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肛腸檢查,會不會很尷尬啊?……

2020-12-06 騰訊網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說真的,肯定有點啊!菊花肯定要暴露出來啊。關鍵是可以只暴露菊花滴!對於隱私保護,醫生們還是想得很周到的。

當然,咱去肛腸科就是看菊花的。古人云: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閒言少敘~~~肛腸和大腸檢查一般有以下幾種:

1

肛門檢查

常規檢查大體可以分為三步:視診、指診、電子肛門鏡。看看肛腸科的常用體位:

視診:就是看一看,可觀察到外痔。

指診:呃,就是手指伸進菊花裡探查。可以檢查7-10cm;全稱叫作「肛門指診」,是肛門直腸疾病檢查中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可靠性,可以及時發現肛門直腸的諸多早期病變。約有80%的直腸癌是在指診時發現的。

電子肛門鏡:可以看清痔核的大小、個數、黏膜的顏色等,對痔瘡做出準確判斷。

電子肛門鏡是一個大約6cm長、呈喇叭口狀的設備,從肛門進入腸道,觀察腸道內是否有糜爛、出血點,黏膜顏色是否正常、是否鬆弛,是否有隆起的痔核,是否有潰瘍發生……

肛門鏡檢查不會損傷器官,被檢查者也不會有痛苦。

2

乙狀結腸鏡

可以看從肛門到乙狀結腸,看了下面這張圖,你就知道了。

3

全結腸鏡,也就是俗稱的腸鏡,這是今天的重點

可以看到全部大腸、回盲瓣、闌尾內口、和一小部分小腸(迴腸)。

這個是重點,目前除了檢查痔瘡,其他大腸疾病都需要腸鏡檢查;它無可替代。

可以發現腸黏膜的微小病變,比如結腸炎、潰瘍、息肉、早癌等;還能鏡下治療:如息肉、早癌的切除,止血、放置支架等,以及闌尾炎、痔瘡的治療。

還有各種高精尖的手術,比如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等等。

腸鏡檢查常用體位,還需要不斷變換

4

穿上檢查褲,不再尷尬

此前做腸鏡真的是要露出整個屁屁的,是有點尷尬~~~看下圖

目前很多醫院準備了檢查專用的一次性開襠褲:穿上後是下圖這樣子的:

看到沒有,這哥們兒穿著褲子檢查。

從後面看,這哥們兒也不尷尬,是不是?

再來個檢查褲的特寫:

還有,腸鏡檢查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除了醫生和護士,沒有任何無關人員在場。見下圖。

如果你做的是無痛腸鏡,一分鐘內就睡著了,顧不著害羞了。有的醫院在做腸鏡檢查時候,對於女性檢查者,還會允許家屬在場。這都是醫生的貼心之舉。

5

最後一個尷尬事,放屁和拉屎

做檢查時,很可能你會不自覺地「噗」的一聲......實際上,這並不尷尬,是很常見的事情,你也用不著道歉和難為情。再說醫生帶著口罩呢,也聞慣了,居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啦~

尤其是腸鏡檢查時候,醫生為了更好地觀察,會往裡面打氣,不但會有腹脹感,你還可能會「嘟嘟」地放氣~~

至於拉屎,哈哈,已經沒東西可拉了。僅僅是你有便意而已~~~~

你禁食了8小時以上,又喝了瀉藥,腸子裡面啥都沒了,最多是一點水。像下圖這麼幹淨:

