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渝北區宏碁大道發生一起三車相撞交通事故。一輛二輪摩託車追尾一輛麵包車後,又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小轎車。摩託車駕駛員因為沒有戴頭盔,在突然撞擊和摔倒中,竟然把舌頭咬斷了。
如何防止追尾事故發生?被追尾及追尾又該如何劃分責任?
一、如何避免追尾:
1、不要跟空駛的計程車。
空的計程車一旦發現路邊有人招手打車,司機經常會根據第一反應急剎車。他一急剎,你操控不及,很容易就追上他了。
2、第二不要跟大型貨車、公交車。
像這些車又高又寬,你跟在後面,視線被擋住,只有吃虧的份兒。
3、不跟串車。
所謂「串車」,就是多輛車前後相連,行成一串,很容易出現連續追尾。
4、不跟外地車。
外地車對路線肯定沒你熟,他有意無意就會違章,你跟他?還是只有吃虧的份兒。
5、不跟故障車。
剎車燈一好一壞的,還有剎車燈根本不亮的,遇到這種車,有多遠躲多遠。
6、不跟「新手」。
新手上路,擅長急剎。他們還容易在道路口熄火。
二、如何避免被人追尾:
1、提醒後車。如果覺得後車跟得太近,可以輕點剎車
2、會用點剎。點剎同樣能使車速慢下來,同時也能有效提醒後車減速
3、不亂變道。在道路擁堵時隨意變更車道,也是造成追尾的重大安全隱患。
三、發生追尾事故後如何分清雙方責任?
1、如果肇事車輛的駕駛員並沒有執行公務而且還沒有經過原車主的同意,那麼在追尾事故責任劃分中規定車主與駕駛員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如果肇事車輛在被承包或者被租賃期間發生了交通追尾事故,那麼車主和承包、承租人應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3、連環追尾的責任認定及理賠辦法
第一輛車剎車後,被後面的車追尾,該車的損失在車輛尾部,原則上以「追尾」為由,由後面車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第二輛車,包括倒數第二輛車的損失和賠償情況大同小異。
四、追尾一定是後車的責任嗎?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追尾事故必然是後車的全責,但是在有些情況下,追尾可能會是前車的責任。下面例舉幾種情況:
1、掉頭
當車輛在調頭時,被直行車輛追尾或發生碰撞等事故時,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中「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的規定,由調頭車輛承擔事故責任。
2、壓線行駛、加塞
在行駛過程中,如果前車壓線開車(不論虛線還是實線)或緊急併線過程中,與後車發生追尾事故,則由前車承擔事故責任。前提必須是在行駛過程中前車壓線的行為影響了後車正常行駛而發生追尾。
3、故意製造險情
相信很多網友都見過開鬥氣車的,在前方開鬥氣車經常有緊急剎車,緊急併線等故意挑釁的行為,在這過程中如果後方被挑釁的車輛撞到了前車,則後車是沒有責任的,事故責任由挑釁的前車負責。
4、倒車、溜車或「右側超車」
當你遇到前車倒車,或是溜車的情況,你不要急於倒車避讓。因為這種情況下的追尾事故,一般都是由前車造成的。還有一種情況,是前車存在交規上說的「右側超車」行為,前車同樣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但需要有證據證明,比如行車記錄儀記錄的相關視頻等。
行車小貼士提示:除了上面的這幾種常見情況之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追尾事故,前車也要負一定的責任。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追尾都是後車全責,因為交規明確規定了「行車需要保持足夠的距離」。
當然啦,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超速,保持安全車距,學會防禦性駕駛技術,預判風險,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