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鳥瞰亞馬孫熱帶雨林
圖片說明:亞馬孫河裡的河豚
圖片說明:樹懶
亞馬孫熱帶雨林,莽莽蒼蒼,浩瀚如綠海。這雨林,水連著樹,樹連著水,水樹連天。雨林中,樹密如織,巨蟒毒蛇,蜿蜒其間,猿猴兇豹,依樹而眠。
這雨林,已沉睡萬千年,至今仍然未曾甦醒。這雨林,封閉得像鐵桶一般,98%的地區,至今人跡未至,因而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全球環境保護組織今年8月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說,中國的熊貓和南美的亞馬孫雨林分別被評為全世界"最值得一看"的動物和天然景觀。全球環境保護組織通過網際網路請網民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值得一看"的動物與觀光地區。該組織建議的選擇標準是,面對這些動物或景觀時,會"張口結舌"或"呼吸急促"。由此可見,南美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風光多麼誘人。
筆者在新華社駐巴西分社工作期間,曾因工作關係,三次鑽進巴西的亞馬孫熱帶雨林,攬勝探奇,意趣無窮。
一、「黑河」與「黃河」奇觀
首訪亞馬孫原始森林是1995年5月的一天。那是隨同當時的中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問巴西。那天上午8時許,我們登上遊輪,從下榻的巴西亞馬孫州州府瑪瑙斯瀕臨河邊五星級的"亞馬孫熱帶旅館"出發,沿著內格羅河,順流而下62公裡,便抵達與索裡芒斯河的交匯處。我們到這裡是專門來觀賞黑色的內格羅河水與黃色的索裡芒斯河水匯而不融,黑黃兩色浩淼河水涇渭分明地相伴而行數十公裡後方融為一體的壯觀景色。觀看完這一奇景後,再逆流返回,歷時大約6個小時。瑪瑙斯城距離赤道只有3度,潮溼悶熱難耐。
內格羅(葡萄牙文negro意思為黑色)河與索裡芒斯河是亞馬孫河的兩條支流。雖為支流,河面卻寬闊如海,氣勢磅礴。河邊綠樹連綿,無邊無際。據巴西有關專家向筆者解釋說,內格羅河水之所以為黑色,是因為河水含有的礦物質和亞馬孫森林樹葉腐爛後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索裡芒斯河則與普通河流一樣,因泥水充斥而呈現黃色。
那天,天氣晴朗。筆者一直端著照相機,站在遊船甲板上,興趣昂然地觀賞水中與河邊奇觀。功夫不負有心人。兩條巨大的河豚,不時露出黑色的脊背,消遙自在地在廣闊的河水中,時隱時現。再遠處,又發現幾條河豚,船上的人高興地呼喚起來。可惜,距離太遠,無法留下影作。
船繼續前行。幾艘印第安人駕駛的獨木槽舟,飄遊而來。舟又細又長,由兩人划槳駕馭的小船行至岸邊,靠在密林邊用原木搭起的小碼頭。兩位膚色黝黑的青年男子,登上碼頭,走進用木板撐起的獨門無窗戶的小屋。我端起相機,將這莽莽原始森林中沿河岸而居住的極少數原始居民的簡陋小屋攝入鏡頭。
我們返回瑪瑙斯市雖已經是下午,但天還未晚,順便參觀了一下瑪瑙斯市。瑪瑙斯市不大,是一個河港城市,空氣非常新鮮。我們參觀了市中心的一個漂亮的音樂大廳後,便結束了一天的遊覽。
瑪瑙斯市位於亞馬遜森林腹地(到首都巴西利亞直線距離2200公裡,到聖保羅直線距離2700公裡),為亞馬遜州首府所在地。城市人口160萬,海拔90米,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只分雨季、旱季兩個季節,年平均氣溫28.6攝氏度,每年五月至十月為旱季,氣溫最高可達38攝氏度。十一月份至來年的四月份為雨季。全年的降雨量約為2200到2600毫米。
