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颱風肆虐的季節,對於颱風天氣開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 5號視頻

夏季是颱風肆虐的季節,對於這個季節,車主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颱風天氣開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狂風暴雨天氣下,開車出門前,一定要檢查雨刮器、剎車、燈光等是否完好。雨天路滑且視線不好,新手最好不要開車出門。

2.狂風中,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等空曠的道路上,風力會比城市道路更大。在風力很大的路段開車,最好的辦法是減速慢行。如果在行車過程中感覺車輛不受控制,應立即找安全的地方停車。

3.狂風中行車,要注意行人的動向,特別是那些用東西包頭走路或快速行走的人;狂風大作時,汽車喇叭的作用大大減弱,有些行人或司機可能聽不見喇叭聲;貨車司機要綑紮好車上裝載貨物,以免其被大風吹走或散落下來傷人。

4.狂風過後,路面會有樹枝、玻璃等雜物,還有許多水坑,這時要放慢車速,提前繞開障礙物。

5.遇到暴雨時,能見度很差,僅憑雨刮器不能保證安全,一定要打開燈光,包括大燈和雙閃燈。大燈可提醒對向行駛的車輛,雙閃燈則可提示後方車輛。

6.如果是風雨交加,且風急雨大,一定要加倍小心。能見度小於100米時,應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雙閃燈,車速不得超過40公裡/小時,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能見度小於50米時,應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雙閃燈,並馬上找安全處掩避,不得強行駕駛。

7.暴雨會導致不少路面出現積水。積水超過輪胎的一半時,不能冒險通過,否則很容易導致排氣管進水,最終損壞車輛;積水低於輪胎的一半高度時,車輛一般可以通過,但也不能大意,應低擋慢速平穩通過,防止水花濺到發動機上部的電器,造成熄火;離開積水路段後,不要立即快速行駛,因為剎車片濺水後可能導致剎車不靈敏,此時應低速開一段時間,等剎車片上的水分甩掉或蒸發後再正常行駛;如果車輛在水中熄火,千萬不要再次啟動,應打電話求援。

