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號颱風越來越靠近海南島。作為熱帶海島的固定客人,颱風每年都多少要影響熱帶海島居民的生活,在熱帶海島生活的人們對此似乎也是非常習慣了。
熱帶颱風對熱帶地區的人們來說,如同寒帶地區的暴風雪對那裡的居民的感覺應該差不多吧?人們總是或多或少的與自己生存的環境氣候保持著某種必然的聯繫。這種聯繫也許會改變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和生命的感知。
從北回歸線到南回歸線這個地球中間區域,經常會有熱帶風暴氣旋在活動,而這片地區往往生活的人群的數量之大,生活質量也並不高。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和颱風有關係麼?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熱帶地區漸漸通過海島旅遊進入到工業化社會的協作體系裡。溫帶和寒帶地區的人們也逐漸的往熱帶地區遷徙。這種遷徙的結果,是各種文化的交融和匯集。但適應熱帶生活是每個外來的移民必須適應的新的生活方式。
颱風天氣就是新的海島移民必須體驗的一種生活,每年估計有20多天的時間會用在如何與颱風的天氣一起度過。停水,停電,停氣,這種生活暫時的不便利也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颱風季節會帶來大量的雨水降臨,這也給予了熱帶海島足夠的淡水資源,並且調節了當地炎熱的氣候,但是潮溼的空氣中,不免讓皮膚會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對於乾燥地區生活慣的人來說,這可不是好的體驗。
颱風一定會每年光顧海南島的,這是一個固定的節奏,作為一個定居在熱帶海島的居民來說,與颱風這個氣候現象和諧共處,不急不躁,享受颱風的日子,也許才是熱帶海島人應該具備的能力。
颱風,你好!作為一個海島居民,我對你既不歡迎也不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