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八——在睡眠中鞏固記憶

2020-12-06 書生小豆芽

在特定的睡眠階段,大腦仍然在對白天所接收的要信息進行加工和儲存,這種現象叫「記憶鞏固」。因此,我們應該在睡前花幾分鐘時間把白天學習的重點內容複習ー下。

我們(確切地說是我們的大腦)不僅白天學習,睡覺的時候還在學習。大腦的某些區域在睡眠中仍然在加工和處理白天所接收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被暫存在海馬體中,當我們睡覺的時候,信息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從海馬體持續轉移到新皮層。那麼,新皮層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信息從海馬體轉移到新皮層的永久記憶區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簡單地說,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種轉移是區分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的過程。如果某個信息非常重要,它就會被轉移到新皮層,神經元突觸就會建立新的聯繫。

這本身也是個學習的過程。那些不是特別有價值的信息根本不會進人到新皮層,因此很快會被我們忘記。相反,在睡眠過程中重要的信息會以一種神經元纖維模型的方式活躍在海馬體中,同時通過擠壓「跳進」新皮層的水久記憶區。這似乎說明,哪些信息在睡眠中會被送進永久記憶區在白天醒著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大家可以這樣理解,那些重要的信息被做了某種「標記」,當我們睡覺的時候,那些被「標記」了的信息會向大腦發出信號,表明它們(而非那些沒有被「標記」的信息)應該被送到下一個加工流程。這種「標記」很常見,在任何一個學習過程中都可以通過價值評估、決策和複習來給信息做「標記」。

鑑於這個重要的過程是在睡眠期間發生的,所以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睡眠深度對有效學習至關重要。另外,在睡眠中大腦還能進行知識整合。這種整合一般發生在深度睡眠階段,而非以往猜測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即睡眠中眼球快速轉動的階段)。

因此,人們在睡眠中不僅可以記憶和鞏固信息,還能調整和重組知識結構。除此之外,最新研究表明,大腦在夜間進行的工作能讓人無意識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可能讓人在睡眠中產生創造性的想法,使人們早上醒來的時候不僅成了一個「更有學識的人」,還成了一個「更聰明」的人。

萊布尼茨獎」(最高可提供250萬歐元科研獎金的獎項)獲得者簡博恩教授對他的這項實驗還做了補充。他聲稱,在科研歷史上還有許多關於「在睡眠中有所發現」的實例。例如,德國化學家克庫勒就是在打嗑睡的那種半夢半醒的狀態下突然想明白了苯的化學結構。據傳,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創建元素周期表也與夢有關。

除了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外,健康的睡眠對學習也意義重大。當然,健康的睡眠指的不是在聚會狂歡之後的凌晨オ入睡,也不是依靠大量酒精或服用安眠藥來幫助人睡。最後,我還要強調點,睡前將白天所學的重要內容簡明扼要地複習一遍非常有必要。這樣做會使大腦在睡眠過程中優先處理、加工和儲存這些內容。