對於颱風天,如果風雨過大的話,建議大家還是不要開車出門,因為很容易受到影響,一不小心就會發生交通事故,因此大家開車出門還是要注意天氣的變化。

以上就是夏季是颱風肆虐的季節,對於颱風天氣開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的全部內容分享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臺灣颱風季節是幾月 臺灣夏季颱風多嗎
    臺灣是個非常適合自由行的聖地,這裡的「寶島風情」是獨一無二的,花蓮獨特的山海奇景、墾丁醉人的熱帶風光都是吸引遊客的理由,很多人想夏天去臺灣,但是又擔心颱風問題,臺灣颱風季節是幾月 呢?臺灣夏季颱風多嗎?這些問題下面小編來說說。
  • 颱風多發季節,行車多注意!
    在我國,春季冬季一般不會發生颱風而夏秋季為颱風多發季節也就是現在所處的8、9月份強颱風的發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嘯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卡友們在這個颱風多發季節開車在外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點1注意關注氣象信息出發前一定要注意諮詢氣象信息最好通過官方網站、交通廣播等途徑提前了解出行路況
  • 夏季颱風高發季!刮颱風時要注意什麼
    夏天是颱風高發的季節,那麼在刮颱風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一些什麼,怎麼做才是最正確最安全的呢?一起來看看吧。方法/步驟下雨的時候關緊門窗:颱風來臨的時候經常是大風大雨,所以家裡的門窗一定要檢查好,是不是都已經關好了,下雨可能會持續很久,所以也要安置好汽車停放的位置。
  •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風更強?
    夏颱風、秋颱風,哪個季節的颱風才能代表颱風裡的最強者?老規矩,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都是颱風,為何一姓夏一姓秋?我國地域面積廣大,各地季節起止時段不同。為了統一說事,習慣上把6-8月統稱夏季,9-11月看做是秋季。基於這個判定,6-8月的颱風就歸為夏颱風,9-11月的颱風就歸為秋颱風,至於其他月份,由於不是颱風多發期,就暫不在此討論。
  • 颱風季節說颱風
    今年第四號颱風越來越靠近海南島。
  • 超強颱風「亞薩」肆虐南太平洋島國斐濟,近中心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一般生成於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是一種強大的熱帶天氣系統,根據其分布的位置不同,名稱有所不同,在太平洋的就叫颱風,而分布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就叫颶風。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恐怖?堪稱颱風之「秋老虎」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超強颱風「山竹」在菲律賓肆虐後,將於9月16日在我國廣東湛江沿海一帶登陸,當地已做出最高級別的一級響應準備。據介紹,秋颱風「山竹」或將成為今年的「颱風王」。記者查閱氣象資料顯示,自2005年以來的前20位最強烈的颱風中,「秋颱風」佔據了13席,多數「颱風王」是秋颱風,堪稱颱風之「秋老虎」。
  • 梅雨 高溫 颱風 夏季「三劍客」今年有啥不尋常
    出梅首日,浙江武義、永康、松陽等地的最高溫便已攀升到35℃,梅雨高溫「無縫交接」,第5號颱風「丹娜絲」也在趕來的路上。梅雨、高溫、颱風,是浙江人熟悉的夏季「三劍客」。隨著今年「性子狂躁」的梅雨季正式結束,接下來便是高溫和颱風唱主角。今年夏季,我省的天氣已經、正在、將要經歷哪些不尋常?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氣候密碼?且和記者一起,跟隨省氣象部門的有關專家一探究竟。
  • 山東暴雨預警升級 看防禦颱風暴雨天氣注意事項
    溫馨提示:為全面做好防禦9號颱風「利奇馬」工作,市南區教體局提醒學生及家長們,請注意:1.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颱風預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颱風行動對策。2.注意出行安全。暴雨及大風期間儘量避免出行。3.學習防臺防汛相關知識,保障家庭人身財產安全。4.謹記相關報警電話,必要時及時撥打予以求助。
  • 颱風高發季節
    省防總有關專家介紹,廣東未來天氣不穩定因素多,一方面全省的降水過程還會持續;另一方面受西太平洋和南海熱帶季風的影響,每年平均登陸廣東的颱風有3.5個,目前廣東開始陸續進入颱風多發季節,強颱風登陸和流域性洪澇、局部性洪澇災害隨時有可能發生甚至同時發生,下一階段的三防任務更繁重、形勢更嚴峻。
  • 颱風天氣對飛行的影響
    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颱風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颱風?     颱風是產生於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常伴有狂風、暴雨、風暴潮,其多發於夏季。在氣象學上把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稱為颱風。 颱風的天氣符號表示為「」。
  • 颱風來了!今年首個影響廣東的颱風?!未來一周的天氣是……
    炎熱的5月終於結束了回想經歷了N天的高溫天氣小夥伴們心有餘悸每次出門的我們大概都是這樣的吧↓↓↓久違的降雨讓持續了半個月的高溫天氣有所緩解但是接下來颱風要來了!此外大家最關心的高考天氣:據@廣州天氣預計受其雲系影響,7日至8日(高考期間)可能給廣州帶來明顯風雨,對交通出行有一定影響。家長和考生注意充足時間,提前出門,並請密切關注廣最新預報預警信息。
  • 颱風季節,你的體重能抗住幾級颱風?看看你幾級風力會起飛
    每到颱風季節的時候,很多身材嬌小的女孩子肯定會覺得非常難受,因為就算是沒有遇到那種百年一遇的颶風,普通的大風也已經足夠人頭疼了,畢竟下雨的時候要打傘,而傘迎風面非常大,很容易就會被連人帶傘一起吹跑。那麼颱風季節,你的體重能夠抗住幾級颱風呢?
  • 颱風「紅霞」停編,下一個颱風就緒?廈門未來的天氣是……
    >第11號颱風「紅霞」已停編, 下一個颱風「白海豚」就緒? 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昨天17時前後已經停止編號了,根據中央氣象臺中長期預報,未來10天,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可能還將有1個颱風生成,新的颱風將會被命名為「白海豚
  • 2020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沙德爾」或將在15...
    天氣網訊 進入10月份,颱風季節仍在持續,截止到目前,已經有三個颱風出現,分別是,燦鴻、蓮花、浪卡。此外,位於菲律賓遠海區的94w胚胎正在醞釀中,根據GFS模擬數據顯示,預計將在15日有望生成為第17號颱風「沙德爾」,隨後繼續向越南方向靠近,並且有可能對我國沿海地區帶來影響。
  • 颱風有消息了!廈門這周的天氣是這樣……
    由於夏季的天氣變化  和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很大的關係  今天,副熱帶高壓減弱東退  廈門天氣變得不太穩定  怎麼個不穩定呢?  未來1-2周,或有颱風生成!  ↓↓↓  25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臺發布未來10天的中期天氣預報。對於長時間處于晴熱高溫天氣的江南華南多地來說,這份報告預測,8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有1個颱風生成。
  • 「利馬奇」颱風肆虐 人工智慧技術加入颱風備戰群
    近日,隨著颱風「利馬奇」的強勢登陸,全國多地出現大風強降雨,一時間,朋友圈,微博等其他社交平臺全是相關信息。除了民眾一心,高度警戒之外,人工智慧預測加入,對於平安度過此次自然災難同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據了解,「利奇馬」超強颱風8月10日,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30百帕,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強度最強的颱風,同時躋身建國以來,登陸浙江最強颱風第3位。登陸之後,強勢席捲浙江,江蘇,山東等多地,伴隨有持續性強降雨,同時帶來大風天氣。所到之處,對於居民生活,工廠作業,快遞物流等正常運轉,形成了巨大威脅。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為「兇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作為今年的全球「風王」,秋颱風「山竹」已於9月16日在我國廣東登陸,其間一路奔襲帶來狂風驟雨,道路被淹、街道積水等景象被頻頻刷屏。當下已經進入9月中旬,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轉涼、秋意漸濃,為何海上颱風仍在肆虐,秋颱風又為何如此「兇猛」?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
  • 颱風路徑一鍵查詢,新晴天氣推出「颱風數據」服務
    6月14日,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在我國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為獲取颱風路徑信息,減少颱風影響災害,新晴天氣於6月正式上線「颱風路徑查詢」服務功能,用戶可直接通過「新晴天氣APP」實時查看最新颱風路徑,獲得最新、最全面的颱風預防措施。
  • 颱風有消息了!廈門這周的天氣預報來了
    全市最高氣溫普遍在33℃-36℃局部地區最高氣溫超過37℃其中,廈門本站最高氣溫為35.2℃由於夏季的天氣變化和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很大的關係今天,副熱帶高壓減弱東退廈門天氣變得不太穩定怎麼個不穩定呢?颱風去哪兒了?自1949年以來,颱風生成源地——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每年在7月至少會有1個颱風生成。而從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來看,今年7月,將大概率出現沒有颱風生成的現象,這也被氣象界視為罕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