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如何鞏固我們的記憶

2020-12-08 騰訊網

Credit: 123RF

或許我們需要給睡懶覺再找個理由。

德國波鴻大學和波恩大學的科學家們決定研究睡眠如何影響記憶。通過記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在睡眠過程中,一些記憶能夠被喚醒,儘管後來不再記得。

這項研究發表在2018年10月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詳細描述了癲癇患者在實驗過程中的情況。通過手術,將電極植入了這些受試者腦中,以此來直接記錄他們的腦部活動。研究者們在學習任務中給出一系列圖片讓受試者記住,然後讓他們入睡,通過測量他們腦中高頻活動(伽馬波的活動)變化的不同,科學家們能夠分析出受試者在記憶圖片時和睡眠過程中腦部發生的活動。

小睡過後,受試者對學習任務中的圖像進行測試,看他們還能夠記住哪些圖像。結果顯示,部分伽馬波的活動在學習過程中發生,並在睡眠中再次發生。受試者的大腦在睡眠中會回憶起所學圖像內容,包括後來他們在測試中已經忘記了的。因此,Hui Zhang博士在報告中提到:「後來被忘記的圖片並未消失在腦海中。」

這是因為伽馬波的活動會在睡眠中「恢復」一些圖像,但這並不意味著受試者醒來後也會記得這些。想要在清醒時候依舊「保留」住這些圖像的關鍵因素是大腦中決定記憶的區域,即海馬體的活動。大腦中這部分區域的活動用「波紋」的變化來衡量。當受試者在特定的睡眠周期同時發生伽馬波的活動及海馬體波紋時,這樣的雙重刺激可能會使得受試者在清醒時回憶起那些圖像。

但除了這「雙重刺激」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能夠確保受試者在清醒狀態下回憶起圖像,那就是:如何處理圖像的細節。研究者們區劃分出了伽馬波活動的兩個階段:表面化的處理發生在受試者看到圖像的前半秒,深度處理階段則在此之後。

因此,為了受試者在睡眠後仍能夠記住圖像,「深度處理」階段的伽馬波活動需要同時被海馬體波紋再「激活」。即便這些都在大腦中同時發生,但是被「激活」的是表面化處理階段,受試者還是會忘記圖像的內容。

