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腸鏡、鼻鏡……一文讀懂內鏡檢查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健康科普 京醫通

在疾病的檢查方法中,內鏡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胃鏡、腸鏡、鼻鏡、支氣管鏡等。

那麼,什麼是內鏡?做內鏡痛不痛?

今天我們請胸科醫院的專家,來給大家講一講檢查中的內鏡!

臨床上用於檢查和治療的內鏡主要分為兩種:軟式內鏡和硬式內鏡。這次主要講常見的軟式內鏡。

鼻咽喉鏡

[bí yān hóujìng]

掛號科室(可掛號科室)

● 耳鼻喉科()

● 檢查痛苦程度:★★★★★

當鼻咽喉鏡被插入到喉部時,是在局部麻醉狀態下,身體會出於本能反應而產生噁心感,讓人極度的不配合檢查。

可查疾病

從鼻子進入身體,可進行鼻、咽、喉部的檢查及手術治療、取異物等。

可查鼻息肉、鼻竇炎等鼻部疾病,咽炎、咽囊腫等咽部疾病,喉結核、喉白喉、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乳頭狀瘤、喉癌等喉部疾病,以及咽喉部異物等。

什麼情況下要做鼻咽喉鏡:

1. 鼻腔出血、阻塞、膿涕,鼻局部疼痛和頭痛,嗅覺下降。

2. 咽部異物感、灼熱感、梗阻感、咳痰帶血等咽部不適 。

3. 喉痛、聲嘶、喉喘鳴及呼吸困難。

4. 進食時被魚刺、骨片等異物卡住。

支氣管鏡

[zhī qì guǎn jìng]

掛號科室(可掛號科室)

● 呼吸內科()

● 結核科()

● 胸外科()

● 肺科及胸部腫瘤科()

● 檢查痛苦程度:★★★☆☆或★★★★☆

支氣管鏡檢查最主要的不適是咳嗽和一定程度的「憋氣感」。

像遊泳時誤吸水進入時氣管感覺,多發生在「鏡子」經過聲門進入氣管的那幾秒鐘,多由於患者緊張、屏住氣不呼吸等造成。

可查疾病

支氣管鏡從鼻或口腔進入人體氣管、支氣管,是診斷或治療氣道及肺內疾病最直觀的方法。

可查氣管支氣管結核、真菌等感染性疾病,氣道內息肉、脂肪瘤、錯構瘤等良性腫瘤及黏液細胞瘤、類癌、鱗癌等惡性腫瘤,肺部感染、肺結核及肺癌等肺部疾病。

什麼情況下要做支氣管鏡:

1.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咯血、聲嘶、喘鳴。

2. X線胸片、胸部CT片檢查異常者。

3. 胸外科手術前。

4. 痰中發現癌細胞或可疑癌細胞、分枝桿菌等。

胃鏡

[wèi jìng]

掛號科室(可掛號科室)

● 消化內科()

● 檢查痛苦程度:★★★★☆

無痛胃鏡幾乎無痛苦,普通胃鏡採取局部麻醉,會有噁心、想吐的感受。

可查疾病

通過口腔進入上消化道。可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病變部位、性質及治療。

可查食管炎、食管憩室、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炎、十二指腸憩室、胃內異物、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

什麼情況下要做胃鏡:

1. 進食後感覺胸骨後受阻、停頓、疼痛及異物感等。

2. 飽脹、返酸、噯氣、噁心、積食感、食慾減退、嘔吐、嘔血、黑便等。

3. 胃痛、上腹部痛、貧血、消瘦等。

4. 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等。

結腸鏡

[jié cháng jìng]

掛號科室(可掛號科室)

● 消化內科()

● 檢查痛苦程度:★★★☆☆

腸鏡檢查時的不適要比胃鏡小很多。唯一難受的是檢查前的腸道清潔準備工作,大概需要跑無數次廁所,直到排出物為清水為止。

無痛腸鏡檢查痛苦小於普通腸鏡檢查。

可查疾病

通過肛門進入腸道。檢查腸道有沒有息肉或者其它異常變化,並可對食道胃底靜脈曲張進行套扎,對結腸息肉進行息肉切除等治療。

可查腸易激症候群,炎症性腸病,腸結核,結腸息肉,直腸息肉,結直腸良惡性腫瘤等疾病。

什麼情況下要做結腸鏡:

