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020-07-03 陝西地礦科技楊為先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生命的歷程系列講座(七)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0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發現了澄江動物群,為解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提供了大量詳實的關鍵證據。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寒武紀時代曾湧現了一大批現代動物門類的祖先,生物已廣泛分布於海洋淺海區各個區域和不同的水層中,生物間已然建立起了較為複雜的多級食物鏈,完整的生物譜系框架已搭建完成,由此產生的巨大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那麼,科學家是採用什麼手段和方法,如何通過一塊塊化石,抹去覆蓋在化石上的歷史塵埃,還原出寒武紀時代精彩紛呈的海洋動物世界的呢?

澄江動物群是特異埋葬的軟軀體化石群(如題圖中的先光海葵),動物化石的軟軀體保存極為完整,90%以上還保留了諸如眼睛、附肢、口器、消化道(有的消化道中有食物殘留)、神經、鰓裂和脊索等軟體組織印痕,其姿態千奇百怪,有站立、爬行、進食、鑽孔等,有大量遺蹟化石,如糞便、運動痕跡,還有反映動物間依存關係的化石,如微網蟲與星口水母,而反映動物營養習性的,如奇蝦排洩物裡三葉蟲碎片等,為研究寒武紀早期動物大爆發及這個時期動物的解剖構造、功能形態、生活習性、系統演化、生態環境、埋藏條件和保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據。

在解讀寒武紀大爆發各種生物的行為方式及生態功能時,科學家通常採用二種方式開展研究,即從化石保存的特徵中提取有關研究信息,或運用統計學數理分析進行研究。

多級食物鏈形成的依據

奇蝦中的一些物種是寒武紀時代的巨無霸,身長2米,傲視群雄。奇蝦也是寒武紀時代食物鏈的頂級捕食者,因為在與奇蝦相伴生的排洩物裡發現了瓦普塔蝦碎片,而瓦普塔蝦是當時海洋數量比較豐富的一種節肢動物。科學家分析認為奇蝦是一種肉食性的動物,在寒武紀食物鏈上處於頂級捕食位置。對其他動物的分析表明,初級生產者由底棲藻類、碎屑、光合浮遊生物和細菌浮遊生物組成;初級消費者包括了軟舌螺、金臂蟲、微小節肢動物、脊索動物、海綿動物、腕足動物、浮遊動物等;而捕食者大多是食腐動物,主要有鰓曳動物、葉足動物、刺胞動物和毛額動物、櫛水母、三葉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等。由此構成了地球生命史上第一個完整的多級營養食物鏈。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奇蝦

動物活動複雜化的考證

通過物種的多樣性研究,科學家已經了解到前寒武紀末與寒武紀動物世界的巨大差異,而遺蹟化石在反映這兩個時期的動物的活躍程度或對海底生態環境的營造上顯示了獨特的指示意義。

遺蹟化石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活動所遺留在沉積物表面或沉積物內部的各種生命活動的形跡,如各種生物擾動、足跡、移跡、潛穴、糞化石以及鑽孔等。科學家發現,前寒武紀地層中遺蹟化石貧乏,只在晚期有極少量簡單的遺蹟化石發現,例如,近年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員在我國三峽地區埃迪卡拉紀地層中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這表明,前寒武紀菌藻微生物席發育,缺少生物擾動。相反,寒武紀時代生物擾動現象頻繁,生物活動形式多樣,遺留下來的遺蹟化石亦複雜多變,如步行的、蠕動的和鑽孔的動物行為造就了海洋混合底質的變化,被稱為寒武紀「底質革命」或「農藝革命」。寒武紀菌藻微生物席明顯萎縮,顯示了動物的擾動作用強烈,與前寒武紀形成了天壤之別。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前寒武紀與寒武紀遺蹟化石比較

鰓裂構造引爆最重要的發現

咽鰓裂構造是後口動物的共同特徵,最初在古蟲動物中發現,但並未引起關注。後來隨著西大動物和地大動物發現有更清晰的鰓裂構造,科學家意識到古蟲動物體壁具有複雜的肌肉系統,其前體兩側的五對囊狀構造及側溝系統或是用於排水以輔助濾食的咽鰓裂。

在數百塊古蟲標本的觀察及解剖基礎上,科學家揭示了古蟲動物囊狀構造內部普遍存在著通往消化道前段(咽)的鰓裂,恢復了古蟲鰓系的三維形態細節,證實它具有排出咽內海水的功能,即當水把食物和氧氣帶進去,食物分離以後就送到後面腸道消化,肛門排出去。含有氧氣的水就在鰓裂用鰓絲進行氣體交換,廢水就排出去。因此,科學家不僅創建了一個新的動物門類——古蟲動物門,而且表明它還代表了最理想的後口動物根底類群,是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咽鰓裂這一創新構造開創了新陳代謝的新時代,對於後口動物亞界的起源及後期繁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古蟲動物鰓裂構造

