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七——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2020-12-04 書生小豆芽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指與已處理完的事情相比,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印象更深刻。人們可以在學習中利用這個效應一一如果學習中存在不明白的地方或疑問,在弄明自之前不要停止尋找答案。這樣大腦就會下意識地繼續工作,並不斷尋找答案,最終會牢牢記住它們。

20世紀20年代,蘇聯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在柏林大學發現並描述了這個記憶效應,雖然它不是很著名,但如果能較好地運用,我們的大腦會更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

蒸格尼克記憶效應的定義

與已處理完的事情相比,人們對中斷處理和尚未處理完的事情印象更深封(甚至可以理解為減少在未完成的事情上花費的時間)。

在研究中(1927年),蔡格尼克讓幾百個受試者做大量不同種類的工作,如進行乘法運算、工藝說明、繪畫練習、聽寫測試等。在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被允許做完,另一半被中途叫停。

這位心理學家不斷測試受試者對各項工作的記憶程度。結論是:受試者對未完成的工作的記憶程度比對已完成的明顯高很多平均記憶效果好一倍。

這一現象可以這樣解釋:工作任務的中斷似乎造成了一種特殊的精神上的緊張,大腦不由自主地繼續整合分析各種信息,從而使這些信息更好地保留在了大腦中。然而,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否能發揮作用還取決於其他很多影響因素,因此它的作用時面明顯,時面不明顯。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下列幾種情況下能發揮較明顯的作用

當人們有完成任務的內在需求時

當人們認為能完成任務,並且堅信憑自己的力量能完成時;

當人們在時間方面沒有太大的壓力時;

當人們處於不太疲勞的狀態時;

當人們即將完成工作卻被中斷時,因為這樣才能產生精神上的緊張果在早期就被中斷,人們對工作的了解程度還不足以讓蔡格尼克記憶應發揮作用。

此外,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以下人群中作用最為明顯:

好勝心強的人

兒童

研究表明,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還有一個有趣的附帶效應:工作被中斷後,當受試者可以再次選擇一種工作時,他們大多選了未完成的工作,而沒有選擇已完成的工作。這表明完成工作的意願可以為我們提供學習的動力!有一點需要說明,在科學領域,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存在還未得到充分驗證,因為它非常複雜,並且前面已經提過它受許多因素影響。