巴西軍政府1967年頒布法令,批准建立瑪瑙斯自由區。瑪瑙斯自由區面積涵蓋1萬平方公裡,由三部分組成,即工業區,免稅商業中心和農牧發展區。中國一些公司在瑪瑙斯也投資建廠,效益不錯。
二、雨林裡的印第安人
再進亞馬孫密林是1996年7月。那是陪同當時的新華社副社長南振中訪問巴西。遊覽的線路與前次一樣。但這次乘坐的不是巴西官方提供的豪華遊輪,而是普通觀光客輪。晨8時,我們離開"亞馬孫熱帶旅館"。步行幾分鐘後即來到碼頭,登上可以乘坐百人的遊輪。遊輪順索裡芒斯河流而下大約2個小時,來到一個河灣。灣邊上有一座搭在水面上、四面通風的單層大廈,裡面有小賣部,專賣亞馬孫特產,如印第安人用的弓箭和獨木舟模型以及黃色的手掌大小的食人魚標本等。個頭不大的食人魚牙齒尖利,成群地生活在亞馬孫河裡。人若不慎掉到河中,魚群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人肉食光,空餘白骨,故得其名。
大廈後面,有一條在水上用木板搭起的小路。順路鑽入高大綠色密林數百米,有一小湖。湖面上漂浮著亞馬孫特有的睡蓮。睡蓮葉圓,碩大如傘,頗像一巨大平底矮幫煎鍋,底呈綠色,幫外邊呈紅色,有尖刺,葉很厚。據說葉上站一人,可安然無恙。巴西旅遊名城裡約熱內盧熱帶植物園內也種植此睡蓮。
看完睡蓮、用罷午餐後,我們約百名遊客,分乘十幾艘每艘僅可乘坐8人的小木船,排成一隊,在小馬達的咚咚推進下,飛速向密林深處鑽去。
船越向前進,樹木越密,幸虧駕駛員技藝高超,東拐西躲,船才倖免撞樹。我們也時常需低頭貓腰,才能躲過樹枝的碰劃。船約行進半小時後,來到一棵直徑達兩米的高大熱帶樹下。也不知道這樹叫什麼名字。樹附近還有一些印第安人,駕駛著小船,手抱著嘴巴用繩索纏緊的大鱷魚,招攬遊客,以達售魚之目的。
船在密林中沿既定路線返回碼頭,此時,不知何時有七八個光著脊背的印第安人小孩,巨蟒纏身,手託吐著芯子的蟒蛇頭部,招攬遊人與之合影,討取小費。
筆者自幼懼蛇,匆忙避而遠之。船開之前,小孩將蟒蛇收入一木箱中。筆者問蟒蛇從何而來,一小女孩告,是她父親從附近樹上抓的,那裡有很多蟒蛇。
有趣的是,還有一小孩抱著一隻樹懶。那樹懶頭似猴子,前臂極長,與身子不成比例。亞馬孫森林中樹懶很多,一年到頭前臂抱樹,生活在樹上,以樹葉為食。還有一種動物叫獾熊,嘴尖尾長,褐色的長毛又濃又密,頗似狗獾。獾熊十分可愛,不怕人,成群地圍著遊客,雙腳立地乞食。這種獾熊在巴西著名的伊瓜蘇瀑布旅遊區很多。
三、空中鳥瞰亞馬孫美如畫
三遊亞馬孫是1996年11月應巴西外交部之邀去亞馬孫河口處採訪。我們5位中國和日本記者乘坐飛機於頭一天晚抵達帕拉州首府貝倫市,第二天上午乘船遊河。亞馬孫河口有數十個,個個廣闊如海。我們乘船從貝倫港口逆流而上,只見黃色的河水無邊無際,亞馬孫河水滔滔注入大西洋。
爾後,我們又乘坐州長的只能乘坐5人的小飛機,鳥瞰亞馬孫雨林。小飛機在空中低空盤旋了一會,便冒著小雨降落在亞馬孫雨林中的一條孤零零的土路上。這就是飛機跑道。土路表面並不平整,還有許多小土坷拉。跑道四周是濃密的森林。因剛下過小雨,並不十分平坦的土路還有些軟呼呼的。因為飛機很小,降落也很平穩。
從空中看亞馬孫雨林,它就像無數綠色菜花鋪就的廣闊無垠的綠色地毯,亞馬孫河無數大大小小的支流蜿蜒其間。透過飛機窗戶向下看,雨林無邊無際,綠油油的,很單調,但很迷人。因為機會難得,筆者一刻不停地飽覽這雨林美景。
空中鳥瞰雨林之後,巴西外交部官員又安排我們參觀了附近的人工種植的椰樹林。我們的汽車駛進椰樹林。椰樹一排一排的,橫平豎直,非常整齊地排列在一塊一塊的長方形的田地裡。椰樹並不高,大概高約兩三米。
外交部陪同人員告訴我們,椰樹林裡蛇非常多,還有許多毒蜘蛛,要我們特別小心。幸運的是我們沒有碰到這些可怕的有毒動物。