所以,你可以儘管拉。拉拉拉~~~啦啦啦~~~你的檢查就做完了~~

本文首發:胃腸病

責任編輯:風禾

版權申明

相關焦點

  • 腸鏡檢查是怎麼樣子的?
    也有很多人通過電視、網絡、廣告甚至親朋好友另尋良方,直到自己不適感明顯到醫院就診進行檢查後發現結腸惡變才追悔莫及的。餘仁貴指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飲食葷素搭配不合理、久坐不動、少喝水……都為腸道健康亮起了紅燈。很多人之所以諱疾忌醫、拖延病情,主要就是因為對醫院的檢查環境陌生和恐懼腸鏡檢查。那麼腸鏡檢查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 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有個女性患者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還沒等接診醫生餘仁貴開口提問病情,患者就開口了:「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腸鏡檢查痛苦嗎?」原來這位患者家裡有腸惡變史,最近也是聽別人說有腸惡變家族史的人應定期做腸鏡檢查身體健康,但是因為對腸鏡的陌生而產生的恐懼使這位女性猶豫不決,終於在再三考慮下,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餘仁貴告訴女患者,有大腸惡變或腺瘤家族史的人,確實應高度警惕,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惡變患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 做腸鏡檢查感覺太尷尬怎麼辦?醫生教你一招,幫你避免尷尬
    對於腸道疾病的診斷來講,進行腸鏡檢查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檢查手段,而有的人會認為做腸鏡檢查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也有的人會認為做該項檢查的時候需要把褲子給脫掉,感覺會十分的尷尬,所以都不願意接受腸鏡檢查。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所覺得恐懼以及尷尬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對於這些檢查項目並不了解。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關於腸鏡檢查時候的問題。腸鏡是怎麼做的?
  • 女病人做「腸鏡」,男醫生來做,會不會很尷尬?親歷者說出感受
    小九在微博衝浪時,看到一個姐妹分享自己做腸鏡的經歷:我一直感覺粑粑不太正常,所以去了醫院(拖了兩三個月), 門診讓我做腸鏡,我選擇無痛的。預約好了下周一,檢查前周六日讓吃流食(我本來也沒吃幾口),周一早上六點起來喝瀉藥(七點起的),然後喝第一杯:沒那麼可怕嘛!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腸鏡檢查主要是醫生通過對大腸以及結腸內的一種病變診斷方式,通過腸鏡檢查能夠讓醫生直接觀察到我們腸道中的一些情況,從而了解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這樣的話也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判斷出腸道中是否存在的一些疾病現象,但是腸鏡檢查的話,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儘量的不去選擇做腸鏡檢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那麼腸鏡檢查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
  • 腸道息肉長度超過2釐米需檢查
    昨天上午,是大連中心醫院肛腸科主任的門診日。「能從腸鏡檢查報告看到溜光水滑的腸道,越來越少了。」醫院一天做120個腸鏡檢查,幾乎有100人有息肉單發的多發的、腸炎、大面積潰瘍、腫瘤等問題,當然,這個高比率跟大多數腸鏡人本來就會有一些症狀有關係。另一方便,吃得越來越精細,腸道有問題的人的確越來越多。
  • 做腸鏡的時候要脫褲子,怎樣避免尷尬,醫生教你一招!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最重要的檢查手段,有一些朋友認為腸鏡檢查很痛苦,或者覺得腸鏡檢查要脫褲子,覺得很尷尬,不願意接受腸鏡檢查。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尷尬和恐懼,主要是因為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腸鏡是怎麼做的。
  • 網友「社死」分享:肛門指檢遇上老同學,沒有最尷尬,只有更尷尬
    當然,最後我沒去吃飯,誰想和「捅過」你「菊花」的醫生吃飯啊?這大概是我二十多年人生中最尷尬的一次經歷了! 看完網友的分享,是不是覺得尷尬的氛圍都要溢出屏幕了?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因為尷尬、害羞等各種原因拒絕過直腸指檢。 但是你知道嗎?
