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孫熱帶雨林破壞速度加快,接近「無法恢復」臨界點

2020-12-05 澎湃新聞

巴西政府最新的數據顯示,巴西亞馬孫熱帶雨林每分鐘的砍伐面積已超過三個足球場。《衛報》稱,不斷加快的砍伐速度已將該雨林推向一個「無法恢復」的臨界點。

《衛報》7月25日援引「威懾B」衛星系統(Deter B satellite system)最新的監控數據報導稱,本月內,亞馬孫雨林破壞總面積達到了1345平方公裡,環比增加1/3。7月還將成為近年來首次破壞面積超過「大倫敦」地區的一個月。數據還顯示,今年5月和6月,同比破壞率都有所增加。

對亞馬孫雨林的破壞會使得其調節全球氣候的功能減弱。科學家們發出警告,隨著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被破壞,該雨林正面臨著變為「熱帶草原」的風險,屆時全世界都將嘗到苦果。

巴西國家亞馬孫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mazonian Research)的教授菲利普·費恩賽德(Philip Fearnside)強調了「對人們重複發出警告」的重要性,他表示,「我們不知道臨界點什麼時候到來,但可以預見它已經非常近了。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立即行動起來(挽救雨林)。然而,事實上,很多人甚至還在否認這一問題的存在。」

雨林的破壞將使得巴西政府受到來自歐盟的壓力。今年年初,歐盟和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由巴西、委內瑞拉、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等國組成的政治經濟集團)共同籤署了一份貿易協定,該協定中包括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條款,例如要求成員國遵守《巴黎協定》中關於打擊非法伐木的條款。

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政府強調雨林開發,被指給雨林入侵、砍伐和焚燒開綠燈,《衛報》稱,雨林破壞面積急速擴大正應驗了人們對總統這一做法的擔憂。

因在大選中受到農貿業和煤炭產業的支持,博索納羅在上臺後7個月內弱化了負責環境和森林保護的政府部門的職權,將它們歸為農業部管轄。森林監管署(Ibama)對非法用地和伐木者罰款的做法也受到了博索納羅和一些部長的批評。巴西政府弱化了對自然保護區、原始村莊和可持續發展區的保護,並鼓勵在這些地區進行開發的商人開展反索賠鬥爭。

這一切都使得想要將亞馬孫雨林用作商業目的的人更加肆無忌憚。本月初,數以千計的金礦工人非法入侵了巴西與委內瑞拉交界處的亞諾馬米原始村落。此外,據巴西媒體報導,因不滿森林監管署嚴格的監管措施,非法伐木者還對監管署的建築發動了至少兩次攻擊。

雖然在2006年至2012年間,巴西的森林破壞率下降了80%,但繼任政府因此放鬆了監管,使得之後的破壞率逐年上升。去年,巴西森林破壞增長率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達到13%。《衛報》稱,今年的情況將會更加糟糕,甚至將回到21世紀前幾年的狀況。

本月初的一項研究顯示,種一萬億棵樹可以吸收人類活動所產生廢氣的2/3,但科學家們表示,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特別是熱帶雨林,更為重要。

