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現有劉慈欣同名原著改編的電影《球狀閃電》相關界面有了更新,演職員表出現了吳京和張譯的名字,這下惹來不少網友關注,對選角看法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這個陣容很豪華!
前段時間一張統計數據海報上,還意外出現了黃軒將要出演《摺疊城市》的信息,《摺疊城市》是萬達影業已經官宣立項的三個重點科幻電影項目之一,另外兩部是《外太空的莫扎特》和《宇宙探索俱樂部》。
時間再往前來到11月初舉辦的中國科幻大會,開幕式上直接就來了一波重點科幻項目籤約,一口氣啟動了五部電影,裡面包括了《球狀閃電》和《宇宙探索俱樂部》,還有三部分別是《物哀》、《那一刻來臨》和《群落》。
同時在11月公示的電影備案中出現了《全頻帶阻塞幹擾》,同樣也是劉慈欣的作品,綜合以上信息,可以確定目前已經有8部科幻電影正在逐漸成型中,項目體量也都不小,加上一直在計劃中的《流浪地球2》,這就有了9部科幻題材的國產電影項目正在推動中,已經足以形成風潮。
按照國產影視劇市場的規則,大爆題材必然有跟風,可《流浪地球》2019年春節檔逆襲拿下46億之後,小兩年時間就要過去了,接班它成為科幻電影「代表作」的竟然只有《上海堡壘》。
所以面對這一次科幻電影風潮再起,相信各位科幻迷們一定既心焦又欣慰,很想知道這些電影能不能把國產科幻電影的門再次打開。
目前進度最快的就是由陳思誠執導,黃渤、榮梓杉主演的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了,11月10日剛剛曝光了一波路透照片,定於明年暑假檔上映。
根據陳思誠在國產電影推介大會上透露的內容,這部電影走全年齡向路線,主角是成長型,對標的是《機器貓》和《哈利波特》,科幻味道可能就不那麼濃厚了。
陳思誠團隊這邊還籤走了一部《球狀閃電》,這一部如果是由陳思誠本人參與製作,那怕是要等一等,應該是接在《莫扎特》之後的項目。
《球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女主選角,別看原著是男主視角,但女主林雲戲份極重,也是絕對主角,人氣頗高,《球閃》本身的改編難度也很大,需要一個優秀的編劇團隊支撐。
再來又是一部劉慈欣的作品《全頻帶阻塞幹擾》,也是爆料中最不穩的一部,相關信息出現了噩夢般的四個字——《上海堡壘》。
有網友稱這部電影總編劇是《上海堡壘》的出品人,雖然公司參與過《戰狼2》和《流浪地球》,但《全頻帶》將啟用全套《上海堡壘》的團隊,最後還給出了一個絕望的定論:上次把中國科幻的門關的還不夠嚴實,這次給你用青磚砌上。
當然了,這只是一則私下爆料不一定準確,萬一人家團隊想要一雪前恥也說不定,不過有網友也提出《全頻帶》原著性質就比較特殊,除了吳京自導自演其他都不好看,順道可以加上郭帆,好嘛,又是一個《流浪地球》。
也是因為《流浪地球》的成功,現在只要有不錯的科幻項目要改編,第一個就是喊出他們的名字,郭帆自己也是很主動,這次團隊也接手了一個項目《宇宙探索俱樂部》,不過項目畫風和《流浪地球》完全不同,也不是劉慈欣的作品,倒也是一次檢驗,看看國產科幻電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團隊。
最後再聊一個項目《摺疊城市》,這部電影原著是《北京摺疊》,雖然拿了雨果獎,但口碑褒貶不一,在科幻圈爭議性相當大,目前官方消息基本沒有,關於導演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外籍導演一個是忻鈺坤。
忻鈺坤最近還去參加了LED棚虛擬拍攝體驗,正是《星戰》衍生科幻美劇《曼達洛人》運用的最新技術,評論下網友都忍不住提問,是不是要用這套技術拍新片了。
除了以上6個項目,《物哀》、《那一刻來臨》和《群落》這3部也各有各的特色,譬如《物哀》的作者劉宇昆還是《三體》的英文版翻譯,劉慈欣也為他寫序,後兩部已經有青年導演和編劇的參與了。
從這些項目信息中不難感受到國產科幻電影的圈子還不算大,但已經如陳思誠這樣的成功商業片團隊參與,也有郭帆這樣領域內深耕團隊的堅持,更有新鮮血液的加入,還是很令人欣喜的,希望未來科幻電影能成為市場常態啦。
【文:可可子】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責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