動物的集體行為的發現

一塊動物個體首尾相連,呈波形運動的動物行為化石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這塊神秘的化石披露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原口動物的社會性集體行為已經出現。這些節肢動物標本個體密切相連,相互形成一個鏈,科學家推測這類集體行為可能是為了更有效地抵禦食肉動物的攻擊。顯然,動物集體行為的起源與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動物爆發式出現的時間是相一致的。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節肢動物的社會性集體行為

神經系統的奇妙保存

科學家在澄江動物群昆明澄江蝦化石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神經系統,這是一種類似甲殼綱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包含著縮小大腦和類似串珠的鏈狀互連神經組織。昆明澄江蝦提供了觀察遠古生物神經系統的模本,顯示了寒武紀時期最複雜的中樞神經系統,這使得科學家能夠更好理解神經系統和早期動物是如何進化的。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昆明澄江蝦神經系統

捕食行為的認識

科學家在寒武紀早期帶殼動物的殼表面,發現了不同類型的孔洞,其中有一類屬於非原生的孔洞。它們通常在殼表面孔洞的孔口最大,向內孔口變小,並且孔緣不平滑。因此,它們與殼的原始孔溝構造截然不同。科學家據此推測,寒武紀早期已經出現了捕食作用,這些帶殼動物中所遺留的孔洞很可能是生物競爭加劇的結果,並且,由捕食者誘導產生的選擇壓力促使了真正的硬體殼出現,是生物骨骼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因素。

除了化石保存的軟組織信息和硬體精細結構構造能夠提供解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大量生物學信息,科學家還通過數理統計方式,揭示了澄江動物群多樣性發展的情況,如不同物種在動物群中所佔的比例,它們依次是節肢動物(84種,佔37%)、海綿動物(28種,佔12.3%)、曳鰓動物(19種,8.4%)、葉足類(12種,5.3%)、脊索動物(10種,4.4%)、腕足動物(9種,4%)、軟舌螺(8種,3.5%)、古蟲動物(7種,3.1%)、櫛水母動物(7種,3.1%)、刺胞動物(7種,3.1%)、奇蝦(4種,1.8%)、藻類(3種,1.3%)、棘皮動物(2種,0.9%)等。這些類群既有現生的生物門類,也包括一些早已滅絕的動物門類,像古蟲動物門、後口動物譜系中的原始脊椎動物以及原始棘皮動物古囊類、具頭索動物特徵的雲南蟲、海口蟲以及尾索動物。這表明早期動物演化譜系在寒武紀早期業已構建完成。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雲南蟲

數理統計還表明,表棲動物控制了整個生物群落,有144種,佔63%,其次為底內動物27種,佔11.9%,中層水遊泳動物26種,佔11.5%,而浮遊動物數量較少,僅為12種,佔5.3%。由此,寒武紀時代的海洋生物完整的生態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出來。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動物生態空間的分布

科學家就是通過各種研究手段,如化石修復和解剖手段以及各種研究方法,如比較法、統計法、功能相關性和將今論古等,在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高精度的成像系統幫助下,從宏觀和微觀層次的不同角度詳細地研究了澄江動物群的分類學、生態學、發育生物學和譜系親緣關係,揭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恢弘壯觀且意義深遠的重大生物演化事件。

- End -

◎文稿相關信息:

馮偉民,生命的歷程系列講座(七)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ossils,2018(04):58-61

文案撰寫 | 馮偉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頭條不僅能看資訊,還能搜索到很多硬核的科學知識,點擊下方搜索卡,輸入「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體驗頭條的強大搜索功能。

