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園安上了智慧「大腦」!一個平臺,數據融合,園區管理更方便~

2021-01-13 澎湃新聞
民科園安上了智慧「大腦」!一個平臺,數據融合,園區管理更方便~

2020-09-17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厲害了!

民科園安上了智慧「大腦」

有了TA

園區內的軟硬體系統

將聯結起來統一進行管控

達到「一個平臺,數據融合」效果

園區管理也將更方便了

TA就是...

↓↓↓

智慧園區

從民科園獲悉

目前民科園智慧園區(一期)項目

已搭建完成

■ 什麼是智慧園區?

智慧園區是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依託,綜合企業、政務、居民等方面內容全面再現虛擬園區,促進園區各系統間的數據共享,實現民科園向數位化、智能化、可視化轉型,以此降低園區管理成本,提升園區服務水平,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可持續創新發展。

來現場~

看TA「大顯身手」

↓↓↓

<< 點擊上方,觀看完整視頻>>

走進民科園智慧園區指揮中心,迎面而來的是一幅大屏幕,這就是IOC運營中心綜合展示平臺,相當於民科園智慧園區的「大腦」,將園區內的軟硬體系統聯結起來統一進行管控,通過一張圖就能看到園區綜合運行態勢,如入園人數、車輛、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納稅情況、人才庫數據等。

▲ 民科園智慧園區指揮中心

此外,基於可視化平臺還建立了6大模塊,對園區綜合安防、資產設施、企業能耗和環境等進行全面管理和監控。

▲ 園區實時監控,一目了然

軟通動力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期主要實現『1+6』標準模塊框架,包括IOC運營中心和綜合安防、資產管理、智慧能耗、智能會議室、智慧燈杆、app綜合服務平臺,將智慧滲透到園區的每個角落,切實優化園區的營商環境。」

民科園智慧園區項目

分三期建設,一期已搭建完成

▲ 民科園

自1995年成立以來,民科園已形成「一核三園」的園區框架體系,目前共有「四上」企業138家,產值超億元企業36家,園區工業總產值328.7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37.4%,是白雲區民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相比,園區公共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公共管理與服務、產業發展水平等仍相對滯後,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園區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民科園智慧園區項目應運而生!

項目進程

項目主要從民科園的管理、服務和營銷等三大層面進行智慧園區總體規劃。

▲ 民科園智慧園區介紹

智慧園區(一期):目前已搭建完成。

智慧園區(二期):正在規劃建設中,將在一期基礎上擴建財務一體化系統、運營中心軟體升級拓展、智能無人機巡檢系統等,豐富園區透徹感知,豐富園區智能應用,實現園區運管高效協同,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樞紐、高端高質高新產業基地、創新型綠色生態園區」。

智慧園區(三期):將致力於在民科園「一核四園」全面推廣,建設統一的全感知、全互聯的智慧園區管理平臺。

據介紹,通過信息化手段,智慧園區不僅能讓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生活服務、物業運營服務、5G創新服務等園區各類服務變得更精準、更便捷,滿足園區發展對信息化的需求,還能為園區中高層提供一站式決策支持,通過園區全景圖,為決策者呈現直觀而精準的匯報數據,提升園區服務水平,促進園區產業轉型。

