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幾何圖形初步」這個章節在中考中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當中,所以對一些比較重要的基礎知識要求較高,而計算方面主要是以歐拉公式進行簡單計算,這部分難度不大,記住公式就行。而難住大多數學生最多的情況在於將一個展開平面圖形疊成立體圖形或者將一個立體圖形展開成平面圖形,這時候讓大家去做選擇,往往會考到大家。所以,今天以理論結合例題的方式針對這個章節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點知識梳理
幾何圖形分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平面圖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個平面內。(比如長方形、正方形)
立體圖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個平面內。(比如長方體、正方體)
對於點、線、面、體怎麼理解呢?可以看下圖
歐拉公式(很重要!!!):簡單多面體的頂點數 V、面數 F 及稜數 E 間的關係為:V+F-E=2
注意:這個知識點是這個章節的重點,也是常考的一個點,大家一定要掌握。記住這個公式我們就能在知道任意兩個的情況下計算出第三個。
幾何體的表面積:幾何體的表面積 =側面積 +底面積(上、下底的面積和)
注意:在計算表面積的底面積過程中,很多人容易忽略掉底面有兩個這個重要常識。
幾種常見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圓柱體表面積:
圓錐體表面積:
長方體表面積:
正方體表面積:
常見幾何體的側面展開圖:
①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
②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形;
③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
④三稜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
展開圖摺疊成幾何體(重點):
這個知識點經常在考試中遇到。一般是填空題和選擇題的形式。如果同學們的空間想像能力不錯,那麼可以自己通過想像去解答。但是這並不是最實用的。在考試中如果遇到這種題,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那麼請拿出你的草稿紙,在草稿紙上快速畫出類似的草圖,然後撕下來自己疊一下就知道選什麼答案了。這也體現了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一定要多實踐。
平面截一個幾何體所成截面形狀問題:
在考試中這種題型大多數是讓大家用一個平面截正方體。這兒我們就以正方體為例,實際形成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換句話說形成截面的邊可能是:3、4、5、6邊。
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兩邊可以無限延伸,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或用兩個直線上的大寫字母表示。
射線:一邊可以無限延伸,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或用兩個射線上的大寫字母(其中一個大寫字母必須是端點字母)表示,端點在前。
線段:直線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兩邊都不能延伸,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或用兩個表示端點的大寫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