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廠案例賞析及垃圾處理技術、行業分析

2020-11-24 中國環境報

  編者引:在中國,大部分大中型城市從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但由於缺少相應的教育宣傳,在未來很長時期內,我國絕大部分城市仍將採取混合收集的垃圾處理方式。然而,混合收集的方式對後續的垃圾處理造成極大壓力。

  你印象中的垃圾廠是不是黑黑的,髒髒的?實際上隨著垃圾處理技術的不斷改進,垃圾處理廠也變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比如以下幾個代表性的列子:

  麻浦垃圾焚燒廠

 

 

  

  位置:首爾

  特點:建在世界盃公園內,世界公認的樣板

  規格:僅對外供熱,每天對外銷售熱量23.8萬大卡

  管理模式:政府投資,企業承建,政府委託企業管理

  監督:顯示屏隨時公布汙染物數據,政府和居民同時監督

  施比特勞垃圾處理廠

 

 

  

  位置:奧地利維也納

  特點:像是一座童話城堡,處理過程中沒有異味,沒有噪音,沒有黑煙

  規格:24小時運轉,負責維也納三分之一垃圾的焚燒處理,產生的熱量能供應十多萬戶人家。

  技術:擁有先進的廢氣淨化處理技術,垃圾處理流程如下圖:

 

  依塞納垃圾處理廠

 

  位置:法國巴黎塞納河河畔

  特點:世界上探入地下最深的垃圾處理廠

  規格:負責100萬居民生活垃圾處理,年垃圾焚燒能力46萬噸,能夠為8萬戶居民提供家庭取暖,為5萬戶居民提供家庭用電。

  依塞納延伸至地下31米,從垃圾分類處理裝置,到垃圾焚燒爐;從廢棄廢水處理他,到熱能轉換發電機,所有設備都被安置在地下。

  舞洲垃圾處理廠

 

  位置:日本大阪

  特點:像是一座環球影城

  規格:24小時運轉,每天可燃燒處理900噸普通垃圾和100多噸大型垃圾。

  整個垃圾處理在密閉空間進行,依靠設備自動處理。

 

  在中國,大部分大中城市從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但由於缺少相應的教育宣傳,在未來很長時期內,我國絕大部分城市仍將採取混合收集的方式。然而,混合收集的方式對後續的垃圾處理造成極大壓力。

  一、垃圾處理方式

  世界上垃圾常規處理工藝有填埋、堆肥和堆肥。發達國家和地區一般在分類收集的基礎上,採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工藝,發展中國家仍大量採用簡易填埋等方式。目前在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還是以填埋為主,但是填埋技術、處理方式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差異;堆肥和焚燒(15%)處理技術佔的比例較小,垃圾處理能力較低,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異。近幾年,焚燒的比例在不斷怎長。以下表格梳理了三種常見的垃圾處理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它的垃圾處理率。

  垃圾處理方式對比圖

 

 

  

  從發展歷程來看,垃圾處理一共經歷了三代:

  第一代:最古老的垃圾處理技術:填埋

  第二代:目前廣泛採用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對垃圾中的熱值進行充分的利用

  第三代:從兩個角度解決生活垃圾處理的問題

  利用垃圾中的熱值,回收利用有價值的物質,實現垃圾資源化能源化利用;

  通過多級的機械與各種分類技術,將垃圾有害物質提前分離出來,從源頭上遏制二噁英的生成。、

  二、第三代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1.機械生物處理技術

  作為垃圾處理的預處理技術,可結合其他工藝完成無害化處理(機械生物預處理結合衛生填埋技術);

  通過各種機械、物理和生物化的處理手段來對垃圾進行精細地分揀和再利用;

  從廢棄物中分離出有價值的材料及物質(綠色煤炭)用於燃煤發電設施一起燃燒利用;

  可在碳交易中獲得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

 

  2.隧道窯乾式厭氧發酵技術

  分離出低燃燒值,高含水量的有機物,降低焚燒發電成本;

  提高剩餘垃圾的燃燒值,提升焚燒發電效率;

  垃圾焚燒總量大幅減少,減少垃圾焚燒尾氣與殘渣汙染;

  通過乾式厭氧發酵獲得最高價值生物能源:沼氣、有機肥。

 

  3.生活垃圾熱解技術

 

