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泰坦衛星,零下179度的冰蓋下,科學家:或適合生命生存!

2021-01-15 企鵝科學

泰坦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是有機分子的溫床,孕育著複雜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這些碳氫化合物被認為在40億年前的原始地球上也有存在。然而,泰坦表面在零下179攝氏度處於深度凍結狀態,科學家所知道的生命不可能存在於泰坦寒冷的表面。在泰坦地下深處則是另一回事,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在飛行過程中進行的重力測量顯示,泰坦冰蓋下有一片海洋、

在泰坦這片海洋中,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領導一個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的研究小組,正在尋求更好地了解泰坦海洋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它與泰坦大氣和表面有機分子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泰坦豐富多樣的有機分子是太陽紫外線照射的產物,紫外線與泰坦大氣中的主要氣體(氫、甲烷和氮)發生化學反應。

由此產生的複雜碳氫化合物可能是生命組成部分,或為生命提供化學營養,而在其海洋泰坦內部,蘊藏著這種生命的潛在棲息地。由噴氣推進實驗室的Rosaly Lopes領導,NAI團隊的四個主要目標是確定泰坦這些有機分子如何在大氣、表面和海洋之間運輸,然後在海洋中發生什麼過程使其適宜居住,然後海洋生物產生什麼生物特徵,最後這些生物特徵如何運輸回表面,在那裡它們可以被檢測到。


泰坦衛星項目探索計劃


到2023年4月為止,該項目已經由印度國家自然科學研究院資助了5年。該項目圍繞有機分子和生物特徵穿過大氣和海洋周圍冰層的路徑進行組織。該團隊目前有30名科學家分布在多個機構,在每個目標下,有幾個研究,每個研究有一個首席科學家。每一項研究都是按照時間表進行,因此,對第一個目標的研究(有機分子的運輸)所產生的結果可以用於後續目標研究。科學是沿著有機分子的路徑,從形成的大氣層頂部向下穿過地殼進入海洋,如果那裡發生了生物學現象,那麼這些有機分子是如何回到地表並變得可見的。


目標1:運輸


該研究項目的初步科學成果來自康納·尼克森和在NASA戈達德團隊,利用智利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研究泰坦大氣的化學成分。準確地知道在大氣中發現的分子種類,使研究人員能夠建立一個全面的大氣光化學模型,為了解什麼有機物能夠到達表面並可能進入海洋奠定基礎。科學家對土衛六大氣層的了解大多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特別是CIRS紅外光譜儀。然而有些分子物種在紅外光譜中太微弱而不能被CIRS探測到,但是它們對ALMA來說要亮得多。

科學家們特別提到了幾種氰化物分子,CH3CN、C2H3CN和C2H5CN,它們是阿爾瑪能夠探測到的泰坦大氣中關鍵含氮分子。同時,卡西尼號和阿爾瑪號還發現了更多種類的分子。後者探測到微量有機氣體的空間變化,這些氣體是由太陽紫外線分解甲烷和分子氮而產生。隨著這些微量氣體在大氣中向地表漂移,可以與其他有機分子發生反應,形成越來越複雜的有機物。因此,所觀察到的空間變化可能會影響表面有機物的豐度和類型,以及哪些有機物接近進入亞表面的通道。

卡西尼號觀測土衛六半年,從北方冬季到北方夏季,到現在卡西尼號的任務早已經結束,阿爾瑪將能夠觀察土星和土衛六剩餘年份的大氣變化,以及有機分子豐度是如何變化的。例如,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團隊對卡西尼號數據的分析發現,泰坦平流層中的丙烷和丙基等C3Hx碳氫化合物存在季節性變化。作為目標1的一部分,剩下的研究包括了解分子在析出大氣層後是如何穿過表面運輸,這是康奈爾大學亞歷克斯·海耶斯(Alex Hayes)領導的一項任務,下一步是了解有機物在表面是如何被修飾的,然後它們是如何從表面移動到海洋。

