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從無到有的前寒武紀

2021-01-18 我愛古生物


前寒武紀是自地球誕生到6億年前的這段時間。 儘管早在30多億年前生物就已經出現,但其進化卻長期停滯在很低級的階段,主要是是些低等的菌藻類植物,它們留下的化石說明的情況不多,而且保存這些化石的巖層又太多經過不同程度的變質,更使得地球的早期歷史不易被了解,所以才被劃入「隱生宙」。

地質學家把漫長的前寒武紀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三部分。冥古宙(地球形成之初-38億年前)則有多種不同的稱呼。


寒武紀的開始,標誌著地球進入了生物大繁榮的新階段。而在寒武紀之前,地球早已經形成了,只是在漫長的幾十億年中一片死寂,那時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門類眾多的生物。這樣,科學家們便把寒武紀之前這一段漫長而缺少生命的時間稱作前寒武紀。

前寒武紀(Precambrian)是地質年代中,對於顯生宙之前數個宙(Eon)所使用的非正式名稱,原本正式的名稱是隱生宙(Cryptozoic eon,其後來被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與元古宙三個時代)。1930年,G.H.查德威克將地史時期劃分為兩個階段——寒武紀以前稱為隱生宙,寒武紀迄今稱為顯生宙——作為地質年代的最高級單位,其相應地層分別稱為隱生宇和顯生宇。由於在隱生宇即前寒武系上部不斷發現軟軀體動物化石,使其部分地層的劃分具備了古生物的依據,而且所謂「隱生」,已逐漸不符合實際情況。1977年,國際地層委員會前寒武紀地層分會在開普敦第四次會議上,將前寒武紀分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線放在25億年前,而隱生宙及顯生宙這兩個年代地質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已逐漸棄而不用。

前寒武紀開始於大約45億年前的地球形成時期,結束於約5億4200萬年前——大量肉眼可見的硬殼動物誕生之時。儘管前寒武紀佔了地史中大約八分之七的時間,但人們對這段時期的了解相當少。這是因為前寒武紀少有化石記錄,且其中多數的化石,如疊層石,只適合用作生物地層學研究。此外,許多前寒武紀時期的巖石已經嚴重變質,使其起源變得隱晦不明。而其他的不是已經腐蝕毀壞,就是還埋藏在顯生宙地層底下。


前寒武紀生命


概況

並未明了生物究竟起源於何時。在格陵蘭西岸海外群島曾發現一些古老石頭,內含38億年前的碳,可能是早期的有機物。此外在澳大利亞西部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細菌,年代已超過34億6000萬年。目前已知最早的複雜多細胞生命型態,可能出現於大約6億年前;世界各地有許多5億4200萬年前到6億年前之間的軟體無殼動物化石,被稱為埃迪卡拉動物群(Ediacaran biota)。至於硬殼動物則出現於前寒武紀結束之後。

大約在5億4400萬年前,也就是前寒武紀的結尾,出現了許多不同型態的動物。這些動物群統稱為小殼動物群(Small shelly fauna),目前所知有限。寒武紀的極早期發生了寒武紀大爆發(生命型態的快速分化與數量增加),導致伯吉斯動物群(Burgess fauna)的出現。


埃迪卡拉動物群

埃迪卡拉動物群主要由類似水母類、蠕蟲類、海鰓綱的生物所組成,多保存為印痕化石,由於它們所生活的年代距今過於久遠,於是便被統稱為古生物。儘管它們的形態、結構都很原始,但它們被認為是20世紀古生物學最重大的發現之一。這一發現使科學界擯棄了長期以來認為在寒武紀之前不可能出現後生動物化石的傳統觀念。所謂後生動物即是指相對於原生動物的各種多細胞動物。


前寒武紀各時期


太古代(太古宙)

太古代離我們久遠,其時限約從38億年至26億年前,長達12億年。太古代是具有明確地史記錄的最初階段。這漫長的12億年是地球形成後的初始期,地表到處形成童山和荒漠,由於年代久遠,確實很難尋覓到化石,人們對這一時期的生命活動了解得很少。但20世紀後半期,科學家們陸續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獲得了重大收穫,在變質程度不太劇烈的沉積巖層中發現了疊層石,這是微生物和藻類活動的產物。此外,人們在這些古老的巖層中還分析出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如呋喃、甲醇、乙醛等)和環狀化合物如(苯,羥基苯)。在南非的一套古老沉積巖中,科學家們藉助先進的精密觀測儀器,發現了200多個與原核藻類非常相似的古細胞化石,這些微體化石一般為橢圓形,具有平滑的有機質膜,這是人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化石,也是在太古代地層中發現的最有說服力的生物證據。從生物界看,這是原始生命出現及生物演化的初級階段,當時只有數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們只留下了極少的化石記錄。從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個地殼薄、地熱梯度陡、火山—巖漿活動強烈而頻繁、巖層普遍遭受變形與變質、大氣圈與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積物的時期;也是一個矽鋁質地殼形成並不斷增長的時期,又是一個重要的成礦時期。


