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小蟲蟲」引熱議 聞名世界的古生物化石地

2020-12-06 雲南臺都市條形碼

最近,有網友在通往澄江的高速上拍到一條宣傳標語:澄江小蟲蟲 你的小祖宗。而這條標語也在網上引發起上千網友點讚熱議,褒貶不一各有看法,記者覺得,不妨先去了解下這條標語的由來。

「澄江小蟲蟲,你的小祖宗」,此標語一出,網友點讚四千多,討論也達到了近兩百條。有網友表示,因為沒弄懂澄江小蟲蟲是什麼,這樣的標語不夠通俗易懂,不明白到底在宣傳什麼,甚至感覺有點像在罵人,有點奇葩。不過更多網友則認為,這句標語沒毛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澄江已經被國際認證為生物起源地,是地球生物的發源地,說小蟲蟲是人類的小祖宗並不為過。此條標語調皮可愛,也能引起遊客好奇,沒毛病。

對於網友們的不同看法,9號下午,記者也來到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了解情況。工作人員介紹,標語上所說的澄江小蟲蟲,其實是指聞名世界的澄江化石。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是5億多年前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見證,澄江化石裡發現了16個門類,200多個物種,因為個體比較小,所以我們叫他澄江小蟲蟲。」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演進中,距今5.41至4.85億年這段時間被稱為"寒武紀",地球上各種生物在寒武紀時期突然湧現,這一現象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1984年7月,中國科學院侯先光教授在澄江帽天山一帶進行化石採集,出現在眼前的竟是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生物化石,這便是後來被鑑定為"長尾納羅蟲"的第一塊澄江動物群化石。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我們在澄江化石裡發現了最早的脊椎動物的起源,產生了最早的大腦,最早的脊椎,最早的心臟和神經系統,為脊椎動物繼續朝人演化奠定了基礎。」

目前,澄江化石地發現的生物種類已達200種,還有30多種化石等待確認門類。遺產保護區面積7.32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5.12平方公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古生物門類最多的區域。

陳泰敏介紹,澄江化石地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從2018年12月起,公開徵集到來自全國的作品4392條,經過初選、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最終有16條作品獲獎。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2年,把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迄今為止,澄江化石地是中國唯一,也是亞洲唯一的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化石產地,尋找脊椎動物的起源、人類的遠祖,來澄江這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您也對澄江小蟲蟲充滿好奇,那麼可別錯過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按照計劃,10月1號這裡就要開館運營了。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泰敏:「正在建設一個建在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就是要講述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的精彩故事。」

都市條形碼記者報導。

相關焦點

  • 回到寒武紀:雲南澄江展出2萬多件古生物化石
    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成生物多樣性科普基地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于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內,投資6.3億元,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該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重要的位置。遊客在博物館外合影留念  項目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和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澄江化石地發現過程:一錘子砸出一個新物種
    7月1日晚,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一個化石類世界遺產,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  巧合的是,28年前,也是在7月1日,青年科研工作者侯先光發現澄江動物化石群。當時,侯先光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員,如今他是雲南大學的教授。
  • 《澄江化石首發點》
    "澄江生物群"首發點位於雲南澄江帽天山,產出地層為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生動地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延續時間為5370萬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發現,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非線性突發性演化提供了科學事實,澄江生物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魅力何在?
    2001年5月10日,玉溪市人民政府決定設立「澄江動物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2004年4月,玉溪市成立申遺機構,正式啟動澄江化石地申遺工作,踏上了一條漫長而艱辛坎坷的申遺之路。聖彼得堡時間2012年7月1日下午6點22分(北京時間22點22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會執行主席埃萊奧諾拉·米特羅法諾娃敲響了手中的小錘,標誌著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化石類世界遺產在中國遺產領域的空白。2017年7月1日,雲南省人大常委會正式頒布實施《雲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刺向達爾文進化論的匕首――中國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自此重大發現之後,多名中國學者相繼合作,在古生物學報上發表了重要的報導:澄江石層中蘊藏著動物發展史上不可思議的「奇蹟」!由於國情的原因,事情經過多年才漸漸傳到西方。至1995年底,「澄江化石群」竟引發了美國各媒體的「新聞大爆炸」,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不但搶先報導,還多次資助中國學者繼續發展。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之二 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昆明魚」化石標本......這些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的6萬餘件珍稀化石和現生動植物標本,集中收藏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裡,採用VR、AR、OLED 柔性屏幕等現代聲光電和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鮮活地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及演化,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澄江化石VR影片《寒武紀家園》亮相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
    8月29日,在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主題活動「最美外景地」環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代表魏威向觀眾介紹世界遺產澄江化石地古生物群所在地的景區,以及以澄江化石古生物群為主題製作的VR影片《寒武紀家園》(新華網發,聚焦中國活動供圖)
  • 雲南澄江化石群最珍貴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化石遺蹟
    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寒武紀早期,種類繁多的多細胞動物突然在海洋裡大量出現。澄江化石記錄了這段特殊時期生物群的全貌,成為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
  • 科普雲南丨化石筆記·鬃毛狀海綿
    原標題:科普雲南丨化石筆記·鬃毛狀海綿  編者按:在七彩雲南的中部,有一個被世人稱為「琉璃萬頃」的高原湖泊,她就是撫仙湖。其北岸就是世界聞名的澄江化石地,它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也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澄江生物化石群自1984年7月1日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且80%屬於新種,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都能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
  • 科普雲南|化石筆記·異形網面蟲
    原標題:科普雲南|化石筆記·異形網面蟲  編者按:在七彩雲南的中部,有一個被世人稱為「琉璃萬頃」的高原湖泊,她就是撫仙湖。其北岸就是世界聞名的澄江化石地,它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也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澄江生物化石群自1984年7月1日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且80%屬於新種,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都能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
  • 五隻眼「蝦」化石?澄江動物群又有新發現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化石上的「蝦」就長有五隻眼睛其身體還兼具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是打開這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又一最新發現,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在地球這個充滿生機的星球上,生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歷史。然而,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軟體動物化石群——澄江動物化石群,被譽為揭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奧秘的金鑰匙;世界上極為珍貴的身披羽毛恐龍化石,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被發現……美國科學家曾驚嘆:「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有如此多的古生物化石群落。
  • 澄江動物群——寒武紀大爆發之實證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位於中國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境內遺產地整體為丘陵地形,海拔1858~2063米,相對高差205米。中心點坐標:N24°40′08″,E102°58′38″。遺產地面積共512公頃,緩衝區面積共220公頃。提名地為——北東——南西向的帶狀區域,南北長3713米,東西寬2555m。澄江化石地是因中國雲南省澂江縣帽天山於1984年發現的5.3億年前早寒武世動物群化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