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2021-01-21 科學網

食物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6:56:2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mita Sehgal及其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食物的可獲得性決定了記憶鞏固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2020年12月2日的《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基於電路的自適應機制,該機制使果蠅能夠形成與睡眠有關和與睡眠無關的記憶。經過食性調節後進食的果蠅需要增加睡眠來鞏固記憶,但是經過訓練後飢餓的果蠅不需要睡眠就可以形成記憶。果蠅的記憶是由蘑菇體的前後α'/β'神經元介導,而飢餓時記憶的形成則是由內側α'/β'神經元介導的。睡眠依賴性和睡眠非依賴性記憶受控於不同多巴胺能的神經元和相應蘑菇體輸出神經元。

但是,睡眠和記憶是耦合的,因此睡眠依賴性記憶所需的蘑菇體神經元也可以促進睡眠。缺乏Neuropeptide F的果蠅即在飢餓情況下也會表現出與睡眠有關的記憶,這表明電路選擇是由飢餓決定的。存儲器電路的這種可塑性使果蠅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留必要的信息。

據介紹,睡眠仍然是生物學中的一個未解謎團,人們對其基本功能了解甚少。通常認為睡眠最基本的功能是鞏固記憶。但是,由於諸如飢餓之類的刺激會使生物體保持清醒和活躍,因此,形成睡眠非依賴的記憶鞏固機制可能會帶來進化上的優勢。

附:英文原文

Title: Availability of food determines the need for sleep in memory consolidation

Author: Nitin S. Chouhan, Leslie C. Griffith, Paula Haynes, Amita Sehgal

Issue&Volume: 2020-12-02

Abstract: Sleep remains a major mystery of biology, with little understood about its basic function.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proposed functions of sleep is the consolidation of memory1,2,3. However, as conditions such as starvation require the organism to be awake and active4, the ability to switch to a memory consolidation mechanism that is not contingent on sleep may confer an evolutionary advantage. Here we identify an adaptive circuit-based mechanism that enables Drosophila to form sleep-dependent and sleep-independent memory. Flies fed after appetitive conditioning needed increased sleep for memory consolidation, but flies starved after training did not require sleep to form memories. Memory in fed flies is mediated by the anterior–posterior α′/β′ neurons of the mushroom body, while memory under starvation is mediated by medial α′/β′ neurons. Sleep-dependent and sleep-independent memory rely on distinct dopaminergic neurons and corresponding mushroom body output neurons. However, sleep and memory are coupled such that mushroom body neurons required for sleep-dependent memory also promote sleep. Flies lacking Neuropeptide F display sleep-dependent memory even when starved, suggesting that circuit selection is determined by hunger. This plasticity in memory circuits enables flies to retain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