但是,仍相信它能在學習中起到作用。它通常用於廣告詞中,揭秘內容或者關鍵點的廣告詞總是被放到最後,或者乾脆在系列廣告中的最後才出現。

相關焦點

  •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為什麼初戀總是難以忘懷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指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但這不一定是個壞事。事實上,我們可以用這個小技巧,讓自己順利地忘記那些不想記得的事件。
  • 蔡格尼克效應:一分鐘讀完,提升學習效率,擺脫拖延
    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應。蔡格尼克效應也叫做契可尼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力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那麼,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這件事情充滿深刻印象。
  • 父母巧用「蔡格尼克效應」,給孩子制定合理目標,學習輕鬆完成
    這個任務就是妍妍媽媽跟女兒約好的目標,每天閱讀一章節、記20個單詞,以及做10道數學題,堅持一個月就能得到獎勵。妍妍媽媽看到妍妍這麼努力感到很欣慰,說了句:「那你快點寫完去睡覺吧。」然而第二天,妍妍媽媽抽查妍妍的單詞默寫時,她竟然只寫對了一個,再檢查妍妍的數學題,答案也都是錯的。這是怎麼回事兒?
  • 心理學蔡格尼克效應:什麼樣的感情讓人上癮?
    漂亮的女生遍地都是,能讓人念念不忘的女生卻是少之又少。比如你在看視頻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覺得她就是你心目中的完美女神,但是過了不久,你卻怎麼樣都想不起她的模樣,慢慢忘記關於她的一切,基因留下來的美貌並無法讓人記憶深刻,心理學的技巧更能讓對方引起好奇。
  • 讓男人放不下你的秘訣:「蔡格尼克效應」
    在心理學層面上來講,這是一種記憶效應:指的是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才會導致沒有在一起的要比已經在一起的感情更為珍貴。02那麼,蔡格尼克效應在愛情世界裡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人說得不到的愛情就像是考場上的一道數學題,明知道自己解不出來,卻還是不想放棄。
  • 心理學:放不下一個人,也許只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作祟
    事實上,這種情緒,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所以才會戀戀不忘。可能,我們心中始終忘不了的那個人,真的只是因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作祟罷了。
  • 讓男人不舍的秘訣:蔡格尼克效應
    愛而不得的結果,反而讓人記憶深刻,腦海中會閃現出許多彌補的措施。蔡格尼克給出答案。 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做過一個關於記憶的實驗,從中,他得出這樣的結論: 一個人容易對未完成的任務,產生耿耿於懷的心理,從而在內心深處會念念不忘,繼而產生較高的渴求度。 在心理學的應用上,通常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蔡格尼克效應」。
  • 蔡格尼克效應|一個人對行為上癮的認知,決定了是否能過好這一生
    02.蔡格尼克效應與行為上癮20世紀20年代,立陶宛的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做過一個心理實驗: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並不閉還的圓,然後你觀察下你的大腦,你接下來最想做的動作,是不是就想拿筆把這個圓給畫閉合。蔡格尼克把這種對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事情的印象更為深刻的現象命名為蔡格尼克效應。
  • 追女人「成本最低」的方法:蔡格尼克效應
    當然,我現在有解決方案,也就是追女人「成本最低」的方法: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效應,正好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這個效應指的是: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陳奕迅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始無終也是得不到,相同道理。
  • 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八——在睡眠中鞏固記憶
    在特定的睡眠階段,大腦仍然在對白天所接收的要信息進行加工和儲存,這種現象叫「記憶鞏固」。因此,我們應該在睡前花幾分鐘時間把白天學習的重點內容複習ー下。我們(確切地說是我們的大腦)不僅白天學習,睡覺的時候還在學習。
  • 讓男人對你念念不忘的「上策」:蔡格尼克效應
    而這其中的「上策」就是:蔡格尼克效應。-02-蔡格尼克效應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當一件事沒有完成時,潛意識會不斷地提醒我們去完成,這種提示逐漸變成一種動機,而且這種動機會讓這個事件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其實,高段位的男人,都用「蔡格尼克效應」追女人,事半功倍
    其實,高段位的男人,都用「蔡格尼克效應」追女人,事半功倍。再問你們一個問題:是不是對自己沒得到的女人,總是念念不忘。但是,得到以後的女人,卻不很放在心上?蔡格尼克效應,正好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這個效應指的是: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陳奕迅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始無終也是得不到,相同道理。
  • 10大高效學習法則,幫你提升對於學習的認知
    學習在現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對於人們的作用越發重要,隨著社會進步速度的不斷加快對於我們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不斷的追求高效而有趣的學習技巧和方法,但是其中的大多數還是以傳統學校教育的學習方法為主,一般人對於學習的認知還停留在枯燥、乏味、辛苦的一種勞作。
  • 如何高效學習:從經典的費曼技巧到整體性學習法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費曼先生的費曼技巧學習法,就是這種以教為學的學習模式。《如何高效學習》的作者斯科特 · 揚是一位快速學習的高手,他用自己發明的整體性學習法,完成了1年時間學習4年MIT課程的「不可能任務」。本文將為你詳細介紹這套值得借鑑的整體性學習法,以及包括費曼技巧在內的學習技巧。
  • 《追尋記憶的痕跡》:巴甫洛夫的狗,重新理解學習和記憶的技巧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其實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然而,很多人都是列好了計劃,卻中途放棄。我們有一千個放棄的理由,比如:自己年齡大了,記憶力衰退了;雜亂事情太多,沒時間學習;我就不是學習那塊料。事實上,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是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技巧來提高的。
  • 新學期如何高效學英語?首播人數破10萬,內容適合師生和家長學習
    (學好英語IHMT理念)3 英語各版塊的不同學習方法及技巧(單詞記憶的3個層次 快速閱讀5S16M法等)沒有觀看到直播的老師、學生、家長們也不用擔心錯過知識點,可以查看回放觀看。以下內容有縮減,建議老師、學生、家長們查看回放(查看回放私聊我)。
  • 掌握費曼技巧,讓你高效學習
    學習費曼技巧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費曼本人。理察D.費曼,曾經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他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費曼技巧最大的特點就是化繁為簡。圖片來自網絡掌握費曼技巧,讓你高效學習。那麼費曼技巧如何操作呢?
  • 現場|最強大腦高效學習法公開課
    「現在很多學校都快放寒假了,很多家長都想在寒假給孩子充充電,聽說有最強大腦高效學習法公開課,家長立馬就給孩子報名了,因為報名人數眾多,所以活動分幾場進行。」在路上教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在路上教育最強大腦高效學習法公開課近日在佛山南海區裡水舉行,把高效記憶法的授課過程搬上學校講臺,向中小學生開放。
  • 高中物理公式記憶方法與技巧!七法解決學習物理最重要的第一步!
    有不少高中生在寒假問我:「高中物理公式好多,好難記啊,有沒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作為一線物理教師,我深刻理解這位同學目前所處的狀況和心情,問題沒有辦法多,只要有努力上進的心,就一定能找到掌握學習物理公式的好方法。
  • 《高效能思維》讀書筆記之六: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
    >讀書筆記之六:第三章 人際規律(2)2020年1月29日 農曆正月初五第三章「人際規律」仍是6篇短文,既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今天學習3個效應,既首因效應、投射效應和刻板效應。首因效應是指「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該文先是通過3個故事的描述,再來分析如何「成功打造第一印象」。3個故事分別是:第一個是古代的奇才自薦被拒。《三國演義》中鳳龐統起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