  • 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在體檢時需要檢查各種各樣的項目,有些是很輕鬆的,比如拍片、做B超,有些相對有點疼,比如抽血,也有些是令人難受、甚至排斥的,比如腸鏡。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細小的攝像頭,放入到整個器官中,拍攝裡面的狀況,產生不適是必然的。只不過腸道環境更為複雜,做腸鏡要比做胃鏡檢查更加難受,甚至會讓一些人留下心理陰影。
  • 女人做「腸鏡」碰上男醫生,尷尬得不想見人,能換個女醫生嗎?
    但是,有些女性在做腸鏡檢查的時候,發現操作的醫生卻是男醫生,讓很多的女性感覺到困擾,性別上面的差異也會讓人感覺到尷尬。那麼,男醫生給女患者進行腸鏡檢查,是否真的會很尷尬呢?能換女醫生嗎?男醫生給女患者進行腸鏡檢查,很尷尬?能換女醫生嗎?
  • 做腸鏡檢查有大量糞塊、糞渣、糞水,會影響結果嗎?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的常用的檢查方法, 腸鏡檢查對診斷下消化道的病變,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反覆發作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腸鏡檢查要比上消化道內鏡(胃鏡)檢查操作複雜,技術要求較高。
  • 帶你了解最便宜的肛腸檢查——直腸指檢
    紅網時刻7月27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聊到肛腸檢查,大家想起來都是肛門鏡、胃鏡等器材檢查設備,但是肛腸檢查中有一項檢查,既方便又便宜,那就是直腸(肛門)指檢。直腸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操作簡單,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釐米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
  • 結直腸癌的體檢篩查不只是腸鏡,還有高危因素評分、糞便檢查等等
    +病理是金標準啊。而且還真的是查出腸癌來了,就是前些天我說的那個胃癌肝轉移術後查出結腸癌的那個病人,大家可能有疑問,為什麼最後都是要做腸鏡呢,因為我說的這些檢查是篩查出高危人群,而腸鏡、病理檢查則是診斷。你問我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了,大便隱血陽性肯定是有問題的。
  • 做腸鏡檢查前,了解這3點,能減輕疼痛感
    做腸鏡能檢查出多種疾病,比如大腸息肉、慢性結腸炎、早期結腸癌和潰瘍性結腸炎等。一提到做腸鏡,很多人甚是驚慌。做腸鏡是把帶有微型電子攝像機的纖維軟管,從肛門部位插入進入大腸中來檢查大腸部位病變。做檢查前一定要了解其相關事項,能減輕疼痛感。
  • 胃鏡、腸鏡、鼻鏡……一文讀懂內鏡檢查
    原創 健康科普 京醫通在疾病的檢查方法中,內鏡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胃鏡、腸鏡、鼻鏡、支氣管鏡等。那麼,什麼是內鏡?做內鏡痛不痛?今天我們請胸科醫院的專家,來給大家講一講檢查中的內鏡!
  • 做腸鏡檢查,如何減輕痛苦?幾個建議,希望你能收好
    一說起「胃腸系統」人們似乎總是會先想到胃部,但其實腸道也是非常重要的腹腔器官,在排毒以及接受營養方面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並且不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都會損傷腸道並引發腸道疾病,而且腸道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此時及時完善腸鏡檢查是排查腸道疾病的關鍵舉措。
  • 腸鏡檢查前應注意什麼?做好6個準備,非無痛腸鏡也無須害怕
    說起腸鏡,很多人會感覺害怕,因為它是將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通過肛門到達直腸,在進入的過程中讓人感覺害怕,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臨床上推出無痛腸鏡,讓患者在麻醉的狀態下進行檢查。而有人擔心無痛腸鏡檢查不準確,也猶豫到底普通腸鏡和無痛腸鏡哪個好?一起來了解一下。
  • 究竟腸鏡是怎樣一種檢查,沒想得那麼恐怖,醫生告訴你它的優缺點
    在出現腸道不適之後,比如便血、黑便或大便不規律等,醫生都建議患者進行腸鏡檢查。然而,有不少朋友對腸鏡充滿了誤解和疑問,害怕腸鏡會傷害自己的身體。且有部分朋友在進行普通腸鏡檢查後,對做腸鏡時產生的痛苦描述有所放大,這都給患者造成了恐懼心理。
  • 會不會感覺疼?
    作為肛腸科醫生,最令人面紅耳赤的技術,大概就是一指神功-直腸指檢了。在肛腸科中,有肛門鏡,腸鏡等檢查手段,最令人驚奇的那一定是直腸指檢。僅僅靠醫生的一根手指就可以判斷直腸是否出現病變。這項檢查不需要任何的其他道具輔助,也沒有任何機器可以替代。通過醫生的手指伸入肛門,就可以知道肛門以及周圍的部位是否出現疾病。可謂是「一指定乾坤」。不僅檢查的方式簡單,容易接受,在價格上,直腸指檢也是很容易被人們接受的。相比於腸鏡,肛門鏡而言,直腸指檢可以說是最便宜的檢查了。
  • 母女倆同時查出腸癌——有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腸鏡檢查!
    而非息肉性遺傳性大腸癌比如林奇綜合症,其親屬患癌的機率則會更高、子女罹患的年紀會更年輕。最好的檢查手段就是腸鏡腸鏡檢查,簡單講,腸鏡是一根細細的,柔軟靈活的,帶光的管子,末端有個攝像頭,可以錄像也可以拍照。醫生把它放進病人的腸道來檢查,可以直視地發現有沒有息肉或者其它異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