本文譯自 howstuffworks,由譯者 行走的五花肉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睡眠鞏固新記憶
    本報訊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爆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
  • 科學家首次實驗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顯然,睡眠對學習和記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於這一現象,究竟是什麼機制在起作用呢?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首次以實證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睡眠時大腦有點忙   如果你認為睡覺時大腦也在休息,那就錯了。實際上,它可有點忙。
  • 睡眠相關記憶鞏固的中斷 或與澱粉樣蛋白有關
    與睡眠有關的記憶鞏固的中斷和健康老年人前額皮質中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有關,《自然—神經科學》
  • 睡眠益處大,你知道它能幫助鞏固新記憶嗎?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暴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研究人員近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文稱,當新知識在睡眠時被回放,睡眠紡錘波也會在強化新記憶中發揮作用。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Bernhard Staresina說:「雖然之前已經證明過,目標記憶再激活可以促進睡眠時的記憶鞏固,我們現在發現睡眠紡錘波可能是其中關鍵的潛在機制。
  • 科學家揭示食物決定睡眠鞏固記憶的機制
    餓的時候做夢都想著吃東西,其實大腦是在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睡眠最常見的功能就是鞏固記憶。從進化的觀念點上 ,這種增強的記憶在覺醒期促進覓食行為,這對於生存至關重要。在正常情況下,果蠅的睡眠-覺醒周期是穩定的,但是在長期飢餓的狀態下,寧願不睡覺也要去尋找食物。事實上,人也是如此。在飢餓的時候,睡眠中大腦什麼都不想幹,連本職工作(鞏固記憶)都做不好,就想著吃的;相反,在正常狀態下睡眠繼續堅守崗位,鞏固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
  • 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通過調節腦波活動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新的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睡在吊床上感覺很好。搖晃如何影響睡眠質量?UNIGE醫學院基礎神經科學系的勞倫斯·拜爾(Laurence Bayer)和該系的正教授索菲·施瓦茨(Sophie Schwartz)領導了第一項研究。這項研究涉及18名健康的年輕人,他們在擁抱睡眠醫學中心睡了兩個晚上。
  •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6:56:2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mita Sehgal及其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食物的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 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記憶 你睡夠了嗎?
    一項新研究發現,睡前學習能夠讓人們對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這或是因為睡眠能夠使知識在大腦中進行重播,從而加深人們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經過睡前學習的人們,在睡眠中大腦細胞相互傳遞信息的神經樹突異常活躍,並且在大腦細胞的突觸也更容易釋放遞質,加強信息傳播通道的作用。
  • 睡眠是如何強化突觸並有益記憶的
    據在小鼠中的一項研究報告,睡眠可鞏固記憶,而它是通過促進腦中新的突觸的生長來做得這一點的。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就知道,睡眠可幫助增進學習及記憶,儘管這一過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則一直晦暗不明,尤其是當睡眠被顯示會減少腦中的突觸數或神經連接時。(尋找睡眠與記憶之間有某種聯繫的研究人員會期待看到睡眠時突觸數會有所增加。)
  • 通宵工作毫無意義 睡眠和記憶相輔相成
    促進睡眠的同時鞏固記憶,抑或睡眠和記憶是一起工作的兩個不同過程?
  • 健康記憶枕真能促進睡眠嗎?
    記憶枕的實際效果肯定不會像宣傳中那樣神奇,更何況,不同的產品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我們實在無需付出金錢成本來購買。其實影響睡眠和記憶的因素有很多,如心情、飲食、運動等等。良好的睡眠絕不是簡單的一個枕頭就能夠保證的,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關鍵。2.人體促進睡眠的機制是否也負責鞏固記憶,這兩個過程是共同工作的嗎?
  • 睡眠時我們的大腦記憶是如何儲存的?
    2019年10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來自法國法蘭西學院生物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表明,我們睡眠時大腦產生的三角波並不會隨著皮質區域的靜止而變得沉默,相反,它們會通過隔離一簇特殊的神經元而有助於長期記憶的形成。這些結果於2019年10月18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八——在睡眠中鞏固記憶
    在特定的睡眠階段,大腦仍然在對白天所接收的要信息進行加工和儲存,這種現象叫「記憶鞏固」。因此,我們應該在睡前花幾分鐘時間把白天學習的重點內容複習ー下。我們(確切地說是我們的大腦)不僅白天學習,睡覺的時候還在學習。
  • 睡眠不足,記憶力還有救嗎?Nature:餓著
    而「飢餓」,則是判斷記憶是否需要用睡眠來鞏固的「電路開關」。是不是聽起來有點不敢相信?科學家們已經拿果蠅做了個實驗,證明了這一結論的存在,一起來看看。果蠅:要是吃飽,就得睡好通常認為,睡眠是鞏固長期記憶的必要條件。然而研究者們發現,飢餓的果蠅仍然可以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保存的記憶能力也與食物有關。那麼,在飢餓情況下,睡眠對於長期記憶是否可有可無?
  • 科學家開發出在睡眠學習的方法
    我們這裡要說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睡眠之於記憶的鞏固功能——這一事實無需再作證明——而是睡眠能改善、指揮,甚至強化記憶,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向大腦傳輸待處理的信息。隨著神經科學的進步,我們會學得更多、更好。這一想法其實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初,大膽的科學家就已經開始設想在晚上播放音頻,以豐富睡眠者的學識或改變他們的行為。
  • 我們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促進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大腦是科學上最神秘的事物,睡眠和記憶則是大腦最重要的兩個基本功能,睡眠與每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人的記憶完全 是在睡眠過程中形成和鞏固的。但當你睡著時,大腦確實在重播、分析、儲存一天的事物,並留下記憶痕跡。睡眠狀態下大腦的神經變化程度是清醒狀態下的2倍,一些神經路徑 的訊號增強並形成細胞間的新連接,另一些路徑的訊號變弱並失去連接,使得大腦內的記憶遠比持續工作狀態下清晰得多。
  • 頂刊腦訊第47周 - 睡覺時海馬不同腦波的相互作用有助於鞏固記憶
    在夜間睡眠時,我們的體力和腦力逐漸得到恢復。海馬在編碼和鞏固長期記憶中起主要作用,並在睡眠過程中發生可塑性變化。這些變化需要皮層下神經網絡的精確穩態控制,但其潛在機制並不清楚。之前已有研究證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尖波漣漪的瞬時快波和快速眼動睡眠的爆發式theta慢波的相互作用在睡眠期鞏固短時程或長時程記憶有關。
  • 什麼因素「剝奪」了我們的睡眠?專家:心理壓力是重要因素
    昨天我們談到睡眠對免疫力有重要影響後,有朋友也留言問,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是影響我們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呢?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恆教授表示,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其主要來源於情緒、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所致。
  • 記憶鞏固需要快速的神經元翻譯
    記憶鞏固需要快速的神經元翻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6:29:20 美國紐約大學Eric Klann、洛克菲勒大學Nathaniel Heintz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細胞類型特異性藥物誘導的蛋白合成抑制作用
  • 首次揭示如何在睡眠中激活,回放短期記憶
    首次顯示了大腦神經元如何在睡眠中激活,以「回放」我們的短期記憶,從而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昨日,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雜誌上。威爾·康奈爾醫學大學和紐約長老會醫院主任、阿爾茨海默氏症預防診所的Richard Isaacson博士說:「儘管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但目前仍不清楚『短期』記憶是如何被歸檔,變成『長期』記憶。使用腦機接口是研究記憶的一種令人興奮的方式,因為它可以記錄腦細胞的活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