後一個問題產生了一種令人驚訝的可能性。到目前為止,該項目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來自德克薩斯州西南研究所的Kelly Miller, Hunter Waite和NAI團隊成員Christopher Glein的研究,該研究提出泰坦的氮大氣來自於在泰坦形成時被困在泰坦內部的有機分子,隨後這些氣體的加熱釋放出氮,並滲透到地表。研究表明泰坦內部已經有有機物可以從下面進入海洋,所以即使有機物不能從表面進入海洋,海洋仍然可以包含生命的構建塊。這些有機物實際上可能是通過低溫火山作用滲透上來,這也為泰坦表面的一些有機物創造了一個可能的起源。


目標2:宜居性


如果泰坦存在有機物穿過冰層從表面進入海洋的途徑,那麼下一步就是要弄清楚海洋,或者在通往海洋旅程中冰層中的任何地方,是否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這就是研究高壓、耐寒生物體生物學家們發揮作用的地方。在這之前,科學家需要對海洋有更多的了解,儘管卡西尼號通過重力測量證實了海洋的存在,但不知道海洋的確切組成,如密度,熱剖面,以及冰蓋的整體結構。

為了更好地了解土衛六泰坦海洋及其潛在的可居住性,科學家從幾種可能存在的合理成分入手,然後逆向研究,建立理論模型。儘管直接探索土衛六泰坦的深層或海洋可能是不可能的,但科學家們打算利用理論建模和實驗室實驗來模擬可能的條件,以便更好地理解冰殼和海洋之間的界面,以及巖石內核的海洋和這些界面上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流動,這些界面可能支持微生物。


目標3:生命生存


為了使生命能夠在泰坦海洋中或附近生存,必須有一種化學能量的來源來代謝。在目標1和目標2中所做的研究基礎上,科學家將研究有機物質到達海洋的情況以及海洋環境,然後將能夠構建理論模型,計算海洋中有多少能量可用,以及在這些條件下可能存在的代謝,從而判斷生命在那裡存活的可能性。假設泰坦海洋是可居住的,有化學能源和健康的有機物供應,高壓和低溫環境可能會限制那裡可能存在的各種生命形式。

然而,科學家認為一個合適的例子是乙炔桿菌,它可以依靠乙炔作為唯一的代謝能量和碳源生存。科學家的研究目標是把乙炔桿菌作為模型生物,它可能存在於土衛六的深層地下。將進行實驗室實驗,將乙炔桿菌等微生物置於上述理論模型所描述的模擬環境中,觀察微生物是否能在其中茁壯成長,了解它們如何適應以生存,以及這些適應可能產生何種新型生物分子。

這些生物分子可能會留下生物特徵——生命的分子痕跡。然而,儘管土衛六泰坦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是很好的,但科學家還需要能夠通過生物特徵探測到生命。因此,了解生命可能留下的生物標誌物是目標3的第二部分,並將建立一個潛在生物特徵資料庫,包括碳、氮和氧的同位素,以及細胞膜中的脂質等生物結構。


目標4:檢測


當然,如果這些生物特徵仍然存在於土衛六泰坦海洋中,就不可能從軌道或表面探測到。因此,最終目標是尋找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這些生物特徵可以被運送到海洋表面——這與目標1探索有機物從海洋表面到達海洋的方式相反。主要運輸方式可能是向上上升的對流冰(即較暖的泥狀冰),或者可能是低溫火山作用。大氣中的甲烷會被紫外線破壞,所以必須有一些補充,而且可能還在排放毒氣。雖然還沒有在泰坦上發現活躍的低溫火山活動,但已經確定泰坦表面的幾個特徵可能是低溫火山。

科學家們已經在研究低溫火山作用運輸物質的理論方法,期待著當目標3的結果可用時。到地表的運輸過程中也能創造適宜居住的環境。深層冰層,不僅指的是海洋,還指沿著有機物質進出冰層路徑上可能存在的儲藏庫。特別是在地表以下7到30公裡的地方,在堅硬、易碎的冰和更有韌性、更軟的冰之間的邊界上,溫度和壓力可能與南極洲地下2到3公裡處的溫度和壓力有些類似,在冰蓋冰粒之間可能存在微小的空間,在那裡,乙炔桿菌等微生物可以茁壯成長。比冰蓋更接近地表也意味著從這些地下生命口袋中得到的生物標記物更容易到達地表。

