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全球「綠色增長」主力軍,受益人數達1.08億

2020-10-26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

10月23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環境氣象團隊聯合香港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

深圳先進院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孫立群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學土木系陳驥教授、深圳先進院李晴嵐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黃典博士為論文共同作者。

「我們發現全球城市化進程存在極大的不均衡性。在過去近18年裡,中國城市化成績斐然,與歐美為代表的高收入國家,及非洲、南亞等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的城市化特徵形成鮮明對比」,孫立群表示,該研究首次從全球視角,對過去18年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和城市環境變化進行了量化分析。

過去18年,中國貢獻全球近半新增城市面積

城市化是全球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將達到66億人口,未來全球將有2/3的人口都將生活在城市。

研究團隊通過美國MODIS衛星500米解析度的全球土地利用類型數據,提取了2001年至2018年全球所有被標記為城市建成區的數據。「面對龐大的全球衛星數據,在進行衛星數據處理和計算時需要高速讀取硬碟裡的衛星數據。在研究初期,我們花了兩三個月時間,研究如何優化數據處理流程並自主組建了一個高速硬碟存儲方案」,孫立群表示,這讓原本需要一個多月才能處理完的全球數據,現在只需兩個多小時就能看到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在過去18年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位列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其新增城市總面積僅佔全球的9%。「為了便於抓住全球城市化的特徵,我們主要提取大於一百平方公裡的連片城市區域,並將這些區域當作一個大城市進行分析。以中國為例,很多城市都在向城市周邊擴張,這通過衛星數據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來。」孫立群表示。

進一步分析發現,中國的城市擴張速度是高收入國家的3倍以上。

「這是一項非常有見地和有價值的研究,它清楚地揭示了全球範圍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城市化差距。」,印度理工大學孟買分校土木工程系教授Bellie Sivakumar評價道。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顯示,美國在1950年的城市化率為64.2%,而中國的城市化率在2020年才達到61.4%。「這說明,雖然這些年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非常快,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孫立群表示。

中國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

孫立群和同事們發現,儘管我國城市擴張速度快,但仍保持著較好的綠化建設。

研究人員通過計算全球841個城市面積大於100 平方公裡的大城市的年最大綠度的變化趨勢,發現在全球大城市變綠區域中,中國貢獻了最多的城市變綠區域,佔全球的32%,位列世界第一,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近年來,中國各省市在城市綠化建設上持續發力,修建生態公園、鋪設城市綠道、豐富植物配置模式等措施,讓城市公園綠地面積不斷增加,在提高城市「顏值」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受益於城市綠化建設。該研究成果表明,至少有1.08億中國城市人口直接受益於城市綠色基礎設施的增多,佔全球受益總人口的56.2%,位列世界第一。

「以珠三角城市群為例,該地區的城市區域顯著變綠總面積近2400平方公裡,至少有1748萬人口因此受益,無論是變綠面積還是受益人口,在全球841個大城市和大城市群中排名中均位列第一。」孫立群說道。

「我們國家從2004年開始,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我們的研究不僅對這方面工作進行了量化,更是用數字向全世界講述了一個非常好的中國故事。」孫立群說道。

「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未來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在我們關心全球氣候變化等大的系統科學時,更應該關注和大多數人的居住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環境。」 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地球環境科學系吳一平教授表示,該研究結果為未來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戴永久院士評價道,該研究通過比較世界大城市的發展,清晰地揭示了我國城市化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證了我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對我國實施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最好總結。

