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有望實現8.2%經濟增長 綠色金融將跑出加速度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2021年中國有望實現8.2%經濟增長,綠色金融將跑出加速度

隨著主要經濟數據陸續出臺,中國經濟展望愈發清晰。

1月12日,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第21屆瑞銀宏觀經濟專場媒體電話會議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能至近6%,中國經濟則有望實現8.2%的增長。

中國經濟有望增長8.2%,出口實際增長或達7%以上

在汪濤看來,經濟預期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國內的消費與出口。

「去年消費基數比較低,相比投資和工業生產,消費來得慢一些。但隨著經濟的復甦、收入水平與信心的提高,外加國內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下,我們認為今年消費能夠得強勁反彈,預計實際增長10%。」 汪濤稱。

「出口方面,首先是全球性的增長,在去年經濟衰退到今年預計增長6%的大反彈下,全球總需求也將增長。」汪濤說,「同時中國的出口在2020下半年非常強勁,今年疫情得到控制以後,雖然部分產品的需求會下降,中國會面臨更多的出口競爭,但我們認為全球總體需求將大幅反彈,正面作用會超過競爭等負面作用。預計2021年中國出口實際增長有望達7%以上,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將增長10%。」

除此之外,汪濤認為,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也會有一個輪換,即隨著政策刺激,尤其是財政政策方面的退出,基建與房地產投資會有所減速。 但與此同時,製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在今年會強勢反彈,同時在未來前景較明朗的情況下,工業、製造業的投資也會有所反彈。

對於受市場熱議的人民幣走勢,汪濤認為在此趨勢下,外資會繼續地流入中國市場。

「去年外資流入中國債券市場超過1萬億人民幣,體量非常大。」她補充道,「我們認為2021年美元還會繼續走弱,而相對於美元,包括人民幣等其他的很多幣種會進一步升值。其次,中國經濟發展良好,相對較高的利率,及加大對外開放,都將持續吸引外資流入。」

中央結算公司1月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當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託管面額達28848.44億元,較2020年11月環比增加1185.08億元,同比漲幅達到53.7%,這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5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不過汪濤同時也指出,隨著下半年美國與其他國家經濟的反彈,中美或中外的利率都會縮小,人民幣由此可能會走弱一些。「總體來說,我們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年底或達6.4,年中或會於6.2附近徘徊。」

綠債市場將跑出加速度

各大國家正馬足火力探索綠色金融。

彭博數據顯示,由於強勁的投資需求,綠色債券(以美元計最大的可持續債券)的銷售在2020年上半年放緩後增長了13%,達到創紀錄的3053億美元;社會債券發行量增長了7倍,達1477億美元。同期,可持續性債券的發行量增長了81%,達到687億美元。

自2007年以來,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累計超過1萬億美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國2020年境內外累計發行綠色債券規模達1173.91億元。迄今為止,中國境內貼標綠色債券市場規模已發展至約12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債券市場,綠色債券存量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

但國際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綠色債券市場參與度卻較低。IMF數據顯示,2019年國外資本投資份額僅佔中國市場總規模的1.6%左右。

對此,汪濤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提問時表示,從風險可控的角度分析,外資目前進入中國的債券市場主要集中在主權債,即國債方面,還有一部分投在金融債,即準主權債。「另外一個考量是,很多外資對中國債券發行的主體,除了非主權、非準主權大的機構之外並不了解,因此整個投資相對來說較少。」

「雖然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為國際最多,但在整個債券市場佔比非常小,流動性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她補充說,「另一方面,我認為造成外資參與較低並非由於其對綠色債券本身不感興趣,而是因為綠債市場還不足夠大,同時外資對這些發債主體並不是特別了解,由此導致佔比較低。」

汪濤相信,隨著國內綠色債券的進一步發展,外資的投資也會相應增加。「在加大綠色債券發行方面,還是要繼續採取其他一系列政策。在碳中和的長期規劃下,相信會有更多綠色債券的發行,而配合其他相應政策,中國綠色債券的發展會跑出加速度。」

(作者:胡天姣)

