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防控工作已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常態化,既不同於「非常態」時期,也有別於正常生產生活狀態下。當防疫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因為疫情就不到醫院,有問題就靠「挺」嗎?如果出現非特異性消化道症狀,如噯氣、反酸、上腹不適、食慾減退、腹脹等,因為擔心疫情,不肯到醫院,自己網上百度後自己給自己配方,吃一點胃藥,這樣很容易耽誤病情。所以千萬不可以因為疫情,不敢到醫院就診,延誤診治,小病變大病。
疫情期間是可以去醫院做胃鏡的,疫情期間醫院的各個部門都是正常開設的。因為在特殊的時期,需要登記患者的體溫以及近14天的居住史,如果患者的身體沒有異常的情況,就可以做各項檢查的。胃癌是在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第二位。胃癌的日益高發、年輕化和高死亡是因我國並未大規模開展胃癌普查和篩查項目,主要依靠門診有症狀患者的胃鏡篩查,而大多數胃癌患者缺乏或者無特異症狀,導致目前我國的早期胃癌的診治率低於10%。
什麼是早癌呢?
胃癌早期指癌細胞局限於黏膜和黏膜下層,其中直徑在1cm以內的胃癌稱為小胃癌。直徑在5mm以下的胃癌稱為微小胃癌。胃鏡活檢時診斷為胃癌,切除後經全黏膜標本切取查不到胃癌者稱為一點癌。
胃癌究竟有什麼症狀呢?
胃癌早期症狀非常隱匿,比如腹脹、納差、反酸、燒心、噯氣、打嗝胃痛等,大多與普通胃病極為相似,到了進展期或晚期,才有比較明顯的症狀,比如明顯消瘦、貧血、食慾減退、嘔血、黑便、腹部出現固定的包塊、疼痛性質較前發生改變,都要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
如何發現胃癌呢?
臨床上有多種方法用於胃癌的診斷,常用的篩查方法包括:胃腸鋇餐X線造影、CT檢查、胃蛋白酶原(PG)檢測、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其中最近流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這三項。胃蛋白酶原Ⅰ反映胃體黏膜功能,胃蛋白酶原Ⅱ屬於炎性指標,二者比值(PGR)異常提示萎縮及胃癌風險;而胃泌素-17提示胃酸分泌水平及胃萎縮情況。這些指標都對於篩查出高風險患者有重要意義腫瘤標誌物等。胃癌可能血腫瘤標記物Ca724、Ca199、CEA增高,在機體發生腫瘤時,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某些腫瘤標誌物就可能會相應的升高。但是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意味著已經發生腫瘤,在一些正常人或者患有良性疾病的人群中也會升高。此外,多數胃癌患者的腫瘤標誌物並不升高。因此不能單憑腫瘤標誌物檢測判斷是否發生腫瘤。
什麼才是胃癌檢查的金標準?
胃鏡聯合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是目前確診胃癌的首選方式。胃癌發生部位的胃黏膜會發生改變,表現為隆起或者凹陷,有時有潰瘍形成,在胃鏡下能夠被發現。我國大多數區縣級醫院都配備了先進的電子胃腸鏡系統,具備染色、放大、超聲等功能,內鏡醫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大多數胃黏膜病變和早癌都可以及時發現。
胃鏡檢查前都需要做什麼檢查?
化驗B肝,C肝和梅毒,愛滋病檢查,以防止交叉傳染。陽性和陰性者使用不同的胃鏡方式做檢查,能有效地保護患者。檢查前至少要禁食6到8個小時,應該在空腹的時候進行檢查,一般如果第二天上午做胃鏡檢查,那麼前一晚就要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晚餐後要避免再進食,直到做完胃鏡,如果常年吃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停藥一周,以免取病理時引起出血。
如果對胃鏡檢查有恐懼心理怎麼辦?
有人對胃鏡總是有恐懼心理,現在由麻醉醫生用一種靜脈麻醉藥物,讓患者在短暫的睡眠狀態下安全地進行胃鏡檢查,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及不良後遺症,檢查完畢很快就能甦醒。減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覺躁動引起的機械損傷,特別適用於對於胃鏡檢查存在恐懼心理的病人,不過對於鎮靜類藥物存在過敏的病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該也忌用。
胃鏡檢查後需要注意什麼?
1.一般胃鏡檢查後1-2小時,吞咽時舌頭無麻木感覺,飲水不嗆,即可以正常進食及活動。
2.如果出現咽喉腫痛等情況,多喝水,或者是在醫生建議下口服潤喉片等。一般一到兩天後症狀都會消失。
3.檢查後當天應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什麼人需要檢查胃鏡?
對於長期吸菸飲酒者;長期飲食、作息不規律者;長期從事化工工作者,如橡膠廠工人等,有家族腫瘤病史者,或者隔三差五會出現胃部症狀,患有癌前病變疾病,如胃息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約有10%的病人可能會演變成胃癌。因此要重視這類疾病,及時就醫,定期複查,預防胃癌的發生。建議最好查個胃鏡,以除外早期胃癌。一旦出現上腹部疼痛或不適,食慾減退、體重短時間內明顯下降,出現嘔血和(或)大便中有血,更應馬上就診。
保護我們的胃腸,什麼是病因學預防?
胃癌,也是吃出來的癌症,它是一種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癌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現象。如果家裡已經有人患病,我們應該認真審視自己平時的生活,是否有相關的不良習慣。針對胃癌病因採取預防措施,消除或避免致癌病因中佔有重要地位,控制飲食因素對胃癌病因學預防十分重要。我們要改進不良飲食習慣和方式。要按時進食,避免暴飲暴食,食物不能過硬,進食不宜過快,進食情緒愉快,平時應養成細嚼慢咽的良好飲食習慣。長期吸菸喝酒、喜歡吃油炸、煙燻、醃製食品,高油高鹽、或者食物過燙、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都將對胃造成傷害。醃製的含有高濃度食鹽的食品,如鹹肉,鹹魚等為胃癌發生的重要誘因。應儘量減少鹽醃食品的攝取,每日進食鹽量一般應低於10g。少吃煙燻,油炸和烘烤的食物,以紅燒,清燉為好。多吃具有防癌作用的食品。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牛奶,大蒜,綠茶等與胃癌發病率呈負相關,是預防胃癌的理想食品。多食肉類,魚類,豆製品和乳製品;戒菸戒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不吃黴變食物、隔夜剩菜。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胃癌可以治癒嗎?
診確胃癌後,所謂合理正確的治療,是以手術治療為主導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治療模式除傳統手術外,還包括腹腔鏡手術,內鏡治療,化療,放療,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等等。早期胃癌特別是黏膜內癌,可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適用於高或中分化、無潰瘍、直徑小於2cm且無淋巴結轉移者。應對切除的癌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査,如切緣發現癌變或表淺型癌腫侵襲到黏膜下層,才需追加手術治療。早期胃癌沒有轉移時,及時行手術切除腫瘤,有機會治癒。
胃癌三級預防是指採取積極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目的在於提高胃癌生存率。所謂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
【本期專家】
朱晶,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瀋陽市醫療鑑定專家組成員,瀋陽市醫學會傳染病分會委員。在消化科工作了20餘年,對消化科的常見病,如胃炎,潰瘍,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肝性腦病,胰腺炎能熟練掌握,並能熟練掌握胃鏡,腸鏡,胃鏡下止血,鏡下息肉切除等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