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年要準備一些重大的策劃,每年都有一次對所有上市公司業績的全面檢索,謂之《財務機要》,從此處去觸及中國經濟的體溫與我們投資的新風向。
但是,當我們著手梳理2009年度和2010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時候,我們突然決定推翻所有陳舊的框架,因為我們意識到,一個不得不向你指出的困難時代,已然兵臨。
本次特刊的尖銳背景
如你所見,股市如風箏斷線。這半年時間,幾乎所有投資人都在和自己對決:難道感受到的歡快都是不存在的?一路砸破2700點,很多人仍舊不知所以。
我們堅持認為,原因在中國主流投資者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盤面產生了悲觀。製造業危機、地產調控、流動性收緊、人民幣升值壓力、通脹預期,多重預期,每一個都足以使大盤立於危牆之下。
我們來看看1800家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透露的信號。非金融扣除石油石化的2010年一季報主營業務同比增長46.9%,毛利增長57.8%,並不超預期,同時,單季總資產周轉率70%,環比下降。而利潤的現金保障率分別為0.11,處於歷史低谷。
這些都表明,經濟復甦的質地依舊脆弱,而去年的狂歡實在是中國人自信心太爆棚。我們甚至認為,2009年中國的復甦其實是舊生產方式的一次迴光返照。為了這一次信心,我們把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地方融資平臺、流動性推到極致,把高耗能行業從懸崖拉回來,把從2007年開始的結構調整軟禁了3年才放出來。
於是造就了昨日之癲狂與喧囂,於是有了今日之惶恐與錯亂。
「產業鏈金字塔」四維理論的提出
我們還提出,以地產調控為標誌,中國強制性進入以速度換空間的轉型歲月,大量舊的生產體系、生產效率、生產工具、生產方式,正式進入衰亡階段。全球都面臨著新的方向性選擇,面臨著升級換代和技術革命。而中國的艱難才剛剛來臨。
我們需要找到中國的諾亞方舟。這些公司,必須具備強大的生命力、或者較充分的生存空間,或者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能力,他們必將是中國新一輪的新競爭力公司。
以產業升級換代和創新突破為線索,理財周報本次推出獨家研發的「產業鏈金字塔」四維理論,實際上,該模型在創業板開板時即已提出,並得到市場有效驗證,即填補產業鏈——改進產業鏈——整合產業鏈——創造產業鏈。
而我們目前仍在第一個層次向第二個層次過渡的時期。
產業鏈金字塔的現實分析
第一個層次,可以理解為市場能量層次,更多的體現形式是工業化城市化以來的市場。此前半個世紀的重工業化帶來的產業極度分工,是過去二十年的主題,即承接和融入全球分工。這個層次創造了偉星股份這樣的高成長股,但他的高成長終結也宣告了這一時代的終結。
那麼,在這個層次剩餘的空間到底在何處?從現有產業結構考慮,集中在這些層次:消費、農業、醫藥、運輸等。
第二個層次,可以理解為資源效率的能量層次:這個層次,發達經濟體已經走過了,實際上就是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對此,上周的理財周報主題新聞已經做了詳盡的論述,本處從略。這一塊是目前極為重要的一塊,也是最急切的一塊。包括精密機械、精細化工、節能環保技術、IT智能化等領域。
第三個層次,商業模式的能量層次:這是一個可能被忽視,但卻能量相當大的一個層次。蘇寧電器的成長就在於他把產業鏈極大的改變了,目前這個產業鏈遭遇了再改造,這就是淘寶網的大肆進軍。
具體來講,產業鏈重組呈現出三大明顯趨勢,產業鏈之間的整合增值、產業鏈的整體控制、系統化外包服務,即圍繞運營鏈條(供應鏈、銷售鏈、生產鏈、公共關係鏈)提供整套解決方案。
另一趨勢是第四個層次,是技術革命的能量層次:毫無疑問,是終極的人類夢想。我們可以想像的是,新能源、新材料、具有顛覆性的新技術。
正是在這一框架下,我們製作了本期特刊,我們將主要的二三級行業,按大體屬性分別嵌入這四個層次,再通過該行業內公司的財務研究、基本面研究結合環境條件,篩選出未來3-5年內最具有競爭力的公司。
而本疊(C疊)要處理的,就是傳統行業中仍然具有較大空間的行業與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只有E疊對新興商業模式的探究是打破行業框架進行篩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