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息肉長度超過2釐米需檢查

2020-12-03 39健康網

  昨天上午,是大連中心醫院肛腸科主任的門診日。「能從腸鏡檢查報告看到溜光水滑的腸道,越來越少了。」醫院一天做120個腸鏡檢查,幾乎有100人有息肉單發的多發的、腸炎、大面積潰瘍、腫瘤等問題,當然,這個高比率跟大多數腸鏡人本來就會有一些症狀有關係。另一方便,吃得越來越精細,腸道有問題的人的確越來越多。腸癌也處於高發期,中心醫院每年就能做400多例結直腸腫瘤手術,2012年,全市腸癌手術每年接近1600例。

  腸癌高發,與飲食過於精細、大魚大肉、醃漬食品、化學農藥等都有關係。

  在郭旭的門診,每當看到有息肉病的患者,他都要格外多囑咐兩句,定期隨診啊。昨天上午,一個中年患者前來複診,半年前他因結腸多發息肉,醫生用腸鏡從他腸道裡切除了二十多個息肉,此次複診,又長了6個息肉,郭旭又用腸鏡切了。

  郭旭告訴記者,80%的結直腸癌都是由大腸息肉演變而來,在成為癌瘤前有長達5~10年的良性發展階段,息肉在遇到一些誘因後會惡變。結腸息肉初期只有一顆黃米粒大小,患者一點感覺都沒有,但隨著息肉變大,有的人會出現貧血、腹痛、梗阻,如果息肉長在肛門口,則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需早做檢查。

  不過,當息肉長到兩釐米大小,癌變的可能性達50%,應儘早切除。

  郭旭會告訴患者,改善腸道環境,首先需要改變飲食習慣。但要改變人的飲食結構難度非常大,「不吃辣的吃不下飯」「我有應酬,不喝酒肯定不行「「就愛吃肉」……醫生經常發現,患者改了一兩個月又恢復原樣,這就是腸癌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如果家族有腫瘤基因,早做預防就非常有必要的。

  醫生提醒

  防腸癌體檢便潛血和 腸鏡最有效

  每個腸癌病房探視過的人都生出這樣的慨嘆:腸癌真多啊,男女發病比率越來越接近。郭旭主任告訴記者,預防辦法就是兩個,一是改變飲食習慣,二是做把腸鏡作為常規體檢項目。因為在接受腸鏡的人群中,發現大腸息肉等癌前病變的比例很高,如果在息肉階段進行手術摘除,往往可以避免癌變的可能。此外,潛血檢查也能發現消化道腫瘤的端倪,因此,中心醫院開展的腸癌早期篩查中,按照國際標準,把便潛血和腸鏡檢查,作為結直腸癌防治簡單而最有效的手段。對於有家族腫瘤病史及近期有無不適或可疑症狀等,是重點推薦篩查人群。經過規範診療,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機率及生活質量都會得到極大的保證。