相關焦點

  • 中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間: 2011-10-12 23:30 來源:CUOG 作 者:CUOG 點擊: 242次 China Unconventional Oil & Gas海底生物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1859年,達爾文在進行地質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比寒武紀巖層更為古老的巖層中找不到化石,但是從寒武紀開始,化石卻好像不要錢一樣大量地出現。這一生命噴湧而出事件被廣泛認為是生物演化歷程中最壯觀但又最難理解的一幕,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隨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名詞也開始逐漸被大眾們了解和接受。二、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的存在嗎?當然了,生命並不是真的從寒武紀才出現的。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1859年,達爾文在進行地質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比寒武紀巖層更為古老的巖層中找不到化石,但是從寒武紀開始,化石卻好像不要錢一樣大量地出現。這一生命噴湧而出事件被廣泛認為是生物演化歷程中最壯觀但又最難理解的一幕,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隨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名詞也開始逐漸被大眾們了解和接受。 二、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的存在嗎?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真正原因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十種你想不到的可能
    他們的化石在哪裡?對於缺少漸進過渡階段化石證據的問題,達爾文只能說,地層沒有保留下來。然而,不但證明過渡類型的化石不多。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化石層的發現更是給達爾文漸進式進化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今天,我們就講一講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說一說寒武紀生命爆發與進化論的關係,探討一下寒武紀生命爆發背後的科學道理,羅列種種可能產生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背後的科學事件。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不止一個
    自那以來,科學家不斷探索,尋找化石,孜孜以求地研究,以期解開國際學術界所列的「十大科學難題」之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之謎。三葉蟲一統天下?——NO!    更令人激動的是1984年,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在中國雲南昆明附近首先發現了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化石寶庫——澄江動物群。    澄江動物群的發現為解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和現代生物多樣性起源之謎提供了關鍵證據。
  • 雲南澄江化石群最珍貴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化石遺蹟
    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寒武紀早期,種類繁多的多細胞動物突然在海洋裡大量出現。澄江化石記錄了這段特殊時期生物群的全貌,成為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但他同時解釋到,寒武紀的動物祖先一定來自前寒武紀動物,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造成的。自那以來,科學家不斷探索,尋找化石,孜孜以求地研究,以期解開國際學術界所列的「十大科學難題」之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之謎。
  • 美麗化石見證地球史前生命大爆發
    帕文克尼亞蟲化石:發現於南澳大利亞埃迪卡拉山。約吉亞動物化石:發現於俄羅斯白海。埃迪卡拉紀化石記錄由此將這些動物的來源追溯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以前。但是,這種解釋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即經過了25億年的進化——微生物生命在此期間統治了地球——那個時期為何出現了更大、更複雜的生命形式? 更大、更複雜生命形式存在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氧氣,埃迪卡拉紀巖層中也留有氧氣水平變化歷史的痕跡。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古生物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基本就是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裡,包括現今動物幾乎所有門類祖先在內的大量多細胞生物突然出現,但在更為古老的地層中卻沒有找到這些動物的祖先化石,在生物考古學上,這些突然出現的種類繁多的生物化石,代表著在那個時期地球上突然出現了眾多的生物物種,這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大約誕生在近40億年前,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單細胞形式存在,像是細菌和藍綠藻之類的。
  • 生命轉折點 之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其中最具有裡程碑之一的一次,那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寒武紀是大約5.42億年到4.85億年前,一共持續了6000萬年左右。我們上一期講過,在元古宙末期生命僅僅存在於多細胞的有機生物,但是寒武紀不同,期間出現了大量高級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如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環節動物等,並且有的具有堅硬的外殼,如鸚鵡螺,納羅蟲,等。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直接推翻了進化論的地質學發現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大約6億年前,寒武紀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們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 這種幾乎是「同時」、「突然」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
  • 中國科學家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添新解
    距今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地球上最複雜的生命動物「爆發式」出現,這一現象被越來越多的化石發現所證實。但為什麼會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爆發的過程又是怎樣的?這一直是當今演化生物學和地球科學共同關注的重大基礎前沿科學問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開始向進化論發起了挑戰,在這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了。在地球生命進化的漫長歷史當中,5億3千萬年前是一個標誌性的時間點,在約2000萬年的時間裡,地球生命仿佛是被人按下了快進鍵一般,地球生命在寒武紀突然出現了多種和現代動物形態相似的原始動物,包括最初的節肢動物、腕足動物、蠕形動物、海綿動物、脊索動物等。但在更古老的時代,科學家並沒有找到其祖先化石的證據。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對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大的挑戰!
    但是,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一直困擾著自達爾文以來的進化論支持者。在距今約5.3億年前,一個被稱為寒武紀的地質歷史時期,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地球上突然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不約而同地迅速大量出現。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等一系列與現代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動物在地球上來了個「集體亮相」。
  • 直接推翻了進化論的地質學發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
    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現象,不符合上述進化規則,成為進化論無法解釋的「迷案」。達爾文只好在書中這樣解釋:寒武紀動物的祖先定是來自前寒武紀動物,經過很長時間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由於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的緣故。
  • 寒武紀:我這個時代生命物種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
    ,是因為寒武紀之前,地球上大多數動物屬於單細胞動物,或者是微型多細胞生物,沒有硬質化的外殼,因此化石難以保留。而在寒武紀時,出現了許多帶有硬殼的生物,比如:三葉蟲,奇蝦等,所以我們能觀測到很多寒武紀時的生命。按照這種理論,寒武紀並不是真正的生命大爆發,而是一種假象。
  • 寒武紀:我這個時代生命物種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
    對此,有些科學家認為,之所以寒武紀會發生生物物種大爆發,是因為寒武紀之前,地球上大多數動物屬於單細胞動物,或者是微型多細胞生物,沒有硬質化的外殼,因此化石難以保留。而在寒武紀時,出現了許多帶有硬殼的生物,比如:三葉蟲,奇蝦等,所以我們能觀測到很多寒武紀時的生命。按照這種理論,寒武紀並不是真正的生命大爆發,而是一種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