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相關記憶鞏固的中斷 或與澱粉樣蛋白有關

2020-12-06 科學網

 

與睡眠有關的記憶鞏固的中斷和健康老年人前額皮質中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有關,《自然—神經科學》上的一項研究如是說。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已被科學家認定為導致老齡化患者和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記憶障礙的一種主要候選機制,而這項研究提出了影響與健康老年人的睡眠中斷有關的認知減退的一個可能因素。

Matthew Walker等人選擇了26名70~79歲的健康老人,測試了他們在夜晚睡眠前後對單詞配對的記憶能力。他們記錄下受試者在睡眠期間的腦波,同時對其大腦進行fMRI和PET掃描。結果,他們發現β-澱粉樣蛋白在大腦內側前額皮質中的累積程度可預示大腦慢波活動在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時的減少以及記憶障礙的增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累積中斷了NREM睡眠時的大腦慢波活動,而由β-澱粉樣蛋白引起的這種中斷反過來又直接阻礙了長期記憶的鞏固。

雖然該研究並不能將β-澱粉樣蛋白的累積確定為NREM睡眠中斷和記憶減退的致病因素,但其揭示了睡眠中斷對認知減退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探索睡眠幹預療法以減輕由β-澱粉樣蛋白病理學所影響的年齡相關認知減退。(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笑)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睡眠鞏固新記憶
    本報訊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爆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
  • 頂刊腦訊第47周 - 睡覺時海馬不同腦波的相互作用有助於鞏固記憶
    海馬在編碼和鞏固長期記憶中起主要作用,並在睡眠過程中發生可塑性變化。這些變化需要皮層下神經網絡的精確穩態控制,但其潛在機制並不清楚。之前已有研究證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尖波漣漪的瞬時快波和快速眼動睡眠的爆發式theta慢波的相互作用在睡眠期鞏固短時程或長時程記憶有關。
  • 科學家揭示食物決定睡眠鞏固記憶的機制
    餓的時候做夢都想著吃東西,其實大腦是在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睡眠最常見的功能就是鞏固記憶。從進化的觀念點上 ,這種增強的記憶在覺醒期促進覓食行為,這對於生存至關重要。在正常情況下,果蠅的睡眠-覺醒周期是穩定的,但是在長期飢餓的狀態下,寧願不睡覺也要去尋找食物。事實上,人也是如此。在飢餓的時候,睡眠中大腦什麼都不想幹,連本職工作(鞏固記憶)都做不好,就想著吃的;相反,在正常狀態下睡眠繼續堅守崗位,鞏固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
  •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6:56:2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mita Sehgal及其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食物的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 澱粉樣蛋白被錯怪了?阿爾茲海默症的元兇成謎
    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認為β-澱粉樣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個症狀,這種蛋白會導致神經退化,最終導致思維和記憶問題的出現。這項研究表明,細微的思維和記憶差異的出現可能先於大腦中可檢測的澱粉樣斑塊,兩者也可能同時發生。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醫學期刊——《神經病學》在線雜誌上。 「我們的研究檢測到了研究參與者中細微的思維和記憶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參與者的澱粉樣蛋白積累更快,這表明澱粉樣蛋白不一定在阿爾茨海默病過程中最早出現。」
  • 科學家首次實驗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顯然,睡眠對學習和記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於這一現象,究竟是什麼機制在起作用呢?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首次以實證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睡眠時大腦有點忙   如果你認為睡覺時大腦也在休息,那就錯了。實際上,它可有點忙。
  • 一種澱粉樣蛋白非但不致病,而且還有助於儲存記憶
    論文通訊作者、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Kausik Si博士說,「我們認為當一種蛋白由於某種原因變壞或錯誤摺疊時,澱粉樣蛋白通常就會產生,這提示著澱粉樣蛋白在一種隨機的、不受控制的過程中形成。相反,我們發現澱粉樣蛋白可以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細胞中以特定方式形成。」澱粉樣蛋白通常是在與它們相關的神經毒性或退行性狀態的背景下理解的。
  • 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的關係(柳葉刀綜述)
    認知正常的老年群體中,睡眠片段化的增加與β-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增加相關,且對攜帶有APOEε4等位基因的群體來說,更好的睡眠似乎與AD、認知能力下降、神經元纖維纏結事件的降低相關。這些研究成果提示,即使輕度睡眠障礙,可能也會影響老年群體認知障礙以及痴呆事件的發展。
  • 阮病毒蛋白是治療澱粉樣蛋白相關神經系統疾病的新思路
    然而,酵母蛋白已被廣泛研究,已知它們與哺乳動物阮病毒蛋白或在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或亨廷頓病的發病機制中發現的其他澱粉樣蛋白具有共同的特徵。因此,釀酒酵母已被廣泛用於纖維素中蛋白質的聚集特性及其增殖的基礎研究。
  • 多篇文章聚焦澱粉樣蛋白研究新進展!
    一種澱粉樣蛋白非但不致病,而且還有助於儲存記憶doi:10.1126/science.aba3526人們已知一種稱為胞質聚腺苷酸化元件結合蛋白(CPEB)的mRNA結合蛋白與長期記憶存儲相關聯。Orb2是CPEB蛋白的果蠅版本。
