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是如何監測兩個相隔很遠的量子在發生糾纏的?

2020-12-06 易途

量子力學,認為基本粒子都是不確定的質點。沒有半徑、沒有體積、沒有自旋磁矩。

因此,兩個量子之間的糾纏,就只能是鬼魅的超距作用。這是不可思議的神邏輯。

要麼積小成大,要麼化大為小,其大有體積,其小必有體積,這是天經地義的物理常識。

如果我們認定,量子都有體積,都可抽象為一個球形漩渦子,漩渦子附近都有場能密梯度,那麼就可以用「量子場」理論,順理成章解釋糾纏。

電子(或光子),是以光速自旋與低速震蕩的量子,其周圍有一圈圈的荷力線(磁荷/電荷),那麼:

甲乙兩地的A電子與B電子的糾纏行為,其實就是數條荷力線之間的糾纏,本質上是真空介質的場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如果對A電子進行操作,例如施加一個角動量,就會加大A電子的荷力線強度。

該荷力線,就會通過場介質,作用到B電子的荷力線,進而影響B電子的運動狀態。

真空場介質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兩個量子之間畢竟有一段距離,糾纏速度不可能超越光速。

在相距d=38萬千米的月地之間有AB兩個光量子,這兩個光量子的糾纏時間:t=d/c =38/30=1.27秒。

顯然,所謂的量子糾纏的超距效應,即不需要花費時間,是不可能的。

如果對量子糾纏的過程進行攝像操作,由於攝像設備本身具有很強的電磁輻射與強磁場,就必然施加嚴重的幹擾,破壞本該協變的糾纏效應,導致神秘的量子塌陷。

量子糾纏是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它是成就宇宙萬物的祖先,人類發現的最遠和最親近的語言。語言之間的相互關聯與糾纏是量子糾纏的具體表現。語言是反映電子的力能強弱與密度大小的音量符號,數量編碼,也是量子質能強弱與密度大小的量度係數,力度編碼。

