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放不下一個人,也許只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作祟

2020-12-04 西廂有情

-01-

這世間的事情,都會分兩端,就好像愛情裡,有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歡喜,也有默默承受一切成全他人的辛酸。

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心裡都會有一個放不下的人。

這就好比,自己心裡有座墳,而裡面埋著一個未亡人。這個未亡人,能讓自己觸景傷情,魂牽夢縈,久久不能忘懷。

事實上,這種情緒,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所以才會戀戀不忘。

可能,我們心中始終忘不了的那個人,真的只是因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作祟罷了。

-02-

放不下,其實是因為心有遺憾和後悔。愛而不得,或許就是將「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表現到了極致。

很多人在面對一段感情的時候,總是在失去以後才反應過來,自己需要珍惜。然而,不是所有的後悔和遺憾,都會有機會和時間去彌補。

所以,那些後來彌補不了的,就成了一輩子的遺憾。而那個想要彌補的人,就成了自己心裡放不下的人。

要說,將「放不下一個人」的心思,充分演繹在自己生活的每個角落的人,非星爺莫屬了。

可能會有朋友覺得,西妹會講星爺和朱茵的愛情故事,畢竟兩個人在《大話西遊》裡金童玉女的表現,是獲得了觀眾的一致認可的。

但西妹覺得,周星馳後來的每部作品,思念的其實並不是朱茵,而是自己的初戀女友羅慧娟。

可能對這個人,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只要仔細去翻閱星爺的感情史就會發現,星爺是在用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去彌補,這個跟了自己三年的女人。

-03-

《大話西遊》中的那句:「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我想,這句話其實是星爺想對羅慧娟表達的吧。

拍了一輩子電影的星爺,在年輕的時候幾乎是把事業當成了自己的全部。所以,對身邊的感情,他並沒有下太多的精力。

羅慧娟和周星馳,可以說是一起經歷了從菜鳥進入娛樂圈,再到星爺名聲大燥的階段。

但是,羅慧娟作為女人,沒有那麼強的事業心。她所希望的,不過是簡簡單單的兩個人,組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可那時的星爺,年輕氣盛,根本還不知道這份真摯的感情,對自己以後的人生有著多大的影響。

所以,在羅慧娟對著周星馳求婚的時候,也是被星爺回以神經病,而不了了之。

-04-

「假如能重來的話,自己不要那麼忙好了」,這是現如今的星爺,在接受很多節目採訪時,最愛說的一句話。

後悔自己當初的不珍惜,所以把自己的抱歉和悔恨,扦插在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中。可以說,羅慧娟這個女人,是深深地種在了星爺的心裡。

雖然,對著媒體和外界,星爺一直沒有透露,自己心中那個放不下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卻說明了一切。

或許,在星爺的心裡,羅慧娟可能不是那個他最愛的女人。

但是,這個女人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陪伴著他,而在他功成名就的時候,他卻沒有滿足這個女人想要一個家的願望。

看著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羅慧娟,星爺心裡的那份戀戀不忘,大概就是因為在她還在自己身邊的時候,自己卻沒有完成她的心中所念。

如今,依然孤獨一人的星爺,對於這份他答應她,卻沒有做到的事情,只能通過自己的作品,去表達自己的放不下。

同時,也告訴世人,要做什麼就趕緊去做吧,一萬年真的太久,所以就別等那麼久了。

-05-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能在你的心裡作祟,那是因為你在面對自己該做的事情時,並沒有及時去完成。