編輯:張爽

審核:管晶晶

相關焦點

  • 中國成為全球「綠色增長」主力軍
    研究成果表明,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深圳先進院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博士孫立群為論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學土木系教授陳驥、深圳先進院研究員李晴嵐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博士黃典為論文共同作者。
  • 最新研究:過去18年中國貢獻全球47.5%新增城市面積
    年的時間裡,我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成為全球「綠色增長」的主力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數字所高性能中心孫立群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他說,該研究首次從全球視角,對過去18年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和城市環境變化進行了量化分析。在過去18年裡,中國城市化成績斐然,與歐美為代表的高收入國家,及非洲、南亞等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的城市化特徵形成鮮明對比。
  • 中國團隊研究:過去18年裡中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近半
    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將達到66億人口,未來全球將有2/3的人口都將生活在城市。近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首次從全球視角,對過去18年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和城市環境變化進行了量化分析。
  • 中國心血管病患者達3.3億 今後10年患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
    中國心血管病患者達3.3億 今後10年患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 【中國心血管病患者達3.3億】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為提醒人們的重視,世界心臟聯盟確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臟日」(World
  • 全球患癌人數增長 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原標題:全球患癌人數增長:2018年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他們估計,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
  • 精準施策 靶向發力——青島大港海關力促AEO企業成為「六穩」主力軍
    「儘管受疫情影響,我們也慢慢穩住了外貿市場,去年全年銷售量實現逆勢上揚,增幅達32.79%。」萬駿表示,有了AEO高級認證企業這個綠色通行證,企業下一步還準備繼續深入開拓歐洲、東協等市場業務。萬駿之所以把AEO高級認證說成是綠色通行證,是因為企業通過海關AEO高級認證後,可以享受優先通關、免除擔保、減少查驗、聯合激勵、專屬保障等一系列優惠措施,且這些通關便利和聯合激勵待遇日益豐富和顯著。在海外疫情日趨嚴峻的形勢下,AEO高級認證這個「金字招牌」對於企業增強全球競爭力、暢通貿易通道、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外貿訂單產生了顯著的拉動作用。
  • 2021年中國有望實現8.2%經濟增長 綠色金融將跑出加速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1年中國有望實現8.2%經濟增長,綠色金融將跑出加速度隨著主要經濟數據陸續出臺,中國經濟展望愈發清晰。1月12日,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第21屆瑞銀宏觀經濟專場媒體電話會議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能至近6%,中國經濟則有望實現8.2%的增長。
  • 2017全球隱形眼鏡市場大數據:中國領漲光學市場,線上保持增長趨勢
    隱形眼鏡的市場規模自2009~2013年出現增長高峰,2013~2015年總體規模趨於穩定。據Baird 2017年數據顯示,全球隱形眼鏡市場零售額約為75億美元,較2016年有所增長,其中,美國隱形眼鏡市場零售額超27億美元。
  • 2020中國國際移民報告: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移民輸出國
    「歐亞」是國際移民主要目的地 報告引用2019年聯合國經社部關於全球國際移民存量的一項數據,截至2019年,全球的國際移民已經達到2.72億人,佔全球人口的3.5%。
  •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20年國際學校市場規模將達436億
    學前教育前景廣闊隨著2015年國家宣布的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以及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2016年出生總人口達1,780萬,成為2000年 以來的巔峰。未來幾年的新生嬰兒數量 也將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預計到2020年學前教育適齡人口將超過1.2億人,這將為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口規模基礎。
  • IHS Markit:2022年全球聚乙烯需求將達1.2億公噸 大部分增長由中國...
    IHS Markit:2022年全球聚乙烯需求將達1.2億公噸 大部分增長由中國推動  Emma Chou • 2018-
  • 全球富人地圖:中國富豪人數十年增4倍
    摘要:萊坊報告顯示,全球百萬富翁最多的城市依然是倫敦和紐約,但中國城市近年來高淨值人群數量實現飛速增長,有5個城市排入亞洲前十。同時,亞太、北美、歐洲是全球財富最集中的地區。多少錢才算有錢,是「一個億的小目標」還是100萬人民幣?
  • 總票房204.17億!中國電影離下個全球第一還有多遠?
    2020年最後一天,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200億大關。雖然這一數字與去年642.66億的成績相比,下跌了68.2%。但在經歷了春節檔撤檔、停工178天後,這張成績單依然足以鼓舞人心。尤其是在積極防疫措施下,中國成為全球恢復最快的電影市場,首次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建設更加綠色公平的世界
    1997年,國際竹藤組織由9個國家發起成立,是第一個在中國設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目前,國際竹藤組織有47個成員國,主要由南方發展中國家組成,是「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成員、聯合國大會觀察員。23年來,國際竹藤組織為加快全球竹藤資源開發、促進竹藤產區脫貧減困、繁榮竹藤產品貿易、推動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竹藤產業,向世界各地出口種類繁多的竹製產品。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本報記者 林珂北鬥三號全球衛星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 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世衛組織專家警告,疫苗推廣使用前,全球死亡人數還可能翻番。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世衛組織專家警告,疫苗推廣使用前,全球死亡人數還可能翻番。
  • 中國頁巖氣高峰年產量或達650億方,成為天然氣產量增長主力
    「我們預測,中國頁巖氣高峰產量將達到650億立方米/年,預計出現時間在2030-2035年。」在8月30日舉行的第七屆亞洲天然氣論壇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趙文智稱,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800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成為產量增長的主體,對天然氣總增量的貢獻達到四成以上。
  • 報告顯示:中國富裕階層人數2020年將達2.8億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竹)全球著名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公司14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新一代消費推動力》預測,到2020年,中國富裕消費者總人口將達到2.8億,其購買力將達到3.1萬億美元,佔全球消費總額的5%。  報告顯示,如今,中國的富裕階層人口已經達到1.2億,其年均購買力為5,900億美元。
  • 康寧公司:讓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業績增長的發動機
    籤約儀式上,雙方負責人摘下口罩,合影留念,以這種方式表達了對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和康寧在華發展前景的信心。據悉,目前康寧在華所有工廠及辦事處均已復工,各業務運營均恢復正常,康寧中國大部分工廠產能已恢復至疫情之前的水平。康寧大中華區總裁兼總經理李放表示,儘管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出現放緩預期,但是康寧仍將在華加大投資,推動行業發展,履行對客戶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