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這樣的標題,一定會覺得是天馬行空,信口開河,但如果仔細剖析了歷史的脈絡,就會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美國的獨立的確是由當時的中國所間接推動的。
有一個名詞叫蝴蝶效應,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它用自然界的現象舉例,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導火索燃燒的起始點就在中國。這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完美範例。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和美國獨立戰爭處於同一時期的乾隆
從明朝末年開始,中國的茶葉就通過貿易渠道輸送到了歐洲,逐漸流行於上流階層。貴族們對這種東方飲料趨之若鶩,恰如今天可口可樂等西方飲品在中國的盛行。
那時的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種植和出口茶葉的國度,享有壟斷權。同時瓷器和絲綢也是當時西方社會鍾愛的產物,因此世界各地的真金白銀大量的流入中國。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社會對西方的產品卻不那麼感興趣,沒有多大的需求,由此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順差。
英國在與法國的七年戰爭勝利結束之後。國庫虧空,財政吃緊。為了轉嫁戰爭中形成的巨大開支,他們伸向北美殖民地的手也就更加貪婪。
波士頓清茶事件
由於茶葉的緊俏,英國政府的東印度公司完全控制了當時北美的茶葉銷售,整個市場的價格被操縱。這樣本來就對英國統治極為不滿的北美殖民地的人民,埋藏在心中的怨恨徹底爆發了。
1773年,波士頓的海面上看似風平浪靜。運載著遠道而來的中國茶葉的東印度公司的船舶,靜靜的停泊在碼頭。
一些印第安人裝扮模樣的人,魚貫而入。他們是由波士頓自由之子組織喬裝打扮的,目的就是將貨物全部傾入海底,以此抗議英國國會頒布的茶稅法。
然而英國國會頒布法令,強勢回應此次事件。這讓北美和英國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各地開始出現了串聯,成立政治組織。進而開始組織武裝團體,山雨欲來風滿樓。
1775年4月19日,萊剋星頓的小鎮上,寂靜的夜空傳來了清脆的槍響,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在華盛頓的領導下,反抗殖民的北美軍隊節節勝利。1776年7月4日,他們起草宣布了美國獨立宣言。
梳理完了整個歷史的來龍去脈,就會發現這一事件的最初推動力來自於中國。萬物互為因果,這邊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經過了層層的轉化放大,到了遠隔重洋的彼岸,就成為了足以排山倒海的風暴。
儘管那時還不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可是蝴蝶效應依舊發揮了它不可思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