所以,不管現在的你是什麼心態,應該去做的就要督促自己在對的時間完成。不管結果怎樣,至少自己努力過了,就不會後悔和遺憾。

每個人在年少的時候,都希望自己做到一往情深。

所以,如果遇到了那個自己能傾覆一生的人,就不要放手。不要一味地去懷戀過去,貪戀未來,珍惜眼前人,才是你最正確的決定。

希望每個人,到了古稀之年,都能微笑、寵溺的看著身邊那個人,說他就是自己這一輩子心中的那個人。

而不是像星爺一樣,只能通過自己現有的東西,去懷戀心中那個放不下的人。

生活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時間也不會給你重來的機會,望君懂得珍惜。

相關焦點

  • 讓男人放不下你的秘訣:「蔡格尼克效應」
    對此,或許會有不少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很多人心裡都很清楚兩個人沒什麼好的結局,但還是放不下,忘不掉呢?」或許心理學上的蔡格尼克效應會是最好的解釋。用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來分析,就是說還未曾擁有的東西都值得等待,在印象中也都是美好的。
  • 心理學蔡格尼克效應:什麼樣的感情讓人上癮?
    比如你在看視頻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覺得她就是你心目中的完美女神,但是過了不久,你卻怎麼樣都想不起她的模樣,慢慢忘記關於她的一切,基因留下來的美貌並無法讓人記憶深刻,心理學的技巧更能讓對方引起好奇。讓人引起好奇,激發探索欲的女孩,更容易讓男生喜歡和著迷。
  •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為什麼初戀總是難以忘懷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指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蔡格尼克效應使人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是過分強迫,面對任務非得一氣呵成,不完成便死抓著不放手,甚至偏執地將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驅動力過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囉嗦,時常半途而廢,總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後再轉移目標,永遠無法徹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 讓男人不舍的秘訣:蔡格尼克效應
    「既然選擇了分手,為何始終放不下呢?」 和一位讀者聊天時,她問過這樣一句話;在這位女生看來,自己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活中果斷直接,職場上雷厲風行,她本應該能處理好感情的。
  • 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七——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指與已處理完的事情相比,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印象更深刻。人們可以在學習中利用這個效應一一如果學習中存在不明白的地方或疑問,在弄明自之前不要停止尋找答案。這樣大腦就會下意識地繼續工作,並不斷尋找答案,最終會牢牢記住它們。
  • 追女人「成本最低」的方法:蔡格尼克效應
    但是,得到以後的女人,卻不很放在心上? 蔡格尼克效應,正好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這個效應指的是: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陳奕迅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始無終也是得不到,相同道理。
  • 520特別專輯:4個戀愛中的心理學效應,掌握後讓你快速脫單
    今天,寸光分享八個戀愛中的心理學小效應,熟練掌握後,我相信你也會收穫你的愛人。第二個:契可尼效應(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個效應是說,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要有始有終的驅動力,會難以忘記尚未完成的工作。這個效應解釋了人們為什麼會對初戀念念不忘,因為得不到的都在騷動。
  • 讓男人對你念念不忘的「上策」:蔡格尼克效應
    -01-被一個男人深愛著,是什麼樣的感受?而這其中的「上策」就是:蔡格尼克效應。-02-蔡格尼克效應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當一件事沒有完成時,潛意識會不斷地提醒我們去完成,這種提示逐漸變成一種動機,而且這種動機會讓這個事件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其實,高段位的男人,都用「蔡格尼克效應」追女人,事半功倍
    其實,高段位的男人,都用「蔡格尼克效應」追女人,事半功倍。再問你們一個問題:是不是對自己沒得到的女人,總是念念不忘。但是,得到以後的女人,卻不很放在心上?如果你也想用最低的成本,去追女人,便可以借用蔡格尼克效應,不用付出多少,只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 父母巧用「蔡格尼克效應」,給孩子制定合理目標,學習輕鬆完成
    二、「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又稱為蔡加尼可效應,是一種記憶效應,指人們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結果,未完成的能記起來68%,已完成的只能記起來43%,未完成的事情比已完成的事情記憶良好,這種現象就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種未竟之事讓人產生的完成欲,幾乎每個人都有,一件事做不完,就得不到解脫。
  • 蔡格尼克效應:一分鐘讀完,提升學習效率,擺脫拖延
