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Fest2014上海:可穿戴設備時代來臨

2020-12-05 雷鋒網

2012年當Google發布Project Glass時,整個科技圈都為之震驚,可穿戴設備的時代似乎將要來臨,而隨著今年年初Google發布了專為智能手錶打造的全新智能平臺Android Wear,終於可以說可穿戴設備的光輝時代降臨!

上周日,由GDG上海主辦的Google DecFest2014在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匯聚了一批想要了解,體驗和開發Android Wear設備和應用的愛好者。還邀請到了Google開發專家(GDE)Alpha,InWatch和出門問問等Android Wear領先公司的大神分析相關的產品開發經驗。

 

GDE Alpha:一覽可穿戴計算最前沿

作為大陸僅有的兩位Google開發專家,Alpha在Google Apps和Google Cloud Platform領域有超過6年的實戰經驗。此次演講為大家帶來了Android Wear的最新特性介紹,涵蓋了整個Google可穿戴平臺。Android Wear基於Android,所以兩個平臺上的開發經驗是互通的,並且基於Android Wear的開發只需注意兼容機型的方形或者圓形(笑)。

Alpha對開發者還特別提到一點,雖然GMS由於某些原因在國內無法使用,但是市場依舊存在,國內的智能硬體發展十分迅速,基於Android Wear的應用也還不多。開發者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可能Android Wear就是下一個Android!

 

InWatch葉艇:可穿戴設備產品設計方向

作為國內較早開始穿戴設備研發的團隊,葉艇分享InWatch前期產品設計分析的三大方向:
好看:作為「穿上身」的電子設備,能夠輕鬆地和用戶的日常穿戴搭配,是可穿戴設備必不可少的屬性
好用:所謂的好用不僅包括功能的實用,還包括易用。我們不僅要從功能實現方面考慮產品,更重要的是,如何讓用戶用起來方便
好玩:增強用戶粘性,除了實用的功能,還需要有有趣和能為大眾接受的用戶體驗 

 

出門問問馬驥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出門問問是第一個開發基於Android Wear中文應用的團隊,在開發方面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此次給大家分享了在Android Wear開發中遇到的大坑,並給新手開發者一些建議:

1.一個穩定的VPN很重要

2.一個穩定的wifi網絡很重要

3.最好使用Google的親兒子來開發

4.提前更新好Google Apps和GMS

 

開發者圓桌論壇

在最後的開發中圓桌論壇上,幾位大神分享了自己對可穿戴設備的前景開發。一致認為未來手機將會被「肢解」,被各種新設備代替。而談到新平臺上Killer Apps會在什麼領域出現,葉艇認為可穿戴設備由於使用場景的變換,Killer Apps將會出現在時間管理領域。