--往期推薦--

文 | 周亞君

圖 | 伍世柱 白雲融媒往期

視頻 | 伍世柱

原標題:《民科園安上了智慧「大腦」!一個平臺,數據融合,園區管理更方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京霍普斯智慧園區安環能信息化平臺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南京霍普斯憑藉多年行業專家經驗為企業用戶提供先進控制,仿真系統和信息化平臺,為園區提供智慧安環信息化平臺的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安全生產、智慧環保、能源優化;其中主要業務板塊之一的智慧園區安環能簡稱安環能信息化平臺,是利用智能感知、網際網路、3D仿真、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地理信息系統、三維建模、在線監測、預警預報等手段,實現對園區整體的智能化管理。
  • 解讀智慧園區的架構體系
    智慧園區是結合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園區進行全面升級,整合園區資源信息,自主創新服務體系的新型園區。智慧園區的建設不是盲目的,不同的功能園區具有不同的特點,其智慧化的建設應圍繞園區主體需求完成,為園區及園區入駐企業提供便捷的交互方式,實現園區智慧化管理。
  • 防汛工作有了「大腦」:大數據讓應急管理更智慧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焦點,都匯聚在指揮部的大屏幕上。作為本次防汛工作的指揮中樞,「金華防汛大腦」正在運籌帷幄,一邊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各類汛情信息和數據,一邊結合多方信息進行大數據推演,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災情進行提前預警,並迅速提供相應的指揮調度方案。
  • 端點科技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打造數智園區「中樞大腦」
    「數位化+智慧化」正成為新一代園區的標準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和網信辦發布了《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以「上雲用數賦智」的六字方針,指引各行業各領域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也為產業園區的發展升級指明了方向。在園區行業不斷探索應對挑戰和轉型的過程中,智慧園區升級為「數位化+智慧化」的數智園區的集合體逐漸成為共識。
  • 軟通智慧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行業應用榜上有名
    政企互聯,合力打造數字政府對話中鍾瑞峰談到:數字政府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當前數字政府3.0的建設應該建立在以滿足服務、場景、平臺、體驗、用戶、數據六個需求為基礎上的內外共發力。通過智慧水務系統的建設,將由原來人力投入、人工作業為主的"人防"模式轉變為以智能監測、精細管理為主的「技防」模式,大大增強了羅湖的防汛排洪應急能力。在服務園區方面:在廣州民科園,結合園區定位,軟通智慧提出「平臺建設」+「實體中心建設」整體解決方案。
  • 能識別人員身份,還能預判其行動軌跡,網安學院有顆「智慧大腦」
    8月30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以下簡稱「網安學院」)開學的消息經長江日報官方微信、APP等平臺推送後,備受網友關注。不少網友點讚之餘,紛紛留言「學院布局有什麼特色」「網安學院是否更智能」。8月31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到網安學院建設、運營方,揭秘這所吸引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所「雙一流」高校入駐的學院,究竟有何不同。
  • 構建崇明「智慧大腦」 建設一流城鄉智能管理平臺
    城鄉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雖然看似棘手,但通過城鄉智能管理平臺的"智慧大腦",將會極大提升崇明城鄉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4月2日上午,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政在區科委調研城鄉智能管理平臺建設工作,現場觀摩了城鄉智能管理平臺運行基本流程。
  • 智慧升級人行出入口管理,讓智慧園區觸手可及
    智慧園區,已經不是一個陌生概念,我們期待的智能科技時代,逐步變成我們觸手可及的現實。在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技術的驅動下,智慧園區在不斷升級轉型。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智慧園區的發展持續升溫,園區人行出入口的管理,也隨著技術的演進而不斷升級。
  • 3D可視化數字工廠智慧園區的優勢
    3D可視化技術的正在快速的發展和普及,已經廣泛應用與數字工廠、智慧交通、智慧園區、3D物聯網、智能監控等行業,商迪3D通過這些行業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商迪3D通過3D可視化技術將會幫助各大行業企業提升到高科技,方便快捷的日常運營管理領域,使其如虎添翼。
