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詞,形容封面那雙眼睛。
你會想到什麼?
兇狠or單純,邪魅or水靈?還是,恐懼。
黃秋生說,是「神經質」。
「神經質」,即可理解為「明明是平淡的表情,斜眼看著你卻能讓你恐懼」。
——也是吳鎮宇的標籤。
恩,那雙邪魅雙眼就是吳媽的。
《無間道2》提名最佳男主,敗給了劉德華
這個5次陪跑金像獎最佳男主,小影弟發自內心為他不甘。
越深入了解,越發現他不簡單。
——簡直就是影視界的泥石流。
但就像「生鏽的刀鋒」,深究材質,你反而感受到鋼鐵般堅硬。
被劉德華劫走影帝,讓梁朝偉捷足先登,連黃秋生都不可避免相愛相殺。
憑《槍火》戰勝黃秋生,成為金馬影帝。
至今還是金像獎無冕之主。
再痛苦,吳媽還隱忍暗自較勁著。
這就是吳媽的逆流人生啊。
難怪連內地都積極引進(6月28日上映)。
1
張愛玲曾在《半生緣》中,這樣描述中年男人的危機: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逆流大叔》四位男主也是這樣。
一個是中年單身漢陳龍,一個是高層領導黎家泰。
一個是已婚男人黃淑儀,一個是退役運動員威廉。
從左到右:黃淑儀,威廉,黎家泰,陳龍
黎家泰是三人的小領導,但都在寬頻網絡公司工作。
四人高不成低不就。
黎家泰雖是小領導,坐在7樓寬敞辦公室,視野開闊。
但面對上層裁員命令,他不得不充當黑臉,上交名單。
表面上被員工一口一聲「泰哥」叫著,背地裡鋪天蓋地都是咒詛。
阿龍和淑儀是公司老員工,收入不菲。
但做事得過且過。
為了不被裁掉,阿龍,淑儀,威廉設局坑了一個新人。
四人最大的危機,還都來自女人。
阿龍(吳鎮宇飾演)喜歡鄰居單親媽媽。
每天準備豐盛三餐,詢問小女孩學業...
基本上充當一個父親角色。
只不過,一直是個備胎。
單親媽媽不愛他,只愛不著家的藝術家男友。
高層領導泰哥。
妻子出軌,兒子叛逆,婚姻出現危機。
已婚男人淑儀。
老婆和老媽整日吵架,兩個女兒也不懂事。
辛苦工作後,狹窄的家庭只有永不停止的爭吵。
而年齡最小的威廉。
為了女友放棄桌球運動生涯,折斷了夢想。
家庭,婚姻,愛情,事業危機瀰漫在四個中年男人中間。
這種中年危機已成為一種流行病,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電影《逆流大叔》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它給出的解決方案:在遇到問題時,漂亮地轉出一個急轉彎。
2
有一天,公司為了塑造業內威風,組建一支天馬龍舟隊。
這些企圖逃避的男人,不情願地參與到只準前進沒有後退的競賽中。
奔著拿獎金私心,激發了久違的衝勁。
白天正規訓練,回家拿著道具熟練划水動作。
甚至晚上四人租船練習動作協調性。
天天都是苦中作樂。
那麼,危機就這樣被化解了?
至少,他們面對危機的態度和之前有點不一樣。
不計較回報的阿龍,終於有了和女鄰居生活在一起的機會。
但被告知和前男友破鏡重圓。
甚至隊友助攻划龍舟去搶親,最後卻莫名其妙成了證婚人。
逃避家庭瑣事的淑儀,把女教練Dorothy當做出軌對象。
但因偷親Dorothy反被扇了兩個巴掌。
最後選擇回歸家庭,買回老婆最愛的劉德華演唱會門票。
每天積極給家人一個「吻」,調節家庭氛圍,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婚姻出現危機的泰哥,低聲下氣求小三把妻子還給他。
當妻子因羞愧提出離婚時,泰哥以「我和你的愛情,從來和其他人沒有關係」接納了妻子,挽回了家庭。
為了女友放棄桌球夢想的威廉。
最後遞交辭職信,重新拿起球拍,也不再因女友分手威脅而動搖。
他們四人,通過龍舟競賽都認清了自己的鼓聲在哪裡。
阿龍選擇了成全,淑儀學會了擔當,泰哥贏得了愛情,威廉守護了夢想。
3
《逆流大叔》中有很多扎心的臺詞,有一句這樣說道:
人生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的難題,在走到直路時,我們會全力向前衝。
可惜,人生很少是直路,多數是一個又一個急轉彎。
要在直路上衝很容易,但要漂亮地轉一個急彎,才是最考功夫的。
不過,不用怕,因為香港人從來都是在急彎之中成長起來的。
雖然《逆流大叔》獲得第38屆香港金像獎10項提名。
但相比之前金像獎提名影片《無間道》《臥虎藏龍》《功夫》《胭脂扣》…
《逆流大叔》豆瓣6.8確實是遜色很多。
更不用提現在香港為數不多的作品,拙劣低分爛作頻發。
很多影視媒體人都直呼:香港片已死。
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致敬香港電影的情節。
劉德華紅館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
開始是淑儀為討老婆開心從黃牛販子手裡買到。
經過4次轉手,又再次回到淑儀手裡。
有趣的是,門票都是屬於淑儀。
但前後,不止拿票人心境變了,伴隨的是危機也解除了。
影片雖然講述中年男人危機,更隱晦講述香港電影危機。
演唱會門票,更是象徵「電影」。
而幾經轉手的男人,就好比是香港電影的接棒者。
帶著自身的迷茫和未來的不確定。
影片開頭員工罷工在抗議書上寫著「獅子下山」和「黃霑」。
但《逆流大叔》借著划龍舟,在逼問每一個香港電影人:
部分TVB藝人,你認識幾個?
當香港電影出現急轉彎時,大家是否願意同坐一條船,一起撐下去?
從心底堅信香港電影是永恆不死。
4當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香港電影,變成一個普通平庸的象徵。
接下來,就允許這樣下去了嗎?
當然不是,「獅子山精神」一直都是香港源源不斷的精神支柱。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
「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律」。
這是香港人牢記於心的香港精神。
香港精神:自強不息、刻苦耐勞、勤奮拼搏、開拓進取、靈活多變。
階段不同,總會遇到不同要跨越的難關。
但丟失的那份尊嚴呢?
從來都不是問別人要,而是自己贏來的。
這份尊嚴不只是對中年男人,對5次錯失金像獎盃的吳鎮宇,對搖搖欲墜的香港影視圈。
新港劇《白色強人》熟悉的港片味道。
當然,這份尊嚴屬於每一個人,屬於寫下文章的我,屬於正在看文章的你。
「哪懼白髮再滿身疼痛,拼了所有,斷氣方休。靠我呼吸捲起整個宇宙,縱會失勢,碰上關頭...」
逆流之歌RubberBand - 逆流之歌
這是《逆流大叔》中獲金像獎原創音樂的歌詞。
聽著它,我再一次看到天馬龍舟隊聽著鼓聲穿過那一片悲傷,航向勝利的終點站。
這份屬於你的尊嚴,終有一天,也會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