相關焦點

  • 保護地球之肺——亞馬孫熱帶雨林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五分之一。蘇利南以及法國(法屬蓋亞那),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亞馬孫雨林的危機與保護
    在法律意義上,它囊括了該國的九個州及三個生物群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涵蓋了地球上近20%的植物和動物物種。亞馬孫地區的樹木貯藏著600億至800億噸碳,相對於「地球之肺」的表述而言,它更適合被描述成一枚「碳制炸彈」。一旦雨林被點燃,每年將排放出近2000萬噸碳,會使氣候變化速度大大加快。
  • 恐怖而富有的亞馬孫 三闖熱帶雨林探奇[圖]
    全球環境保護組織今年8月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說,中國的熊貓和南美的亞馬孫雨林分別被評為全世界"最值得一看"的動物和天然景觀。全球環境保護組織通過網際網路請網民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值得一看"的動物與觀光地區。該組織建議的選擇標準是,面對這些動物或景觀時,會"張口結舌"或"呼吸急促"。由此可見,南美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風光多麼誘人。
  • 亞馬孫森林大火為全球變暖火上澆油
    大火吞噬「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它橫跨8個國家,覆蓋了南美40%的面積,而且它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它貢獻了地球大氣中20%的氧氣,對全球變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人類危機:亞馬孫大火開啟魔鬼封印
    撰文 | 祝葉華 巴西的亞馬孫雨林正被大火蹂躪。黑煙從樹梢上滾滾湧出來,蔓延到南美洲的部分地區,甚至到達了千裡之外的沿海城市聖保羅。這只是森林野火引爆的全球災難的一個局部跡象。目前,亞馬孫雨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燃燒著。 不僅是亞馬孫雨林,近年來全球森林野火頻發。
  • 神秘的亞馬孫熱帶雨林,隱藏著令人驚嘆的奧秘!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雨林非常廣闊,佔地550萬平方公裡。 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關於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
  • 全球9個臨界點超一半被激發,下一場全球氣候災害離我們還有多遠
    據報導,僅2017年,全球因各類天災造成的財務損失總額達到約3300億美元,接近2016年財損1750億美元的2倍,而由連串暴風雨造成的財務損失達到2150億美元。該文指出,在10年前巴黎氣候協定所確定的九個代表氣候變化的臨界點中,如今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有一半以上的臨界點或許已經被激活,全球氣候變化進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諸如南極冰川、亞馬孫雨林、格陵蘭島、北極等區域的生態環境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正在不斷惡化的過程中。
  • 科學家警告:亞馬遜熱帶雨林正逼近「臨界點」,50年內或變成乾旱的...
    科學家們於本周二稱,亞馬遜熱帶雨林正在逼近一個臨界點,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將在半個世紀內變成乾旱的大草原在這兩種情況下,不可逆轉變化的臨界點都是由全球變暖和環境破壞造成的——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以及珊瑚的汙染和酸化。聯合國氣候科學顧問小組(IPCC)表示,如果大氣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上升1.5攝氏度,全球90%的淺水珊瑚將面臨滅絕性的命運。氣溫上升2攝氏度將意味著它們幾乎完全消失。而如今,地球表面已經升溫超過1攝氏度。
  • 熱帶雨林在縮小,巴西毀林率增長29.54%,地球氣候或大變,咋辦?
    人類引發熱帶雨林的燃燒說到人類的影響,其實主要是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全球變暖帶來了極端性的高溫天氣,導致亞馬孫地區出現了持續性的乾旱,所以熱帶雨林也出現了燃燒。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INPE)科學報告指出,在2019年1月到8月之間,總計監測到了超過7.2萬起火災,相對於2018年來說,同期時段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火災只有4萬多起,所以說氣候的變化導致了更多的野火發生。
  • 亞馬孫的雨林,在火災之前就已經死了
  •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也與亞馬孫河一樣豐富多彩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也與亞馬孫河一樣豐富多彩,據相關生物專家估計,雨林中每平方千米內大約有超過7.5萬種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聚集了大約250萬種昆蟲、2000種鳥類和哺乳動物。所以說,亞馬孫流域被譽為「生命王國」真的是實至名歸。
  • 亞馬孫熱帶雨林大火持續 樹木被燒成木炭
    亞馬孫熱帶雨林大火持續
  • 巴西外長: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火情已成功受到控制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聯合早報》報導,巴西外交部長阿勞若(Ernesto Araujo)表示,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火情已成功受到控制。阿勞若當地時間周五(30日)到美國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討論這場引發國際關注的火災後,向記者發表講話。
  • 位於南美洲北部的「亞馬孫平原」,是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亞馬孫平原,也有稱為「亞馬遜平原」,這兩種說法只是翻譯的原因,都有使用,一般在正式地圖中多使用「亞馬孫平原」和「亞馬孫河」。亞馬孫平原位於南美洲的北部,東臨大西洋,北部靠蓋亞那高原,南部接巴西高原,西部與高聳的安第斯山脈相接,呈現北西南三面地勢高,東部向大洋開口的形態,亞馬孫平原內部地勢十分低平,平均海拔在150米以下。從國家角度來看,亞馬孫平原主要屬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所有。
  • 巴西亞馬孫火災的真相是……
    亞馬孫雨林一直被稱為「地球之肺」,這個說法準確嗎?亞馬孫大火會導致地球氧氣供應不足嗎?關於亞馬孫雨林對全球生態系統的作用和大火的影響,人們的討論和擔憂很多,出現了很多說法,其中哪些是對哪些是錯?下面,讓我們用科學解釋關於亞馬孫雨林的一些說法。亞馬孫河流域面積約700萬平方公裡。亞馬孫雨林擁有3萬種植物、2500種魚類、1500種鳥類、500種哺乳動物、550種爬行動物和250萬種昆蟲。
  • 亞馬孫雨林大火引發思考 如何科學處理森林大火?
    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全球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其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佔陸地吸收總量的四分之一。持續猛烈的燃燒引發了全球廣泛關注。但實際上,這樣的大火幾乎天天會在亞馬孫雨林上演。
  • 地球氣候抵達臨界點?科學家:出現9大標誌,或導致人類文明停滯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定地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近年來劇烈的氣候變化大大加快了氣候抵達臨界點的步伐。氣象學家警告稱,如今的地球可能已經出現了9大「臨界點」標誌,這將造成災難性的結果,甚至導致人類從地球上消失。
  • 神秘的亞馬孫黑土
    紅土地上冒出黑土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雨林地區,這裡蘊藏著世界最豐富最多樣的生物資源,昆蟲、植物、鳥類及其他生物種類多達數百萬種。在繁茂的植物中有香桃木、月桂類、棕櫚、金合歡、黃檀木、巴西果及橡膠樹等各類樹木。人們一般以為,亞馬孫熱帶地區的土地格外肥沃,才能孕育如此眾多的植物。
  • 亞馬孫熱帶雨林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太空垃圾正接近臨界點
    原標題:【媒體速覽】太空垃圾正接近臨界點 太空垃圾正接近臨界點 但有人指出,這部電影所描述的地心引力對已經破壞的人造天體的災難性影響是可能發生的。這就是太空垃圾的問題。   如今,太空中43%仍在活躍的衛星、全球75%的太空投資都來自美國。同樣,美國也擁有最多的太空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