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
在32年前的今天,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1988年10月16日凌晨5點56分,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建設的高科技工程。它包括電子注入器、貯存環、探測器及數據處理中心、同步輻射區等4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數百種、上萬臺件高精尖專用設備組成的複雜的系統工程。
-
你知道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嗎?中國粲物理領域因它「撞」出30年領先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24日報導:今天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創建者之一—李政道先生的94歲生日。作為中國最為著名的對撞實驗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曾被國際科學界稱為「中國繼原子彈、氫彈、飛彈、人造衛星之後,所取得的又一偉大成果」。
-
你知道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嗎?中國粲物理領域因它「撞」出30年領先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24日報導:今天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創建者之一—李政道先生的94歲生日。作為中國最為著名的對撞實驗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曾被國際科學界稱為「中國繼原子彈、氫彈、飛彈、人造衛星之後,所取得的又一偉大成果」。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在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於 1988 年 10 月建成。該工程主要包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BES)和同步輻射裝置(BSRF)。1991 年,國家計委正式批准成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有什麼可怕之處?
引言:早在2012年,中國科學院負責研究高能物理的院士們就提議,建造屬於中國自己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在過去這麼多年的時間裡,由於這個項目耗資巨大,爭議不斷,所以一直沒有結果。前段時間,楊振寧公開表示反對此事。
-
第三十二期 正負電子對撞機
15年後,也就是1988年10月16日凌晨5點56分,在這裡,BEPC(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實現正負電子對撞,亮度達到8×1027/㎝2.s——這被譽為「這是中國繼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造衛星上天之後,在高科技領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這一改寫歷史的成就,也改寫了很多人的命運,比如張闖。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設計報告》發布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設計報告》發布 中國建「希格斯粒子工廠」更近一步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高能物理學家提出的備受矚目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計劃取得裡程碑式重要進展——CEPC兩卷
-
中科院高能所: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料2030年前建成
中科院高能所: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料2030年前建成 2018-11-15 08:58:36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新聞資料:未來大型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
新聞資料:未來大型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
-
十問「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中國科學家為什麼想要建造下一代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來「批量生產」它?為什麼這是我國高能物理研究,甚至國家發展的難得機遇? 通過以下十個問答,希望能讓你對「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了解深入一步。 1、什麼是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
-
中國欲建正負電子對撞機,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院的院士們一直在申請建造CEPC(全程正負電子對撞機),追趕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進度,而楊振寧先生卻表示極力反對。正負電子對撞機其實是一種加速微觀粒子的機器。我們知道,電子這種微觀粒子是帶有電性的。如果我們將一個電子放入一個電場中,那麼它就會往電場的反方向運動。電子受到的力,與電場的強度成正比。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部分關鍵部件已成型,中國在不斷接近微觀宇宙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在這些年,已經被中國的很多科學迷所熟知,因為中國有一個計劃在研討之中,這就是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全面建設問題。現在爭論確實很大,有些科學家認為沒有必要建設,因為現在粒子方面的研究,幾乎趨於完成。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微觀世界的粒子研究,才剛剛開始。
-
修建我國最大正負電子對撞機,投資400億會不會打了水漂?
此外,對撞機還可以使得微觀尺度上模擬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我們所有的電子,質子,中子都是通過對粒子的轟擊發現的。科學家在這個核子中心裡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又被稱為「上帝粒子」,利用希格斯粒子,可以解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發現,正是因為粒子加速器對未來科學的巨大作用,所以我國在1983年開始修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於1988年建成,目前的能量範圍在2GeV-5GeV之間,雖然和歐洲的核子中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畢竟在世界能夠有實力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國家沒有幾個。
-
加速器長達100公裡 我國科學家發布「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董瑞豐)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研究工作組14日發布概念設計報告,闡述了這一大科學裝置的可行性設計方案及科學意義,同時詳細評估了其相比國際同類裝置的科學優勢。2012年,位於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對物理學標準模型至關重要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開啟粒子物理學研究的新時代。中科院高能所隨後提出建造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方案,主要包括兩部分:讓電子高速對撞的加速器和類似「可以高速照相的超級顯微鏡」的探測器。
-
投資400億建最大正負電子對撞機,到底值不值「西瓜視頻」
此外,對撞機還可以使得微觀尺度上模擬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我們所有的電子,質子,中子都是通過對粒子的轟擊發現的。科學家在這個核子中心裡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又被稱為「上帝粒子」,利用希格斯粒子,可以解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發現,正是因為粒子加速器對未來科學的巨大作用,所以我國在1983年開始修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於1988年建成,目前的能量範圍在2GeV-5GeV之間,雖然和歐洲的核子中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畢竟在世界能夠有實力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國家沒有幾個。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和超級質子對撞機——中國正迎來引領世界科技...
因此,挖掘出標準模型背後的物理定律(又被稱為新物理),就成為粒子物理乃至整個物理學的核心問題,也是新一代對撞機設計的終極目的。歐洲已有LHC(大型強子對撞機),日本正在積極承辦ILC(國際直線加速器),美國已有不少大型加速器(費米實驗室,斯坦福直線加速器等等)。
-
王貽芳院士:中國花360億建造大型對撞機,到底值不值?
在正負電子對撞方面,領導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新的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及前期的研究 。近日,王貽芳院士在科普中國演講了中國花360億建造大型電子對撞機到底值不值,他指出了為什麼需要那麼大的電子對撞機,這個項目遍及了多少個領域等,首先講了希臘科學家曾提出的假說和已被證實的科學成果以及中國古人對科學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到底撞出啥?中國花360億建大型對撞機值嗎?
大型對撞機300多年前真正開始有科學,從原子論、分子論、到元素周期表,再到原子核、夸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我是科學家」演講中說,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物理學家頒給了粒子物理,中國需要大型對撞機,建造大型對撞機又一次引發熱議
-
超強X光給物質微觀成像 北京對撞機重啟同步輻射 - CCTV.com
這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大型探測系統??譜儀。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電(李斌、楊文婷)你也許去醫院照過X光,但是你知道用正負電子對撞機發出的超強X光給物質的微觀結構「拍照」嗎?完成第二階段改造任務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同步輻射裝置25日起重新向用戶提供同步輻射服務,也就是利用對撞機發出的超強X光對物質進行微觀「成像」。
-
中國建造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有什麼意義?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是我國正在論證中的新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如果建成,它將有望超越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成為世界上最強的粒子加速器之一。那麼,建造這樣大型的粒子加速器有什麼意義呢?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預言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發現的。雖然這種粒子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被預言存在,但直到21世紀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投入使用才被證實。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標誌著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已經找到了最後一塊拼圖,新的物理學時代需要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去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