  該技術的優點在於:

  採用絕氧熱解原理,不用進行焚燒;

  由於熱解爐內為高溫絕氧環境,整個處理工藝都避免了二惡英生成的必要反應環境,從原理上阻止了二惡英的產生;

  在熱解過程中物料相對料床靜止,輻射管內流體與反應爐膛完全隔離,避免了傳統焚燒產生危險廢棄物飛灰的問題;

  該技術的預處理採用全封閉廠房,負壓操作,在所有可能的臭氣散發點設置有臭氣收集,經生物除臭系統有效處理,避免了惡臭的擴散。

  從以上例子可看出,垃圾焚燒還是大多數國家處理垃圾時的主要選擇方式。目前,共有36個國家和地區建有生活垃圾焚燒廠,歐盟、日本、美國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佔全世界的80%以上。

  三、垃圾焚燒的典型工藝與核心設備

  典型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工藝主要由垃圾儲運、鍋爐燃燒、煙氣處理、汽輪機發電等4部分組成。

 

  其中焚燒爐是垃圾發電的核心,決定著垃圾處理的效果和運行的經濟性。焚燒爐充分燃燒後才能達到無害化和減量化的目標。常用的焚燒爐有爐排爐、流化床焚燒爐、熱解焚燒爐、迴轉窯等多種形式。在國外,由於垃圾分類嚴格,因此以爐排爐為主;而在我國爐排爐、流化床焚燒爐兩者並舉,其餘方式也有少量應用。

  尾氣處理是垃圾發電的關鍵,在投資和運行成本中佔了較大比例,決定了垃圾發電的環保性和公眾認可度。

  四、中國垃圾焚燒廠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中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據統計,截至2016年2月份,全國已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廠共231座,分別分布在20個省、市,其中浙江以40座垃圾焚燒廠名列第一。

  超過70%的垃圾焚燒廠集中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但土地資源緊張的東部沿海城市。同時,面臨垃圾處理難題的不少城市,開始興建垃圾焚燒廠。

  國內垃圾焚燒廠的不斷發展的幾個有利因素:

  1.焚燒發電政策法規日益健全: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鼓勵「在經濟發達、土地資源稀缺地區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 城建[2000]120號):在具備經濟條件、垃圾熱值條件和缺乏衛生填埋場地資源的城市,可發展焚燒處理技術。

  《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 發改價格[2006]7 號):生物質發電項目上網電價實行政府定價,補貼電價標準為0.25元/(kW.h)。

  《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制標準》(GB18485—2001):對垃圾焚燒汙染物排放提出更嚴格的限定值。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垃圾焚燒將繼續作為當前最符合國情 的無害化處理方式得到大力支持。

  2.市場需求大

  中國承諾到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垃圾發電屬於可再生能源,較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技術要求不高,且成本低,適合在城市周邊建設。

  中國能源消費逐年遞增,垃圾也不斷遞增。

  可用土地資源逐年減少: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垃圾填埋每年佔掉500畝土地。垃圾焚燒發電可解決土地資源浪費現象。

  3.已投產項目運行收益穩定

  收入主要來源:垃圾發電廠成本補償和上網電費

  免增值稅、減免所得稅

  五、總結與建議

  同時,隨著垃圾發電行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特別是2007年開始問題越來越嚴重,引發了二次汙染等環境問題,以及社會問題,比如2009年3月份北京朝陽區上千民眾發起請願活動,反對在高安屯垃圾掩埋場再興建垃圾焚燒廠。

  垃圾焚燒發電作為垃圾處理行業產業鏈中的一部分,不斷爆發出的問題同時也折射出了我國垃圾處理行業中的存在的問題。小編覺得最關鍵的問題是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垃圾管理體系。一整套完整的垃圾管理體系是指整合垃圾行業的上遊(垃圾分類),中遊(垃圾收集),以及下遊(垃圾處理)。這裡的「整合」不僅僅是垂直流程上的整合,更是橫向運營管理上的整合。而且,每個維度都需要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的整合,缺一不可(如下圖)。

 

  例如,垃圾處理行業的主體主要包括垃圾源、設備供應商、工程企業、運營企業(如下圖)。

 