1. 腹痛、腹脹、腹瀉、黏液樣大便、大便乾結。

2. 便血、大便變細,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貧血、消瘦。.。

3. 摸到腹部包塊等。

內鏡檢查雖然可能有點不適,但相比較CT、磁共振等檢查方法,能夠更直觀明了的觀察到疾病的部位,並可以通過內鏡進行檢查診斷及治療。

當身體出現不適時,還需及時去醫院就診。別因懼怕檢查而耽誤病情哦~

本文為「京醫通」原創,如有內容轉載,請標明來源

審稿專家:丁衛民 北京胸科醫院 內鏡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原標題:《胃鏡、腸鏡、鼻鏡...一文讀懂內鏡檢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家沒事就去做個胃鏡腸鏡吧!」一位醫生的沉痛建議
    過完十一長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空軍第986醫院普外科醫生雙劍博看著眼前的一堆腫瘤檢查結果,打開自己的微博,發出了沉痛呼籲:希望大家沒事就去做個胃鏡、腸鏡吧,早期發現,就不用來找我們外科醫生了。
  • 浙醫二院成最大無痛內鏡中心 做腸鏡不痛也不尷尬了
    跟傳統內鏡檢查不同,跟科室「各自為戰」的模式不同,新成立的內鏡中心有一個統一的「上級組織」——麻醉手術科,而且囊括了所有的內鏡檢查,胃鏡、腸鏡、氣管鏡、膀胱鏡、宮腔鏡等,都可以集中在這個地方完成。  「做過傳統內鏡檢查的人,都有不好的回憶:噁心、疼痛、穿開襠褲時的尷尬……其實內鏡檢查的體驗,可以更加溫柔、更加舒服的。」浙醫二院遊向東副院長說。
  • 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
    原標題:大醫院的胃鏡將能「當天預約當天做」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佔地約5000平方米,擁有最先進的內鏡系統,未來計劃年服務量達10萬臺次……11月11日,全球最大的消化內鏡中心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落成。
  • 與胃鏡有什麼區別,哪些情況需要做超聲胃鏡
    隨著內鏡技術的普及,超聲內鏡(EUS)技術在臨床的普及,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對於消化道腫瘤的起源、深度、消化道早癌的術前分期,合理把握內鏡下微創治療的適應症起到重要作用。那麼超聲胃鏡的原理是什麼?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超聲胃鏡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複查幽門螺桿菌時,做腸鏡、胃鏡、碳14吹氣檢查,是否合理?
    如果僅僅是複查幽門螺桿菌,同時做了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和C14呼氣檢查這三種檢查,那真的是沒有必要了,如果是為了排查其他疾病問題,那就另當別論。如何複查幽門螺桿菌?胃鏡和腸鏡檢查介紹通常對於疑似有胃部疾患的朋友,在初步進行檢查時,胃鏡檢查時最明確的診斷方法,通過胃鏡檢查,可以明確的觀察到胃部及十二指腸部的黏膜形態,及時的發現胃部的潰瘍、腫瘤、胃黏膜糜爛、萎縮、化生等問題的最直觀檢查方法,在胃鏡檢查的同時,還能取組織進行活檢,確認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或者用於癌症的篩查,因此,胃鏡檢查通常用於胃部疾患的初次診斷使用,特別是對於通過鋇餐檢查等無法確認疾患的時候
  • 30歲單身男講述腸鏡檢查時遭遇美女的尷尬
    胃鏡檢查報告單想做胃鏡的想法已經醞釀了好久,遲遲不敢行動。主要是曾經在縣醫院做過胃鏡,噁心的難受。一大壺水下肚排便直至清水樣心電做完後護士拿來兩個大水壺,一壺是水,一壺是補充體力的水(苦澀)。先向一次性杯子裡倒了一點藥(清腸藥,甜甜的)然後兌水,要求分幾次喝下去。喝完後告訴我這一壺水要喝完,喝一兩杯就走動走動。昨天喝了一天的稀粥,一壺下肚還是沒有便意。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清腸非常重要
    胃鏡、腸鏡一直是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兩種檢查,「過來人」提及時,大多用「好難受」、「痛得不得了」、「怕痛只能打麻藥」來描述,久而久之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腸鏡檢查你害怕嗎?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如何選擇?如何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徐美東教授為我們一一解釋。
  • 健康科普堂 & 秋冬季疫情常態化也應及時胃鏡檢查
    什麼才是胃癌檢查的金標準?   胃鏡聯合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是目前確診胃癌的首選方式。胃癌發生部位的胃黏膜會發生改變,表現為隆起或者凹陷,有時有潰瘍形成,在胃鏡下能夠被發現。我國大多數區縣級醫院都配備了先進的電子胃腸鏡系統,具備染色、放大、超聲等功能,內鏡醫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大多數胃黏膜病變和早癌都可以及時發現。
  • 腸鏡檢查是怎麼樣子的?