元古代(元古宙)

元古代(Proterozoic)的時限自26億年前至5.7億年前,在這段地史中,原核生物演化為真核生物,形成地史時期的菌-藻類時代。人們在這一時期的古老地層中發現過微古植物化石、宏觀藻類化石及疊層石。僅在我們中國,古生物學家就已發現元古代不同時期的微古植物化石80餘屬、近200個種,生命在元古代得到進一步繁榮,那時的地球已不再是滿目荒蕪了。初期地表已出現了一些範圍較廣、厚度較大、相對穩定的大陸板塊。因此,在巖石圈構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顯示了較為穩定的特點。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氣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隨著植物的日益繁盛與光合作用的不斷加強,大氣圈的含氧量繼續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類植物已十分繁盛,明顯區別於太古代。


震旦紀

元古代末期,大約從8.5-5.7億年,被命名為震旦紀,這是因為這段時間在生命演化歷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並且它的命名地是在中國。

「震旦(Sinian)」意指中國,古印度就稱華夏大地為「震旦」,德國地質學家首先把它用於地層學,後來許多學者都仿效使用,但含義有所不同。後來地質學家們重新定義了震旦紀,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等在長江三峽建立起完整的震旦紀地質剖面,這就是有名的峽東剖面,它向全世界提供了地層對比的依據。

震旦紀已有了明確的生物證據,在動物界出現了低等的小型具硬殼的物種,以及大量裸露的高級動物,後者就是發現於澳大利亞的埃迪卡拉動物群。在植物方面表現為高級藻類(如紅藻、褐藻類等)的進一步繁盛,宏觀藻類也得到飛速的發展,這時的地球已徹底改變一片死寂、毫無生氣的面貌了。

震旦紀(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後期一個獨特的地史階段。從生物的進化看,震旦系因含有無硬殼的後生動物化石,而與不含可靠動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區別;但與富含具有殼體的動物化石的寒武紀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僅種類單調、數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還不能利用其中的動物化石進行有效的生物地層工作。震旦紀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徵是後期出現了種類較多的無硬殼後生動物,末期又出現少量小型具有殼體的動物。高級藻類進一步繁盛,微體古植物出現了一些新類型,疊層石在震旦紀早期趨於繁盛,後期數量和種類都突然下降。再從巖石圈的構造狀況來看,震旦紀時地表上已經出現幾個大型的、相對穩定的大陸板塊,之上已經是典型的蓋層沉積,與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紀可以被認為是元古代與古生代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