  垃圾處理行業目前是典型的市場壟斷行業。因此,橫向的垃圾處理模式可以打破垃圾處理行業的市場壟斷,打通各個城市的垃圾處理企業,開展有效競(如下圖)。這樣一來,各個城市的垃圾處理行業不僅可以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自願承接跨區域生活垃圾處理業務,並且有利於各公司改進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同時形成一體化的垃圾處理行業市場,提高處理行業的運營效率。

 

相關焦點

  •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收運和處理現狀分析
    因此,以北京市的垃圾焚燒發電產業作為研究對象,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對北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收運和處理環節分別進行討論。首先,對該市的垃圾收運模式進行了分析,對比了不同收運模式的優缺點;其次,對垃圾焚燒發電的處理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焚燒發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生活垃圾處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改進建議。希望研究能夠提高垃圾發電項目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充分利用垃圾資源,逐步實現循環發展。
  • 設計改變的垃圾處理廠像城堡! | 分享
    在眾多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途徑中,教育無疑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大阪舞洲垃圾處理廠」就是其中環保教育中的典範。大阪舞洲垃圾處理廠是大阪市九座垃圾處理廠之一,建在大阪市的一個人工島上。它有色彩繽紛的外觀,造型獨特的建築,給人一種仿佛來到主題公園抑或是童話世界中的錯覺。
  • 2020年中國廚餘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4000億...
    2、廚餘垃圾以填滿處理技術為主   在生活垃圾處理領域,我國仍處起步階段,垃圾分類制度體系的不完善以及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國垃圾處理仍以填埋為主。但填埋處理存在土地佔用面積大、二次汙染、爆炸崩塌等諸多缺陷,人口密度大的地區特別是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填埋處理方式已經遇到瓶頸。
  • 垃圾處理加速 紹興嵊州實施垃圾分類新模式
    近年來,紹興嵊州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總體思路,大力加強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系統設施建設,三年內通過完善末端處理體系,倒逼前端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大變樣,基本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
  • 垃圾滲濾液的零價鐵強化厭氧處理技術
    關鍵詞:零價鐵,強化厭氧處理,垃圾滲濾液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垃圾運輸距離不斷增加,作為垃圾收集系統與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回收系統之間的重要銜接部分,垃圾中轉站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應運而生。然而,垃圾中轉站由於在垃圾集中、壓縮過程中,會產生相當於垃圾總量的10%~30%的滲濾液,其成分複雜、水質水量變化大、汙染物含量高,CODCr常高達30000~180000mg/L,此外還含有很高的硫酸根、氮和磷等其他汙染物質。因此,滲濾液的處理十分必要。厭氧處理技術因其運行成本低、投資低而成為高濃度有機廢水預處理首選。
  • 固廢處理行業存在廣闊發展前景 垃圾焚燒發電將成主要固廢處理方式
    北極星固廢網訊:概述我國固廢處理行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垃圾焚燒發電將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固廢處理方式。危廢處理行業有望成為新的增長極。具備領先的處理技術、產業鏈完整、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很強的資本實力的主體將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固廢處理行業整體處於快速成長期,槓桿率適中,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 餐廚垃圾處置方式及其碳排放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些年來,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已引起各國關注。加之全球對碳減排的呼籲與行動不斷走上議事日程,這更加限定了對餐廚垃圾的處置今後需走資源化可持續之路...作者綜述了國內外餐廚垃圾處置現狀,分析了5種處置方式的基本原理,通過典型案例分析5種餐廚垃圾處置方式的碳排放量,期待為我國未來餐廚垃圾資源化方向指明道路...
  • 深圳垃圾處理面臨巨大挑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強 在昨天院士高峰年會的「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平安和多位專家、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垃圾處理問題。兩位院士分別從垃圾填埋高汙染場地的風險和防治、二惡英的汙染角度出發,分析了不同垃圾處理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並結合發達國家成熟的垃圾處理模式,為深圳垃圾處理提出建議。
  • 【工程實例】廊坊市垃圾綜合處理廠滲濾液高級氧化深度處理系統
