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隧道發生大追尾事故 致20多輛車受損(圖)

2020-12-02 閩南網

  閩南網3月28日訊 昨日上午8時13分許,廈門翔安隧道進島通道181號滅火器附近,發生8起追尾事故,事故導致超過20輛車受損,2人受輕傷。其中最嚴重的一起,11輛車連撞,一輛小車車頭直接「鑽」進了前車車底。

  事故導致翔安隧道進島方向交通嚴重堵塞,滯留車輛一度排隊到距離隧道入口2公裡處。

衝勁過猛,小車將越野車「鏟起」

視頻監控(截圖)

【連環撞】

11車追撞 小車將越野車「鏟起」

  監控錄像顯示,事故發生在昨天上午8時13分許,翔安隧道進島通道左車道。

  一輛豐田SUV的車主張先生介紹,「我看到前車的剎車燈亮起,趕緊踩剎車。車子剛停下來,我正慶幸沒有撞到前車呢,突然聽到『duang~duang~duang』三聲,我的車就整個被『鏟』起來了!」當時張先生心裡在想,這下又沒法準時上班了!

  張先生的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他說,「後面的車被壓在我的車下面,肯定更麻煩」。他下車時,後車的人已經走出來了,這是一對夫妻,司機吳先生,他的妻子吳太太當時坐在副駕,磕傷了鼻梁,正在流血。

  吳先生有些懊惱,「我的車當時也剎住了,但是後面的車猛地追上來……」因為這股衝撞力,他的車竟然把張先生的豐田SUV整個「鏟」起來了,而他的前擋風玻璃也被豐田車後輪直接壓碎。「幸好車內貼了防護膜,否則後果更加嚴重。」

  跟在吳先生後面的是老許的車。老許說:「我當時車速大概70邁,看到前車的剎車燈亮,我也趕緊踩剎車。但是來不及了,車已經撞上去了。」

  老許他們遭遇的這起連環追尾,是最嚴重的一起,記者數了數,竟有11輛車連環撞上。其中,張先生的豐田SUV是第8輛,吳先生的白色小車是第9輛。

【大堵車】

進島堵了3小時 車輛排隊2公裡

  因為發生追尾,翔安隧道進島方向交通嚴重堵塞。

  9時30分左右,海都記者從翔安大道進島。此時,車隊已經排到了距離翔安隧道入口兩三公裡遠,並且車輛還在不斷地積聚。

  隧道入口的電子提示牌,打出了「前方車輛追尾 封閉左道」的提示。9時45分,隧道左車道封閉,只剩兩個車道供通行,通行能力下降,車輛排隊到翔安大道。

  至10點30分許,記者的採訪車輛才緩緩進入隧道。此時,事故車輛大都已經離開,只有兩三輛受損比較嚴重的小車留下來,等待拖車施救。

  10時46分,事故現場才處理完畢。49分,車隊尾部已經基本消化到隧道內,由於滯留車輛大量湧入隧道,給進島方向車輛通行帶來壓力。

  11時許,進島通道恢復正常通行。

  交警、路政工作人員一直在現場處理事故,並對交通進行疏導。

【交警說】

因車距過短、車速過快導致

  追尾事故時常有,可數量多達11車,接連撞到一起,實屬罕見。而且,就在11車接連追撞後,後方相隔不到50米遠處,還發生了多起交通事故,包括兩起三車追尾及一起四車追尾。

  翔安隧道警務隊中隊長李警官介紹,初步統計,此番約有8起追尾,但追根究底,都是第一起11車追尾後,產生的連鎖反應。警務隊蒙警官介紹,至少超過20輛車受損。

  事故原因初步判斷,系行車安全距離不夠,前車減速,第二輛車跟車距離太近,就撞了上來,後車來不及採取相應措施,繼而引發反應。而追尾數量之多,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是交通早高峰,車流量大。

  據廈門日報報導,翔安隧道2010年4月通車僅半個月,日車流量就達到3萬輛左右,而隧道內的行車安全也備受關注。據李警官介紹,翔安隧道內的交通事故,行車安全距離過近,佔了所有交通事故比例的50%以上,加上違法變更車道,這兩個違法行為佔的交通事故比例達90%以上。

  此次11車追撞,也是去年以來,翔安隧道單起交通事故中,車輛受損量最大的。

【延伸】

隧道是危險路段

  隧道是最危險的行駛路段之一,發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也較大。一篇來自《大河報》的報導稱,行駛在高速隧道時,對駕駛員不但有視覺上的影響,而且對生理和心理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車輛剛入隧道時,駕駛員突然由明處進入暗處,眼睛大約需要7~8秒的適應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駕駛員眼睛的靈敏度十分低,幾乎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車輛駛出隧道口時也是一樣。由於駕駛員視力的下降,隧道口處往往是事故的多發地點。

  另外,車輛進入隧道後,駕駛員與外界環境隔絕,隧道兩壁又離車輛很近,在車輛前進中隧道兩壁快速向後流動,造成駕駛員強烈的速度感覺,覺得車輛開得飛快,對車速、行車間距估計不準,容易引發追尾碰撞事故。