面對Apple推出的智能手錶,很多人認為這次Android Wear存在先發的優勢,市場上也已經有三款產品,特別是Moto360,很受市場追捧。不過一些iOS開發中認為,一旦Apple Watch上市,Android Wear設備將被殺個片甲不留-。-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腦洞大開的「可穿戴」時代
    在3月24日下午進行的「可穿戴設備與智能終端的未來」博鰲分論壇上,業界大咖們圍繞「可穿戴設備將實現怎樣的技術顛覆和商業突破」以及「未來的智能終端會是什麼模樣」展開了腦力激蕩的探討。下面小編就來帶你一窺究竟~~2014年可以說是智能硬體的爆發之年,似乎一夜之間智能可穿戴出現在大街小巷,手上、頭上都是可穿戴。
  • 中國生物傳感器市場現狀 可穿戴設備崛起 生物傳感器迎來新增長
    人工智慧AI是近年較為熱門的科技話題,人工智慧已切切實實的走進我們的世界,智能感知、可穿戴設備的應用研究同時將生物傳感器推到了新高點。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指是一種檢測儀器,對生物物質敏度將其濃度轉換成電信號進行檢測的一種儀器。生物傳感器具有接收器與轉換器的功能。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上海丞電自主研發的肌電傳感器是一種電荷傳感器,具有採樣率高,抗幹擾能力強,濾波效果好的特點。其核心算法可以將採集到的有效肌電數據通過濾波轉化為清晰波形,然後通過處理波形應用到康復、健身、VR\AR等領域,目前已經通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質量檢測。
  • 那些能救命的可穿戴設備,都長什麼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腦極體寒冬還沒完全過去,可穿戴設備的春天似乎就快來臨了。從治未病到治已病:可穿戴設備的新機會眾所周知,澆滅上一波可穿戴星星之火的,是產品實用性功能的集體缺位。不過,最近有一波可穿戴設備開始走紅,它們直接作用於治療環節,幫助患者調節生理功能。硬核玩家的出場能為可穿戴設備正名嗎?
  • 商業化過渡期,探尋可穿戴設備下一個前沿市場?
    商業化過渡期,探尋可穿戴設備下一個前沿市場?快充和無線充)、無線互聯等最新技術和測試方案,一起探討可穿戴設備的下一個前沿市場。 得益於IoT、AI、eSIM、大數據等技術和平臺的發展及市場強勁需求,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從概念向商業化過渡。根據IDC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3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200萬臺,比上一年增長21.7%,小米、蘋果、華為、Fitbit、三星出貨量位居全球TOP5。另外,預計到2021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2.523億臺。
  • 挑戰想像力 幾款國內絕妙可穿戴設備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國內的眾籌網站也在不斷的進步,通過眾籌網站募集資金的硬體項目增加不少,比如最近大熱的可穿戴設備。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都有哪些比較有創意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挑戰想像力 幾款國內絕妙可穿戴設備  HALOBAND:時尚智能手環
  • 陳根:抗疫載體可穿戴,開啟智能時代
    文/陳根基於可穿戴設備的新冠病毒抗疫方法顯然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一種主流,不論是美軍方,還是中國香港的居家「居安抗疫」可穿戴設備都足以證明這一點而最近,智能手環領域的領軍企業Fitbit,為了驗證是否能夠利用可穿戴設備和配套軟
  •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基於織物的可穿戴電子產品由於其連接性,耐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4IR)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KAIST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基於織物的傳統可穿戴電子設備,但仍需要複雜的方法或額外的支撐物才能製成衣服並縫製在衣服上。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可穿戴設備四大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匯總
    可穿戴設備中的電池通常非常小,設備又需要長時間工作而不用充電,因此功耗是一個關鍵的設計考慮因素。要保證可穿戴設備的時尚性,電路需要保持在極小的尺寸以內,這使電源管理等器件更傾向於採用單晶片解決方案。為應對電池技術難以解決續航時間的訴求,可穿戴設備有可能採用新型電源,例如對太陽能或熱能進行能量採集。   可穿戴設備電源的安全性也不可忽視,充電器需要考慮到各種保護措施。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出貨量超過1.71億件。
  • 可穿戴設備論文精選-2020.08.15
    Big Data - 大數據 可穿戴設備可以連續數天或數周,以每秒多次的高頻率採集用戶數據。但這樣做會很快的消耗電量,並且對內存大小有很高要求。如果我們強行滿足這些要求,會使得可穿戴設備過於龐大臃腫,不便攜帶。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默認態時,讓可穿戴設備處於低耗電模式,只有檢測到感興趣的事件發生後,再開啟所有傳感器進行高頻的數據採集。
  • 體溫——可穿戴計算設備的新能源?
    電池技術的瓶頸正在成為可穿戴計算設備發展的一個阻礙因素,因為其屬性決定它應該是長期伴隨人體而非需要花長一部分時間去充電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如今大部分可穿戴設備的廠商都在耗電量上下功夫——減少應用在後臺的運行、降低屏幕損耗等。但實際上,這些可穿戴計算設備的發展趨勢是很人體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未來它們也很有可能成為人體的一部分。
  • [PAINWeek2015]可穿戴神經刺激設備緩解慢性疼痛
    [PAINWeek2015]可穿戴神經刺激設備緩解慢性疼痛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定義可穿戴電子設備 可穿戴電子設備可定義為可接收輸入、處理接收的輸入和提供有用輸出的智能設備。 以活動手環的一項功能為例,該功能可接收並處理從傳感器接收的原始數據,隨後生成某個時間內行走步數的報告。 傳感器可對動作進行智能追蹤,分辨是步行還是其他動作。
  • 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監護設計方案
    又經過20 年的創新後,語音通話已不再是手機這款智能設備的主要功能,它不僅可以拍攝美麗的照片、播放音頻和視頻流文件,而且還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現在還逐漸成為我們的私人教練。配備傳感器或者連接到穿戴式傳感器後,這些設備可用來監控日常活動和個人健康狀況。
  • 可穿戴設備快速滲透企業市場 變革在所難免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可穿戴設備將顯著提高公司工作流程和生產能力方面的測評精度。利用從這些設備收集的數據,企業對於自己員工的了解將達到新的水平。可穿戴設備利用大數據重新定義人力資源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可以讓企業收集員工日常大量的數據信息,使得其可以基於員工的數據進行未來安排的預測分析。
  • ROHM的智慧型手機可穿戴式設備採用氣壓傳感器地磁傳感器等MEMS技術
    ROHM的智慧型手機可穿戴式設備採用氣壓傳感器地磁傳感器等MEMS技術 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5-10-21 14:25:16   【ROHM半導體
  • 走路為可穿戴設備充電!王中林院士披露納米材料神奇應用
    心臟起搏器能靠呼吸驅動,可穿戴設備靠走路就能供電,就連降雨也能發電。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院士王中林9月17日在中關村論壇「中國北歐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論壇」上介紹,我國納米材料研發取得的新進展,將在物聯網時代得到廣泛應用。王中林明確表示,納米材料肯定會在物聯網時代得到更多應用。
  • 專訪一數科技曹騰:用虛擬投影開啟可穿戴設備未來
    不久前CSE上,一家中國公司推出了一款頗具新意基於虛擬顯示技術的可穿戴設備。這款被稱為「腕投」的設備能否重新定義可穿戴?它到底有哪些創新之處?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會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專訪了該產品研發公司一數科技的創始人曹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