    【工程實例】廊坊市垃圾綜合處理廠滲濾液高級氧化深度處理系統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以衛生填埋作為垃圾處理的基本方式,在今後一段時期,衛生填埋處理仍將是國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基本方式。衛生填埋作為最常見的垃圾處理方法,也存在著諸多汙染問題,特別是填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滲濾液,如不妥善處理,會對周圍的水體和土壤造成嚴重汙染。
  • 中國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現狀
    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現狀 餐廚垃圾現在統一按固體廢物處理方法處理。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 具體的處理技術有填埋、焚燒、堆肥、發酵等方式,其資源化再利用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 垃圾滲濾液處理常用技術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垃圾滲濾液是指來源於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份、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並經歷垃圾層和覆土層而形成的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其成分複雜,汙染物濃度高、色度大、毒性強,不僅含有大量的有機汙染物,還含有各類重金屬汙染物,如果處置不當,不但影響地表水的質量,還會危及的地下水的安全。
  • 北京市垃圾分類最新標準一覽 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垃圾強制分類更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隨著源頭端分類垃圾規模的提高,後端處理市場迅速擴大。垃圾處理產業是以垃圾為處理對象的事業體的集合。這裡,垃圾是泛指,包括原生垃圾、分類垃圾和垃圾衍生品;所謂「以垃圾為處理對象」包含將垃圾作為直接處理對象(原材料)和間接處理對象兩重意思。
  • 垃圾處理填埋不是最好方式 分類利用是唯一出路
    當地環保執法部門認定,這就是非法填埋垃圾的惡果。類似這樣的環保案例在全國屢見報導,不符合規定任意排汙造成環境惡化乃至人口非正常死亡的惡性事件也多有耳聞,在一些地方,有毒廢物的處理已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垃圾的處理,真的可以一埋了之嗎?
  • 2019年我國垃圾處理行業分析:供求量較大 市場集中度上升
    因此在我國城市化水平快速推進的同時,如何有效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1、垃圾處理行業概況生活垃圾成分複雜且產生量巨大,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處理,將長期佔用大量土地資源,對空氣、土壤和水源造成汙染,甚至引發病菌傳播等不良後果。
  • 探秘德國垃圾處理如何變廢為寶
    1991年我旅居德國時,首先遇到的生活問題就是將家裡的各種垃圾分別放入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垃圾分類的國家之一,早在1961年,當時的聯邦德國就成立了德國廢物處理行業聯合會並籌建了多家服務公司,以便有效地組織廢物和可回收物的收集再利用。這些垃圾處理行業的公司為政府制訂各種廢物回收﹑實施工業循環利用的有效法規,並提供現實有效的諮詢和幫助。
  • 2019年中國餐廚垃圾處理現狀及處理方式分析 「厭氧發酵」技術為...
    2019年中國餐廚垃圾處理現狀及處理方式分析 「厭氧發酵」技術為國內餐廚垃圾處置的主流技術北極星固廢網訊:一、中國餐廚垃圾處理的現狀「十三五」期間隨著國家對非法提煉銷售地溝油行為的打擊和環保督察帶來的地方環保壓力,餐廚垃圾處置產能投建加速,截至2019年6月底,預估全國已投運餐廚垃圾處置項目約
  • 垃圾填埋場垃圾廢水處理工藝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①廢水水質及特性分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項目設計廢水處理量為72m3/d,收水範圍主要為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及各中轉站收集的垃圾滲濾液。廢水具有水量較小、排水不均勻、濃度高、雜質和懸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點。
  • 廚餘垃圾處理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的另一個事實是中國堆積如山的生活垃圾當中,七成是廚房裡產生的。而在一些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貫徹垃圾分類的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只有20%。而在我國,廚餘垃圾的處理也跟不上垃圾產生量的增長,這樣一來,問題更加嚴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吃的越來越好,餐飲業非常興隆,這樣,數量龐大的餐飲垃圾便產生了,」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授任連海說。
  • 2020年商用溼垃圾處理設備行業發展淺析及設備介紹|垃圾減量|生態保護|垃圾處理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也在2015年迎來了市場的集中爆發期,經過2018年火爆發展,預計到2020年,將迎來又一輪的發展機遇。中國主要城市每年產生的餐廚垃圾不少於8000萬噸。 中國城市產生的垃圾量驚人。 以北京為例,2018年,北京的廚餘垃圾每天產生超過2600噸,是2014年日產量1200噸的兩倍,並且四年複合增長率為20%。  目前,我國的廚餘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傳統的處理技術和資源處理技術。
  • 住建廳:關於行業標準 《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行業標準《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範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5〕274號),我部組織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了行業標準《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