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的奧秘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

中國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人首次公布了他們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的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清江生物群」。

《科學》雜誌在給媒體的簡介中說「揭示寒武紀之秘的新寶藏出土了。」英國《自然》雜誌在報導中稱:「清江生物群打開了觀察壯觀寒武紀的又一個窗口,各種新的生物類群前所未見。」

這個引發國際科學界不吝讚美之辭評價的突破性發現,到底打開了怎樣的「新寶藏」?

古生物學「懸案」寒武紀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

在距今5.4億年的早寒武世,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出現了一次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生物創新事件。在不到地球生命發展史1%的時間裡迅速創生出了90%以上的動物門類。寒武紀地層突然出現了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和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天下第一魚」昆明魚目化石。但是,在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沒有找到其明顯的祖先化石,這一現象被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紀大爆發。

該如何解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突然湧現出如此之多的動物門類,一直困擾著學術界。於是,寒武紀大爆發與生命起源、智能起源等一起被列為「六大自然科學難題」。

揭示寒武紀之秘的新寶藏

「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的奧秘,需要找到可靠的化石實證。而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則是探索寒武紀大爆發的最佳窗口。」 論文第一作者傅東靜副教授說。

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最早在1909年發現於加拿大落基山脈寒武紀中期的布爾吉斯頁巖中,並因此命名。百餘年來,這類化石庫在全球各地已發現50餘個,其中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生物群和1984年發現的我國雲南澄江生物群最為著名,成為「理想的頂級研究目的地」。

「清江生物群正是頂級的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後續挖掘、研究與保護將有可能為探索寒武紀大爆發這一重大科學難題提供多方面科學依據。」傅東靜說。

據介紹,對清江生物群已經採集到的大量珍貴化石標本中的4351件進行初步研究後,已分類鑑定出109個屬,其中53%為此前從未有過記錄的全新屬種。而且,清江生物群中軟軀體生物居多,已發現的後生動物屬中,85%不具有礦化骨骼,絕大多數為水母、海葵等沒有骨骼的「基礎動物」。

更令科學家驚喜的是,清江生物群的化石形態保真度很高,各類群動物保存栩栩如生,動物的眼睛、神經、內臟等軟體組織和器官的形態結構清晰可見。

生物統計學的「稀疏度曲線」分析顯示,清江生物群的物種多樣性將有望超過已知所有寒武紀軟軀體化石庫。

提出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假說

近年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幹的帶領下,對澄江生物群及寒武紀大爆發進行了長期探索,取得了系統的創新成果。

團隊在達爾文提出的地球生命呈「樹形演化」猜想基礎上,通過數十年的研究與實證,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假說」,勾勒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分3階段依次創生了基礎動物、原口動物、後口動物三大枝系的「動物大樹」的基本輪廓,進而首次構建了完整的早期動物譜系樹框架圖。

「隨著日後研究工作的展開和深入,清江生物群將為『早期動物譜系樹』到底在哪裡分叉,在哪裡開枝散葉,找到更多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舒德幹院士說。

與澄江生物群相比,清江生物群生活於遠離海岸的較深水環境,代表了不同生態環境下的全新生物群落。「這一點從其超過半數以上的新屬種可以證實。因此,清江生物群後續的大規模發掘,將為發現和探索新的軀體構型和新的動物門類提供第一手材料。」 論文通訊作者張興亮教授說。

更令中國科學家感到「幸運」的是:目前全球兩個保真度最高的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布爾吉斯和澄江,在埋藏之後分別經歷了高溫變質、風化作用等嚴重的地質改造,其樣本已無法用於深入開展埋藏學研究。而在清江生物群發現的軟軀體化石,奇蹟般地以原生碳質薄膜形式保存了原始的有機質。

因此,不僅在古生物學研究領域,清江生物群的發現,對於進化生物學、系統發生學以及埋藏學、古生態學、地球化學等交叉學科前沿研究方向,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價值。

「清江生物群將為開展埋藏學和地球化學研究,進而開展深入的古環境研究提供理想素材。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動物軟體結構特殊埋藏機制問題,或將在清江生物群得到破解。」張興亮說。

可以期待,隨著交叉學科研究的推進,中國的清江生物群會帶給我們更多:發現更多的問題,破解更多的奧秘……(據新華社)

(責編:劉婧婷、熊旭)