由於量子力學中糾纏粒子一旦測量瞬間坍塌定律,量子糾纏根本無法用儀器測量出來的!只能測量到坍塌後的狀態!最後用三個方向測量坍塌後結果再用貝爾不等式計算,計算結果偏向於量子是瞬間坍塌的!沒坍塌前(量子定律預定不能測量)所以只能靠有些聰明的科學家推測咯!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相隔900億光年的兩個糾纏量子也可以瞬間發生相互感應嗎?
    量子糾纏及其速度何謂量子糾纏?量子糾纏說的是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各個粒子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因而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的現象。按量子糾纏理論,別說相隔900億光年,就是9千億光年、9萬億光年也是瞬間發生感應。實際上說「瞬間」也不精確,因為根據佛教經典,1瞬間等於0.36秒,而兩個糾纏量子的感應是不需要時間的。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先說一下量子糾纏的定義  它是量子力學理論的一個著名預測 。
  • 荷蘭科學家證實量子糾纏:物質遠隔萬裡卻相互作用
    在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報導,他們的實驗據說可以證明量子力學最根本的理論之一:遠隔很遠距離的物體可以瞬間互相作用。 這一發現是對古典物理稱為「定域性定律」(locality)的基本原則又一打擊。其定律指出,一個物體只能被它周圍的環境直接影響。代爾夫特大學的研究,周三在《自然》雜誌上公布,進一步證實了一個愛因斯坦曾經公開拒絕的想法。
  • 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讓無數科學家抓狂?
    一提起量子糾纏,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個概念是量子力學裡面的,當我們研究微觀世界就會用到這個概念,但是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微觀世界和我們宏觀世界有一個很大差別,微觀世界裡面一切都是概率,這個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反覆提到過。什麼叫一切都是概念?
  • 量子為什麼會糾纏?量子糾纏的原理?量子糾纏的原因?
    兩個糾纏的量子實際上沒有空間,無論相隔多遠,它們之間都沒有空間,所以他們之間怎麼會有時間?肯定是瞬間到達。任何物質、粒子都是由兩部分組成,包括:一、內部信息,二、外部信息。你的肉眼看見的只是物質外部表皮的顯現,你看不見物質內部信息、外部信息!內部信息在物質裡面,通過儀器可以測量。外部信息擴散在茫茫宇宙,目前科學家測不到。
  • 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宏觀物體之間成功地實現了量子糾纏
    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宏觀物體之間發生成功地展示了量子糾纏——愛因斯坦著名的描述為「遠距離的幽靈行動」——這是我們對量子物理學的理解的一個重大進步。量子糾纏將粒子以一種即時相互影響的方式聯繫在一起,即使相隔很遠。
  • 「量子糾纏」揭示的宇宙真相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可謂登峰造極,被譽為「世紀偉人」。即便如此完美,他一生卻有兩大憾事:一件是臨終前未實現「大統一理論」的夢想;另一件是關於EPR之爭(量子糾纏)輸給了玻爾。愛因斯坦堅決否定「量子糾纏」這種鬼魅現象,但後來實驗驗證了它的存在。量子糾纏有何神秘,它揭露了什麼樣的宇宙真相?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然後我們將它們分開很遠的距離,如果是宏觀世界中的物質,分開很遠的距離之後,它們就不會再有聯繫。可是量子卻不同,它們即使相隔千萬裡,仍然可以有非常緊密的聯繫。當其中一個量子發生變化的時候,而遠在千萬裡之外的另一個量子就會馬上做出反應。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有什麼稀奇的,人類的無線通訊也可以做到。
  • 美首次用微波讓兩個離子發生量子糾纏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用微波替代常用的雷射束,讓兩個獨立的離子(帶電原子)發生量子糾纏,這表明,智慧型手機中採用的微型化商用微波技術可取代量子計算機要求的房間大小的「雷射器陣列」,這將大大減小量子計算機的「塊頭」。最新研究發表在8月1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科學家首度捕捉到了量子糾纏的圖像
    「量子糾纏」這個詞,就算不是學物理的人,應該也有聽過(很多電影裡都會出現,比如《蟻人》)。簡單來說它指的就是兩個粒子即便相隔遙遠,其中一個的狀態只要發生變化,另一個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不過在此之前,儘管關於量子纏結的研究很多,但從未有人捕捉到過真正的圖像。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裡,找不到類似的現象。2.1愛恩斯坦的糾纏思想實驗在糾纏思想實驗中,愛因斯坦本來是想要基於局域性思想之上,表明量子力學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相隔很遠的兩個不同地方的兩個粒子,不可能有瞬時的超距作用。
  • 量子糾纏,一圖讀懂它!
    這種靈異的現象也存在於我們的亞原子世界中,被稱為量子糾纏 。這張圖將帶領我們去讀懂什麼是量子糾纏。話說前文說到的兩個戀人是牛郎和織女,在一個不是七月七的日子裡, 科學家想讓他們幫助做一個實驗,實驗是這醬紫的:從一個光子源中發送一對糾纏的光子,一個送個牛郎,一個送給織女,雖然路途遙遠,光子始終保持糾纏的狀態,織女隨機的選擇如何測量她光子的極化狀態,但不告訴牛郎。牛郎也隨機的選擇一種方法來測量自己的光子的極化狀態,同時也不告訴織女。
  • 開發出測量「量子糾纏」的實用方法
    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量化糾纏的新技術,該技術對開發計算、模擬、安全通信等領域的下一代技術具有重要意義。並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報告了測量糾纏的新方法。當兩個量子粒子(如光子、電子或原子)發生糾纏時,它們具有特殊的相關性,即使這些粒子相隔很遠,也會在測量中顯示出來。這一獨特的特性只能通過量子力學來解釋,這也是作為許多量子技術的核心。
  • 我們能用量子糾纏來進行超光速通信嗎?
    儘管一個巨大的雷射陣列可以將一個質量較小,微晶片大小的宇宙飛船以約20%光速發射至另一顆恆星,但這樣低功率的小設備是如何在廣袤的星際空間進行通信的,我們仍不得而知。奧利維爾·曼努埃爾有一個想法,他向伊桑提問:這是一個遠景,但量子糾纏能夠用於通信領域嗎?
  • 讓愛因斯坦困擾的,量子糾纏是什麼?
    量子糾纏是什麼?就像你和對象相隔千裡,一邊綠了另一邊的你也綠了你有沒有想過兩個物體相隔千裡也能存在一種微妙的聯繫,這絕不是科幻電影中的超能力,就連愛因斯坦也認為這是一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根本不存在。但是它卻在我們現實世界中真實地發生著。
  • 量子糾纏的原理是什麼?真的可以「超光速」嗎?
    ,但也獲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目前關於量子糾纏研究取得的一些成就。通過在適當的介質上照射光,可以將一個光子分成兩個光子,到那時,您將有兩個光子重疊。當您測量這兩個粒子之一時,最奇怪的事情就會發生……它們都落在波形之外,就像下面的愛麗絲和鮑勃一樣。
  • 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
    可能大多數人搞不懂什麼是量子糾纏,但大多數人一定都了解撞球。打撞球的關鍵就是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誰控制得好,誰贏的機會就大。那麼量子糾纏和撞球有什麼關係嗎?一、撞球中隱含的前提兩個球相撞之後分開,它們的位置和速度就會有關聯。當測量其中任意一個球,就會知道另外一個球的位置,不論這個球相距多遠;對於速度的情況也是如此。
  • 科學家公布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
    可能是黑洞的影響力太大,整個2019年人們都在討論黑洞的問題,而忽略了科學家取得的另一個偉大成就,2019年7月份,科學家公布了一張可以媲美黑洞照片的宇宙現象照片,那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同第一張黑洞照片一樣,這張量子糾纏照片也是人類第一次成功拍攝到這種神秘現象的照片。
  • 科普:什麼是量子糾纏和量子計算?
    神奇的量子糾纏  量子世界很神奇,比如在量子通信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量子糾纏」,曾被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稱作「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美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克曾用《格林童話》中《兩兄弟》故事打比方:「量子糾纏」就像一對有「心靈感應」的雙胞胎,長得分不清彼此;他們也心靈相通,即便天各一方,弟弟有難,哥哥即刻得知。  量子糾纏是一種違反經典物理常識的量子現象。
  • 張寶勝不是氣功大師——量子糾纏也只是研究人體科學的初級階段
    龍捲風這麼大的氣團都很難一瞬間轉移物體,那普通人是如何可以做到的那?答案是根本做不到。所以隔空取物是超自然現象,這個自然就是我們可以認知的自然,而不是自然的真正全部,因為目前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還很淺薄,只是從現象找共性,從共性找原理,從原理找答案,再從答案提升自己的認識。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現代物理學中「量子糾纏現象或許能有解釋「張寶勝特異功能」現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