  • 用大數據創建大平安 科大訊飛「智慧大腦」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用數據讓管理更智慧 「智囊團」助力社區精治智治位於復興家園南門的智慧小區服務站內,科大訊飛智慧平安社區管理平臺大屏上實時呈現著該小區的智能門禁、高空拋物預警、車輛管理、智能無線煙感等信息,房屋樓宇、各類服務事項一覽無餘。智慧平安社區系統讓小區管理也變得更「聰明」。
  • 重新定義園區:華為要讓園區變成智能有機體
    蘇寶華介紹道,華為自身的智慧園區是業界全數位化智慧園區試點,實現了對象數位化、流程數位化以及運營數位化,並且基於數字平臺,全面打通華為園區24個子系統,實現數據融合和業務融合。通用園區包括智能運營中心、綜合安防、便捷通行、資產管理、能效管理、設施管理和環境空間七個場景,旨在重塑園區的運營;行業園區首批發布地產園區、政府園區、智慧校園和化工園區,旨在助力行業客戶數位化轉型。   蘇寶華介紹,通用園區是幾乎所有園區都需要使用的,並形成7個應用場景;而在通用園區的場景之上,可以針對不同類型園區的需求,打造出更具行業屬性的方案。
  • 數字孿生 智慧園區智能運營中心IOC
    產品概述 數字時代,以5G通訊、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深入影響著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於數字城管、智慧社區、應急管理、智慧環保等領域,推動城市管理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
  • 辰安天澤成功中標「即墨區智慧消防大數據處理平臺」項目(一期)
    8 月底,辰安天澤中標即墨市公安消防大隊即墨區智慧消防大數據處理平臺項目,中標金額為 649.47 萬元。本項目主要是搭建即墨市智慧消防系統平臺,對一期試點社會單位進行消防安全管理,後期會對轄區的其他社會單位進行逐步接入,為接入單位提供消防安全社會化服務。
  • 【2020·指尖城市】數據穿透融合 跨界協同賦能——杭州「城市大腦...
    近年來,杭州市上城區從「市一醫院」起步,率先推動城市大腦向基層賦能,開展「城市大腦街區治理」實踐,並逐步拓展到湖濱商圈及浙一、浙二、市三等醫院周邊,實現了從「點上突破」到「面上梯次推進」的過程。在實現交通有序、排隊車輛消失、泊位效率提高的同時,「城市大腦」還積累了101萬個車牌號、305萬條車輛出行數據和163萬條掛號就診信息。
  • 雲棲大會首設奉賢專場 發力智慧園區場景突破
    據了解,雲智付系統融合阿里雲強大的物聯網平臺、雲計算基礎設施以及智慧園區生態環境,基於產業園區運營服務經驗,整合各類智能設備和子系統,並充分吸收物聯網、區塊鏈、AI等新一代核心技術,為園區業主提供一套投入產出比明確的園區智慧化解決方案,既解決短期收費問題、又可輔助園區數位化精益管理。「動輒花費數百萬元建設智慧園區的時代即將過去,幾十萬元搭建一個智慧園區不再是夢想。」
  • 順豐DHL智慧物流園區是如何煉成的?
    因此,為了讓物流暢通無阻,順豐DHL供應鏈中國聯合華為一起行動,以康橋物流園區為孵化場,藉助華為智慧園區沃土數字平臺以及全棧ICT技術能力,結合順豐DHL 50年來的物流行業積累和創新實踐,打造智慧新園區。
  • 數位化升級,縱行科技聯合Aden打造西部智谷ZETA智慧園區
    在「新基建」備受關注的背景下,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助推器,智慧園區也全面向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  近日,縱行科技聯合Aden埃頓集團對四川成都西部智谷智慧園區進行數位化改造升級,通過搭建ZETA 物聯網專網及配置ZETA 智能感知單元,完成園區共計76萬平方米的建築物聯基礎網絡建設、遠程抄表及設施設備、機房環境狀態實時監測,實現泛在連接和數據融合,助力西部智谷園區智能化運營。
  • 「君思智慧園區」智慧園區的建設將會從多個方面給人們帶來便利
    智慧類建設是目前全球都紛紛投入的領域,它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事物都可以與智慧建設掛鈎,小到一個智能化的設備,大到一整個園區,一整個城市。都是智慧類建設的範疇。建設新型的產業園區從智慧類建設開始。智慧園區的建設從多個方面為人們帶來的便利。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為此,賽靈思的晶片在硬體層面做了一個加速解決方案。為了實現「打造靈活多變的世界」這一口號,賽靈思將在FPGA的基礎上推出ACAP(Adaptive Compute Acceleration Platform,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這是一個具有更高集成度的晶片體系架構。ACAP上除了有處理器部分,也有傳統FPGA可編輯邏輯的部分,還集成了高性能計算引擎。
  • 城市大腦:解鎖幸福新密碼
    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以「大集成、廣應用」為目標,圍繞統一用戶認證體系、統一應用場景入口、統一服務評價體系、統一宣傳展示窗口、統一開放運維平臺「五個統一」的建設要求,依託城市大腦中樞與技術框架體系,融合杭州辦事服務等平臺,建構便民、惠企、民生、民意、新聞服務「五個直達」,打造老百姓心目中更加具象,可親可感、愛不釋手的城市大腦數位化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