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2020-12-06 瀟湘晨報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寒武紀在距今約5.4億年前至4.8億年前,是地球生命演化史的重要分水嶺,大量動物先祖開始爆發式湧現。自1984年以來,澄江化石地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多種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都能在這些化石裡找到。因此,澄江化石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的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的演化故事。

此外,博物館還在世界各地徵集了許多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和現生動物標本。通過VR、智能體感互動等前沿科技,配合200多個栩栩如生的多媒體視頻,生動展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場景,為遊客提供了真實有趣的視覺體驗。

【來源:央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回到寒武紀:雲南澄江展出2萬多件古生物化石
    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之二 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採訪活動現場 記者 李悅春 攝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昆明魚」化石標本......這些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的6萬餘件珍稀化石和現生動植物標本,集中收藏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裡,採用VR、AR、OLED 柔性屏幕等現代聲光電和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鮮活地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及演化,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
  • 雲南澄江化石群最珍貴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化石遺蹟
    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寒武紀早期,種類繁多的多細胞動物突然在海洋裡大量出現。澄江化石記錄了這段特殊時期生物群的全貌,成為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
  • 寒武紀化石頻出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距達爾文預言時間過去150多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侯先光院士在雲南撫仙湖北岸澄江境內的帽天山發現了「納羅蟲」化石,隨後又發現距今5.18億年前大量的寒武紀原始多細胞生物化石,這些化石有力地證明了地球生物進化史上著名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 雲南澄江化石研究再傳喜訊:「多子多福」繁衍策略起源寒武紀
    玉溪師範學院提供中新網昆明5月7日電 (歐強 王曉東)記者7日從雲南玉溪師範學院獲悉,澄江古化石研究近日又傳出喜訊:科研人員基於對中國澄江生物群及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生物群的一千多枚寒武紀瓦普塔蝦類節肢動物化石標本的研究,揭示生命「多子多福」的繁衍策略起源於寒武紀。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進展》上。
  • 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成生物多樣性科普基地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于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內,投資6.3億元,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該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重要的位置。遊客在博物館外合影留念  項目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和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
  • 澄江動物群——寒武紀大爆發之實證
    ,是「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是自然性相對最好,人類活動影響最小的區域。澄江化石地是因中國雲南省澂江縣帽天山於1984年發現的5.3億年前早寒武世動物群化石而得名。澄江化石地以保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最好實證澄江動物群化石而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國際研討會在雲南澄江召開 百餘名專家學者共話我國寒武紀動物...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共安排了30多場學術報告交流。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澄江生物群主要研究者之一、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陳均遠做題為「演化比達爾文所想的更為複雜——寒武紀大爆發和人類演化大爆發的簡要說明」的首場大會報告。
  • 雲南發現寒武紀"動物軍團" 三葉蟲化石最長5釐米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  奇蝦、三葉蟲、撫仙湖蟲、蠕蟲……在遙遠的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群生物,它們是地球生命歷史中最為關鍵的演化環節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經過多年努力,在雲南昆明發現的一處新的軟軀體化石產地,再現了雲南東部地區5.3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世界。多達3000多塊古生物化石,或將釋疑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因。
  • 澄江化石VR影片《寒武紀家園》亮相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
    8月29日,在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主題活動「最美外景地」環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代表魏威向觀眾介紹世界遺產澄江化石地古生物群所在地的景區,以及以澄江化石古生物群為主題製作的VR影片《寒武紀家園》(新華網發,聚焦中國活動供圖)
  • 澄江化石地發現過程:一錘子砸出一個新物種
    7月1日晚,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一個化石類世界遺產,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  巧合的是,28年前,也是在7月1日,青年科研工作者侯先光發現澄江動物化石群。當時,侯先光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員,如今他是雲南大學的教授。
  • 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科研團隊揭示寒武紀大爆發生態驅動新維度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 通訊員 王崴)日前,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李昱靜博士聯合英國萊斯特大學對世界自然遺產澄江生物群中的疑難類群典型代表——古蟲動物進行了全新的古生態學研究,成果以《寒武紀早期遊泳動物古蟲的共生汙染》(Symbiotic fouling of Vetulicola,
  • 刺向達爾文進化論的匕首――中國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3.寒武紀化石的重要性寒武紀是地質學上對一個時期的年代劃分,大約是在距今5.3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它在不到地球生命發展史1%的「瞬間」,創生出了90%以上的動物門類。有50多個「動物門」之多,比我們現在的30多個「動物門」還要多得多,重要性可見一斑!
  • 「澄江小蟲蟲」引熱議 聞名世界的古生物化石地
    「澄江小蟲蟲,你的小祖宗」,此標語一出,網友點讚四千多,討論也達到了近兩百條。有網友表示,因為沒弄懂澄江小蟲蟲是什麼,這樣的標語不夠通俗易懂,不明白到底在宣傳什麼,甚至感覺有點像在罵人,有點奇葩。不過更多網友則認為,這句標語沒毛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澄江已經被國際認證為生物起源地,是地球生物的發源地,說小蟲蟲是人類的小祖宗並不為過。
  • 雲南澄江寒武紀化石揭開櫛水母動物門起源之謎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侯先光教授團隊的疑難化石研究小組,通過對澄江生物群疑難化石「足杯蟲類」的系統研究,確認了這類底棲固著的疑難化石是現生櫛水母動物的幹群,並據此構建了櫛水母動物基本體型的演化路徑。
  • 《澄江化石首發點》
    "澄江生物群"首發點位於雲南澄江帽天山,產出地層為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生動地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延續時間為5370萬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發現,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非線性突發性演化提供了科學事實,澄江生物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
  • 聚焦「澄江生物群」的高肌蟲類化石 雲南大學侯先光團隊發表雙瓣殼...
    原標題:聚焦「澄江生物群」的高肌蟲類化石 雲南大學侯先光團隊發表雙瓣殼類節肢動物研究成果   9月3日,Nature出版集團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通訊生物學)在線發表了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侯先光研究團隊與英國萊斯特大學、牛津大學、曼徹斯特大學、中國科學院的同行共同完成的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