相關焦點

  • 探尋5億年前「生命大爆炸」之奧秘
    新華社發□ 新華社記者 許祖華遙遠的5億多年前,地球上存在過哪些生物?曾令達爾文感到困惑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到底蘊藏著哪些奧秘?生活在當下的我們該如何看待那個遙遠又遙遠的地質時代?近日,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知名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再次引發了圈內圈外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動物門類起源話題的廣泛關注。中國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首次公布了他們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的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清江生物群」。
  • 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謎底揭開
    朱茂炎展示在西伯利亞採集的化石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現生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譬如脊椎動物、節肢、腕足、蠕形等動物突然集體亮相。這一極度「默契」的現象讓科學家們迷惑不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次生命大爆發?大爆發的過程又是什麼樣的?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領導的中英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氧氣含量是控制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相關成果於2019年5月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地球科學》。
  • 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為什麼會突然經歷生命大爆發?
    地球至誕生以來有45.5億年的歷史,目前人類有證據證明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藍藻,距今已有35億年的歷史,藍藻是一種原核生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並產生孢子來進行無性繁殖。地球生物群的第一次重大轉折,發生距今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在前寒武紀的2000萬年間,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無脊椎動物,包括環節動物類、腕足類、軟體動物類、海綿類等等,它們都是現存很多動物的祖先,這次事件史稱「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 5.5億年前生物化石再現?科學家:有助於了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5.5億年前生物再現人間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稱這種5.5億年前的生物的出現,有助於研究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
  • 季維智: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今年7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一路走到國際靈長類研究的最前沿。「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中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間: 2011-10-12 23:30 來源:CUOG 作 者:CUOG 點擊: 242次 China Unconventional Oil & Gas海底生物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真正原因
    大約6億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出現了。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
  • 最新發現:中美科學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生物
    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在5.5億年前,這些海底『樹葉』是一大類數量特別眾多、分布十分廣泛的生物。但是直到今天,人們對它們的生物屬性仍然所知不多。億年前所處時期為前寒武紀末期和寒武紀時初期交界處,寒武紀(Cambrian)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8億年。
  • 科學家在45億年前的隕石裡,發現了核糖,或許生命真的起源於太空
    宇宙生命論認為地球上的一些生物是地球原生的生物,更多的來自宇宙中的其它星球上的隕石,比如說一些有生命的星球發生了撞擊,帶有微生物的隕石掉落到了地球上,幹擾了地球上的生物進化過程,使得地球上的簡單生物開始迅速進化和變異,才有了地球上後來大多數動植物的祖先,這個說法主要是由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給人們產生的困惑。
  •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據《澎湃新聞》的報導,科學家在我國雲南省東部,發現了一個距離約有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研究人員將這個新的屬種命名為「丹尼多毛蟲」,新化石的發現,將有力填補該屬種的空白,為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提供有力證據。物種起源,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 會講話的「石中花」 透過五億年疊層石探尋古氣候的奧秘
    「地質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原則是將今論古,通俗的講就是今天是打開過去的鑰匙,通過酉陽大面積的疊層石,可以推斷大約五億年前,酉陽乃至重慶已經就屬於亞熱帶氣候了,這裡曾是溫暖溼潤的淺海地區。」張鋒解釋道。沈中 拍攝「這些花紋就是疊層石區別於普通石頭的最主要特徵,」張鋒表示,這些疊層石形成於五億年前的寒武紀,是單細胞生物藍藻生命活動過程中,將海水中物質粘結、沉澱而形成的一種化石,而「石中花」是單細胞生物藍藻的生命路徑和軌跡。沈中 拍攝俯瞰疊石花谷局部景致。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不止一個
    距今約5.3億年前,一場地球生物進化史上最為壯觀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驟然」上演,幾乎所有門類現生動物的祖先分子在很短的時間裡湧現了出來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馮偉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距今約5.3億年前,一場地球生物進化史上最為壯觀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驟然」上演,幾乎所有門類現生動物的祖先分子在很短的時間裡湧現了出來,其複雜而多樣的生命形態與之前漫長演化過程中出現的原始生命體截然不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十種你想不到的可能
    隨後的研究,揭開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奇蹟,大量奇形怪狀的蠕蟲,軟體動物化石被識別、命名、分類,比如,三葉蟲,怪誕蟲,奇蝦等等,這些遠古生命與現在的生命完全不同,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這一5.4億年前寒武紀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5億年前懸案,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那次生命爆發,是因地質活動?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是一個地球生命發展和進化史中最大的「懸案」,為何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物誕生、諸多門類崛起?這也是曾困擾達爾文的一個難題,因為它違背了達爾文進化論。有說是由於雪地地球突然變暖導致,也有說是生物自發性突變進化,更有人猜測是所謂的「外星人」在背後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