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020-08-12 央視新聞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新開放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裡是我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在6萬多件展陳化石中,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其中有昆明魚(5.18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脊椎動物)等珍惜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通過採用VR、AR、智能體感互動等前沿科技,配合200多個栩栩如生的多媒體視頻,生動展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場景,為觀眾提供了真實有趣的視覺體驗。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位於雲南玉溪市澄江市境內,面積5.12平方公裡,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區域,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澄江生物群自1984年7月1日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且80%屬於新種,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都能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

2012年7月1日,在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澄江生物化石群的發現和研究成為世界古生物學歷史上一塊重要的裡程碑,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等重要國際學術刊物發表。(總臺央視記者 陳堅)


(編輯 陳卓然)

相關焦點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回到寒武紀:雲南澄江展出2萬多件古生物化石
    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雲南澄江化石群最珍貴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化石遺蹟
    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寒武紀早期,種類繁多的多細胞動物突然在海洋裡大量出現。澄江化石記錄了這段特殊時期生物群的全貌,成為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
  • 《澄江化石首發點》
    "澄江生物群"首發點位於雲南澄江帽天山,產出地層為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生動地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延續時間為5370萬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發現,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非線性突發性演化提供了科學事實,澄江生物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雲南發現寒武紀"動物軍團" 三葉蟲化石最長5釐米
    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  奇蝦、三葉蟲、撫仙湖蟲、蠕蟲……在遙遠的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群生物,它們是地球生命歷史中最為關鍵的演化環節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經過多年努力,在雲南昆明發現的一處新的軟軀體化石產地,再現了雲南東部地區5.3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世界。多達3000多塊古生物化石,或將釋疑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因。
  • 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為什麼會突然經歷生命大爆發?
    地球至誕生以來有45.5億年的歷史,目前人類有證據證明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藍藻,距今已有35億年的歷史,藍藻是一種原核生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並產生孢子來進行無性繁殖。地球生物群的第一次重大轉折,發生距今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在前寒武紀的2000萬年間,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無脊椎動物,包括環節動物類、腕足類、軟體動物類、海綿類等等,它們都是現存很多動物的祖先,這次事件史稱「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 5.5億年前生物化石再現?科學家:有助於了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5.5億年前生物再現人間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的石板灘生物群中,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馮偉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距今約5.3億年前,一場地球生物進化史上最為壯觀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驟然」上演,幾乎所有門類現生動物的祖先分子在很短的時間裡湧現了出來,其複雜而多樣的生命形態與之前漫長演化過程中出現的原始生命體截然不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不止一個
    距今約5.3億年前,一場地球生物進化史上最為壯觀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驟然」上演,幾乎所有門類現生動物的祖先分子在很短的時間裡湧現了出來
  • ...國際研討會在雲南澄江召開 百餘名專家學者共話我國寒武紀動物...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澄江生物群主要研究者之一、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陳均遠做題為「演化比達爾文所想的更為複雜——寒武紀大爆發和人類演化大爆發的簡要說明」的首場大會報告。同時,會議還將組織與各會專家學者赴貴州甕安生物群、劍河「金釘子」剖面、帽天山澄江生物群、梅樹村小殼生物群等重要化石產地和剖面進行野外科學考察,現場探討相關科學問題。
  • 寒武紀化石頻出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地球人對它的解密,源於每一次生命裂變後遺留在地球上的痕跡,比如生物,比如化石。關於5.18億年前寒武紀時代的更多生命解密,卻來源於中國雲南撫仙湖北岸出土的批量寒武紀化石群。提起寒武紀時代,這個時代比我們老少皆知的侏羅紀時代還早三四億年!
  • 中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大約6億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門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之二 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採訪活動現場 記者 李悅春 攝據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介紹,澄江化石地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記者 李悅春 攝澄江生物群自1984年7月1日被侯先光教授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且80%屬於新種,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都能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
  •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0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發現了澄江動物群,為解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提供了大量詳實的關鍵證據。遺蹟化石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活動所遺留在沉積物表面或沉積物內部的各種生命活動的形跡,如各種生物擾動、足跡、移跡、潛穴、糞化石以及鑽孔等。科學家發現,前寒武紀地層中遺蹟化石貧乏,只在晚期有極少量簡單的遺蹟化石發現,例如,近年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員在我國三峽地區埃迪卡拉紀地層中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這表明,前寒武紀菌藻微生物席發育,缺少生物擾動。
  • 澄江動物群——寒武紀大爆發之實證
    澄江化石地是因中國雲南省澂江縣帽天山於1984年發現的5.3億年前早寒武世動物群化石而得名。澄江化石地以保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最好實證澄江動物群化石而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因此寒武紀初期是地球生命歷史的分水嶺,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根」。人們將寒武紀早期生物爆發式大量出現這一現象稱為「寒武紀大爆發」。1909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查爾斯·維爾卡特在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脈的布爾吉斯發現了中寒武時期的軟軀體動物化石,時代距今5.15億年。此後的發掘,採集了眾多海洋生物的化石,這就是著名的布爾吉斯動物群。
  • 湖北宜昌現清江生物群形成於5.18億年前的早寒武紀時期
    提起證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存在的化石群,人們會想到雲南澄江生物群和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化石庫,但今後也許會多出一個:來自中國湖北的清江生物群。中美研究人員21日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宣布,他們在湖北發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的一個新生物群——清江生物群,將為研究地球動物門類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十種你想不到的可能
    隨後的研究,揭開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奇蹟,大量奇形怪狀的蠕蟲,軟體動物化石被識別、命名、分類,比如,三葉蟲,怪誕蟲,奇蝦等等,這些遠古生命與現在的生命完全不同,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這一5.4億年前寒武紀
  • 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原標題: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