相關焦點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寒武紀:5.41-4.85億年前)寒武紀之前幾乎沒有化石與達爾文同一時代的諸多地質學家們都遇到了這個問題這一生命噴湧而出事件被廣泛認為是生物演化歷程中最壯觀但又最難理解的一幕,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隨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名詞也開始逐漸被大眾們了解和接受。二、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的存在嗎?當然了,生命並不是真的從寒武紀才出現的。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寒武紀:5.41-4.85億年前)寒武紀之前幾乎沒有化石與達爾文同一時代的諸多地質學家們都遇到了這個問題這一生命噴湧而出事件被廣泛認為是生物演化歷程中最壯觀但又最難理解的一幕,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隨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名詞也開始逐漸被大眾們了解和接受。 二、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的存在嗎?
  • 中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間: 2011-10-12 23:30 來源:CUOG 作 者:CUOG 點擊: 242次 China Unconventional Oil & Gas海底生物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
  • 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謎底揭開
    朱茂炎展示在西伯利亞採集的化石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現生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譬如脊椎動物、節肢、腕足、蠕形等動物突然集體亮相。這一極度「默契」的現象讓科學家們迷惑不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次生命大爆發?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胡玉梅實習生徐可文/攝動物並非突然爆發出現,氧氣含量是「密鑰」5.4億年前,各種動物「突然」爆發式出現,這被古生物學家們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通過多年研究,朱茂炎團隊揭開了謎底:地球上的動物並不是「突然」爆發式出現的,而是經歷了幕式演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氧氣含量是幕後操盤手,控制著大爆發進程。
  • 生命轉折點 之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其中最具有裡程碑之一的一次,那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寒武紀是大約5.42億年到4.85億年前,一共持續了6000萬年左右。我們上一期講過,在元古宙末期生命僅僅存在於多細胞的有機生物,但是寒武紀不同,期間出現了大量高級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如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環節動物等,並且有的具有堅硬的外殼,如鸚鵡螺,納羅蟲,等。
  • 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為什麼會突然經歷生命大爆發?
    地球生物群的第一次重大轉折,發生距今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在前寒武紀的2000萬年間,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無脊椎動物,包括環節動物類、腕足類、軟體動物類、海綿類等等,它們都是現存很多動物的祖先,這次事件史稱「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真正原因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
  • 遊記:前寒武紀!
    洪荒海洋;從前寒武紀海洋開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拉開帷幕。前寒武紀:地球誕生~約,前古生代。疊層石見證地球第一次出現氧氣、原核生物等。想起幾代人幾十年種的樹被人幾天推平的新聞………澳大利亞南部埃迪卡拉生物群代表化石:距今約,埃迪卡拉生物群滅絕後,迎來寒武紀初生命大爆發。生命海洋;古生代海洋。
  •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0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發現了澄江動物群,為解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提供了大量詳實的關鍵證據。遺蹟化石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活動所遺留在沉積物表面或沉積物內部的各種生命活動的形跡,如各種生物擾動、足跡、移跡、潛穴、糞化石以及鑽孔等。科學家發現,前寒武紀地層中遺蹟化石貧乏,只在晚期有極少量簡單的遺蹟化石發現,例如,近年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員在我國三峽地區埃迪卡拉紀地層中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這表明,前寒武紀菌藻微生物席發育,缺少生物擾動。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不止一個
    那時,科學界還沒有發現寒武紀之前的化石,因而科學家們對這一生物重大進化現象困惑不已。達爾文甚至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作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但他同時 解釋到,寒武紀的動物祖先一定來自前寒武紀動物,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地質記 錄的不完全或是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造成的。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馮偉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距今約5.3億年前,一場地球生物進化史上最為壯觀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驟然」上演,幾乎所有門類現生動物的祖先分子在很短的時間裡湧現了出來,其複雜而多樣的生命形態與之前漫長演化過程中出現的原始生命體截然不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十種你想不到的可能
    除了讓我們可以親眼看到5.4億年前的各種奇怪的生命形態以外,更為我們提出了新的科學問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從何而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的生命都去哪了?進化論是否收到了真正的挑戰?實際上,在5.4億年前的化石中,還是發現了與現代生物形態對應的特徵,比如節肢動物們的特徵,環節動物們的剛毛(就是毛毛蟲的特徵)。當然大部分是奇形怪狀的生物,現在早已不再。
  • 【專題簡介】前寒武紀地球動力學
    現今板塊構造理論尚不能完全解釋前寒武紀構造體制和機制,替代機制便成為許多地球科學家的追求,諸如地幔柱構造被認為是太古宙的主導構造。前寒武紀佔據地球演化歷史的90%,相應的地質體也佔據大陸組成的90%,要深入了解大陸動力學並建立全球全時地球動力學理論,就必需了解前寒武紀,必須加強對前寒武紀地球動力學機制的認識。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5.5億年前生物化石再現?科學家:有助於了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稱這種5.5億年前的生物的出現,有助於研究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
  • 古生物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在地球生物進化史上,寒武紀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代。寒武紀是古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5.43億年前,結束於4.9億年前。基本就是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裡,包括現今動物幾乎所有門類祖先在內的大量多細胞生物突然出現,但在更為古老的地層中卻沒有找到這些動物的祖先化石,在生物考古學上,這些突然出現的種類繁多的生物化石,代表著在那個時期地球上突然出現了眾多的生物物種,這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大約誕生在近40億年前,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單細胞形式存在,像是細菌和藍綠藻之類的。
  • 中國科學家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添新解
    距今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地球上最複雜的生命動物「爆發式」出現,這一現象被越來越多的化石發現所證實。但為什麼會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爆發的過程又是怎樣的?這一直是當今演化生物學和地球科學共同關注的重大基礎前沿科學問題。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直接推翻了進化論的地質學發現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大約6億年前,寒武紀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們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 這種幾乎是「同時」、「突然」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