安全行駛五要素

  既然隧道內行車安全隱患突出,那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①注意打開車燈,即使是白天,也應在隧道入口約50米處,開啟前照燈和示寬燈、尾燈,以便認清前車狀況並引起後方車輛的主意;

  ②在進入隧道前駕駛員應及時查看車速表,根據隧道口標誌上規定的速度進行車速調整;

  ③進入隧道後,駕駛員應把注意力移到隧道的遠處,不要看兩側隧道壁,避免強烈的速度感。同時注意保持行車間距。當時速為80公裡/小時時,行車間距為80米以上;當時速為60公裡/小時時,行車間距為40米以上;

  ④隧道內嚴禁變更車道、超車,不宜鳴喇叭,以防噪聲影響其他車輛行駛;

  ⑤如果車輛在隧道內出現故障,只要車輛還能行駛,應儘可能使車輛駛出隧道,嚴禁隧道內停車。

  如何跟前車保持距離?以翔安隧道為例,車距目測比較難,但可以參照隧道內的消防箱,翔安隧道內每個消防箱距離為25米,駕駛員可根據自身車速保持距離,以1公裡1米的距離保持,一旦前車有情況,後車就有空間和時間來採取措施。此外,如果感覺後車跟車比較近,駕駛員可以輕踩剎車,但力度要掌控好,只要剎車燈亮了即可,這就可提示後車拉開距離。(海都記者 許茵茵 見習記者 陳曉東 魏暾 通訊員 吳紅慧 文/圖)