當生物特徵在冰殼中上升時,遇到不同環境(液態水、淤泥狀冰和固態冰)將如何在化學上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在表面上所能探測到的東西。最後,一旦到達地表,未來的泰坦探測任務將如何探測到這些生物標誌物?科學家研究的最終目標是描繪出土衛六泰坦上潛在的生物圈,這樣科學家們就知道當再次土衛六泰坦時,應該尋找什麼,設計什麼儀器來探測。這是科學家們的大目標,試圖評估土衛六泰坦是一個潛在的宜居系統,將創建一個潛在生物標誌物的列表,並試圖指出在火星表面的哪個地方,可能是尋找生命的好地方。

相關焦點

  • 在遙遠的未來,土星的衛星「泰坦」,有著孕育生命必要條件
    當太陽開始膨脹,處於太陽系外圍的行星將會日益適合生命生存當陽光湮滅。金星、水星、火星還有我們的地球即將伴隨著太陽走向滅亡。但或許新的故事即將在太陽系的外圍行星之間展開。那就是木星和土星的衛星,這些處於太陽系外圍的氣態巨行星所處的區域將會日益變暖,日益的適宜生命的生存。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它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土衛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同時擁有稠密大氣層和液態海洋的衛星。因為同時擁有大氣層與海洋,被冠以可能擁有生命的衛星的猜測。也被稱為「泰坦」。泰坦衛星泰坦比水星和冥王星大,土星的泰坦衛星是除了地球和火星外,唯一同時擁有堅實地表和濃厚大氣層的星球。如果泰坦不是繞其他星球的軌道運行,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泰坦稱為一個活躍的行星。我們知道一旦說到泰坦,就會非常興奮,它就像是一個謎,隱藏在它迷霧重重的大氣層中。
  • 科學家說:土星的「泰坦星」上可能有外星生命?
    去年,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推測在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上有我們所不知道的生命存在。他們假設在這寒冷、充滿液態甲烷的環境有可能會出現可進行代謝、複製或做任何地球上生命可以做到的細胞(以甲烷為主的無氧細胞)。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它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 ​土衛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同時擁有稠密大氣層和液態海洋的衛星。因為同時擁有大氣層與海洋,被冠以可能擁有生命的衛星的猜測。也被稱為「泰坦」。>泰坦比水星和冥王星大,土星的泰坦衛星是除了地球和火星外,唯一同時擁有堅實地表和濃厚大氣層的星球。
  • 個頭比行星還要大的衛星,被稱為泰坦,還是唯一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個頭比行星還要大的衛星,被稱為泰坦,還是唯一擁有大氣層的衛星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對於宇宙也有了足夠的了解,科學家們對於宇宙研究時,發現宇宙中的天體可以分為各種不同的種類。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就是恆星,行星與衛星。
  • NASA宣布啟動蜻蜓號無人機任務,準備揭開泰坦星的神秘面紗!
    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Titan)、又名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一直被科學家認為和地球十分相似,它除了有濃密的大氣層,表面亦有穩定液體流動,或含有依賴於不同化學物質的生命形態。
  • 水對生命太重要了,但土衛六零下179度,液態甲烷能代替水嗎?
    土衛六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也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它之所以引起科學家的重視,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體積大,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擁有完整的大氣層的衛星。土衛六與地球的環境大不相同,那裡的溫度極低,只有零下179度,所以沒有液態水,到處都是液態甲烷。
  • 土星衛星竟擁有大氣層和水循環系統,科學家:有望成為第二地球
    眾所周知,地球的資源並不是源源不斷,並且由於近年來人類不加節制的使用地球的資源,有些資源已經接近缺乏狀態,所以,在偌大的宇宙空間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它是所有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顆,直徑長達5151km,作為一顆衛星,它的個頭甚至比水星還大,所以科學家們又將它命名為「泰坦星」。NASA最近做了很多對土衛六星的研究。首先它表示,相比於火星的荒涼,泰坦星可能更適合人類生存,不僅是因為上述所講到的它表面擁有湖泊和海洋液體,也不僅是因為它有固定的大氣層,而是它已經類似於一個原始地球。
