。這其中牽扯了西方人的帝國思想。或許所有的東方玩家都不曾留意。但是如果有人將遊戲裡面的民族介紹看一遍的話,就會發現,這其實就是讓玩家自己去操作一個從弱到強,從石器時代到帝國時代的一個民族的經歷。
帝國時代,80後的玩家或許都記得它是一種需要快速升級科技與時代的遊戲。這恰好描繪了人類史詩的成長經歷,也反應出了西方的一種對人類歷史的一種世界觀。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正是這款遊戲的主題。
帝國時代的玩法十分的鮮明:強大的民族與弱小的民族之間的戰
爭,強大的聯盟與稍弱的聯盟之間的戰爭。即:帝國之間的戰爭。
讓我們先從中國說起,當然說中國史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因為中國已經在學校裡建立了歷史這門課程。好讓我們從我們中國的部落時代說起,也就是遊戲中的黑暗時代。大家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中國的老祖先是炎帝和黃帝組成的部落,一開始也很弱小,但隨著和周圍部落的合併到贏得與強大的蚩尤部落合併。終於,一個華夏民族出現了。這個民族的首領名叫軒轅黃帝。這就是遊戲中中國的黑暗時代的領袖。然後開始了部落的首領禪讓制:饒、舜、夏禹。商朝和西周之後迎來了中國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王朝。中國的封建王朝持續了幾千年。在中國的封建王朝中確實沒有聖殿騎士,只有重裝騎士,這點遊戲中說的確實是正確的。然而,在中國似乎沒有經歷城堡時代和帝王時代。這兩個時代其實是西方的劃分。西方確確實實經歷了城堡時代和帝王時代。而中國則沒有鮮明的城堡時代和帝王時代的標誌。
中國的歷史似乎只是從封建時代直接就進入了帝王時代。這是筆者的理解,帝王時代實際上可以說我們的元朝和明朝與清朝大約算作是帝王時代。因為這三個時代擁有同一種標誌:疆域廣闊、擁有騎兵和火槍火炮。恰好和遊戲中的帝王時代相似。雖然沒有什麼僧侶之類的。
西方則確確實實經歷了城堡時代和帝王時代。尤其是帝王時代的風格是相當鮮明的。就拿大英帝國說吧。它的另一個名號是日不落帝國。當年的大英帝國海外殖民地到處都是,並且遍布全球,因此被稱作是日不落帝國。
中國人或許還有人記得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的那一幕嗎?那些強大的西方國家依靠著自身的船堅炮利和強大的火槍等先進武器就讓腐朽的大清政府割地賠款,甚至連慈禧都逃出北京,狼狽不堪。這就如同帝國時代中,一個強大的帝王時代的玩家凌辱一個弱小的帝王時代玩家一樣。
製作這款遊戲的公司想像力實在是豐富。讓那麼長的歷史在遊戲中的幾十分鐘裡重現。讓玩家也感受一下落後即被欺凌的滋味。即便很多遊戲都是組隊對抗並且一些玩家甚至帶著殘餘力量到自家聯盟之腹地繼續頑強發展自己的實力。這就跟很多民族的歷史一樣附庸在他國之下苟延殘喘。
在帝國時代這個將人類歷史用遊戲的方式重現時,或許很少有人去想它能帶來得含義和意義。其實並不複雜的道理讓很多人只娛樂其中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西方人製作這個遊戲時,就把西方人的觀念給輸入了進去:人類的歷史就如同遊戲一般,強者才配擁有這個世界。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終結後,美國等同盟國戰勝了以德意志為主的軸心國。也象徵著舊的帝國逝去而新的帝國興起。美國以頭號強國的名號成為了新的帝國。這與遊戲中一山不如二虎的原則正好相似。
好了,又到了文章的結尾。因為作者不能談論政治,所以結尾便來臨了。為了讓看官們看到我的更精彩的文章,請各位多多點擊,讓我能夠成為正式的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