    也有很多人通過電視、網絡、廣告甚至親朋好友另尋良方,直到自己不適感明顯到醫院就診進行檢查後發現結腸惡變才追悔莫及的。餘仁貴指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飲食葷素搭配不合理、久坐不動、少喝水……都為腸道健康亮起了紅燈。很多人之所以諱疾忌醫、拖延病情,主要就是因為對醫院的檢查環境陌生和恐懼腸鏡檢查。那麼腸鏡檢查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 「內鏡精靈」:它能繪製人體消化道「地形圖」,引發國際關注
    「內鏡精靈」避免漏查漏診「操作評分90分。遺漏部位:胃體上部小彎側。請注意!」昨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看到,「內鏡精靈」正在盡職盡責地工作。當醫生為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時,它會自動識別盲區,及時提醒醫生未曾到達的檢查部位,避免消化道疾病的漏查漏診。據了解,目前消化道腫瘤發病率佔中國癌症總發病率的43.5%。
  • 重醫附二院每年為4萬例消化道腫瘤高風險人群做胃鏡篩查
    等到來醫院檢查的時候,腹部CT就提示肝硬化可能、門脈高壓、胃冠狀靜脈曲張。「為了進一步檢查尹先生有沒有並發肝硬化等常見併發症: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我們為他做了胃鏡檢查,」尹先生的主治醫生重醫附二院消化內科鄧超醫生介紹,正是這次內鏡檢查,成了挽救尹先生的「上帝之手」。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胃腸鏡是習慣把胃鏡和腸鏡連在一起說的;它們都是一根帶有高清攝像頭的柔軟管子,可以觀察消化道內壁的情況,還可以取活檢和治療。胃鏡造價非常高昂,一般在每條數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所以不可能一次性的;胃腸鏡是一人一鏡一洗消,而且洗消程序十分嚴格;不會出現交叉感染;為了萬無一失,很多醫院還會做術前的傳染病篩查,對於有傳染病的患者使用過的鏡子,還會做專門的處理和洗消。胃腸鏡的洗消程序,包括:預處理-酶洗-漂洗-消毒液浸泡-清洗-擦拭-乾燥-紫外線消毒-備用。
  • 腸鏡檢查、肛腸檢查,會不會很尷尬啊?……
    可以看到全部大腸、回盲瓣、闌尾內口、和一小部分小腸(迴腸)。 這個是重點,目前除了檢查痔瘡,其他大腸疾病都需要腸鏡檢查;它無可替代。 可以發現腸黏膜的微小病變,比如結腸炎、潰瘍、息肉、早癌等;還能鏡下治療:如息肉、早癌的切除,止血、放置支架等,以及闌尾炎、痔瘡的治療。
  • 做腸鏡檢查有大量糞塊、糞渣、糞水,會影響結果嗎?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的常用的檢查方法, 腸鏡檢查對診斷下消化道的病變,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反覆發作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腸鏡檢查要比上消化道內鏡(胃鏡)檢查操作複雜,技術要求較高。
  • 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在體檢時需要檢查各種各樣的項目,有些是很輕鬆的,比如拍片、做B超,有些相對有點疼,比如抽血,也有些是令人難受、甚至排斥的,比如腸鏡。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細小的攝像頭,放入到整個器官中,拍攝裡面的狀況,產生不適是必然的。只不過腸道環境更為複雜,做腸鏡要比做胃鏡檢查更加難受,甚至會讓一些人留下心理陰影。
  • 腹部CT可以檢查胃腸病嗎?與內鏡相比各有什麼優缺點?一文說清楚
    目前胃腸部的檢查,醫生很多時候建議做胃腸鏡檢查,但是內鏡檢查是一個侵入性檢查,很多人覺得做這個很痛苦,所以會問,能不能做個CT檢查看一下胃腸疾病?我們說說這個問題。對於胃腸道的疾病,我們對比來看一下腹部CT檢查和胃鏡檢查各有什麼優缺點?各能檢查出哪些疾病?第一,我們先來看腹部CT檢查有什麼優缺點?通過腹部CT檢查,可以看到什麼胃腸疾病?腹部CT優點:是一種影像學檢查,操作時患者沒有痛苦,另外它的檢查範圍大,不僅僅可以檢查局部組織,而且對於臟器周邊的組織結構都能看到。
  • 放射主打歌丨一首歌讀懂放射檢查
    盼有一天能實現讓健康撒滿整個世界 盼有一天能實現讓健康撒滿整個世界不少朋友常會有這樣的困惑,看病就看病,為什麼醫生總是讓我拍片子,到底有何用處呢?
  • 胃鏡不能耐受者的替代檢查方法
    如果患者既不能耐受普通胃鏡,又為麻醉禁忌證做不了無痛胃鏡,可以由一下方法來替代檢查:一,膠囊胃鏡指磁控膠囊胃鏡,只需患者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內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鏡檢查。約一天後,膠囊機器人可隨糞便排出體外。缺點是價格昂貴,不能對病變組織取樣活檢。二,上消化道鋇餐消化道鋇餐造影,是指口服硫酸鋇造影劑後,在x線照射下顯示消化道有無病變的一種檢查方法,可對整個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進行清晰顯像的放射學檢查。
  • 科學網—超聲內鏡微探頭將開啟國產時代
    ■本報記者 張晶晶 提到胃鏡、腸鏡,或者B超檢查,大家都不陌生。
  • 「做胃鏡為何要抽血查梅毒、愛滋??」
    「做胃鏡為何要抽血查梅毒、愛滋??」 採血工作中,很多病人會問我們:「我是來做胃鏡檢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