  • 土星的怪異,類似地球的衛星剛剛通過了一項外星生命的關鍵測試
    簡介:土衛六是目前所知的除了地球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體。科學家們一直沒有停止對土衛六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研究,但目前仍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土衛六上是否存在生命。但要讓這些結構自然形成,物理工作就得在泰坦實際存在的條件下展開:溫度大約零下300華氏度(零下185攝氏度),沒有液態水或大氣中的氧氣。先前的研究,使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一種經常用於檢查生命化學的技術——說明這種氣泡結構會出現,並且會在泰坦這樣的星球上變得普遍。
  • 為什麼土星第一衛星泰坦令科學家著迷?
    長期以來,土星的第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一直都令人著迷,因為它擁有大氣層,也是地球以外唯一在其表面上具有液態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還有活躍的天氣,儼然就是生命的搖籃。/最新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土衛六的化學元素組成,找到了一些有意義的線索,發現它可能擁有組成生命的關鍵成分——水。
  • NASA公布土星最大衛星泰坦地質圖:有山有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首張全球地質圖。
  • 太陽系中會有外星生命嗎?可能!排行榜前四在這裡
    太陽系內其他適宜生命生存的地方都有哪些?許多科學家認為在冰凍的表面下有一層液態水——全球範圍的地下海洋——在潮汐加熱作用下保持液態且其深度估計超過60英裡(100公裡)。
  • NASA工程師,帶來宇宙人類殖民地的新可能:土衛六泰坦
    據CNET報導,就在3月16日NASA的一位工程師Janelle Wellons正在將土衛六泰坦作為人類定居的可能點。她在Reddit解答用戶疑問裡回答說,泰坦可能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適合人類殖民的星球。嗯?滅霸?
  • 驚人發現:人類離開地球有望,土星第一衛星可能存在生命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積極尋找除了地球之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有些距離地球過遠,有些沒有水和空氣。而水和空氣,是構成生命的基本條件。因此,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星球作為人類的第二故鄉。土衛六 然而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土星的第一大衛星
  • NASA公布土星最大衛星泰坦地質圖—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首張全球地質圖。
  • 作為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存在哪些奇妙現象?
    在現在已知的整個太陽系中,擁有龐大衛星系統的就是土星,在這個行星周圍圍繞的衛星數量已知的就達到了62顆。在龐大的土星衛星系統中,其中泰坦也是這個行星周圍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衛星。最近在研究者通過一些航空設備對土星周圍的衛星進行觀測的時候就拍攝了其最大的衛星泰坦的相關畫面。
  • 泰坦-土星的衛星,有海洋有大氣甚至會下雨
    泰坦也稱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自然衛星。它是唯一已知的有濃密大氣層的衛星,也是除地球以外唯一已知的太空物體表面有液體的天體。泰坦全景泰坦體積比月亮大50%,質量大80%。它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衛星,僅次於木星的衛星木衛三。
  • 土星的衛星們就是一大家子泰坦巨人
    約翰·赫歇爾在其1847年的著作《在好望角天文觀測的結果》中,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的名字命名了當時已知的七顆土星衛星(其中土衛一和土衛二還是他的父親威廉·赫歇爾發現的),並建議土星所有的衛星都以泰坦巨人命名,因為薩圖爾努斯是一位巨人,其他巨人都是他的追隨者。
  • 泰坦星大氣的秘密被揭示,銀河宇宙射線影響著土星最大的衛星
    泰坦星,是土星的第六顆衛星(按照人類發現的先後順序),濃厚的大氣層讓它成為人類眼中的一顆有望產生生命的星球,所以它一直都是各類科學家想要研究的對象。對於土衛六的大氣,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包括它的地表成分等都是科學家們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