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都去了哪裡?帶著這些疑問,長郡雙語實驗中學C1815班的同學們來到黑麋峰長沙市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參觀學習。
長沙市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佔地2600畝,由滲瀝液調節池、滲瀝液處理站、填埋庫區、填埋氣體處理場地、汙泥攪拌處理車間、汙泥厭氧消化處置中心、辦公生活區組成。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了解到,目前垃圾場日均填埋生活垃圾8000多噸、汙泥近1000噸、餐廚垃圾初分揀物200多噸,滲瀝液處理規模達3100噸。
為了詳細了解垃圾處理過程,同學們先後參觀了生活垃圾進廠、吊控進料焚燒、廢氣和滲濾液處理以及垃圾清潔焚燒發電運行等情況。「垃圾場每天處理這麼多垃圾,如何防治臭味擴散呢?」針對現場同學的問題,工作人員解釋說,針對現有垃圾裸露面,垃圾場已進行大範圍、大劑量的高效除臭微生物的植入到垃圾堆體中,通過微生物的大量生長繁殖快速的建立一個高效的微生物除臭系統,在潮溼的介質上,通過這個微生物系統中的活性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及繁殖,將臭氣中的有害物質轉變為簡單的無機物或組成自身細胞,從而達到淨化臭氣的目的。
不僅如此,垃圾場還會進行後期綜合處理與定期維護,以保證垃圾堆體中始終保證高效除臭微生物菌群的菌群優勢,新鮮垃圾中如果沒有植入高效除臭微生物則產生惡臭的腐敗菌很快便能夠繁殖佔據主導地位,綜合處理是指每天有更新作業面或者新增垃圾裸露面的要進行正常的噴灑作業,定期維護是指沒有更新作業面或者新增垃圾裸露面的,但是又很容易產生臭味形成臭源的地方要間隔3-4天處理一次。「每天大量的垃圾進場填埋,作業面每天在更新,因此要確保除臭效果的持續和穩定就必須堅持綜合處理與定期維護。長期以此處理的話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逐步的將除臭滅蠅工作做得更好。」
據悉,長沙市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承擔著長沙市「六區一縣」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置任務,是長沙市唯一的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協同處理場所。目前正推進二期建設,將逐步實現垃圾全焚燒、零填埋目標。參觀結束後,同學們深受震撼,深受教育。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生活中增強環保意識,做好垃圾減量與分類回收,為環境治理貢獻力量。 瀟湘晨報記者徐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