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睡覺,記憶力差?科學家揭示食物決定睡眠鞏固記憶的機制

2020-12-06 中國生物技術網

餓的時候做夢都想著吃東西,其實大腦是在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睡眠最常見的功能就是鞏固記憶。從進化的觀念點上 ,這種增強的記憶在覺醒期促進覓食行為,這對於生存至關重要。在正常情況下,果蠅的睡眠-覺醒周期是穩定的,但是在長期飢餓的狀態下,寧願不睡覺也要去尋找食物。事實上,人也是如此。

在飢餓的時候,睡眠中大腦什麼都不想幹,連本職工作(鞏固記憶)都做不好,就想著吃的;相反,在正常狀態下睡眠繼續堅守崗位,鞏固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0年12月3日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Amita Sehgal研究團隊利用果蠅揭示了調控大腦的記憶鞏固是如何在飢餓和飽食狀態下轉換的神經環路。

吃飽和空腹狀態下果蠅的記憶能力差別

研究人員將果蠅放在管壁中給與氣味A的同時給與糖溶液獎勵,給與氣味B的同時給與水溶液,訓練一段時間後,將氣味A和氣味B進行調換,在訓練期間進行正常的睡眠。在果蠅飽腹的狀態下,經過訓練的果蠅呆在糖溶液的試管中睡眠的時間明顯多於未經訓練的果蠅。而在飢餓的果蠅中並不存在這種差異,即便睡得再多,並不會鞏固記憶功能。這就表明飢餓會影響睡眠的記憶鞏固功能。

然而在進行6小時的睡眠剝奪後,即便是吃得飽飽的果蠅長期記憶功能也會出現障礙,而這種睡眠剝奪並不影響飢餓果蠅的記憶功能。這更進一步表明吃飽後睡眠促進記憶的鞏固。

果蠅蕈形體在氣味相關的記憶中發揮關鍵作用, 成年果蠅蕈形體由2500個固定的Kenyon cell組成.這些Kenyon cell進一步被細分為α/β, α′/β′ 和 γ型神經元,其中α′/β′型神經元與食物相關的記憶相關.然而在發育過程中α′/β′型神經元在空間上分為α′/β′m(內側)和α′/β′ap(前-後側)神經元

阻斷飢餓果蠅α′/β′m神經元活性明顯降低長期記憶能力,但對飽食果蠅並無影響; 阻斷飽食果蠅α′/β′ap神經元活性後長期記憶能力出現障礙,但對飢餓果蠅並無影響.

此外,進一步通過鈣成像技術發現飢餓果蠅在接受氣味識別記憶訓練後α′/β′ap神經元活性降低, α′/β′m神經元活性增加,而在飽食果蠅中訓練後α′/β′m神經元活性降低.這些結果表明食物影響果蠅對鞏固食慾記憶的神經迴路的選擇。

上述神經環路是否影響睡眠?熱激活(將溫度從25度提高到32度)α′/β′ap神經元後促進果蠅睡眠質量,但在熱激活α′/β′m神經元後果蠅的睡眠減少。表明這兩類神經元可能在睡眠中發揮相反的作用。

但是正常狀態下阻斷α′/β′m神經元或α′/β′ap神經元活性對果蠅的睡眠幾乎沒有影響。存在一種可能:這兩種神經元對睡眠的調控可能與食物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阻斷α′/β′ap神經元,經過氣味相關的食物線索訓練後果蠅的睡眠增加。在睡眠剝奪後該類型神經元活性降低,這就解釋了睡眠剝奪後即便吃飽了記憶鞏固能力也受損。