相關焦點

  • 腸鏡查出息肉,要不要立刻切除?這三種息肉最好別拖,有病變風險
    而且,由於大腸癌早期症狀不夠典型,患者往往在早期難以發現腸道病變。即便是有輕微不適,在聽到需要腸鏡檢查時,部分人還會產生退縮心理!殊不知,腸鏡就是篩查大腸癌的最佳方式,它能直接觀測腸道環境,並及時發現微小病灶。有科學研究表明,腸鏡篩查大腸癌的準確率,能達到99%以上。而且,從健康腸道發展至癌變,有多個因素影響,比如腸道內的息肉發展,就是癌變因素之一!
  • 四種腸道息肉一旦發現,最好及時切除,一拖再拖會變成惡性腫瘤
    醫生說,大腸息肉是腸道裡一種很常見的病變,很多人都有大腸息肉,只是絕大多數時候,大腸息肉並不會引起特殊的不適,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息肉是可能轉化成大腸癌的,對於這樣的大腸息肉,我們稱之為癌前病變,由於轉化成腸癌的風險比較高,所以對於這種息肉,一定要及時切除。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據統計,50%~60%大腸癌患者、30%大腸息肉患者的FOBT試驗均呈陽性。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做腸鏡檢查。FOBT也是目前惟一得到循證醫學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篩檢手段,可使大腸癌死亡率降低18%。優點:方法簡便易行,可作為普查篩選手段。缺點:假陽性較高,痔瘡、肛裂、肛周溼疹、生理期等多種因素均可導致陽性結果,缺乏篩查特異性。2.
  • 腸道愛長息肉,是什麼原因?找對方式方法,或能讓腸道乾淨
    腸道中的息肉和結節令大家非常困擾,因為它有可能會發生癌變,引起腫瘤,結腸息肉就是其中之一,危害也比較大,很多結腸腫瘤的患者,因為沒有重視息肉,導致發生了癌變,只有了解長息肉的原因,才能夠做好防護。一、腸道愛長息肉,是什麼原因?
  • 膽囊息肉的檢查診斷
    所謂假性腫瘤,是指由於肝膽清理功能失調、紊亂引起膽固醇積聚、結晶,膽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膽囊、膽汁異常改變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變,此類膽囊息肉的特點如下: 1、膽囊息肉之真性腫瘤: 一般無慢性膽囊炎病史;發現過程:一般為體檢發現; B超檢查特點:單發、中強回聲光團、不移動、體積較大(一般超過1cm)、多發於膽囊頸部、外形圓或類圓光團、不移動;症狀:一般無症狀
  • 大腸息肉知多少?
    可能與中老年人胃腸動力不足、糞便長期留存腸道對黏膜反覆刺激、免疫功能低下、腸道內有益菌群數量下降、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升高等因素有關。長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者發生率較高,而吃蔬菜及維生素C多者較低。膳食中脂肪類成分超過40%是形成大腸息肉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攝入不超過膳食的15%,發病率就會顯著降低。
  • 疫情期間不方便複查腸鏡,腸道息肉會不會長出來?醫生給你解心疑
    這讓很多年前想著過完春節去複查腸鏡的人心生焦慮,生怕耽誤了自己的檢查讓息肉復發,甚至癌變。今天就有一位老患者跟我諮詢腸息肉的事情,雖然我已不在臨床一線,但是這些信任我的老患者們依然會在檢查前聯繫我,讓我出出主意。這位老人家此前在我這裡做過多次腸鏡檢查,每次都能夠發現幾枚息肉,由於家中的一位兄弟之前是因為大腸癌離世,因此老人對於腸道息肉非常的在意。
  • 體檢發現腸息肉怎麼辦?看海醫二院專家如何解答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症狀。  3.伴發出血者可出現貧血,出血量較大時可出現休克狀態。  哪些人是腸息肉的高危人群?  1.大腸癌高發區年齡超過40歲者;  2.有腸道症狀的人群。
  • 腸鏡發現腸息肉是怎麼回事?怎麼切個息肉還要另外收費
    根據她的病情,我準確地判斷,她應該是腸道的疾病,給她開了腸鏡檢查。腸鏡一般指的是大腸鏡,不包括小腸鏡。小腸很長,可以達到5-7米,做小腸鏡難度大,發病的機會也沒有結腸和直腸的大,一般考慮有腸道疾病的,先看結腸和直腸,有需要才去做小腸鏡或者膠囊內鏡。腸息肉是怎麼回事?息肉是人體正常組織上生長出來的小腫物。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結腸息肉是因為腸黏膜長時間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增生,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當病情嚴重時才會出現間歇性便血或胸口悶脹。需了解結腸息肉相關的症狀,能快速做診斷和治療,防止發生癌變。所以適當的了解結腸息肉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結腸息肉的發生呢?
  • 查出直腸息肉之後...
