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的常用的檢查方法, 腸鏡檢查對診斷下消化道的病變,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反覆發作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腸鏡檢查要比上消化道內鏡(胃鏡)檢查操作複雜,技術要求較高。受檢查者也有一定的痛苦,所以恰當選擇適應證,並與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配合應用,並掌握熟悉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症、禁忌症和檢查前的充分準備,可減少和預防併發症(腸穿孔、出血、心腦血管意外及氣體爆炸)的發生,提高腸鏡的診斷正確性。
下面小克說說腸鏡檢查的有關內容,供大家了解。
一、適應症:
1.下腹痛、腹瀉或便秘、便血(或持續隱血陽性)原因不明。
2. 高度懷疑存在結腸或迴腸末段病變。
3. 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或腹部包塊而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
4.結腸癌普查或結腸術後需要定期複查的情況。
5.結腸息肉或息肉摘除術後需要定期複查觀察病情和治療的情況。
6. 下消化道急性出血需要緊急電凝切除病灶或止血。
7. 腸道疾病手術中需要腸鏡探查或治療。
8.鋇劑灌腸造影發現腸道內有可疑病變,不能確定診斷或鋇劑灌腸造影正常者,但又有不能解釋的腸道症狀。
二、禁忌症: 嚴格說來,絕對禁忌證已經很少見,而相對禁忌症則較多見。以下情況不能或不宜進行腸鏡檢查或需要延遲腸鏡檢查時間。
1.結腸急性炎症性病變: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暴髮型潰瘍性結腸炎等。
2.嚴重心、肺功能不全,體質衰弱,不能接受術前清潔腸道準備和檢查。
3.腹腔、盆腔手術後或放射治療後,有廣泛腸粘連或懷疑有腸穿孔、腸瘻等情況。
4.精神或心理原因不能合作者如精神病、癲癇、重度抑鬱病等。
5.腸道準備不夠,內容物過多,影響腸鏡的進入和觀察。
6.妊娠及月經期。
三:結腸鏡檢查前準備;
1.需要檢查者的精神準備 :結腸鏡檢查前人們常有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難以配合檢查。因此,檢查前和醫生做好溝通,消除顧慮,很好的合作,使檢查能夠順利進行。
2.腸道準備:為了使檢查成功和診斷準確,需先清潔腸道,不然存留在腸道內的糞便和殘留物會妨礙腸鏡的進入,又會沾汙鏡面影響觀察效果,導致診斷失誤的發生。
清潔腸道除飲食控制外,應該在檢查前日晚適當服用瀉劑(50%硫酸鎂100— 200 ml)或檢查當日清潔腸道。 不要用肥皂水灌腸,因為肥皂水後刺激腸黏膜充血造成假象,所以多用口服高滲性溶液導瀉,如20%甘露醇250 ml頓服,再飲5倍水或2倍5%葡萄糖鹽水,就可達到清洗腸道的目的。
必須注意的是,在做高頻電凝術前準備腸道時不能用甘露醇,因為它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的氫氣遇電可發生爆炸。
3. 檢查前用藥: 腸蠕動強影響觀察時,可用靜脈注射山莨菪鹼10mg,以減少腸蠕動,但對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或近期有尿瀦留的人禁用,對情緒緊張者可以肌肉注射安定10mg、哌替啶50mg。
四、併發症:腸鏡檢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併發症,有時會出現如腸穿孔、出血、腸繫膜撕裂、漿膜撕脫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檢查前對病情了解較少或操作技術不熟練引起,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是腸穿孔及大出血,其次是結腸黏膜下氣腫的現象。
總的來說,為了檢查的順利進行及結果的準確性, 檢查前應該清潔腸道,減少腸內容物對檢查結果的影響,避免二次檢查或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