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黨絕對忠誠「絕對」二字重千鈞
天下至德,莫大於忠。對黨忠誠,只有絕對,沒有相對;只有100%,沒有99%。習主席反覆強調,對黨要絕對忠誠。這種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沒有任何水分的。
黨員是黨的血液和細胞,如果對黨不忠誠,黨的執政大廈就會不穩,甚至倒塌。現在,軍內軍外、上上下下很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黨員幹部的忠誠度問題。有人可能會說,只要不反黨反社會主義,就不能說對黨忠誠有問題。這種模糊認識,就是「相對論」,不是「絕對論」;只是相對忠誠,不是絕對忠誠。
黨叫幹什麼就幹什麼,黨不叫幹什麼堅決不幹什麼,那才是絕對忠誠。黨講集體主義,你卻搞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分散主義,那就是不聽黨的話;黨三令五申革除「四風」積弊,你還猶豫觀望、不當回事,那就談不上忠誠;改革需要犧牲個人利益,你仍與組織講條件談價錢,那怎麼能叫忠誠;使命任務要去擔當,你卻衝不上去、完不成任務,那也不能算忠誠。諸如此類,本質上是對黨忠誠度不夠。
對黨絕對忠誠,是每名黨員必須一生恪守的諾言,終身實踐的課題。搞亞忠誠、偽忠誠、相對忠誠、有條件的忠誠,到了關鍵時候就難以忠誠。一部「紅巖史」,真切地告訴人們什麼是絕對忠誠,什麼是相對忠誠。而相對忠誠者,往往會成為變節投敵者。可見,忠誠不是口頭表態,而是要經受嚴峻考驗的。
權位面前檢驗絕對忠誠。1932年,陳賡被捕後,蔣介石送來中將參謀長的委任狀和衣帽服飾。陳賡不為所動,凜然道,「此衣不能穿,此帽不能戴,此官不能當」。在真正的共產黨人心中,對黨忠誠高於天。
金錢面前檢驗絕對忠誠。抗戰時期,膠東地區誕生了我軍第一支「黃金部隊」。抗戰8年時間,這支部隊共送出13萬兩黃金,沒有一點遺漏,更沒有人攜款叛逃。事實證明,對黨忠誠貴於黃金。
今天,比之革命戰爭年代,對黨忠誠有不同特點,但有同樣高的要求。敵對勢力別有用心地製造種種錯誤輿論,目的是擾亂我們的思想,詆毀我們的制度,動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基,減弱我們對黨的忠誠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勇於同錯誤思想作鬥爭,始終不渝地捍衛黨的尊嚴、黨的領導、黨的制度。
忠誠無處不在。只有絕對忠誠,才能所向無敵。黨員幹部常補精神之鈣,常思權力之源,常除非分之想,常懼法紀之威,常照作風之鏡,始終把好「總開關」,才能保持對黨100%的忠誠度。(李德亮)