相關焦點

  • 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七——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指與已處理完的事情相比,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印象更深刻。人們可以在學習中利用這個效應一一如果學習中存在不明白的地方或疑問,在弄明自之前不要停止尋找答案。這樣大腦就會下意識地繼續工作,並不斷尋找答案,最終會牢牢記住它們。
  • 科學網—睡眠鞏固新記憶
    本報訊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爆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
  • 科學家揭示食物決定睡眠鞏固記憶的機制
    餓的時候做夢都想著吃東西,其實大腦是在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睡眠最常見的功能就是鞏固記憶。從進化的觀念點上 ,這種增強的記憶在覺醒期促進覓食行為,這對於生存至關重要。在飢餓的時候,睡眠中大腦什麼都不想幹,連本職工作(鞏固記憶)都做不好,就想著吃的;相反,在正常狀態下睡眠繼續堅守崗位,鞏固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
  • 《追尋記憶的痕跡》:巴甫洛夫的狗,重新理解學習和記憶的技巧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其實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然而,很多人都是列好了計劃,卻中途放棄。我們有一千個放棄的理由,比如:自己年齡大了,記憶力衰退了;雜亂事情太多,沒時間學習;我就不是學習那塊料。事實上,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是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技巧來提高的。
  • 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記憶 你睡夠了嗎?
    一項新研究發現,睡前學習能夠讓人們對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這或是因為睡眠能夠使知識在大腦中進行重播,從而加深人們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經過睡前學習的人們,在睡眠中大腦細胞相互傳遞信息的神經樹突異常活躍,並且在大腦細胞的突觸也更容易釋放遞質,加強信息傳播通道的作用。
  • 睡眠益處大,你知道它能幫助鞏固新記憶嗎?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暴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研究人員近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文稱,當新知識在睡眠時被回放,睡眠紡錘波也會在強化新記憶中發揮作用。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Bernhard Staresina說:「雖然之前已經證明過,目標記憶再激活可以促進睡眠時的記憶鞏固,我們現在發現睡眠紡錘波可能是其中關鍵的潛在機制。
  • 睡眠如何鞏固我們的記憶
    Credit: 123RF 或許我們需要給睡懶覺再找個理由 德國波鴻大學和波恩大學的科學家們決定研究睡眠如何影響記憶。通過記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在睡眠過程中,一些記憶能夠被喚醒,儘管後來不再記得。 這項研究發表在2018年10月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詳細描述了癲癇患者在實驗過程中的情況。
  • 首次揭示如何在睡眠中激活,回放短期記憶
    首次顯示了大腦神經元如何在睡眠中激活,以「回放」我們的短期記憶,從而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昨日,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雜誌上。威爾·康奈爾醫學大學和紐約長老會醫院主任、阿爾茨海默氏症預防診所的Richard Isaacson博士說:「儘管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但目前仍不清楚『短期』記憶是如何被歸檔,變成『長期』記憶。使用腦機接口是研究記憶的一種令人興奮的方式,因為它可以記錄腦細胞的活動模式。」
  • 記憶力最佳的3個「黃金時段」,背書效率高,孩子不發愁!
    除了時常複習之外,選擇恰當的時間段進行背誦也是必要的,在下面這三個黃金時段進行學習,會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第1個時間段,睡前1~2小時。睡前學習不是挑燈夜讀、打疲勞戰術,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學習。經歷過高考一戰的同學,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刻苦到一定程度,做夢都會夢見單詞、數學題,睡眠中大腦也會對知識進行鞏固。
  • 新學期如何高效學英語?首播人數破10萬,內容適合師生和家長學習
    (學好英語IHMT理念)3 英語各版塊的不同學習方法及技巧(單詞記憶的3個層次 快速閱讀5S16M法等)沒有觀看到直播的老師、學生、家長們也不用擔心錯過知識點,可以查看回放觀看。以下內容有縮減,建議老師、學生、家長們查看回放(查看回放私聊我)。
  • 如何高效學習:從經典的費曼技巧到整體性學習法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費曼先生的費曼技巧學習法,就是這種以教為學的學習模式。《如何高效學習》的作者斯科特 · 揚是一位快速學習的高手,他用自己發明的整體性學習法,完成了1年時間學習4年MIT課程的「不可能任務」。本文將為你詳細介紹這套值得借鑑的整體性學習法,以及包括費曼技巧在內的學習技巧。
  • 小學英語學習丨掌握好這五個技巧,學習效率更高
    以下就是丹格教育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關於小學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家長抱怨學生記單詞困難,為什麼今天記的單詞明天就忘了?學生自己也苦惱:為什麼別人單詞記得那麼好,我卻記不住!其實「記憶——遺忘——再記憶」是一種客觀規律,它符合艾賓浩斯曲線。
  • 當你沉睡時,記憶和遺忘開始對決
    關於記憶鞏固的理論大致分為兩種陣營,並且各自都有一些證據的支持。一種理論將長期的學習歸結於在睡眠時被重現的腦活動模式。這些神經發放的組合(ensembles)模擬了在原始學習過程中的信號,這樣的重現加強了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從而使記憶根深蒂固。
  • 科學家開發出在睡眠學習的方法
    夢想變成了現實:神經科學家開發出了在睡眠時鞏固或獲取知識的方法。設想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比前一天更博學,而且除了8個小時的睡眠之外你什麼都沒幹……閉上眼睛就能學習的夢想竟然成真了!對記憶產生副作用?有一點需要注意:睡眠調節的應用場景似乎十分有限。是否可以通過更複雜的聯想來緩解焦慮呢?也許不能。「我們只能在睡眠中建立非常基本的聯想,而一旦開始更複雜的學習,就必須事先準備好信息。」菲利普·佩尼厄觀察道,「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先在清醒時學習,然後在睡眠中鞏固。」
  • 一學就會,改變你的學習時間,記憶力秒變高效的2個方法
    一天中記憶力最好的時間,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6-8點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整,消除了疲勞,從清零的「空杯」狀態開始復甦,不受繁雜信息的幹擾,使得頭腦清醒擁有很強記憶力,此時是進行學習的第一個最佳時間。分清大腦運行效率這四個最佳時段的規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進行學習的時間管理,讓大腦處於科學化的運行規律,才能自己的學習效率和記憶效率處於最佳的狀態。但如何從最佳狀態到最佳效果,我們離真正駕馭大腦運行的規律還差掌握記憶時間藝術的兩個方法。
  • 特定睡眠階段或可學習新知識
    大量研究表明,我們在清醒狀態時編碼和學習的新知識,隨後會在睡眠中被鞏固,那些不穩定的新知識經過睡眠後,變得更加穩定,並被整合到原有的知識系統中,保存更長的時間。因此,除了白天努力學習外,還需要給自己充足的睡眠來保證學習的效果。除了這種「複習」功能,我們在睡眠時能否學習全新的知識呢?
  • 為何你天天學習,能力卻提高很慢?高效記憶的方法,你研究過嗎?
    3.學習和記憶的三個關鍵步驟書中將學習和記憶過程分為三個步驟:編碼、鞏固、檢索。你在聽老師講解經濟學基礎知識,大腦就會把你感知到的東西轉化成化學與生物電形式的變化,這些變化就形成了一種新的心理表徵,這個過程就叫做編碼。編碼的功能主要是用來獲得信息。
  • 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通過調節腦波活動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新的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睡在吊床上感覺很好。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美國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沒有達到建議的每晚7小時的睡眠時間。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都是睡眠不足的人面臨的風險。CDC人口健康部門的主任建議睡眠不足的人改變生活方式以改善睡眠質量。
  • 超強的學習能力是怎樣練就的?8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爆表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何花費較少的時間,較少的精力,快速高效地學習知識,積累經驗成為了很多人內心的需求。 本期的話題,唐歌就來和你聊一聊:超強的學習能力是怎樣練就的?8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爆表(上篇)。
  • 考研英語學習全規劃:學習過程計劃表、英語單詞記憶方法
    step2鞏固加強階段(2021年7月——2021年9月)這一階段正值暑假,時間充裕,並且沒有課業負擔,可謂是複習備考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的英語複習需要注重鞏固,關鍵是專項複習。在前期夯實基礎的條件下,可以分題型進行專項訓練。各專項複習完成後,尋找自己的薄弱項再次進行強化訓練,回顧各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及解題技巧。推薦材料:歷年考研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