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在通往澄江的高速上拍到一條宣傳標語:澄江小蟲蟲 你的小祖宗。而這條標語也在網上引發起上千網友點讚熱議,褒貶不一各有看法,記者覺得,不妨先去了解下這條標語的由來。
「澄江小蟲蟲,你的小祖宗」,此標語一出,網友點讚四千多,討論也達到了近兩百條。有網友表示,因為沒弄懂澄江小蟲蟲是什麼,這樣的標語不夠通俗易懂,不明白到底在宣傳什麼,甚至感覺有點像在罵人,有點奇葩。不過更多網友則認為,這句標語沒毛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澄江已經被國際認證為生物起源地,是地球生物的發源地,說小蟲蟲是人類的小祖宗並不為過。此條標語調皮可愛,也能引起遊客好奇,沒毛病。
對於網友們的不同看法,9號下午,記者也來到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了解情況。工作人員介紹,標語上所說的澄江小蟲蟲,其實是指聞名世界的澄江化石。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是5億多年前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見證,澄江化石裡發現了16個門類,200多個物種,因為個體比較小,所以我們叫他澄江小蟲蟲。」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演進中,距今5.41至4.85億年這段時間被稱為"寒武紀",地球上各種生物在寒武紀時期突然湧現,這一現象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1984年7月,中國科學院侯先光教授在澄江帽天山一帶進行化石採集,出現在眼前的竟是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生物化石,這便是後來被鑑定為"長尾納羅蟲"的第一塊澄江動物群化石。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我們在澄江化石裡發現了最早的脊椎動物的起源,產生了最早的大腦,最早的脊椎,最早的心臟和神經系統,為脊椎動物繼續朝人演化奠定了基礎。」
目前,澄江化石地發現的生物種類已達200種,還有30多種化石等待確認門類。遺產保護區面積7.32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5.12平方公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古生物門類最多的區域。
陳泰敏介紹,澄江化石地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從2018年12月起,公開徵集到來自全國的作品4392條,經過初選、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最終有16條作品獲獎。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2年,把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迄今為止,澄江化石地是中國唯一,也是亞洲唯一的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化石產地,尋找脊椎動物的起源、人類的遠祖,來澄江這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您也對澄江小蟲蟲充滿好奇,那麼可別錯過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按照計劃,10月1號這裡就要開館運營了。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正在建設一個建在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就是要講述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的精彩故事。」
都市條形碼記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