據介紹,縱橫南美北部8國的亞馬孫雨林,總面積為700萬平方公裡,其中巴西佔560萬平方公裡。全長6515公裡的世界第二大河亞馬孫河7000多條支流匯成的河水,以每秒10萬立方米的水量,由巴西東北部數十個入海口,淌入大西洋。全球20%的淡水流淌在這條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系中。
亞馬孫熱帶雨林總面積3億公頃,佔全球熱帶雨林的三分之一。全球三分之二的熱帶植物和大約5萬種動物生活在這浩瀚的雨林中。這渺無邊際的綠林,像"地球之肺",但它吸入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卻是氧氣。據統計,亞馬孫熱帶雨林所產生的氧氣,可佔全球氧氣的大約20%。巴西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為2.61億公頃,佔亞馬孫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8%。
筆者雖三進亞馬孫雨林,但基本上還是沿著早已開闢好的旅遊線路漫遊。實際上並無多大驚險。河無巨浪,林無猛獸,蚊蠅不見,藍水綠樹,鶯歌燕舞,熱帶風光旖旎,令人流連忘返。
四、恐怖而富有的亞馬孫
據介紹,非旅遊區的亞馬孫密林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筆者在瑪瑙斯華西木材公司的一位朋友,曾經敘說過他自己在亞馬孫密林深處的歷險經歷。華西木材公司是中國在巴西瑪瑙斯市建立的一家獨資公司,建在索裡芒斯河邊。公司的職工將從亞馬孫森林採伐並順河飄流而來的原木加工成三合板,並在當地或者拉美其他國家銷售。
這位朋友說,一天他乘坐只能容下2人的蜻蜓式水陸兩用的小飛機,到伐木區勘查林木情況。飛機十分破舊,飛到密林深處後就飛不動了,只得降落到一片長滿綠色青苔的河面上。
飛機剛一在水面降落,駕駛員便打開倉蓋查看飛機的毛病。此時,這位朋友只見密密麻麻的蚊蟲向他們撲來。不一會兒,他們的臉上、脖子上和胳膊上凡裸露的部分,都被蚊蟲咬得奇痛無比。不一會兒,全都腫脹起來,眼睛腫得都快睜不開了。這位朋友說,當時為了逃命,也顧不了疼痛。最後,終於排除了故障,趁天未黑之前,飛到了安全地帶。這位朋友慶幸地說,死裡逃生啊,若飛機修不好,必死無疑。
筆者有幸三進亞馬孫熱帶雨林,感觸頗深。亞馬孫雨林神秘而富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熱帶樹木鋪天蓋地。據說雨林中最高的樹木達60米。筆者曾經在瑪瑙斯看到的最粗的樹,9人合抱不攏。
亞馬孫雨林的木材又多又好,堪稱世界最大的木材庫。除了豐富的森林和水利資源外,還有令人豔羨、儲量頗豐的石油、鐵、鋁和黃金等礦產資源。世界上最大的卡拉亞斯露天鐵礦就在巴西亞馬孫地區的帕拉州,其探明儲量達180億噸,且為含鐵量達66%的富礦。
在那次採訪中,筆者曾經專門參觀了坐落在莽莽的亞馬孫雨林中的卡拉亞斯露天鐵礦。只見巨大的露天採礦場,像一個巨大的足球場,載量達數十噸的採礦車,從採礦場的底部,沿著梯田式的道路,將鐵礦運送到不遠處的存料場。然後,從那裡用火車將礦石運送到冶煉廠。
亞馬孫雨林處處都是寶。亞馬孫不僅是巴西的寶庫,也是人類的寶庫。亞馬孫的氣候如果略微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到全球的氣候。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亞馬孫熱帶雨林也遭到一些破壞。巴西政府正在採取措施加以制止和保護。巴西政府知道,亞馬孫不僅屬於巴西,也是屬於全球,屬於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