相關焦點

  • 朱法棟: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
    朱法棟說,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永定區全區上下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紮實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採取了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理舊帳、補短板,防風險、守底線的重大舉措,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5%(預計數),增速由負轉正;完成地方收入6.3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12%
  • 《經濟藍皮書》發布: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
    12月14日,《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發布。藍皮書指出,預計2020年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實現3%左右的增長;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 立足大灣區 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原標題:立足大灣區,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高速發展。
  • 「十三五」榮程跑出綠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本報訊(記者劉加軍)「『十三五』期間,榮程集團走出了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格局,用『創新融合,疊變共贏』統攬企業發展全局,跑出了綠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2020年12月26日,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在2020第五屆時代記憶年度論壇上致辭時這樣總結道。
  • 人民論壇漫評 | 中國經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漫話中國經濟 系列網評之四十一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我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國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在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走出了漂亮的上揚曲線:一季度GDP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
  • 中國實現全球主要經濟體唯一正增長,期待2021十大預言
    在去年12月10號我提前發布了2020年十大預言,其中關於A股市場的預言是今年會有20%左右的上升空間,大盤會延續慢牛的走勢,消費金融和科技是三大配置的方向,現在逐步得到了市場的驗證。上證指數在年內有望實現20%左右的漲幅。到12月份我也會發布2021年十大預言,希望能夠給大家布局2021年提供投資的參考。
  • 人民大學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GDP預計增長8.1%!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代表課題組發布報告,報告預計四季度GDP增速達到5.9%,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為2.3%。由於經濟的持續復甦和基數因素,預計2021年各類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全年GDP增速有望達到8.1%,並呈現出明顯的前高后低態勢,從一季度11.4%的增速降至四季度的5.4%。
  • 「新引擎」跑出「加速度」——從世界智能大會看中國經濟新動能
    一些傳統行業受到較大衝擊,但數字經濟全面提速,展示出經濟發展新動能。以「無人經濟」為例,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無人零售相關企業新註冊1986家,同比增長29.7%;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新註冊7167家,同比增長53.1%。  「科技是疫情防控鬥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支撐,也是化危為機的戰略力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說,智能正積蓄產業變革新動能。
  • 2021-22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
    預計消費和出口帶動經濟活動繼續回暖在基準情形下,我們預計出口和國內消費有望拉動明年中國GDP增速反彈至8.2%。隨著全球經濟逐步走出今年的衰退,再加上疫苗加快研發和上市,我們預計明年中國出口有望增長11-12%。隨著經濟的繼續復甦,居民收入和信心應會進一步好轉,進而提振國內消費。
  • 簡化外資入場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國內外經濟學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大力吸引國際資本,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世界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措施見效,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又一個首單!
  • 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
    國內外經濟學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大力吸引國際資本,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世界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措施見效,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又一個首單!
  • 中國對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將超過1/3
    中國對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將超過1/3 20-12-03 16:39
  • 跑出加速度!2020新基建成績單折射什麼
    回顧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去年3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 社科院: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約2.2% 2021年約7.8%
    原標題:【原創】社科院: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約2.2%,2021年約7.8%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日前,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6位獲獎CFV首席經濟學家通過視頻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進行了前瞻。他們普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現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費等需求的拉動。隨著經濟穩步復甦,貨幣政策將逐漸常態化,並維持穩健。
  • 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
    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 原標題:   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據海關最新統計,今年1—4月,我國進口達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貿易順差同比收窄近1/4,到5062.4億元。  「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 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原標題: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
  • 中國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約7.8%
    12月14日,《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發布。在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李雪松稱,這是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做出的預計。
  • 邢自強: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來源:《財經》雜誌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在消費和製造業投資等內生動力支持下,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望從今年的2.3%躍升至明年的9%,徹底走出疫情影響,拉動全球復甦。而2021年,將是經濟復甦的下半場,內生動力如私人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成為主要引擎,推動經濟活動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跡,完全彌補疫情對於經濟增長的短期衝擊。GDP增速將在2021年升至9%,伴隨政策刺激退出,2022年中國經濟則將回落至5.4%左右的潛在增速水平。消費重拾動力。
  • 鄂永健:2021全球經濟金融周期、格局與政策外溢
    中國則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並在「十四五規劃」中強調綠色發展,加快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步伐。在後疫情時代,綠色可持續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選擇。例如2020年中國經濟是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長的經濟體,但其增幅仍然低於過去五年增長的平均增速,因此,預計2021年經濟增速將很大可能超過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其三,疫情將帶來再分配效應,推動全球經濟板塊加速再平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主要表現在供給側,因此,能夠率先控制疫情的經濟體可以贏得復甦的時間窗口和經濟增長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