    那麼直腸息肉嚴重嗎?      直腸息肉是生長在直腸內的一種增生性的組織,直腸的長度是12到15公分,除肛管以外其餘的地方都可以長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的發病原因大多都是由於直腸炎長期未得到了控制,直腸炎炎症增生成為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可分為四種類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管狀腺瘤性息、肉絨毛膜狀息肉前兩種息肉比較安全,不容易惡變。
  • 冷靜而嗜血的潛伏者——腺瘤性息肉
    這時我們的腸道和機體終於認識到它的可怕,警報四起,便血,便秘,腹痛,發熱、消瘦。這時的我們開始疲於做各種檢查,做手術,化療,放療,但已經於事無補,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凋謝。 所以,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長了息肉,只有在腸鏡檢查時偶然發現。
  • 結節、增生、息肉,到底用不用治?這一篇全看懂!
    子宮肌瘤:多數都相安無事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病,很多人得知自己患病後都很緊張,其實,只有下面四種情況需治療:第一種,子宮肌瘤長得很大,單個肌瘤超過6釐米時需手術;第二種,當瘤子小於6釐米但往子宮前面生長、壓迫病人膀胱導致尿頻等時,需手術;第三種,同時出現大出血、月經量很多,藥物治療無效時;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
    據統計,50%~60%大腸癌患者、30%大腸息肉患者的FOBT試驗均呈陽性。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做腸鏡檢查。FOBT也是目前惟一得到循證醫學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篩檢手段,可使大腸癌死亡率降低18%。 優點:方法簡便易行,可作為普查篩選手段。
  • 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健康意識大大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
  • 小腸裡兩次取出了600多顆息肉 最大的直徑10釐米!從3歲就開始做...
    杭州新聞2020年8月23日凌晨2點多,來自山東的劉宗磊躺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附近的賓館床上,難以入眠。從山東、北京、重慶再到杭州,回憶起女兒這十二年來的求醫路,他滿是感慨。而其實,無論是年輕醫生說的黑斑息肉症候群還是多發性錯構瘤,都是劉宗磊一家壓根就沒聽說過的。劉宗磊自己通過網絡查了查黑斑息肉症候群的典型症狀,肚子痛、嘴唇有黑斑、腸道息肉,倒確實和女兒的病對得上號。
  • 查出直腸息肉之後……
    直腸息肉是生長在直腸內的一種增生性的組織,直腸的長度是12到15公分,除肛管以外其餘的地方都可以長直腸息肉。直腸息肉的發病原因大多都是由於直腸炎長期未得到了控制,直腸炎炎症增生成為直腸息肉。直腸息肉可分為四種類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管狀腺瘤性息、肉絨毛膜狀息肉前兩種息肉比較安全,不容易惡變。
  • ...癌症籠罩的家族」2名家族成員息肉惡化為直腸癌 專家:免疫治療...
    當前,亟待解決的是2名家族成員直腸癌術後治療費問題。31歲的符春意和六姨李秀梅因息肉惡化為直腸癌,先後住進了海南省腫瘤醫院的同一間病房,並做了全結直腸切除術,無法保肛。面對病魔的無情,家族親戚來探望,互相鼓勵要堅強,「一定會好起來的!」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腸鏡檢查主要是醫生通過對大腸以及結腸內的一種病變診斷方式,通過腸鏡檢查能夠讓醫生直接觀察到我們腸道中的一些情況,從而了解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腸鏡檢查是利用一直可以彎曲的醫學儀器它的直徑大約是1釐米長度是140cm,在這根管子的末端有一個帶有微型電子攝像機的纖維軟管從肛門部開始慢慢的進入大腸內逐步的檢查結腸以及大腸的內在情況。
  • 體檢時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先別慌,提醒該做這項檢查排除腫瘤
    範女士向醫生詢問後得知,腫瘤標誌物中的糖類抗原(CA724)是檢測胃腸道癌症的化驗標誌之一,主要見於胃腸道,對胃腸道息肉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於是,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範女士決定做胃腸鏡進行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