    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應。蔡格尼克效應也叫做契可尼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力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那麼,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這件事情充滿深刻印象。
  • 蔡格尼克效應|一個人對行為上癮的認知,決定了是否能過好這一生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甚至在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時候,還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笨蛋,為什麼拿得起,卻放不下,戰勝不了自己內心的「小惡魔」。直到我遇到《行為上癮: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學秘密》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 心理學:契可尼效應告訴你,憑什麼有些女人就能讓男人「上癮」
    最後又看見一件合適的,可是想著今天已經買得夠多了,就不買了。可是回到家,買下的衣服已經扔進了衣櫥,可是那件沒買的,卻一直在你的心尖上。等到下次再逛街,就忍不住想要去尋找那一件。在男女交往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對你百依百順,你不一定看得上他,但一個人對你愛答不理,你一定會注意到它,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契可尼效應。
  • 感情中,女人對這五大心理學效應掌握得好,愛情才能抓得牢
    所以,當愛情來臨時,切不可錯失良機,要好好利用這幾個有關愛情的心理學效應。與他見面,呈現一個良好的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好的形象不僅能讓你氣質出眾,富有魅力,還非常有利於建立與他之間的良好關係。因此,交往中的女人應該靈活應用「第一印象效應」,以提升自身吸引力。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曼德拉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之所以用曼德拉來命名是因為曾經很多人的記憶在有關於曼德拉身上發生過的事出現了集體偏差,這是一件代表性事件。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曼德拉效應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解釋,心理學醫生約翰·保羅·加裡森認為,大多數人有關於「曼德拉效應」的記憶是人們在閱讀這一陰謀論的時候捏造出來的。
  • 人類的記憶正被篡改?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所以我們只有對那些我們經歷過或者說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有記憶,但是「曼德拉效應」卻和這個解釋相悖,而且據調查,隨著時代的發展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難不成是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
  • 「柯立芝效應」在作祟
    如果有了一次出軌你原諒了他,那麼,下一次就或許在不遠的明天。隨時做好心理準備會捲土重來便是了。01最近收到了一個私信,一個女性姐姐說自己被離婚了。「他突然就跟我說要離婚,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因為有過上次的出軌和回歸,這位姐姐錯誤地相信了,男人有時候只是在外面迷路了而已,最終還是會回到我身邊的。可這次,沒有上次幸運,這次遇到的女人更讓她老公著迷。而上次的回歸,不是自己足夠好讓男人不忍破壞家庭,只是因為小三沒那麼強大讓他甘願捨棄而已。
  • 留住一個人的有效方法:「契可尼效應」
    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愛情亦是如此,即便是天然契合的感情也需要雙方用心的維持和經營;而留住一個人的關鍵自然是留住對方的心,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離不開我今天的要闡述的心理學效應——契可尼效應。契可尼效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契可尼效應是心理學家蔡格尼克通過一次實驗提出來的,因而又稱作「蔡格尼克效應」。實驗中,他要求測試者們完成二十件工作,他的實驗操作便是:給予充足的時間讓測試者們完成前十個任務,而在測試者著手後十件工作的時候則有意派人施加幹擾和阻攔。
  • 曼德拉效應到底有多可怕?人類的記憶是被篡改的?
    在全球有成千上萬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有著錯誤的記憶,這一現象被科學家所重視,曼德拉效應也因此被提出。關於曼德拉效應,在世界各地都有佐證。比如在西方國家,很多人都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自己看過迪士尼拍攝的一部名叫《Shazaam》的電影,主演是著名喜劇演員Sinbad,他飾演的是一個幫助孩子的精靈。
  • 撩男人,巧用「馬蠅效應」,讓他放不下你
    在人生某個轉彎的地方,忽然間遇到一個,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接下來,如何將愛情變成現實,與心儀的對象順利牽手呢?相遇容易,想要打開對方的心扉,將緣分把握住,卻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有的朋友,懷著忐忑的心態,表達內心的情愫,結果迎來的只是對方冷漠的表情;當然,表白可能會面臨失敗,但是如果選擇不表白,那麼緣分很有可能與你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