DOI: 10.1038/s41586-020-2997-y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97-y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食物決定睡眠鞏固記憶的機制
    餓的時候做夢都想著吃東西,其實大腦是在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睡眠最常見的功能就是鞏固記憶。從進化的觀念點上 ,這種增強的記憶在覺醒期促進覓食行為,這對於生存至關重要。在正常情況下,果蠅的睡眠-覺醒周期是穩定的,但是在長期飢餓的狀態下,寧願不睡覺也要去尋找食物。事實上,人也是如此。在飢餓的時候,睡眠中大腦什麼都不想幹,連本職工作(鞏固記憶)都做不好,就想著吃的;相反,在正常狀態下睡眠繼續堅守崗位,鞏固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
  • 科學網—睡眠鞏固新記憶
    本報訊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爆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
  • 科學家首次實驗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顯然,睡眠對學習和記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於這一現象,究竟是什麼機制在起作用呢?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首次以實證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睡眠時大腦有點忙   如果你認為睡覺時大腦也在休息,那就錯了。實際上,它可有點忙。
  • 睡眠如何鞏固我們的記憶
    德國波鴻大學和波恩大學的科學家們決定研究睡眠如何影響記憶。通過記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在睡眠過程中,一些記憶能夠被喚醒,儘管後來不再記得。 這項研究發表在2018年10月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詳細描述了癲癇患者在實驗過程中的情況。
  • 睡眠相關記憶鞏固的中斷 或與澱粉樣蛋白有關
    與睡眠有關的記憶鞏固的中斷和健康老年人前額皮質中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有關,《自然—神經科學》
  • 睡眠益處大,你知道它能幫助鞏固新記憶嗎?
    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起著重要作用,而記憶鞏固的過程與波動性大腦活動的突然暴發即所謂的睡眠紡錘波有關研究人員近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文稱,當新知識在睡眠時被回放,睡眠紡錘波也會在強化新記憶中發揮作用。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Bernhard Staresina說:「雖然之前已經證明過,目標記憶再激活可以促進睡眠時的記憶鞏固,我們現在發現睡眠紡錘波可能是其中關鍵的潛在機制。
  • 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記憶 你睡夠了嗎?
    一項新研究發現,睡前學習能夠讓人們對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這或是因為睡眠能夠使知識在大腦中進行重播,從而加深人們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經過睡前學習的人們,在睡眠中大腦細胞相互傳遞信息的神經樹突異常活躍,並且在大腦細胞的突觸也更容易釋放遞質,加強信息傳播通道的作用。
  • 睡眠不足,記憶力還有救嗎?Nature:餓著
    果蠅:要是吃飽,就得睡好通常認為,睡眠是鞏固長期記憶的必要條件。然而研究者們發現,飢餓的果蠅仍然可以鞏固與食物有關的記憶,保存的記憶能力也與食物有關。那麼,在飢餓情況下,睡眠對於長期記憶是否可有可無?又或者說,在吃得飽的情況下,記憶會如何被鞏固呢?第一項實驗,以瓊脂(果蠅不吃)和蔗糖(果蠅的食物)作為實驗對照組,用來測試果蠅在飢餓和吃飽的情況下,形成記憶是否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實驗發現,果蠅在飢餓時,無論受不受訓練(通過嗅覺反射訓練,強制形成某種記憶),睡眠時間都沒有明顯變化。
  • 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緩慢、重複的運動可以通過調節腦波活動改善睡眠質量,並暗中鞏固記憶。新的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睡在吊床上感覺很好。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美國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沒有達到建議的每晚7小時的睡眠時間。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都是睡眠不足的人面臨的風險。CDC人口健康部門的主任建議睡眠不足的人改變生活方式以改善睡眠質量。
  • 健康記憶枕真能促進睡眠嗎?
    記憶枕的實際效果肯定不會像宣傳中那樣神奇,更何況,不同的產品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我們實在無需付出金錢成本來購買。其實影響睡眠和記憶的因素有很多,如心情、飲食、運動等等。良好的睡眠絕不是簡單的一個枕頭就能夠保證的,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關鍵。2.人體促進睡眠的機制是否也負責鞏固記憶,這兩個過程是共同工作的嗎?
  • 50個高效學習技巧之八——在睡眠中鞏固記憶
    在特定的睡眠階段,大腦仍然在對白天所接收的要信息進行加工和儲存,這種現象叫「記憶鞏固」。因此,我們應該在睡前花幾分鐘時間把白天學習的重點內容複習ー下。我們(確切地說是我們的大腦)不僅白天學習,睡覺的時候還在學習。
  • 通宵工作毫無意義 睡眠和記憶相輔相成
    促進睡眠的同時鞏固記憶,抑或睡眠和記憶是一起工作的兩個不同過程?
  • 特定睡眠階段或可學習新知識
    睡眠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探索睡眠的奧秘,特別是睡眠時大腦的活動。大量研究表明,我們在清醒狀態時編碼和學習的新知識,隨後會在睡眠中被鞏固,那些不穩定的新知識經過睡眠後,變得更加穩定,並被整合到原有的知識系統中,保存更長的時間。
  • 睡眠是如何強化突觸並有益記憶的
    據在小鼠中的一項研究報告,睡眠可鞏固記憶,而它是通過促進腦中新的突觸的生長來做得這一點的。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就知道,睡眠可幫助增進學習及記憶,儘管這一過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則一直晦暗不明,尤其是當睡眠被顯示會減少腦中的突觸數或神經連接時。(尋找睡眠與記憶之間有某種聯繫的研究人員會期待看到睡眠時突觸數會有所增加。)
  • 睡眠梭形波或可助夢中記憶增強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入睡前學習的單詞,會在睡眠中被大腦有關部位強化記憶,醒後反而比剛學完時記得更清楚。研究人員還首次實時監測到「睡眠中學習」的過程。 英國約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報告說,他們請兩組志願者學習一些研究人員自行發明的新單詞。
  • 慢震蕩與δ波競爭性調節記憶
    慢震蕩與δ波競爭性調節記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4 21:45:02 慢振蕩和δ波在記憶的鞏固和遺忘中發揮競爭作用,這一成果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Karunesh
  • 大腦海馬區域的LTD起著鞏固記憶的作用
    大腦海馬區域的LTD起著鞏固記憶的作用 時間: 2013-01-16 10:5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 頂刊腦訊第47周 - 睡覺時海馬不同腦波的相互作用有助於鞏固記憶
    海馬在編碼和鞏固長期記憶中起主要作用,並在睡眠過程中發生可塑性變化。這些變化需要皮層下神經網絡的精確穩態控制,但其潛在機制並不清楚。之前已有研究證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尖波漣漪的瞬時快波和快速眼動睡眠的爆發式theta慢波的相互作用在睡眠期鞏固短時程或長時程記憶有關。
  • 女性睡眠不足竟易致抑鬱症!
    失眠和抑鬱症是相輔相成的,睡眠不足會加重抑鬱症的狀況,而抑鬱症反過來又會令人更加難以入睡。從積極的角度出發,治療睡眠問題有助於抑鬱症的緩解,反之亦然。2、使人愚鈍    睡眠對於一個人的思維和學習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缺乏睡眠從多方面影響著人的認識過程。首先,睡眠不足可損害人的注意力,警覺性,專注性,推理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可導致你的學習效率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