總的來說,本文揭示了在飢餓狀態和飽腹狀態下睡眠依賴和睡眠非依賴的記憶鞏固的神經環路機制。

吃飽了不睡覺記憶得不到鞏固,餓著肚子睡覺也不能促進記憶的鞏固,只有吃飽了睡覺才能更好的學習。

來源:神經周刊

相關焦點

  •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6:56:2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mita Sehgal及其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食物的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 科學家首次實驗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顯然,睡眠對學習和記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於這一現象,究竟是什麼機制在起作用呢?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首次以實證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睡眠時大腦有點忙   如果你認為睡覺時大腦也在休息,那就錯了。實際上,它可有點忙。
  • 睡眠不足,記憶力還有救嗎?Nature:餓著
    你的身體只會告訴你:想睡覺。事實上,這與意志力無關,而是你「進化」的結果——吃飽要睡覺,是為了更好地鞏固記憶。來自Nature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不吃東西,在飢餓狀態下也能形成記憶;但如果吃飽了,就必須睡覺才能鞏固記憶。
  • 科學網—睡眠鞏固新記憶
    本報訊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爆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
  • 我們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促進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大腦是科學上最神秘的事物,睡眠和記憶則是大腦最重要的兩個基本功能,睡眠與每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人的記憶完全 是在睡眠過程中形成和鞏固的。但當你睡著時,大腦確實在重播、分析、儲存一天的事物,並留下記憶痕跡。睡眠狀態下大腦的神經變化程度是清醒狀態下的2倍,一些神經路徑 的訊號增強並形成細胞間的新連接,另一些路徑的訊號變弱並失去連接,使得大腦內的記憶遠比持續工作狀態下清晰得多。
  • 睡眠相關記憶鞏固的中斷 或與澱粉樣蛋白有關
    與睡眠有關的記憶鞏固的中斷和健康老年人前額皮質中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有關,《自然—神經科學》
  • 睡眠益處大,你知道它能幫助鞏固新記憶嗎?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暴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研究人員近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文稱,當新知識在睡眠時被回放,睡眠紡錘波也會在強化新記憶中發揮作用。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Bernhard Staresina說:「雖然之前已經證明過,目標記憶再激活可以促進睡眠時的記憶鞏固,我們現在發現睡眠紡錘波可能是其中關鍵的潛在機制。
  • 健康記憶枕真能促進睡眠嗎?
    記憶枕的實際效果肯定不會像宣傳中那樣神奇,更何況,不同的產品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我們實在無需付出金錢成本來購買。其實影響睡眠和記憶的因素有很多,如心情、飲食、運動等等。良好的睡眠絕不是簡單的一個枕頭就能夠保證的,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關鍵。2.人體促進睡眠的機制是否也負責鞏固記憶,這兩個過程是共同工作的嗎?
  • 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記憶 你睡夠了嗎?
    一項新研究發現,睡前學習能夠讓人們對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這或是因為睡眠能夠使知識在大腦中進行重播,從而加深人們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經過睡前學習的人們,在睡眠中大腦細胞相互傳遞信息的神經樹突異常活躍,並且在大腦細胞的突觸也更容易釋放遞質,加強信息傳播通道的作用。
  • 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通過調節腦波活動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新的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睡在吊床上感覺很好。改變包括「每晚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每天早上在同一時間起床;關掉或移除臥室裡的電視、電腦和行動裝置。但是,除了這些睡眠衛生習慣,新的研究表明,一個人還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來改善睡眠,即使是作為一個成年人:輕輕地從一邊搖到另一邊。
  • 吃什麼可增強記憶力 如何增強自己的記憶力
    很多人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可能都感覺到了自己的記憶力也是越來越差了。那麼在平時的飲食中,吃什麼可增強記憶力呢?為什麼記憶力會越來越差,導致記憶力差的原因有哪些?記性差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吃什麼可增強記憶力牛奶:說到增強記憶力的食物。牛奶肯定是其間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確實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鈣質、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
  • 增強記憶力的食物 九種食物有效提高記憶力
    雞蛋雞蛋作為一種比較營養的食物,是我們在早上營養早餐的必備,雞蛋是一種廉價,但是卻有著很強的養生功效的食物,其更是被科學家們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正常情況下,只要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的話,就可以滿足一天對蛋白質的需求了。不管是正在生長發育的小孩、還是用腦過度的人,都建議每天吃一個雞蛋。
  • 七種改善記憶力的方法
    覺得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嗎? 其實只要維持充足的睡眠、學習困難的新技能和保持健康的社交活動等,都可以幫助提升記憶能力。良好的睡眠品質睡得好可以幫助加強偶發性記憶,也就是與時間和地點相關的記憶。另外,有大量數據表明睡眠中的快速動眼睡眠期(REM)在鞏固與學習運動技能有關的記憶方面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例如學習玩樂器或騎自行車。在學習新技能之後若是儘快進行全夜睡眠,則有助於加強學習效果,並且能夠更快速自行上手。完全放鬆壓力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記憶,尤其是壓力事件發生的時間點。
  • 粉紅噪音考前突擊利器 深度睡眠增強記憶力
    那些考試前瘋狂背書的學生們,可以再睡覺時播放一些聲音,只要這些聲音與腦電波同步,就可以增加記憶能力。也就是科學家們發現在人們深度睡眠時,聲音的起伏頻率只要與人類腦電波一樣,便可以增強記憶。     【科技訊】4月12日消息,那些考試前瘋狂背書的學生們,可以再睡覺時播放一些聲音,只要這些聲音與腦電波同步,就可以增加記憶能力。    也就是科學家們發現在人們深度睡眠時,聲音的起伏頻率只要與人類腦電波一樣,便可以增強記憶。
  •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多年來,科學家進行了很多推測和猜想來解釋為什麼人類每天晚上需要睡覺,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答案。睡眠是為了保存能量?在睡眠原因的推測中比較著名的有能量保持理論,這種觀點認為睡眠只是用來保存能量的方式。
  • 睡眠如何鞏固我們的記憶
    德國波鴻大學和波恩大學的科學家們決定研究睡眠如何影響記憶。通過記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在睡眠過程中,一些記憶能夠被喚醒,儘管後來不再記得。 這項研究發表在2018年10月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詳細描述了癲癇患者在實驗過程中的情況。
  • 通宵工作毫無意義 睡眠和記憶相輔相成
    促進睡眠的同時鞏固記憶,抑或睡眠和記憶是一起工作的兩個不同過程?
  • 科學家提出8個提高記憶力的建議和方法,你平時能做到幾個?
    人類之所以能夠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成為地球的統治者,依靠的不是強大的體魄,而是聰明的大腦。人類依靠聰明的大腦,不斷創造奇蹟,發展科技,走出地球探索宇宙。所以自古以來,人們一直沒有放棄對大腦的研究和探索,到了科技發展的現代,科學家更是加快了對於大腦的探索和研究。
  • 你睡覺時,大腦竟然在努力加深記憶!
    雖然睡覺時我們身體基本不動,但並不代表大腦也在休息,相反,大腦活動的複雜性和協調性超乎想像!近日,艾伯塔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深度睡眠中有效幫助記憶的機制:大腦的核重聚體(nucleus reuniens,RE)可有效協調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兩個腦結構——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馬體(hippocampus,HPC),換句話說,睡眠期間的大腦活動可能有助於記憶的持久性
  • 頂刊腦訊第47周 - 睡覺時海馬不同腦波的相互作用有助於鞏固記憶
    海馬在編碼和鞏固長期記憶中起主要作用,並在睡眠過程中發生可塑性變化。這些變化需要皮層下神經網絡的精確穩態控制,但其潛在機制並不清楚。之前已有研究證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尖波漣漪的瞬時快波和快速眼動睡眠的爆發式theta慢波的相互作用在睡眠期鞏固短時程或長時程記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