  • 睡眠益處大,你知道它能幫助鞏固新記憶嗎?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暴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研究人員近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文稱,當新知識在睡眠時被回放,睡眠紡錘波也會在強化新記憶中發揮作用。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Bernhard Staresina說:「雖然之前已經證明過,目標記憶再激活可以促進睡眠時的記憶鞏固,我們現在發現睡眠紡錘波可能是其中關鍵的潛在機制。
  •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
    據美國新圖譜網站近日報導,來自澳大利亞和冰島科學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之間存在關聯的最有力證據。對解剖後大腦組織的研究顯示,通常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沉積,似乎同樣出現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的大腦中。
  • 老年痴呆的治療不要老抓著「β-澱粉樣蛋白」不放
    老年痴呆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目前難以治癒,導致患者的日常活動嚴重受損。β-澱粉樣蛋白的神經毒性主要包括破壞細胞內的鈣離子穩態,促進自由基的形成,降低鉀離子通道功能,增強促炎細胞因子引起的炎症反應等等。所以,人們認為正是這些堆積在大腦神經元周圍的β-澱粉樣蛋白,最終形成了黏性斑塊,殺傷了細胞,損害了突觸,抹掉了記憶,削弱的認知能力。
  • 首先是澱粉樣蛋白,之後是Tau蛋白,最後是痴呆
    所有患者均接受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評估,tau蛋白成像和澱粉樣蛋白成像,很多患者也接受腦脊液(CSF)中β-澱粉樣蛋白、總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評估。研究人員也試圖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病理過程中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們發現,如果沒有澱粉樣蛋白,海馬tau蛋白與其體積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支持「若無澱粉樣蛋白,年齡相關海馬體tau蛋白病變可能不足以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神經退行性變過程。」
  • 抗澱粉樣蛋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有待考證
    澱粉樣蛋白的假說認為澱粉樣蛋白(Aβ)在腦組織的沉積是AD的早期決定性證據,能夠促進和加速AD中的神經纖維纏結形成、神經元死亡和AD的進程。很多製藥公司進行以Aβ為中心的研究需找修復AD的治療方法。 本期雜誌報導了AD的兩個抗Aβ抗體藥物bapimeuzumab和solanezumab的三期實驗資料。每種藥劑都是測試兩期。
  • Science:睡眠剝奪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大腦損傷
    2019年1月26日/生物谷BIOON/---睡眠不佳長期以來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有關,但是人們對睡眠中斷如何促進這種疾病知之甚少。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研究小鼠和人類,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睡眠剝奪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關鍵蛋白tau的水平。
  • 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結構揭開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德國科學家團隊開展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首次報告了從阿爾茨海默病和腦澱粉樣血管病患者腦組織中分離的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的結構。這一成果為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結構基礎提供了新認識,亦有助於相關藥物開發。相關研究發表於29日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由於發病機制不明確,人們很難從根本上阻止阿爾茨海默病病程的進展。目前已知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大特徵,就是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在斑塊和血管壁的沉積。
  • 一直被誤解……最新《科學》看清「致病」蛋白如何幫助記憶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的最新一期上,刊登了一項有關「澱粉樣蛋白」的研究。這種名為CPEB的蛋白與RNA結合,調控RNA翻譯為蛋白質的過程,當它們聚合形成的澱粉樣蛋白時,幫助海兔維持長期記憶。 後續在果蠅、小鼠等神經系統更複雜的動物中,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蛋白(在果蠅中的版本稱為Orb2)也會發生自我聚合。
  • β澱粉樣蛋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簡單血液檢查就可提示心臟病死亡...
    β澱粉樣蛋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簡單血液檢查就可提示心臟病死亡風險?據外媒報導,昨天(2月24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發表了一篇新研究論文,認為β澱粉樣蛋白在血管僵硬,動脈增厚,心力衰竭和心臟病發展中起關鍵作用。
  • 睡眠障礙對人類機體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研究者Melinda Jackson博士指出,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或會增加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而該蛋白會在機體大腦動脈壁上積累,從而增加個體患痴呆症的風險。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納入了34名最近被診斷為未治療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的患者,以及12名無症狀的睡眠障礙患者進行研究,他們利用了PET大腦掃描技術分析了大腦中澱粉樣蛋白負擔與睡眠、人口統計信息以及情緒表現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