相關焦點

  • 五成司機未保持安全車距 翔安隧道追尾事故頻發
    11輛車連環追尾。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戴舒靜 圖片/網友提供) 間隔不到兩個星期,翔安隧道接連發生事故。繼3月15日發生8起追尾事故之後,昨日再次發生8起相似的事故,導致隧道內交通滯留兩個多小時。  是什麼原因造成事故如此頻發?
  • 5公裡3小時 廈門翔安隧道又堵死了(圖)
    ,一輛廂式貨車追尾後側翻在隧道內,佔據了兩個車道;這起車禍又引發了後面兩起事故,一輛麵包車又將剩下的快車道堵住,翔安隧道進島方向被堵死。  一歲女童隧道內驚魂  導報記者下車後,步行進入翔安隧道。  最先一起事故是三輛小車發生追尾,三輛車的司機都在現場,無奈地等待交警的處理。  再往前,是一輛頭部被撞得嚴重變形的麵包車,已經被交警部門拖到路邊,導報記者在現場沒見到麵包車的司機。
  • 翔安隧道通車近七月 發生70餘起事故
    數據 車禍多為追尾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26日翔安隧道通車至今,共發生了70多起交通事故。平均計算,大約2天發生一起事故。隧道近7個月來,共接納了660萬輛次車,平均一天有3.5萬輛車進出。和海滄大橋比,雖然事故不多,但由於車流量大,一旦發生事故,隧道內極容易造成長距離堵車。
  •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創隧道建設奇蹟(圖)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洞口外景。廈門翔安隧道建成通車中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陳庚)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9時38分報導,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今日(26日)正式建成通車。標誌著我國海底隧道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也為廈門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翔安隧道海底部分長6000餘米,其中超過一半屬於風化土層、透水砂層和風化深槽,如何安全穿越,是隧道建設中的世界級難題,在距離海面70米下施工,稍有不慎,海水灌進隧道,不但整個工程毀於一旦,全部施工人員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 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隧道動工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隧道動工-搜狐汽車廈門翔安隧道動工 AUTO.SOHU.COM  2005年05月01日09:02  北京青年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 收藏本文
  • 翔安隧道「鑽」入海底(圖)
    (王協雲 攝)  本報訊(記者徐景明)「現在你們頭頂上20多米處,就是灘涂了!」昨日上午,廈門路橋建設集團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蘇文德在廈門翔安隧道翔安端施工現場對記者說。經過一年零兩個月的施工,翔安隧道翔安端昨日全面「入海」。  當記者昨日上午來到在建的廈門翔安隧道翔安端時,現場上百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 短短幾秒,就發生了三車追尾的交通事故
    10 月 8 日,水城縣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在以朵大道一號隧道內發生三車追尾的交通事故,請出警處置。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經過詢問民警了解到,事發時,駕駛員羅某駕車沿紅橋大道東延伸段行駛至以朵大道一號隧道 500 米處時,由於當天霧大隧道視線條件差,羅某因未仔細觀察隧道通行情況,導致其在進入隧道後撞上施工方維護隧道設施臨時擺放的腳手架,隨後,後方兩輛車相繼追尾,所幸的是在本次事故中沒有人員受傷。
  • 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開始海底施工
    圖為海底隧道翔安段出口  豐曉飛 攝    我國大陸第一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施工順利推進,開始進入海底施工階段,其中進展最快的服務隧道已施工了1403米。    廈門翔安隧道全長9公裡,跨海主體工程長約6公裡,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工程總投資約32億元,是目前廈門基礎建設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海底隧道連接廈門島與翔安區,將成為廈門的第三條進出島通道。隧道計劃於2009年建成通車。(記者 蔣昇陽)
  • 內地首條大斷面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動工興建
    (記者陳悅)四月三十日上午,廈門翔安隧道舉行了動工典禮。據介紹,這是中國內地興建的首條大斷面海底隧道。此間人士指出,這條隧道的興建,將為中國修建更多更長的海底隧道,包括正在熱烈討論中的廈門到臺灣的海底隧道積累經驗。
  • 廈門翔安隧道牆壁噴水了? 原因:消防栓老化爆開
    閩南網6月20日訊 「翔安隧道出島方向117號滅火器旁邊消防水管破了?」昨日中午12時35分,微博網友「阿蔡24」發圖。從圖片上看,水柱如噴泉一樣,過往車輛也因此「溼身」。翔安隧道消防栓爆水(網友圖)  昨日,海都記者從廈門翔安隧道路橋中控室了解到,事發中午12時30分左右,位於隧道出島通道的一消防栓老化突然爆開噴水,中控室也及時從監控系統中監測到,隨即通知維修部門關掉水閥立即維修,噴水持續10分鐘左右,此事並未對隧道交通造成擁堵等較大影響。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中國大陸首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
    6月13日下午3點58分,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苦戰1376天的中國鐵建18局和中鐵1局的施工人員在70米深海下勝利會師。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1.97億元,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由廈門本島至翔安,工程全長8.695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6.05公裡,跨躍海面寬約4.2公裡。該工程2005年9月6日開工,計劃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 單程只需要8分鐘
    來源:人民日報第一條跨海隧道海底蛟龍 橫亙碧波(新中國的「第一」·交通篇)廈門翔安隧道右線於2009年6月13日15時58分勝利貫通,相向開挖施工人員握手慶賀。李鸞漢攝2010年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過去,人們是這樣形容廈門翔安區的:「風頭水尾、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島內外只有廈門大橋和廈門海堤兩條通道,乘坐班車單程就要兩個多小時。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後,單程只需要8分鐘。
  • 5年建成翔安隧道 創多項全國第一
    翔安隧道的建設者們,在5年多的時間裡接連攻克的數項世界性難題——充滿海水和爛泥的海底風化深槽,120米的長度開挖20個月;世界上覆蓋層最淺的海底隧道,最薄處5.7米;行車主洞開挖斷面面積達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正是依靠自主創新,翔安海底隧道施工工藝達世界頂級水平,工程質量合格率100%,施工實現「零死亡」,並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三大樣板工程之一。
  • 我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在廈門全線貫通(圖)
    /圖)「砰……」的一聲巨響,昨天下午4點,翔安隧道左線傳來了令人激動的「最後一爆」,這意味著國內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全線貫通了,通車也指日可待。通車後,廈門本島至翔安區的車程將由1個半小時縮短至8分鐘,大大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開發建設。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從2005年9月開工至貫通,歷時4年多,它全長8.695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05km,跨越海域約4.2km,設計使用壽命100年,採用三孔隧道方案,兩側為行車主洞,中間一條服務中孔,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
  • 廈門翔安隧道月底通車 不到10分鐘就可穿越海底
    翔安海底隧道預計本月底就要通車了,隧道裡建得怎麼樣了?在海底下行車是什麼感覺?隧道裡的空氣是否流通?處在大海「肚子裡」,隧道出了事故咋辦?昨天,本報記者驅車前往翔安海底隧道,提前體驗,為您揭秘關於隧道的種種。
  •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進行通車前首場消防演練
    4月9日,消防人員在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消防演練中滅火當日,在廈門消防、路政、交警、醫療急救等部門的聯合參與下,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進行通車前首場消防演練。目前,翔安隧道內部設施已基本安裝完畢,將於近期通車。該隧道由廈門本島至翔安,全長8.695千米,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隧道最深處在海平面下約70米。
  • 網傳"翔安隧道滲水" 真相是小車自燃噴淋系統滅火
    ●2015年6月19日中午有網友稱廈門翔安隧道出島方向117號到118號滅火器間的消火栓突然噴出水柱。記者從廈門市公安局獲悉,事故系該處的一消防水管破裂引起。隨後,水管被修復,隧道內交通恢復正常。廈門日報訊 (記者曾嫣豔)一輛進島的小車,在翔安隧道內發生自燃,隧道內啟動了噴淋系統。一時間,隧道裡像開啟了「水簾洞」。之後不久,一段路人拍下的視頻在廈門人的朋友圈裡瘋傳,有人還藉此視頻發出「翔安隧道進島方向水管破裂,欲開車進島的朋友請慎行」的「提醒」。再過後,傳言又變成了「翔安隧道內滲水」。謠言四起,「翔安隧道」無辜躺槍。
  • ...廈門7條道路將提速,最高限速90!海滄大橋、集美大橋、翔安隧道...
    >以及翔安隧道的道路限速值將進行提升提高幅度為10km/h趕緊來了解下吧!據市大交通辦介紹,主幹路網限速值提升工程對於廈門跨島發展戰略來說,意義重大。自1999年12月30日以來,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以及成功大道、仙嶽高架橋相繼建成通車,打開了廈門城市發展的格局,為跨島發展戰略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交通運輸骨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