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維《青溪/過青溪水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01 騰訊網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王維初隱藍田南山時所作。一說此詩作於王維入蜀途中。王維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黃花川遊歷。王維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盤曲四五十裡至黃牛嶺見黃花川》,也說那裡的山路「危徑幾萬轉」,可與此詩的「隨山將萬轉」對看。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青溪 / 過青溪水作注釋: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

進入黃花川遊覽,每每都去追逐那條青溪。

言:發語詞,無義。黃花川:在今陝西鳳縣東北黃花鎮附近。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裡。

溪水隨著山勢,百轉千回,經過的路途,卻不足百裡。

趣途:趣,同「趨」,指走過的路途。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水聲在山間亂石中喧囂,水色在深密的松林裡幽靜深沉。

聲:溪水聲。色:山色。

漾(yàng)漾泛菱(líng)荇(xìng),澄澄映葭(jiā)葦。

水草在溪水中輕輕搖蕩,蘆葦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漾漾:水波動蕩。菱荇:泛指水草。葭葦:泛指蘆葦。「漾漾」二句描寫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動,蘆葦的倒影映照於清澈的流水。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dàn)如此。

我的心一向悠閒,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寧。

素:一向。閒:悠閒淡泊。澹:恬靜安然。溪水澄澈平靜。

請留磐(pán)石上,垂釣將已矣。(磐石 一作:盤石)

但願我能留在溪邊的盤石上,在垂釣中度過我的一生。

磐石:大石。將已矣:將以此度過終生。已:結束。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畫、鳥鳴澗、鹿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竹裡館、哭孟浩然、書事、渭川田家、送綦毋潛落第還鄉、送張五歸山、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送梓州李使君、酬張少府、隴西行、秋夜曲、過香積寺、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閒居、洛陽女兒行、山中、相思、臨湖亭、老將行、終南別業、觀獵、少年行四首、送別、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等。

《青溪 / 過青溪水作》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王維《臨湖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唐代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這首詩就是王維寫給裴迪的酬贈詩。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07新品全景觀邸現房閃亮登場 頂秀青溪開盤搶購
    07新品全景觀邸現房閃亮登場 頂秀青溪開盤搶購 房地產門戶房天下
  • 四首經典古詩,說遍四月春天的美景和滋味,第一首家喻戶曉
    春天這四首經典古詩詞都是描寫在春天四月時的所見所感,分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四首》其二,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南宋詩人翁卷的《鄉村四月》。先來看看第一首,這首詩家喻戶曉,很多人在課本中都能見到這首詩,這便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詩人在廬山上寫的這首詩,當時已是熱天了,人間四月,氣溫升高,很多花漸漸凋落,但在廬山上卻仿佛剛剛開花,仿佛是在早春的光景,其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上桃花始盛開」把這一自然景象簡潔明了地表述出來,這句詩還被作為很多考試的題目,這樣的景象我們在爬山時也能看到。
  • 十首描寫馬的古詩,雪盡馬蹄輕,徵程萬裡行
    很多人沒有騎過馬,但是都羨慕草原英雄們在騎行中的那種追風逐電的感覺。我們都讀過「一騎紅塵妃子笑」、「春風得意馬蹄疾」、「鐵馬冰河入夢來」,也喜歡白居易的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很有哲理。岑參更是說「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生活味道多麼濃厚。
  • 王維經典詩歌:親近大自然,孤獨就會變成瀟灑!
    唐代大詩人王維應該是我們學生時期接觸最早的一批詩人,他的「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早早就留在了我們的腦中。那時的我們知識有限,解讀一首詩往往只看重字面的意思,對於王維和王維的詩,其實理解並不深入。隨著閱歷的增加,回過頭來讀以前的詩歌,常常有「覺今是而昨非」的感覺,心想當時為什麼會那麼理解呢?
  • 古詩欣賞:王維如何描寫相思情?附:相思樹的傳說
    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注釋:(1) 相思:作品又名相思子、江上贈李龜年。(2)紅豆: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果扁平,種子鮮紅色,又名相思子。賞析:這首詩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是眷懷友人之作。據說安史之亂時,著名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王維將此詩贈與他,寄託了對友人深深的眷戀之情。詩人通過對紅豆的讚美,寄託了對朋友深厚而真摯的相思。作品表達的是朋友間的相思之情,卻句句不離紅豆。構思新穎奇特,句句通俗易懂,隱藏細膩情感。
  • 王維的這首唐詩寫得妙:20字內容就像謎語,一看題目才知道是謎底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不看題目甚至不知道說的啥,一看題目才恍然大悟。唐代大詩人王維也有這樣的一首詩,20字內容就像謎語,一看題目才知道是謎底。且看: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首詩是王維的一首很有意思的詩歌,雖然內容比較短,但是讀起來很有趣味。
  • 王維的一首律詩,全詩不提一個雨字,卻洋溢著對久雨初晴的喜悅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他的作品不僅詩中有畫,而且經常飽含禪意。這位盛唐時期的大作家,在藍田縣南邊的輞川擁有一所別墅,佔地極廣,斤竹嶺、鹿柴、辛夷塢等名勝都在此處。詩人隱居別墅,同友人裴迪時相往還,唱和甚多。下面這首詩,就是王維住在輞川別墅時,即興賦詩並贈給秀才裴迪。
  • 為何說古詩《畫》並不完整?
    這首詩據說是高鼎晚年閒居上饒所作,頭兩句描寫了江南仲春二月的明媚風光,萬物生長,青草最先,動物活動,黃鶯最急,江南春來早,二月已是楊柳依依,雲煙嵐氣讓人陶醉,這二句從選用意象來說並無出奇之處,唐宋人也常用之,但幾個意象組合起來卻頗有新意。
  • 王維的《洛陽女兒行》,一首長詩,兩種生活,你更嚮往哪一種
    唐代的詩壇繁星璀璨,王維是絕不能忽視的一位。王維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他是詩佛,晚年隱居輞川嚮往簡單純粹的佛教世界,追求禪意。但是,他同時也是一個生活在大唐盛世的貴族,曾經過著繁華奢侈的生活。如果王維,是一個一味追求佛道的人,那他的生活太過單一,是很難寫出好詩的。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
  •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風吹草低見牛羊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但得眾生皆得飽牛是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的一種動物。牛的辛勤勞作,牛的忠厚純良,讓人感動。在詩人的筆下,牛要麼是田園牧歌的扮演者,要麼是忍辱負重的奉獻者。(3)渭川田家(唐)王維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簡評:夕陽斜照之下,成群回家的牛羊,走在鄉村的小路上,這是多麼富有詩意的畫面呀。
  •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在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遍挿茱萸少一人「是什麼意思?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拼音:[zhū yú]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文:作者: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